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细菌性⾷物中毒案例分析细菌性⾷物中毒案例分析(⼀):⼀起沙门⽒菌⾷物中毒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少华学习⽬的:1. 了解常见细菌性⾷物中毒的流⾏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2. 掌握细菌性⾷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3. 掌握细菌性⾷物中毒的流⾏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法;4. 提出细菌性⾷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 课时培训⽅法:讲解、演练、讨论参考⽂献1. GB14938-1994 《⾷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2. WS/T13-1996 《沙门⽒菌⾷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 卫⽣部第8号部长令( 1999.12.24 ):《⾷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4. 《中华⼈民共和国⾷品安全法》( 2009.6.1 )5. 中华⼈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应急条例》( 2003.5.9 )6. 《国家突发公共卫⽣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作规范(试⾏)》( 2006.1.1 )第⼀部分复习基本概念第⼆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第四部分卫⽣学和流⾏病学调查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持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附件《⾷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第⼀部分复习基本概念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物中毒及细菌性⾷物中毒的基本概念, 能够简述细菌性⾷物中毒的流⾏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物中毒( foodpoisoning ),是指⾷⽤了被⽣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品或者⾷⽤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品后出现的⾮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急性、亚急性⾷源性疾病。
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物性⾷物中毒、化学性⾷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物中毒。
细菌性⾷物中毒是指⼈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品⽽引起的⾷物中毒。
常见的⾷源性致病菌有:副溶⾎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肠埃希菌、蜡样芽抱杆菌、⾦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菌⾷物中毒为主。
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

的病原体的统一性。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实验室诊断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实验室诊断
从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
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如无可疑食品,从几个病人呕吐 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也可。
有必要时可观察分离出的沙门氏菌与病人血清的凝 集效价,恢复期应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4倍)。
食物中毒物资准备
培养基准备
C-B保存液:保存病原菌
亚硒酸盐增菌液:培养沙门菌 普通肉汤: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1%葡萄糖肉汤:培养链球菌 7.5%NaCl肉汤: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盐增菌液:培养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物资准备
培养基准备
碱性蛋白胨水:培养霍乱弧菌 肠道增菌液:培养致泻大肠埃希菌
食物中毒物资准备
采样用物品
4.患者呕吐物采集:无菌平皿和特殊采样棉球各20 个以上。 5.血样采集:一次性注射器、灭菌试管各10支以上。 6 .保藏样品的冷藏设备。 7.防污染的工作服或隔离衣、帽、口罩、手套、靴 子等。 8.其他必备物品:75%医用酒精、酒精灯、酒精 棉球、洗耳球 、打火机、记号笔 等.
志贺菌食物中毒 实验室诊断
从可疑食品、病人吐泻便中检出志贺菌。
观察分离出的志贺氏菌与病人血清的凝集 效价,恢复期应比初期有明显升高(一般约升高 4倍)。
食物中毒检验
食物中毒检验工作是食物中毒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验技术水平与食物中毒致病物质查明率密切相关, 检验结果对提供疾病临床确诊依据、中毒食品和病原 因子污染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验工作 技术性较强,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不仅取决于实验室的 条件和技术水平,同时还与检验样品的采集、保存、 送样方法等方面有关。因此在分析检验结果时,除了 应考虑结果是否符合有关实验室判定标准外,还应综 合考虑各种困难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有时阳性检验 结果不一定都能说明病原因子在食物中毒中的致病作 用。阴性结果也不一定能完全否定某种病原因子。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论文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肥东县疾控中心,安徽肥东231600【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调查【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53-012010年10月7日上午9:00,肥东县某酒店办婚宴后陆续有25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分析和实验室的病原菌检测,确定是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污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1.流行病学调查肥东县某酒店10月6日中午承办陈某、龚某2家婚宴,共54桌,其中陈某婚宴28桌,龚某婚宴26桌,每桌约10人,中午12:30开始就餐。
