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材料探究题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4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共12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4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共12张PPT)

微专题4 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
美岐同学是学习努力的优秀者,(1分)学习有目标,(1分)钻研自己的薄弱项,这种学习是 有效的,所以事半功倍,成绩好。(1分)昊然同学是学习努力但暂时落后者,(1分)学习没有明 确的目标,(1分)终日埋头在厚厚的习题册中,形成“做题—错题—不总结—再做题—再错题” 的不良循环,故而事倍功半,成绩暂时落后。(1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微专题4 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
作答这类试题时,首先概括图片(或图表)的信息,然后概括材料的内容,最后将两者进行 对比分析,组织语言表述即可。
在试卷中,常会出现“文字+图表”“文字+徽标”“文字+漫画”“文字+宣传画”“文字 +思维导图”等组合形式的题目,考查考生提取、概括、整合信息,表达的能力。在备考中,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微专题4 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
二、图文综合类材料组合式阅读题
图文综合类材料组合式阅读题是指所给的几则材料中有文字类材料,也有图片(包括徽标、 漫画、宣传画)类或图表类材料。此类题综合考查考生的图像思维能力和探究表达能力。这类 题目中,图文转换是必考点,单一考查图文转换试题的解题方法专题七已讲解,这里主要讲解 结合图片或图表内容,探究材料内容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微专题4 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
中国中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比例很高,且中学生沉迷手机网游危害较大。(意思对、字数 符合要求即可。2分)
微专题4 探究中考材料组合式阅读类试题
作答这类试题时,可按照以下步骤: ①明确中心。找出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确定材料的话题。 ②分别提炼。勾画每则材料中的重要词语,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的要点。 ③整合信息。对材料中的相同内容进行合并,剔除次要信息。注意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如并 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还要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维度、陈述对象。 ④组织表达。根据题干要求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注意字数限制。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中考复习材料探究题.ppt讲解

中考复习材料探究题.ppt讲解

练习、分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 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 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 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 稳了。 (2)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 “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丈深渊, 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 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 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 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定义
所谓探究,就是要求考生通过几则 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 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 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考生通过 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 关系。
探究性题目总是由2-3则相互之间有 关系的材料组成。它可以单独出现,也 可与阅读文章结合起来考查。
分析一般材料的基本方学家。
Δ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Δ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Δ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Δ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分析:以上几则材料的共性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 的成就。细分析1-4则材料有一个共性,即他们 在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5就不同了。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 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 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果 我们不能关注相同材料中的差异而得出“伟人们 在年青时就取得了突出的贡献”这个结论就不准 确了。
分析: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 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 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 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语文综合性学习:材料探究题分析与讲解PPT优秀课件

语文综合性学习:材料探究题分析与讲解PPT优秀课件

表述
解析:在比较的基础上联系现实和生活规律对比较的结果进行 发现现象、规律、哲理的操作并将其用精确的语言表述。
核心思想
求同存异
当梨子=竹琴;香蕉=川江号子时,探究结果 等于? 研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重庆表演民间艺术竹琴的前辈先贤相继离 世,现重庆三峡曲艺团竹琴的传承人第八代仅有三 人,第九代仅有两人。一些青年说,宁愿去工地上 搬砖运瓦也不学什么竹琴。竹琴正面临着 “断代” 之痛。 材料二:川江号子在川渝民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但目前,重庆境内擅长表演这种艺术的船工仅剩下 十多人,而擅长领唱的号子头,都已经相继去世。
材料二:有关人士分析说,2017全年税收较快增长的主要原 因是经济稳定增长为税收增长奠定了税源基础,此外物品价格 水平快速上涨使得以现价计算的税收收入较快增长。 材料三:个人所得税快速增长,实现收入4837.17亿元,同比 增长22.5%。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成为税收增长的基 石。
总结
材料探究题的思路和方法:
【材料】 随着全球服务业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融合, 网络团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通过网络, 消费者组团购买同一商品,可以将被动的分散购买变 成主动的大宗购买;商家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 原理,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所以消费 者购买同样质量的商品,能够享受更低的价格。
网络团购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1分)通 过互联网渠道组织成团(1分),以折扣价 购买同一种商品(1分)。
筛选
分析
表述
材料探究题的核心思想
求同存异
综合性学习例解
1、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 关爱他人,某校举行了以“与爱同行”为主 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参与志愿服务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请你提取下列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我 国志愿服务的总体情况。(4分)

