机械制图授课计划表(于悟然)
机械制图课课程设计表

机械制图课课程设计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线、比例、标注、投影等;掌握常用的机械图纸符号和表示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机械图纸,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图线和比例、标注和投影等。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制图的概念、作用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
2.图线和比例:讲解图线的种类和用途,比例的选用和换算,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图线和比例进行图纸绘制。
3.标注和投影:介绍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注和形位公差标注的方法,讲解正投影、侧投影和俯视图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实践法和互动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图线和比例、标注和投影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3.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制图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经典的机械制图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展示机械图纸的绘制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足够的绘图工具和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制图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堂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数授课章节与章节名称时数主要内容与教材分析演示实验课外作业内容与题号内容摘要重点、难点一周0 绪论1-1 制图基本规定221、图样的内容作用2、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4、学习的方法提示5、图纸幅面和格式6、字体及图线1、电工专业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和意义2、制图中粗实线细实线等各线型的画法习题集P1-P4二~ 三周1-2 尺寸标注1-3 尺规绘图1、等分线的做法2、椭圆的画法3、圆弧的画法2222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2、标注尺寸的要素1、尺寸标注中的常用符号2、线性尺寸数字标注的方向习题集P5习题集P6四周2-1 投影法概述2-2 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21、投影法分类2、正投影法基本性质3、三面体系的建立4、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1、正投影的原理及性质2、对应关系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理解和在作图中的应用习题集P7课堂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数授课章节与章节名称时数主要内容与教材分析演示实验课外作业内容与题号内容摘要重点、难点五周2-3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1、圆柱、棱柱、棱锥的画法2、参照立体图做三视图练习221、棱柱、棱锥2、圆柱、圆锥及圆球3、参照立体图作三视图练习1、各型体的基本概念2、结合投影对应关系掌握常用型体的作图方法3、熟悉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习题集P8-11习题集P12六周2-4 点、线、平面的投影1、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2、平面的投影221、点的投影分析2、直线的投影分析3、平面的投影分析1、点的投影规律2、各特殊线投影在各视图中的特点3、平行平面、水平平面和侧平面的画法习题集P13七~ 3-1 立体平面上点的投影3-2 截交线投影作图221、棱柱、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2、圆柱体、圆锥体表面上点的投影3、平面切削平面体及平面切割回转体4、平面切割回转体练习1、利用投影的特殊规律对点的位置2、截交线的基本性质在截交体三视图作法中的应用3、截交线的形状与性质在作习题集P14课堂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数授课章节与章节名称时数主要内容与教材分析演示实验课外作业内容与题号内容摘要重点、难点八周~ 3-3 相贯线的投影作图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21、圆柱与圆柱相交及作图练习2、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3、向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正交的概念2、圆柱在铅垂线、侧垂线投影聚性在作相贯线时的应用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在做轴测图中的应用习题集P19九周4-2 正等测图习题课2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2、正等测图的画法1、坐标轴的先取方法和各对应点的截取方法习题集P27十周讲解习题讲解习题22 讲解第三章、第四章习题十一周4-3 斜二轴测图4-4 轴测草图的画法2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2、正等测图的画法3、徒手画草图基本技法4、轴测草图画法举例1、作斜二测图中坐标轴角度的确定2、物体对应线段在坐标轴中位置的确定3、基本形体徒手画法的掌握习题集P28习题集P29-P32课堂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数授课章节与章节名称时数主要内容与教材分析演示实验课外作业内容与题号内容摘要重点、难点十二周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关系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2、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22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2、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1、组合体共面、共线或相交特殊关系时图形中的画法习题集P33-34十三周5-2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步骤1、叠加型组合体的画法2、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221、叠加型组合体的画法2、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1、形体分析的方法2、画组合体的方法步骤习题集P39-41十四周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步骤221、基本体、组合体的尺寸标注2、读图的基本要领、基本方法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2、读图的要领3、明确图中各线的含义课堂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数授课章节与章节名称时数主要内容与教材分析演示实验课外作业内容与题号内容摘要重点、难点十五周5-5 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6-1 视图221、作正等轴测组合体轴测图2、基本视图、向视图及局部视图1、各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2、各视图放置的位置和投影关系3、斜视的含义及其应用4、斜视图放置的位置和作图方法习题集P42-45十六周习题课讲解习题221、讲解第五章习题2、讲解第五章习题3、十七周6-2 剖视图1、剖视图的画法2、剖视图的标注221、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2、剖视图的种类3、剖切面的种类1、各视图的形成及画法十八周复习课堂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数授课章节与章节名称时数主要内容与教材分析演示实验课外作业内容与题号内容摘要重点、难点十九周考试。
机械制图授课计划表

4.11学期授课计划表
年季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识图
专业班级:
总学时:36
授课教师:年 月 日
审批
签字
教研组长: 年月日
教务科长:年月日
分管校长: 年月 日
教师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
