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初中毕业升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带解析).doc

初中毕业升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综合实践(共10分)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柳州日报消息2014年3月27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发展的决定》等五个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决定从今年到2017年,通过多种渠道筹措150亿元资金用于教育发展。
我市将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实的改革举措,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全力打造柳州教育升级版。
市委书记郑俊康强调,要把握改革方向,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深化教育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促进公平这个重点,以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等突出问题;以扶贫助学保障教育公平,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 市长肖文荪作具体部署。
肖文荪指出,从今年到2017年,通过多种渠道筹措150亿元资金用于教育发展。
其中,规划建设约115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及职业教育学校。
到2017年,全面实现“三基本两提升一率先六达到”目标,即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大通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100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
【小题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出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2分) 【小题2】在这则新闻的第二自然段中,市领导针对你的采访提问已作了回答,请写出当时你提出的两个问题。
(4分)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小题3】新闻第三自然段中,市领导对我市今后的教育工作作了部署,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概括即可)(4分)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题1】柳州市召开教育发展大会(2分)【小题2】问题一:柳州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要抓住的重点是什么?(内容相同即可)(2分)问题二:以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市政府要解决什么问题?(内容相同即可)(2分)【小题3】信息一:从今年到2017年,通过多种渠道筹措150亿元资金用于教育发展。
初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箴言(zhēn)C. 迸溅(bèng)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D. 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更可贵的是品德高尚。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被刀割一样。
B.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得飞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像一座山一样坚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7.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
8. “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学习态度的表述。
9. “_________,_________”是《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忠诚的表达。
10. “_________,_________”是《滕王阁序》中王勃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到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黄澄澄的,桃花红艳艳的。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田边嬉戏。
初四语文模拟3.docx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模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共10分)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A )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无可不比拟的美感, 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 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姿,■楷书的结构如君子端装的举止。
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
让汉字之美流联于指间心上。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2分)用音序检字法查“徜”字:先查音序_________________ ,再查音节 ___________________用部首检字法查“展”字:先查部首 ________ ,再查 画。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3)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标点。
(2分) A 处 ______________ B 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2分)(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A.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春天,齐鲁两国在长勺作战的故事。
B.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 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这一句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桥的形彖及具有生命感的特点。
C.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
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 法,表现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D.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边叙事边抒情、议论,抒发了鲁迅对阿长的怀念。
3、古诗文默写及赏析(1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风不与周郎便,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卩话巴【丨夜雨吋。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天津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 7-11小题,每题3分)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嘶哑(sī)宽宥(yòu)隘口(yì)气喘吁吁(xū)B.微薄(bó)秃头(tū)哺育(bǔ)望闻问切(qiē)C.掺和(chān)驰骋(chěng)绯红(fēi)潜滋暗长(qián)D.开垦(kěn)臼齿(jiù)绿釉(yǒu)泠泠作响(líng)2.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生活是什么?对于勤劳的人来说,生活是永不停歇的战斗,是不断的________:对于懒散的人来说,生活是止步不前的挥霍,是自甘落后的消遣:对于勇敢的人来说,生活是________的故事,是苦尽甘来的佳酿;对于毫无追求的人来说,生活是日复一日的________,是百无聊赖的重叠……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我们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若要改变,要先有梦想。