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 课件 (共30张PPT)

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 课件 (共30张PPT)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南、贵 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 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进入 2010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 广西、重庆的旱情持续加重。据民政部门 统计,旱情持续5个月来,截至2010年3月 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 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分析:我们一旦知道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 原因、得出探究结果。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 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好奇心就是人们 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注意事项】 1、一则材料概括出重点, 多则材料关注其共性 2、紧扣原材料寻找答案, 不旁及其他无关内容
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 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 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 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 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 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 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一、寓意探究型 二、观点表述型 三、材料比较型
一、寓意探究型
材料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求 由事及理,概括故事中所包含的 道理,表述时应上升到一个哲理 高度。
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 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 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 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 ,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 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 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 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 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探究ppt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探究ppt
丁堡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 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 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 的第一人。
__汪__松__教__授____荣__获__爱__丁__堡__科__学___奖。
例2、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5字以内。
浩然高科技大厦今天在上海交大汇区落成。它是 由台湾大陆工程公司原董事长、世界著名建筑业企 业家殷志浩先生生前捐1000万美元建造的。殷先生 是交大第36届校友。他的后辈也捐资200万美元。浩 然高科技大厦,高106米,24层,为全国最高的科技 大厦。大厦将与校园网联结,成为交大电子通讯、 光纤等尖端学科的科研基地。
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10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工作的 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 米,不足发掘总面积的4%。地面文物244处,由于规划 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举步维艰,至今 搬迁工作无法实 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 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破坏; 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工 作增加了难度。 (1)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包含 文物保护工作现状,不超过40个字。 答:重庆库区地下文物发掘进展缓慢,地面文物搬迁无 法实施,破坏盗掘文物现象严重。 (2)为这则消息加一恰当标题,不超过15个字。 答: 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堪忧。
标题
是新闻的眼睛。是用以揭示、评价 新闻内容的最简短的文字。要求高度概 括。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因为标题 下有具体内容,只要求两个必备因素:
人(或单位、事物)、事件。
用语简洁、准确、醒目。有时可用 一些修辞。
练一练
人+事件。
例1:为下列内容加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之材料探究题解题策略 PPT课件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之材料探究题解题策略 PPT课件

定义
所谓材料探究,就是要求考生通过 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 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 究的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考生 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 在的关系。
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一般 由一则或2-3则相互之间有关系的材料或 漫画组成。
边走边看
请阅读下面一道材料探究题 思考: 你得到了怎样的探究结果? 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艰难环境中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提炼分论点
凡成功人士必先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
逆境造就人才
大学生对父亲为自己背行李熟视无睹
过份关爱,使子 女冷漠、懒惰
寻找共同点: 组织语言 表述结论
环境(关爱)与成才(生存)的关系。
艰苦的环境与磨难,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成才 或“残忍”的爱比溺爱更有价值
渐入佳境
请阅读以下两则材料 你得出怎样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 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 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 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 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 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亲临其境
2、请阅读2008年南京中考新 实 战 题,测一测自己的应变能力