教学周数及时数分配
教学大纲
(名称、版本、文号)
《机械识图》教学大纲
(自编)
本课程总时数
36
教材名称
(名称、编著、版本)
2
8
6
9
7
§2-4轴测图
2
10
8
§3-1视图
2
11
9
§3-2剖视图
2
12
10
§4-1螺蚊及螺纹坚固件的表示法
2
13
11
§4-2齿轮
2
14
12
§4-1螺蚊及螺纹坚固件的表示法
2
15
13
§5-1零件图概述
2
16
14
§5- 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2
17
15
§5-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
18
16
§5-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机械识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邢凤娟2012年9月第3版
已讲授时数
0
本学期教学时数
36
主要参考书
(名称、编著、版本)《机械图》电子工业出版社刘建民2008年1月第1版
本学期教学周数
18
学时分配
课程周学时数
2
异动及必要说明事项
1、新生开学军训及学前教育,正式上课从第2周开始,。
2、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机械制图》教学进度计划表

1、尺寸标注
2、绘图工具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练习
4
4
9.25-10.1
绘图训练
绘制基本线型,绘制吊钩
5
10.2-10.8
国庆放假
4
6
10.9-10.15
绘图训练
绘制吊钩
7
10.16-10.22
第二章
1、投影法概述
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4
8
10.23-10.29
第二章
立体上的点,直线,平面投影
9
10.30-11.5
教学进度计划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
科目:机械制图班级:教师: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强化基础,强调动手操作,通过理论授课,绘图训练,强化学生绘图识图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
通过绘图识图训练,让学生掌握投影法知识,掌握绘图方法,在绘图训练中,学会识图。
第二章
第三章
1、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2、立体表面上的点的投影
4
10
11.6-11.12
第三章
1、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2、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11
11.13-11.19
第四章
轴测图
12
11.20-11.26
绘图训练
三视图绘图训练
4
13
11.27-12.3
第五章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于表面连接关系
2、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三)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项目教学法,通过是绘图实训项目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周
次
《机械制图》授课计划

《机械制图》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机械制图》是一门机械类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机械设计、制造、装配等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投影理论、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图样规范等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数学和物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投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 学会根据投影绘制出三维物体的二维平面图形;3. 掌握各种视图表达方法,能够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三维物体;4. 学会合理地标注尺寸,使图纸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尺寸;5. 熟悉机械图样的基本规范和标准,能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周:绪论、制图基本知识(包括绘图工具、图纸、字体、比例等)第二周:投影理论(包括正投影法、基本几何元素投影、投影变换等)第三周:三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及其绘制方法,对称物体的绘制方法第四周:剖视图(包括移出、中断、叠加等不同类型剖视的表达方法)及零件图第五周:断面图(包括移去某部分画出的断面图、叠加型断面图等)及轴测图第六周:尺寸标注(包括基本规则、尺寸类型、标注方法等)及技术要求(如粗糙度、公差配合等)第七周:综合练习(根据实际物体绘制三视图、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第八周:机械图样的阅读(包括阅读方法、理解要点等)及图样规范介绍(如GB/T14689-2008规定的内容)第九周: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绘图实践、答辩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对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配以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实践操作:通过实物模型和实际物体,让学生亲手操作和绘制,加深理解和记忆;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综合练习、课程设计完成情况及考试成绩。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学生可以掌握绘制工程图纸的技能,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1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工程图纸的意义和作用。
1.2 培养学生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的能力,提高其工程设计水平。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机械制图的定义、种类、标准符号等。
2.2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零件图,包括主视图、分解图、尺寸标注等。
2.3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装配图,包括装配关系、零件标记、零件表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采取差异化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设计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机械制图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
4.2 作业评价:布置机械制图的作业任务,评价学生的绘图质量和完成情况。
4.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教辅:选用优质的机械制图教材和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练习。
5.2 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绘图仪器和设备,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
5.3 师资力量:拥有专业的机械制图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
结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有效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工程设计能力,为其未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的教学计划可以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基础。
为了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机械制图》教学计划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图纸、装配图和工程图的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机械零部件的三维形状和尺寸。
