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油田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油田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巾帼建功煤层气开发上产勇担当张梦呓,女,汉族,1981年3月出生,河南省怀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200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油田公司二级技术专家,《樊庄-郑庄区块提高开采效率技术研究》项目经理(公司B级)。

2019年来,先后获得油田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重大专项先进个人”,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院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两年来,张梦呓作为股份公司重大专项《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增产技术研究》的项目经理,带领项目组精细分析、潜心研究,瞄准低产低效区块,创新建立了煤层气高效潜力区评价优选方法,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增产对策,首次实现了华北油田高阶煤煤层气低产低效区块单井日产气量获得翻番突破,为实现煤层气“上产20亿方”宏伟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究成果获油田公司202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于奉献、舍弃“小我”,无条件服从企业需要作为一名党龄近20年的老党员,张梦呓注重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把对党的热爱化作对石油事业的执著,把爱岗敬业、担当奉献作为自身行动的标尺,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哪里需要去哪里。

参加工作18年来,她勇挑重担、攻坚克难,连续11年担任公司级项目经理。

2014年,公司海外业务扩展急需开发专业人才,张梦呓心怀公司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主动承担了加拿大天堂油气田、秘张10区及58区等多个开发项目,圆满完成研究工作,并克服晕机、时差等困难,远赴秘张完成英文汇报任务。

2018年,面对高煤阶煤层气开发效果不佳、低产低效因素不明确的难题,她听从组织的召唤又义不容辞的冲了上去,不利懈努力持续攻关,形成了高煤阶煤层气高效建产区优选技术、增产增效技术,获得良好成效。

张梦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爱党、爱企的科研精神,被上级领导和身边同事亲切的誉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开发“万金油”。

不畏挑战、超越“自我”,盘活老区提高开发效率油田公司2019年工作会上明确提出,煤层气业务要立足山西促上产、拓展外围求突破,精细樊庄、郑庄开发调整,继续保持产量稳中有升。

事迹材料油田三篇

事迹材料油田三篇

事迹材料油田三篇篇一:油田劳动模范先、班长、第一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等岗位上工作,为石化总厂污水处理和环保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多次荣获胜利石化总厂文明建设先胜局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胜利石油管理局环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XX~XX年被授予胜利油田劳动模范称号。

不负青春好年华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

1988年,18岁的##分配到胜利石化总厂净化水车间工作。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他就暗暗下决心,不懂技术仅会操作没出息。

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干中学、学中干”的工作思路:进污水处理池观看内部构造、沿着一根根交错纵横的管排跑现场走流程车间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一个操作关键部位都有他的足迹。

看到刺鼻混浊的污水经过一台台飞快运转的机泵、一座座池池罐罐的“洗礼”,变成一汪汪清泉后,他渐渐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

当别人在家庭、爱情中忙碌时,他在枯燥的宿舍、车间“两点一线”生活中坚持把学习生化污水处理知识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学理论、钻技术、看流程、走现场,并结合车间实际反复推敲,在知识的海洋里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自己,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他的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也正是这种“拨开云雾见端倪”的深刻体会,使他在艰辛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石化总厂开展的第三届(XX年)、第四届(XX 年)技术比武中,他以深厚的功底、精湛的技术,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一路遥遥领先,连续两届以优异的成绩夺得炼化污水处理操作工种第一名。

他也由一名操作工成长为一线生产班长、大班长,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胜利石化总厂标兵、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

技术创新争一流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是炼油行业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手段,主要是通过筛选、驯化使污泥适应进水水质,进而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去除cod与氨氮含量,从而改善出水水质。

劳动模范简要事迹

劳动模范简要事迹

劳动模范简要事迹
劳动模范是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且为他人树立了榜样的人。

以下是一些劳动模范的简
要事迹:
1. 汪建设:汪建设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生产技术员,他工作勤奋,聪明能干,多次为
油田生产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创新技术,为企业的高效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2. 王华:王华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他工作勤奋踏实,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技术才能,在多个重要建筑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认真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施工质量为他赢
得了众多客户的赞誉。

3. 张明:张明是一名出色的农民工,他在种地、收割和田间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他始终坚持勤劳努力,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的农田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4. 李红:李红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她敬业爱岗,对学生负责任。

她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果。

这些劳动模范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才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敬仰和尊重。

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有那么一群人平凡地走在街上也没有人认出来,却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借鉴!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一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