A.升华跌宕起伏消磨权利 B.升华抑扬顿挫折磨权利C.深化跌宕起伏折磨权力 D.深化抑扬顿挫消磨权力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①一个大国的光荣和梦想,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撑开;②一座城市的发展和跃升,在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笃定和自信。
③一份坚定的意志,从凝聚、壮大、生长,最后结出果实,需要的是每一个人长期的坚持与付出、信任与执着。
哈尔滨市17中学初四2022年校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市17中学初四2022年校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1《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和月色,表现了作者希望在自由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成语完形:星()如雨[单选题] *陨(正确答案)空宇星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百舸kě绸缪móuB、橘子jú苍茫chāngC、挥斥方遒qiú层林尽染jìn(正确答案)D、寥廓liào 百侣lǚ4、1《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李乐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B.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C.宝玉挨打实是贾政将因金钏之死而引发的对王夫人的不满转到宝玉身上。
(正确答案)D.贾政痛恨宝玉离经叛道、不走仕途之路,不能兴振家业,甚至有可能会损害家族利益。
6、《雨中登泰山》是一篇()散文。
[单选题] *游记(正确答案)抒情纪实记事7、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的事实所证明。
[单选题] *观察(正确答案)观测探测观看8、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圣”。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成语完形:坚()不拔[单选题] *任忍韧(正确答案)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的发现...... [单选题] *独特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12、1《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初四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拖累.(lèi) 忧戚.(qī)一抔.黄土(póu)越俎.代庖(zǔ)B. 癖.好(pǐ)倔.强(jué)侃侃..而谈(kǎn)强聒.不舍(ɡuō)C.泥淖.(nào)肱.骨(ɡōnɡ)鲜.为人知(xiǎn)相形见绌.(chù)D. 字帖.(tiè)慰藉.(jiè)熠.熠生辉(yì)翘.足而待(qiáo)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 剽悍崛起卷帙浩繁心无旁骛B. 天籁诀别因地制宜瓜熟蒂落C. 妥协膜拜粗制滥造苍海桑田D. 云霄健步具体而微源远流长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的趋势,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B. 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建立节水意识及不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
初中毕业生升学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中毕业生升学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是一个文本生成人工智能模型,并不能直接为您提供具体的题目内容和答案。
然而,作为语文试卷的模拟题目,我可以给您一些建议,来帮助您编写一份满足要求的试卷。
1. 选择题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包括词语解释、诗词填空和阅读理解等。
对于词语解释,您可以提供一些生僻词汇或语法术语,要求考生解释其含义。
诗词填空可以给出一首古诗或现代诗的片段,让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合适的词语。
至于阅读理解,您可以选取一篇有趣的文章,根据文章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回答。
2. 作文题部分第二部分为作文题,可以选择命题作文或自由作文。
对于命题作文,您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或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展开逻辑思考。
自由作文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来进行写作。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由作文,都应该注意字数要求和提供相关的材料或提示。
3. 古文阅读部分第三部分可以设置一篇古文阅读,要求考生读懂古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您可以选择一篇经典的古文,例如《论语》中的某一篇章,让考生理解古文的意义,并回答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
4. 改错部分第四部分可以设置改错题,要求考生根据语法、标点和用词等方面的错误,对一篇短文进行改正。
您可以编写一篇简短的文章,人为地加入一些常见的错误,考察学生对语法和用词的运用能力。
5. 补全对话部分第五部分可以设置补全对话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对话片段,用合适的语句来补全对话的完整性。
您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或情境相关的话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6. 答案部分最后,记得在试卷的最后一部分提供所有题目的答案,方便考生对照和自我评估。
综上所述,初中毕业生升学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应该包括选择题、作文题、古文阅读、改错题和补全对话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通过这样一份综合性的试卷,能够全面考察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希望这些建议对您编写语文试卷有所帮助!。
2024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卷+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全解全析(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运用(23分)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1-2小题。
我们要重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技术创新。
文化遗产重在“保护”而非“保存”,既不能(过度/过渡)开发,也不应与世隔绝,活化利用是关键。
平遥古城西北角的柴油机厂在闲置几十年后,成为举办“平遥中国年”等活动的文化场所;故宫博物院的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创新了故宫文化知识的(传播/传递)方式;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给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考古体验;河南博物院以“青玉人首蛇身饰”为原型的玉佩棒棒糖,风靡()全网……种种创新都显示,文化遗产(不仅/虽然)是中华文明yuán()远流长的实物见证,也可成为“飞入百姓家”的新生活方式。
另外,近年来,计算机视觉、AI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已为文物的保护、复原、研究和展览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选择,人们期待VR、AR、游戏等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突破口。
元宇宙博物馆、虚拟()人非遗体验官、文物数字藏品……这些不断涌现的“新脑洞”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学科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拖累.(lèi) 忧戚.(qī)一抔.黄土(póu)越俎.代庖(zǔ)B. 癖.好(pǐ)倔.强(jué)侃侃..而谈(kǎn)强聒.不舍(ɡuō)C.泥淖.(nào)肱.骨(ɡōnɡ)鲜.为人知(xiǎn)相形见绌.(chù)D. 字帖.(tiè)慰藉.(jiè)熠.熠生辉(yì)翘.足而待(qiáo)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 剽悍崛起卷帙浩繁心无旁骛B. 天籁诀别因地制宜瓜熟蒂落C. 妥协膜拜粗制滥造苍海桑田D. 云霄健步具体而微源远流长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的趋势,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B. 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建立节水意识及不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
