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图表题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题型介绍:图表分析题是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新题型。
它综合考查考生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推断评价的能力。
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解题思路:1、推敲题干2、分析图表3、归纳概括例题分析:例1.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的文字介绍漳州市电话号码由六位升为七位的方法。
不超过50字。
(含标点)1994年8方法是:参考答案:首位是“2”的号码,在首位和第二位之间加“0”;首位是“9”的号码,在首位之前加2”;长途区号一律使用596”。
例2.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教学大楼的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参考答案: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非常必要。
例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5分)(l)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②(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l)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
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示例: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②让和平永驻人间。
③让战争远离人类。
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⑤让世界充满爱。
例4.根据下表,讲清新加坡华人家庭用语的实际情况,所补写文字不要出现百分比或其他数字,不超过35个字。
(2分)注:16%未填家庭用语。
新加坡,,因为英语是新加坡主要官方语言,所以相当一部分华人家庭使用英语或英语、华语兼用。
中考语文“图表类”语言综合运用题目答题技巧

图表题1、审题方法(1)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①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②审图表。
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冋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冋题,从而得岀结论。
③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兔答题偏向。
(2)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①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②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③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3)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①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②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总之,解答看图表述题时一个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
中考语文图表题解析一(漫画及徽标)

语句不通顺,有语病。
某些公园景点,任意提高门票价格,仿佛门前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使游客望而却步。
例:望而却(止)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
[答案]
观察下面两辐画,指明画中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 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电话
汉字“比”
两个人划船
电话
沟通
两副牛角
开拓进取
经纬线
走向国际
鸟的双翅
蒸蒸日上
“CTC” “中”字
中国电信
第二步,根据其外形进行相关联想。
条理清楚地表述。
用一些表示次序的词语: 其次 再次 最后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 从上往下,依次有 馍,费了三堆柴”的漫画。画面的中间是一个四方锅台,上面放着四个蒸屉,蒸屉上方冒着热气,蒸屉上自上而下写着“发展经济”四个大字。锅台的灶口里燃烧着两棵树,树干上写着“环境”二字。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别晒坏了!
例2:( 2007年浙江台州中考题)下面是一幅名为《“小祖宗”军训》的漫画,请你评一评它的名字好在哪里。
请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 你能说出漫画的讽刺意义么?
(1)读画。先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长眼睛和手的地球带着口罩、汽车和汽车尾气; (2)析画。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汽车尾气,地球才戴上口罩; (3)悟画。联系现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寓意就明了了——人类过多的向空气中排放废气,污染了地球的环境。我们应该逐步改善地球的空气质量。 (4)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地表述。
中考语文图表题解析完整版

顾此失彼
表述混乱
应对措施:
(1)了解一些中国的汉字文化,如汉
字的篆体、印章等。 (2)进行一些数字和图形的联想训练。 (3)有条理的介绍一些事物。
仔细观察右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准确理 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格处填 写适当的文字,使上下句衔接自然。(4分)
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 (2)某些公园景点,任意提高门票价 格,仿佛门前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使 游客望而却步。
学生失误:
①所拟标题不能反映主题。如拟题是“公园票价”, 不能围绕讽刺或赞扬的主题拟写标题。 ②审题不清。第一问,没有看清题目要求“不超过6 字”;第二问,介绍漫画内容答成画面寓意。 ③介绍画面遗漏信息。如:画面内容:公园景点(对 象)、门票涨价(事情)、游客反应(态度)三方 面。有的同学遗漏了一方面。没有说游客的反应。 ④语句不通顺,有语病。
解析:
①请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 ②请说出漫画的讽刺意义。 (1)读画。先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长眼睛和 手的地球带着口罩、汽车和汽车尾气; (2)析画。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汽车尾 气,地球才戴上口罩; (3)悟画。联系现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寓意就 明了了——人类过多的向空气中排放废气,污 染了地球的环境。我们应该逐步改善地球的空 气质量。 (4)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地表述。
例: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某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 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下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眼里的家长教育方法 0.8 0.6 0.4 0.2 0 引导 训斥 睁一眼闭一眼 25% 2% 73%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2)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例:根据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是学生们的重要考试,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尤其是语文考试,不仅要充分备考,也要掌握解题技巧。
在语文综合考试中,图表题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解答这部分题目要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图表信息,善加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
首先需要提醒考生,图表题往往涉及到比较、综合、分析等推理类的题型,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考查什么,以及考查什么类型的题目。
在认真阅读题干之后,应该先仔细观察图表,把握其整体脉络,得到大致了解,摸清图表中所载数据和信息的结构和关系,这是解答图表题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考生可以抓住每项数据的特点,运用比较、综合、分析的方法,从细节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比如有一题,问两个城市游客人数的变化,考生可以先做数字对比,看看数据间是否有对比,以及对比的大小。
此外,可以俯视图表,从中发现趋势,用趋势来说明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用比例来分析,并且把不同的概念与比例相关联,从而得出结论。
有时也需要结合题干,根据上下文来解读图表。
故考生在解答图表题目时,需要结合题干中提到的相关文字,对图表中的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解答题目。
此外,图表题解题时,需要注意针对性填写,这需要考生根据题干及图表中提供的信息,灵活运用比较、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细节,形成合理答案。
总之,解图表题是一个较为综合,理解且动手实践的过程,考生需要做到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语境,发现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在备考中,考生可以多做一些此类的综合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使自己更好地通过考生中的语文考试。
中考语文图表题解析一(漫画及徽标)