1.3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应能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合理设计和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图纸。
二、教学内容:2.1 基本制图知识。
包括制图工具的使用、图纸标准和规范、投影法、尺寸标注等。
2.2 机械零部件的图纸绘制。
包括常见零部件的绘制方法,如轴、齿轮、螺纹等。
2.3 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图和工程图绘制。
包括装配关系的表达、零部件的配合尺寸和公差、工程图的绘制规则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制图思维和基础知识。
3.2 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绘制机械零部件的图纸,让学生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和技巧。
3.3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和参考书。
选择经典的机械制图教材,并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4.2 实验室和设备。
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先进的绘图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4.3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
提供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五、评估方法:5.1 课堂作业。
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绘图作业,评估学生的制图能力和理解程度。
5.2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5.3 期末考试。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1.1 匡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纸标注、尺寸标注、投影方法等。
1.2 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二、教学内容:2.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投影法、视图的选择和绘制等。
2.2 图纸标注和尺寸标注的规范要求,学生需要掌握标注的方法和标准。
2.3 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图的绘制,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掌握绘图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鼓励学生参预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4.2 鼓励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和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定期组织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5.1 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5.2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自学能力。
5.3 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通过科学合理的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翼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优秀的机械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模块八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二)
2
绘制零件图
26
模块九 课题一 识读装配图
2
补充
周16
第
27
模块九 课题一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
补充
28
模块九 课题一 零部件的测绘
2
补充
周17
第
29
复习考试
2
复习
30
模块六:课题二 绘制局部剖视和其它剖视图
2
绘制局部剖视和其它剖视图
10
综合练习
2
第
7
周
11
模块六:课题三 绘制断面图
绘制断面图
12
模块六:课题四 其他表达方法
2
第
8周
13
模块七 标准件与常用件
课题一 绘制螺栓、螺母的视图
2
绘制螺栓、螺母的视图
14
模块七 课题一 绘制螺栓连接图
2
绘制螺栓连接图
第
9周
15
模块七 课题一
绘制双头螺柱 螺钉连接图
2
绘制双头螺柱 螺钉连接图
16
模块七 课题二 绘制圆柱齿轮视图
2
绘制圆柱齿轮视图
周10次
17
模块七 课题二 绘制锥齿轮视图
绘制涡轮蜗杆视图
2
绘制锥齿轮视图绘制涡轮蜗杆视图
备注
18
模块七 课题三 识绘键、销连接图
2
补充
周11
第
19
模块七 课题四 绘制滚动轴承视图
年 月 日
教务处主任
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分管院领导
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大纲(教学
纲要)制定部门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教材全称
(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
《机械制图》郭建尊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年4月 第1次印刷
主要教学参考书
(名称、编者)
《机械制图习题册》王幼龙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模块七---模块十教学,使学生掌握图样表达的方法、常用标准件绘图规定、能绘制和读懂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教学要求:
1.教学过程中联系专业特点,将实物用到教学中,增强直观性。
2.以练为主,提高学生注意力。
3.能根据零件特点,合理选择零件表达方法。
4.能绘制常用的标准件
5.能读懂零件图和绘制零件图
绘制弹簧视图
2
补充
20
模块八 课题一 认识零件图
课题二 机械图样中的技术要求
2
补充
第
12
21
模块八 课题二
零件图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的标注
2
补充
22
模块八 课题二 绘制零件图(一)
2
绘制零件图
周14
第
23
模块八 课题二 绘制零件图(二)
2
绘制零件图
24
模块八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一)
2
绘制零件图
周15
6.能读懂简单的装配图。
本课程本学期
教学周数
17
周学
时数
15
本学期教实际周数
15
本课程
总时数
60
本学期教学时数分配
理论教学
56
实践教学
复习考试
2
机动
2
期末完成情况
计划课时
完成课时
超出或减少课时
超出
减少
弥补
60
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以练为主,提高学生绘图能力。
2.课堂练习贯穿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
淮海技师学院
课 程 授 课 计 划 表
编号:SHJD—508—13版本号:A/0流水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专业数控加工
授课班级15数控班
授课教师于悟然
填表日期2016年2月26日
教研组长
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系部教学助理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系部主任
审核签字
3.按照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安排教学内容。
4.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截止章节内容
课程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周次
顺序
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教学、复习测验)
学时数
课内外作业
备注
第
1周
1
复习一:三视图投影规律
2
画基本题三视图
2
复习二:组合体绘图
2
画组合体三视图
第
2周
3
模块六:课题一 视 图(一)
2
绘制组合体六个基本视图
4
模块六:课题一 视 图(向视图)
2
绘制机座三视图和向视图
第
3周
5
模块六:课题一 视 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2
绘制局部视图、斜视图
6
模块六:课题二 绘制剖视图
2
将主视图绘制成剖视图
第
4周
7
模块六:课题二绘制机件的全剖视图
2
绘制全剖视图
8
模块六:课题二 绘制半剖视图
2
绘制半剖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