河,还黄河的本来面 目。⑵治理黄河,让 母亲河为人民造福。 ⑶污染生存环境,就 是毁灭人类自己。
亲临其境,体验快乐;义无反顾,节节攀升。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 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 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 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 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综合·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题形式
【材料二】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 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 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材料三】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在纸质书中体验解谜游戏,在数字技术支 持下感受沉浸式阅读,在公共阅读空间邂逅书香……体验、介质、场景等方面 的变化和创新,就是希望阅读能够更便利、更生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体验 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浸润。 1.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答案】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材料一主要交 代了“五一”假期广安游客很多,材料二交代广安12家矿山企业变身为4A级景区 ,材料三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路。三则材料表述的对象 都是广安市,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或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 旅游产业。意思相近即可。
专题5:中考材料探究题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点解读
材料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往往放在“综合性学习”考查这一块,有 的地区在阅读文前考,也有的地区在阅读文后考,分值一般在8-11分。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要求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材料探 究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 (文字、图片、表格)等,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表达出来, 或是针对材料发表自已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的解题思路
现代时尚
周杰伦唱《东风破》
传媒
流行歌曲
传统文化
《东风破》被欣赏
于丹讲《论语》
选秀“红楼梦中人”
中央电台 电视节目
《论语》成为谈资
“红学热”再度升温
归根结底本材料要讨论的问题是:现代 人借助现代传媒来传承古典文化好不好?
①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 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 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传统 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②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人们盲目追随 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 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 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 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
材料探究题
题型说明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要 求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材料 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 型,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 (文字、图片、表格)等,要求考生从 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 达出来, 或是针对材料发表自已的看法。
几种命题形式
具体的解题思路
对象
经过 结果 饿慌了的老鼠 一直呆在米缸吃米 不是被打死,就是饿死
原因
启示
贪心
如:贪心没有好下场; 做人处事不可只顾眼前利益。
二、观点表述型 这类题给出的材料一般是某 种社会现象或是社会热点,要求 考生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本质的 探究。回答时应先表明自已的观 点,再结合自已的想法作出评价。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南、贵 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 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进入 2010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 广西、重庆的旱情持续加重。据民政部门 统计,旱情持续5个月来,截至2010年3月 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 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材料三:近年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 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 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金沙江上游现 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 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 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 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 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
具体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探究事物间的逻辑联系 的题型,从内容来看这三则材料都是 讲有关西南旱情原因的,从层次来讲 应该是并列的。所以本题答案可以先 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然后分点表述 出来即可。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概括主要内容
2000年,中国电信嘉兴分公司开始建设 宽带城域网;2001年,嘉兴宽带用户开始规 模化发展,出现第一个企业用户,第一个宽带 接入住宅的小区是建南公寓;2004年,宽带 用户突破10万;2006年,宽带用户突破20万, 开始第二次城域网改造;2008年,宽带用户 突破40万;2009年,预计到年底,宽带用户 总量超过55万,总体网民规模超过60万。
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 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 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 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 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 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 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一、寓意探究型 二、观点表述型 三、材料比较型
一、寓意探究型
材料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求 由事及理,概括故事中所包含的 道理,表述时应上升到一个哲理 高度。
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 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 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 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 ,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 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 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 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 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分析:我们一旦知道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 原因、得出探究结果。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 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好奇心就是人们 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注意事项】 1、一则材料概括出重点, 多则材料关注其共性 2、紧扣原材料寻找答案, 不旁及其他无关内容
材料二: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 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 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 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 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减弱。此外,桉树 还是“霸王树”,它的生长会迫使其他物 种减退,最终令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目前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 的。
(近十年嘉兴宽带用户激增)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 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 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 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 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 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南、 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 至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 进入2010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 贵川、广西、重庆的旱情持续加重。据民 政部门统计,旱情持续5个月来,截至 2010年3月23日,广西、重庆、四川、 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 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 失达236.6亿元。
3、做出答案后细数字数,
如果超标则删除次要
三、材料比较型
这类探究题都是由两则或以上的 材料组成,这几则材料或者相近,或 者相关、或者相反。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探究事物间的逻辑联系,二是 探究事物内在的规律或特征,大多要 求从几段材料中归纳出事物的共性或 个性。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探究西南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