分析构图元素;探究象征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学生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互相点评,提高解题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表现手法不同
漫画以夸张、变形等手法为主 ,强调讽刺和幽默;而徽标则 以象征、简洁等手法为主,强 调识别和传播。
功能作用不同
漫画主要功能是娱乐和讽刺; 而徽标主要功能是识别和代表 。
适用场合不同
漫画多适用于报纸、杂志等媒 体;而徽标则适用于各种组织 、机构的标志和宣传品等。
02
漫画图表题解析方法
观察法
确地捕捉漫画或徽标的深层含义。
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训练
分析漫画或徽标的主题
根据观察到的元素和联想的内容,分析漫画或徽标所要表达的主 题或中心思想。
解读漫画或徽标的寓意
结合主题,深入解读漫画或徽标的寓意,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和情感。
训练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分析和解读训练,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有条 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识别法
01
02
03
观察徽标外形
注意徽标的整体形状、线 条和色彩,识别出主要的 图形元素。
分析构图要素
找出徽标中的文字、图形 、符号等要素,并分析它 们在构图中的作用。
理解象征意义
探究徽标中各要素的象征 意义,如颜色、形状、图 案等所代表的含义。
解读法
解读主题
探究内涵
根据徽标的名称或提示信息,理解徽 标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徽标作用
识别功能:徽标能够让人们快速识别出所代表的组织或机构 。
传播功能:徽标通过简洁明了的图案和文字,传递组 织或机构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图表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图表题2020甘孜--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某校对初二年级学生就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有何影啊?请结合上表,概括中学生对此问题认识的主要倾向。
要求:不出现具体数据。
(2)你的好友明明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
如果你对他进行劝导,会怎么说?【答案】(1)绝大多数初二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性格和家庭关系产生积极影响;超过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或不足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2)明明,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咱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我们学习的压力,让大脑得到休息,而良好的心情是学习的催化剂,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语言委婉得体,意对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作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读图表,横向纵向提取信息,并找到它们的特点和共性,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切题的答案。
本题是“初二年级学生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的影响”测试数据表,从“积极影、无影响、消极影响”三方面进行调查。
观察表中的数据:认为中学生做家务对性格、家庭、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比例分别为64%、72%、32%;据此可知:绝大多数初二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性格和家庭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认为无影响的分别为34%、24%、30%;认为产生消极影响的分别占2%、5%、38%。
据此分析可知,超过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或不足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以“好朋友”的身份劝说明明;其次针对情况: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专题03 图表解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高频考点精准突破