中午用餐后有25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后经病例搜索分别到县中医院、县医院和镇北居委会卫生室就诊。
25名发病者中,最短潜伏期为4.5小时,最长潜伏期为16小时,平均潜伏期为12小时。
25名发病者中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76岁,男性6人,女性19人。
两家婚宴就餐人数约540人,除25人发病外,其余均未发病,罹患率为4.6%。
25例患者均为当地住户,仅6日中午在该酒店用餐,其余时间无共同进餐史,无外出史,发病前1周内未接触过其它类似病人,经对25名患者及30名同餐未发病者的食谱调查发现,25名发病人员中有23人食用过凉菜,同餐未发病者中5人食用过凉菜。
2.现场卫生学调查该酒店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现场抽查11名从业人员中只有2人能出示有效健康证明;该酒店原料库、粗加工间、加工间、熟食间等专间齐全。
凉菜间水池内放置生凤爪约20斤,操作台上放置一碟生鸭肫,两瓶无生产日期的“糖桂花”调料,凉菜间内一视野可见约3只苍蝇;加工间内一个标为“半成品”的食品冷藏柜内,剩余蛋卷和生鱼混放;酒店用水为自来水。
据酒店负责人介绍,六种凉菜为10月6日9:30制作,12:30供应婚宴。
3.临床表现发病者的主要症状为:恶心21例(84%),呕吐18例(72%),腹痛25例(100%),腹泻25例(100%),头晕14例(56%),发热2例(8%),畏寒5例(20%)。
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本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点,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6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人群,进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观察其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可疑来源以及食品情况、病原学鉴定结果。
结果6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人群,其中呕吐27例,占43.5%,腹泻62例,占100.0%,发热18例,占29.0%,腹痛36例,占58.1%。
潜伏期最短1 h,最长15 h,平均潜伏期(7.41±2.13)h。
进行病原学鉴定发现,最多的病原菌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占43.5%。
结论依据样品的合理采集以及检验方法,对病原学进行正确鉴定,可显著提升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几率。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鉴定;样品采集;检验在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安全的形势比较严峻,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1-3]。
本次研究6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人群作为研究對象,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中心2015年5月~2017年5月的6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饭店中毒4例,小学食堂中毒3例,中学食堂中毒55例。
男37例,女25例。
年龄22~49岁。
对其呕吐物、粪便及肛拭子等样品进行采集并检验。
①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②食物中毒调查报告;③食物中毒现场采抽样品。
1. 2 仪器与试剂所用仪器设备及耗材包括棉拭子、无菌生理盐水试管、温箱、冰箱、恒温水浴箱。
所用试剂均由本疾控中心提供,包括营养琼脂培养基、XLD琼脂、MAC琼脂、B-P琼脂、肉汤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伊红美蓝培养基、显色培养基。
其中,分离培养基与增菌均产自于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诊断血清产自于天津生物制品研究所,而生化微量管、细菌生化鉴定条产自于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均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
1起混合性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1 2 1 样 品来 源 采 集 食 物 样 品 7份 , 中 熟 肉 3份 ( 牛 .. 其 有 肉、 猪耳 朵 、 肝 ) 臊 子 面 汤 菜 1份 ( 花 、 耳 、 腐 ) 面 筋 、 猪 , 黄 木 豆 , 豆 腐 卷 、 角 各 1份 。 豆 1 2 2 培 养 基及 诊 断 血 清 .. 检 验 所 需 的 各 种 培 养 基 和 生 化 微 量 管 、 断 血 清 均 由杭 州 微 生 物 试 剂 厂 提 供 , 效 期 内使 用 。 诊 有 1 2 3 检 验 方 法 及 项 目 按 照 G / 7 920 l , 性 检 测 .. B T4 8—0 3】 定 ] 样 品有 变形 杆 菌 、 贺 菌 、 门 菌 、 样 芽 孢 杆 菌 、 黄 色 葡 萄 志 沙 蜡 金 球菌 、 气荚膜杆菌 。 产 124 菌株分离 .. 按 照 《 生 防 疫 细 菌 检 验 》 将 采 集 的 可 疑 卫 , 食 物 直 接 或 增 菌 后 直 接 划 线 接 种 于 不 同 的 平 板 培 养 基 ,7℃ 3 培 养 2 4h后 挑 取 可 疑 菌 落 做 纯 培 养 口 。 j
属 琼 脂 培 养 基 ( S 平 板 上 生 长 为 无 色 、 明 和 半 透 明 、 等 大 S) 透 中
1 12 流 行 特 征 ..