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虽然严师出高徒,但知道铁人王进喜的人,可能不一定知道他的师傅郭孟和新中国第一位石油工人中的劳动模范。

1951年荣获全国工业战线劳动模范称号。

在20世纪50年代,郭孟和的名字和鞍钢的孟泰、哈尔滨的马恒昌一起经常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是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郭孟和1907年出生,山东即墨县人,幼年家境贫寒,12岁时外出,流落青岛,先后在私人作坊、工厂做工。

1927年逃难到东北,后流落到苏联伯力。

1938年回国后,在乌苏油矿当钻井工,1945年到玉门油矿工作,成为技术骨干。

1949年,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北,9月25日,解放了玉门油矿。

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

郭孟和参加了军管会组织的工会会员短期学习,向军代表提出了入党要求。

1950年2月8日,郭孟和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玉门油矿解放后第一批入党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郭孟和率领钻井队,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海拔2600米的祁连山下凿冰打井,开我国石油史上冬季钻井先例,被誉为祁连山下冬青树。

他改进50型钻机的捞沙绳、猪头绳、泥浆回收器等设备,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恢复生产和基地建设中屡建功勋。

1951年荣获全国工业战线劳动模范称号。

1954年9月21日,郭孟和领导的1207钻井队以日进尺234.3米的成绩,创造了全国日进尺最高纪录。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材料doc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材料doc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油田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油田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男,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担任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净化水车间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操作和班组管理工作,先后在操作岗、班长、第一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等岗位上工作,为石化总厂污水处理和环保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多次荣获胜利石化总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胜利石化总厂十佳爱岗敬业标兵,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胜利石油管理局环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XX~XX年被授予胜利油田劳动模范称号。

不负青春好年华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

1988年,18岁的##分配到胜利石化总厂净化水车间工作。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他就暗暗下决心,不懂技术仅会操作没出息。

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干中学、学中干”的工作思路:进污水处理池观看内部构造、沿着一根根交错纵横的管排跑现场走流程??车间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一个操作关键部位都有他的足迹。

看到刺鼻混浊的污水经过一台台飞快运转的机泵、一座座池池罐罐的“洗礼”,变成一汪汪清泉后,他渐渐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

当别人在家庭、爱情中忙碌时,他在枯燥的宿舍、车间“两点一线”生活中坚持把学习生化污水处理知识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学理论、钻技术、看流程、走现场,并结合车间实际反复推敲,在知识的海洋里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自己,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他的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也正是这种“拨开云雾见端倪”的深刻体会,使他在艰辛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石化总厂开展的第三届(XX年)、第四届(XX年)技术比武中,他以深厚的功底、精湛的技术,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一路遥遥领先,连续两届以优异的成绩夺得炼化污水处理操作工种第一名。

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7篇

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7篇

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7篇>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篇1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

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

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

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

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

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在大庆油田创业初期,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那时,在茫茫大草原上,没有房住,没有菜吃,粮食不够。

他们就在野外露营,喝盐水,吃野菜。

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保证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

王进喜为大庆油田的建设,为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群众称颂他为铁人。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

干!干!干!这些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表现出了铁人王进喜是一个有血有肉、生龙活虎、全身充满精气神的民族英雄。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铁人这样奋斗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和事。

在去年二月会战中,由于暴雪封路,订单骤增,大胎班组数天工作到三更天。

领导紧急开会制定措施方案,员工放弃公休齐上阵,各部门主管积极配合将人力充分调配到大胎班组。

在仓库现场,可以看到全体员工无论领导还是员工热火朝天的奋斗在第一线的场面。

大家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四篇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四篇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四篇石油工人先进事迹(篇1)王进喜,1923年10月生于甘肃省玉门县。

他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

新中国成立后到玉门钻井队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等职务。

1958年9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纪录;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纪录。

同年王进喜作为1205钻井队代表,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

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来到大庆。

他带领全队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

由于水管线还没接通,罐车又少,王进喜就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了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正式开钻。

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困了,裹着老羊皮袄打个盹通过全队工人的共同努力,只用了5天零4个小时就打完了油田上第一口生产井。

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被钻杆堆滚下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但他醒来后还继续工作。

领导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到第二口井(2589井)的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

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密度压井喷。

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扔掉拐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其他同志也纷纷跳入泥浆池,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7月,王进喜被树为全战区五面红旗之一。