专题03 图表解读1.图表解读图表、图形等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检测学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
它是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版块中的最常考题型。
图表分两类:一是表格。
主要是统计表。
二是图形类。
主要包括统计图(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条形图、面积图、散点图、其他图案)、流程图、示意图、地图等。
近年综合性文本中的图表类解答考题,考生只需将图表所蕴含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
有时需表述其蕴含的内在信息,或是观点,或是结论。
考生可运用图文转化策略,全面了解文本包含的主要栏目、项目、类别、数据等信息。
例如由图到文的转换,一般来说需经过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2.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结论。
2.对XX图表进行比较,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XX图表,反映了哪些现状(现象、问题)?……3.答题指导(1)图表○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2关注图表细节数据。
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
○3准确解读符号意义。
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口诀:关注数据,横比竖比;高点低点,指向要点。
表述:要注意惯用词的使用──如约50%,用“近半”,约55%-——70%用“大部分”,70%以上用“绝大多数”,趋势可用“降低、增加”等词语,频率可用“略低、渐增”等词语,时间可用“逐月、逐年”等词语。
另外,语言表述尽量不用修饰语;概括答案,尽量用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悟画。联系现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寓意 就明了了——人类过多的向空气中排放废 气,污染了地球的环境。我们应该逐步改 善地球的空气质量。
(4)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地表述。
例1:根据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遗漏“重庆市”“1997年至2006年”;答不出 “较大增长”和“远远高于”。
例2:(2007青海省)下图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 与语文成绩状况图。你读了之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表达。(不超过30字)
[解析]
• 首先审题,由题目要求可知图表名:“一位中学生 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状况图”;题干对 语言表达和字数有限制:“用一句话表达”“不超 30字”。
• 此类题,一般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概 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或者谈看法建议 等。
解题思路 :
• (1)仔细审题。(包括审题目要求、 审图表标题和内容)
• (2)抓图表主要信息。(比较对象、 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 点等)
• (3)比较图表数据,寻找变化规律。
• (4)准确归纳表述。
例1:(2007年重庆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表格,你 从表格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 再看图表的横竖坐标可知比较项目是:“语文成绩” 和“阅读数量”,
• 观察曲线走向和数据变化,寻找规律,此图很显然 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比较项目的关系就清楚了。
• 答案:“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该生的语文成绩 也成正比例提高。”
学生失误:
①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严密。具
体是答不出“成正比例”这个关键词。多 数学生答为:“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 该生的语文成绩也有所提高。”
学生失误:
1997年 2006年 增幅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 86万 128万 49%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 13万
50万 285%
①信息遗漏。如只得出一个横比或者纵比的结论。
②推断错误。没有概括出主要的结论性信息。如只
拿1997年或者2006年学生人数比较。
③语言表达有语病或者不严密。如在答案表述时
• ②审题不清。不注意题目要求:
“请用一句话表达”,“不超过30字”。
应对措施:
• ①注重解题思路。
• ②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注意区别一 些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如:一小部分、一部 分、近一半、大部分、绝大部分;注意表明 增长趋势的词语如:增加了、增长到、增长 了XX倍;表明下降趋势的词语如:减少了、 减少到(“减少”后不能用倍数)。
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 训,别晒坏了!
例3:观看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1)用一个成语或俗语为漫画拟一个能反映 作品主题的标题(不超过6字)。 (2)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图表题专项复习
三、命题类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四种: 1、统计图表类 2、漫画类 3、徽标类 4、图片类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三种: ①描述式②说明式③议论式
(一)统计图表类
• 包括表格、柱形图、饼图、坐标曲线图 等,它们都是用数据的形式,反映某一 话题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内的客观情 况。
[答案]①这是一幅题为“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 柴”的漫画。画面的中间是一个四方锅台,上 面放着四个蒸屉,蒸屉上方冒着热气,蒸屉上 自上而下写着“发展经济”四个大字。锅台的 灶口里燃烧着两棵树,树干上写着“环境”二 字。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
学生失误:
①审题不清。介绍画面答成画面寓意。有相当多的 同学回答第一问“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漫画 的内容”时,答成了漫画的含义“发展经济不能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
名字好在哪里。
我的孙子哟,这 么热还军训,别 晒坏了!
• [答案]这个名字中的“军训”概括 了漫画的内容,“小祖宗”反映了 生活中长辈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 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我的孙子哟,这么 热还军训,别晒坏 了!
学生失误:
不能围绕讽刺或赞扬的主体加以评述。 只注重评价画面的表面信息,没有挖掘 出画面的隐含信息,揭示出主题。只介 绍画面内容,没有指出寓意。
(二)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 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夸张、 比喻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 或事。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包括文 字) 、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 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要求解说漫画内容,揭示反映的社会现象、 问题,指明寓意、哲理或给人的启示。
②遗漏信息。介绍漫画时,没有介绍标题“蒸了一 锅馍,费了三堆柴”。
③把握不好表达方式。说明或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表达方式应是“说明”,一些同学采用了记叙的表 达方式。
④介绍混乱,没有采用一定的说明顺序(空间方位 顺序)。
例2:( 2007年浙江台州中考题)下面是一幅名 为《“小祖宗”军训》的漫画,请你评一评它的
解题思路:
①读画(观察画面的人、景、物等构成 要素)
②析画(弄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③悟画(联系生活现象进行类比联想,
揣摩创作意图) ④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表述)
例:漫画欣赏。
①请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 ②你能说出漫画的讽刺意义么?
解析:
(1)读画。先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长眼睛 和手的地球带着口罩、汽车和汽车尾气;
• 标题:重庆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阶段统计表; • 比较对象:重庆市普通初中与高中学生数; • 比较时段: 1997年至2006年; • 横比数据:数字显示——增长; • 纵比数据:初中与高中人数增幅比较——高中
增幅快。
• 表述:重庆市1997年至2006年普通初、高中 在校学生均有较大增长;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增 幅远远高于初中。
重庆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阶段统计表
1997年 2006年 增幅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 86万 128万 49%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 13万 50万 285%
审题→抓主要信息→分析数据, 找规律→归纳表述
[解析]
1997年 2006年 增幅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 86万 128万 49%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 13万 50万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