C.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国家要求车主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作报废处理,其中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行驶里程上限最高为60万公里。
D. 目前,美素奶粉造假事件曝光后,宝宝们的口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妈妈为宝宝们挑选奶粉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 面对这个问题,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有关部门会不会及时处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互相推诿?C. 《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 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入则无法家拂.士”中加点词不同的是()A.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的歌谣。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们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C.柳宗元,唐代作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们学过他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童区寄传》。
D.鲁迅:现代作家、思想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
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A.②③⑤⑥⑦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⑦C.⑦①②④③⑥⑤D.④③⑥⑤①⑦②第II卷(非选择题)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8.默写填空。
(7分)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③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⑤历史文人常用一叶扁舟寄托自己的万千情思,请你写出含有“舟”字的连续两句诗:,。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3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下面的问题。
(10分)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礼.之甚厚。
礼②谓.张辽曰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的“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B.及.郡下,诣太守。
(《桃花源记》)C.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D.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4)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5)本文说“曹公义之”,《鱼我所欲也》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两种“义”你更认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12分)燕子毕役①燕子是我们身边很常见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夏候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燕子的习俗和传统,并认为它们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好运。
概括地说,燕子有两大类:燕和雨燕。
虽长相和行为看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实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在分类学上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群:燕隶属于雀形目、燕科;雨燕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和凤头雨燕科。
②雨燕类中的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和楼燕等都是常见的种类。
其中楼燕的体羽几乎都是黑褐色,有一对特别狭长的翅膀,飞行时向后弯曲,犹如一把镰刀。
它们喜欢在高大的古建筑物,如宝塔、庙宇、宫殿、城墙等处营巢,夏季常见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天安门、故宫等城楼附近的空中飞翔,所以又被称为北京雨燕。
③雨燕中还有大名鼎鼎的金丝燕,它的窝就是人们常说的“燕窝”。
金丝燕的唾液腺非常发达,能用自己的唾液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营巢。
筑巢开始时,雄鸟和雌鸟要反复地飞向选择好的岩壁,每次接触时,都把嘴里的一些黏液吐到岩壁上去,这是一种由唾液腺所分泌的胶质黏液,遇空气迅速干涸成丝状。
经过无数次的吐抹,最终形成一个外观犹如白色半透明杯子的“燕窝”。
④燕类中人们最熟知的就是家燕和金腰燕。
家燕的前额为暗栗色;头顶、后颈和上体蓝黑色,闪耀金属光泽;颏部、喉部和前胸栗色,后胸有不完整的黑色横带;腹部白色。
金腰燕跟家燕非常相似,只是腰部呈显著的金黄色,在飞翔时非常鲜艳夺目。
⑤寒冬一过,气候转暖,家燕就从南洋、印度、澳大利亚等地飞到我国各地筑巢。
这时,雌雄家燕合力协作,从外面叼来泥丸子,一个一个粘在屋梁等处,砌造成碗形的泥巢。
白居易在诗里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便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场面。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家燕的泥巢,可以发现泥土里混有其他东西。
原来,家燕是用湿土混合着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来筑巢的,这种材料干燥后,就变得很坚硬,好像“混凝土”一样。
⑥秋天,家燕就成群结队飞回南方,燕巢也就暂时空着不用了。
但是,不论成鸟还是当年的幼鸟,第二年春天都有一部分会飞返它们的旧巢。
我国古代诗词中所描述的“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等句子都描写了这种现象。
⑦燕和雨燕都是著名的益鸟,特别是在繁殖期间,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其中大多为卫生害虫(如蝇类、蚊子等)和农业害虫(如牛虻、椿象、蝼蛄等),而且所吃昆虫的数量十分惊人。
因此,它们在消灭害虫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3分)12.文章引用了许多诗词,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赏析。
(3分)13.请从说明方法的运用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3分)14.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介绍事物,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请从文中选取一例说明。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
(18分)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
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母亲曾告诉我:从前有一个读书人,看见一只蚂蚁落在水里,他抛下一茎稻草救了它。
后来这位读书人因诬下狱,这被救的蚂蚁率领了它的同类,在一夜工夫把狱墙搬了一个大洞,把他救了出来。
③所以,我自幼便怀着仁慈之意,知道爱惜它们的生命。
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的飞。
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
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④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
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啊!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⑤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