1964年王进喜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9年春,王进喜当选为党的九大代表,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0年4月,他被确诊为胃癌;同年11月病逝,终年47岁。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时刻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石油工人先进事迹(篇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热情倍增。

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5

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5

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5小茜在江苏徐州石油营销一线工作了28年,从一名普通的客户经理成长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亲身经历了成品油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直努力做一个客户满意的实践者、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平凡岗位的奉献者。

近几年,小茜带领团队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员工、客户双满意为目标,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开展基层“家”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一线的落地生根。

2014年8月,中石化销售系统“家”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徐州召开,先后接待了56家省市公司的代表,具有徐州特色的油站文化受到广泛好评和推广。

凝聚正能量。

提出“家”油站的文化新理念,带领员工建设“希望之家、成长之家、快乐之家”。

以卡通形象和温馨提醒,使员工处处可见可感文化的正能量。

通过推动物资配置落地、价值理念落地、行为规范落地、长效机制落地,员工“爱家”意识转变为“建家”热情和行动。

几年来,她带领的团队经营业绩、员工收入不断增长。

打造好现场。

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使命,实施全员品牌管理,使“每一滴油都是承诺、每一个人都是品牌”成为员工共识。

以“6S”管理为抓手,打造高度负责任的`现场,提高客户满意度。

开展客户办事“零障碍”工程,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使消费环境更加安全、规范、便捷;免费提供道路救援等便民服务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队伍能成长。

积极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认真做好“金牌加油站”“金牌示范岗”的评选,激发基层员工的潜能和活力,促进工作上水平、创一流。

她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让一线员工感受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成长上关注、生活上关爱。

她倾心为员工打造职业生涯,鼓励员工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员工,她带领的团队高级工比例在全系统领先,实现了从普通员工到高级技师的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男,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担任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净化水车间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操作和班组管理工作,先后在操作岗、班长、第一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大班长等岗位上工作,为石化总厂污水处理和环保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多次荣获胜利石化总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胜利石化总厂十佳爱岗敬业标兵,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胜利石油管理局环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XX~XX年被授予胜利油田劳动模范称号。

不负青春好年华
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

1988年,18岁的##分配到胜利石化总厂净化水车间工作。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他就暗暗下决心,不懂技术仅会操作没出息。

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干中学、学中干”的工作思路:进污水处理池观看内部构造、沿着一根根交错纵横的管排跑现场走流程……车间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一个操作关键部位都有他的足迹。

看到刺鼻混浊的污水经过一台台飞快运转的机泵、一座座池池罐罐的“洗礼”,变成一汪汪清泉后,他渐渐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

当别人在家庭、爱情中忙碌时,他在枯燥的宿舍、车间“两点一线”生活中坚持把学习生化污水处理知识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学理论、钻技术、看流程、走现场,并结合车间实际反复推敲,在知识的海洋里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自己,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他的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也正是这种“拨开云雾见端倪”的深刻体会,使他在艰辛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石化总厂开展的第三届(XX年)、第四届(XX年)技术比武中,他以深厚的功底、精湛的技术,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一路遥遥领先,连续两届以优异的成绩夺得炼化污水处理操作工种第一名。

他也由一名操作工成长为一线生产班长、大班长,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胜利石化总厂标兵、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欢迎访问读书人网:,读书人网)模范。

技术创新争一流
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是炼油行业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手段,主要是通过筛选、驯化使污泥适应进水水质,进而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去除cod与氨氮含量,从而改善出水水质。

培养、驯化污泥的成败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质量,是整个生产技术环节的关键所在。

##对待这些微生物菌种就像关心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育,小心驯化。

他每天上班时坚持两小时抽一次活性污泥上清液,定时给活性污泥打粪便水、投加白糖,确保了污泥营养全面、健康繁育。

这样的工作对于一个男同志来说确非易事,如果出现菌种死亡,损失将是惨重的,炼油化工安全生产就会停工。

意识到个人岗位责任重大,他一心扑在生化池上,采小样、做分析,根据化验分析数据调整流程。

每当在显微镜下看到一条条自由蠕动的钟虫时,##如获至宝,心情愉快。

过硬的技术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创效才是奉献。

作为胜利油田劳动模范,##时刻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围绕车间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积极创新、献计献策。

XX年由于上游来水水质变化较大,外排水cod指标大部分不合格,他经过反复推敲和分析a0生化处理系统工艺,提出了东生化池人为沉降段,开启混合液泵二段至a段打回流,实现东生化池活性污泥内自身回流的建议。

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赞许和采纳,立即实施。

通过试运,出水水质提高了20%,仅cod单项污染物排放量约减少85吨,外排水的cod合格率由原来的25%左右提高到90%以上,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提高了3%,而且出水的悬浮物质也大为降低,为总厂节省了大量的排污费。

同年10月,外排水指标执行新标准后,车间外排水合格率创历史新高。

近二十年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与技改技措项目达100多条,采纳并实施后创经济效益400多万元。

其中,《关于拓展外排水再利用途径和范围的建议》被评为总厂优秀成果三等奖;《关于高速污水处理场加药系统和加药方式节约污水处理费用建议》获XX年总厂优秀成果一等奖;《5s+hse在企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被评为XX年总厂企业管理创新一等奖。

兵头将尾做表率
是劳模,就要处处作表率。

##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里沾沾自喜,而是加足马力以身作则作表率。

作为大班长,那是岗位,更像是一线职工的指向灯。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工
作中去。

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污水处理生产线的运转情况,他养成了天天八小时工作在现场的习惯,坚持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时刻注意查找安全隐患,确保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净化水车间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共有动设备92台、静设备35台。

对于运行设备的运转情况、待运设备的完好状态、各工艺进出水的水质情况、关键要害设施的状态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他都了如指掌。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为了促进车间的生产管理,他创新实施了“工艺、设备、综合不定时检查制度”,有效地推动了车间装置高效平稳运行。

在搞好业务工作的同时,随着身份的变化,他也积极参与到车间日常管理工作中。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正是基于这种无私的情怀,他毫不保留地将个人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手把手耐心地传授给车间职工。

现在净化水车间的生产骨干大多都是他当年的“徒弟”,但他从不以“老大”自居,总是以和蔼待人,以业绩服人,以奉献带人,树立了新时期劳模的新形象。

急难险重冲在前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劳模是否冲在前,那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

##总是用实际行动为“劳模”增光添彩。

XX年7月18日下午,天空突降暴雨。

下班刚到家,##坐卧不宁、心急如焚。

因为他深知:因地下泵房及其周围地势较低、车间的防洪工作如出现问题,小则淹没地下泵房的机电设备,大则使总厂的含油污水与雨水一起流至厂外,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影响总厂上游装置的平稳生产。

他来不及多想,夺门而出,从远在离厂60多里家打(欢迎访问读书人网:,读书人网)的赶到车间参加抗洪抢险。

因雨下得大而急,外排雨水明沟被冲塌约30余米,大量雨水流入含油污水系统,造成泵量不足,含油污水已从污水井冒至地表,若不及时排出,一旦污水进入雨水系统,成分复杂的炼油污水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造成更大损失。

见此情况,他按照平时烂熟于心的应急演练预案沉着部署,和同事一道扛沙袋、抬潜水泵,趟着齐膝盖深的油水,四处围堵含油污水,避免其大面积扩散后随雨水一起排出厂外和流入地下泵房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通过近4个小时的抢险,控制住了危险局势,保证了全厂上游装置的安全平稳生产。

这时,他已筋疲力尽、浑身湿透,在暴风雨抢险中展现出了一名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真做职工贴心人
别看##平时抓班组管理讲原则、讲公平公正,看似铁石心肠,其实他是班组职工的“贴心人”。

按他自己的话说,班组的职工虽然不是亲兄妹,可在他心里胜似亲兄妹。

班组职工及亲属有病他必到,职工家婚丧嫁娶他必帮,职工思想有波动他必谈,职工有访他必传,上级有精神他必讲,职工都称他为劳模“红娘”。

有一次,车间一名职工的父亲不幸患中风住院,期间该职工的母亲又不幸出了车祸,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该职工一时没了主意,忙不过来。

这时,##一方面及时向车间领导汇报了情况,一方面在工休时间带头陪床帮助照料该职工的父母亲。

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车间职工积极行动,轮流陪床照顾病人。

从此,车间职工“病房爱心”总动员成为了净化水车间职工的自觉行动。

这就是石化总厂净化水车间职工——优秀共产党员、胜利油田劳动模范##。

二十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用创造性的实践和丰富的智慧谱写着新时期劳动者之歌。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一如既往地沿着“岗位成才”之路,扎根一线,不断地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资料来源:/xianjinshij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