患 者 均 有 家 宴 就 餐 史 , 临 床 表 现 基 本 相 其
同 , 病 时 间 集 中 。2 日 2 发 0时 出 现 首 发 病 例 , 2日 2 4时 出现 发 病高 峰 , 3日 1 2时后 无 新 发病 例 。共 发 病 5 0例 , 患 率 1 , 罹 7
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验收血清 时,必须检验血清 的名称 、生产厂家 、生产批 号,以及 血清 的色 泽、透明度、效价等 。试检 中,必须实现 无菌操作 。并且,避免出现 交叉感染、假阳性等情况 。试检 后,如果血清 的透 明度 出现 降低 ,则需立 即停 止使用。
℃ ±2  ̄ C; .
③生化培养箱 : 当培养 细菌时, C O 2的浓度不高于 1 0 %,
不低于 5 %: ④高压蒸汽灭菌器 : 每 月一次 的性 能检测 , 通 过在高压
微 生物检验对 一起 设备 的准确度 要求较 高, 无论是超净 台、冰箱 、 显微镜 、高压蒸汽灭菌器、水浴箱 、生化培养 箱、 恒温 恒湿 培养 箱等 ,都是影响微生物检验准确度 的因素 。 一 旦出现偏 差,都会造成微 生物检 验出现误 差。 l - 3 环境条件 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主要包括 P C R实验室 、净化实验 室、无 菌实验 室、生物安全试验室等 。实验室 的环境条件也 是影响微 生物 检验 准确 度的因素 , 并且 ,由于微生物检验 的 特殊性,稍有不慎,就会 影响到技 术人 员的健康 ,以及环境
为不 合 格 。 3 . 3保持 良好 的实验环境条件
2 基 层疾控 中心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2 . 1检查培养基 、试剂 检查 内容包括 : 试剂 的外观及完整度 、 生产厂家、 名称、
生产 日期 、数量 、有 效期等。其中 ,试剂 的外观包括 :① 固 体试剂 的潮解情况 ;②液体试剂 的透 明度 、均匀度,以及 沉 淀物情况等 ; ③ 固体培养基 的厚度是否均匀 , 表面是否平整 、 湿 润 、光 滑 。 以及 有 无 杂 菌 等 ;
一起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2 . 检 材 2
样 价血 血 血 … 。 需 品 清 清 清 后 盐 多 l 4 5 一H水
H。
多价
25 结 果 .
采集 到未死亡病人粪便 3 , 份 可疑食物 红烧 肉 2 , 份 长豆 1
菌体抗原 符合 鼠伤寒菌 体抗 原特征 , H抗原未 能凝集 。随 即 但 ( 下转第 8 ) 页
C N HIA MODE N DOC OR 中国现代医生 5 R T
/ ,产 气产 硫 化氢 ,靛 基 质 阴性 ,不分 解 尿素 ,赖 氨酸 阳 +
・
调查与 实验研究 ・
( 0 1 通 过诱导后 H 5 0 3) 2因子 血清凝集 为阴性 。笔者认为标 准
菌株鞭 毛抗 原 H 未能诱导 出来可 能是 由于在冻干制作 过程 中 2
鞭毛 抗原 受到 一定损 伤 的缘故 。而在此 次食 物 中毒 检 出的 鼠
[ 任智慧, 2 ] 温真 . 一起由鼠 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 J 地方病通 】
[ 中图分类号 】R 9 . 5 57 [ 献标 识码 】 文 B 【 文章编号 】6 3 9 0 2 1 ) 0 0 — 1 17 — 7 1( 0 1 3 — 5 0
沙 门菌早 已被人们公 认为 肠道传染 病 的重要 病原 菌之一 ,
性 ,氰化钾 生长 试验 阴性 ,分解 葡萄糖 、麦芽 糖 、鼠李糖 、 甘 露醇 、山梨醇 ,枸橼 酸盐 阳性 ,不分 解乳糖 、蔗糖 ,肌醇
2h 4 增菌 , 别接 种到WS S 分 、S 、血琼脂 平板 、E B C S M 、T B 平 板上 ,经3 %培养 2h 分离 到3 氧化酶 阴性 ,动 力 阳性 革 7 4后 株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 (三)法律及相关文书:食物中毒事故个 案调查登记表(食源性疾病个案现场调查 表)、(产品、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 • (四)参考资料: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有 关卫生部规章、参考书籍。 •
报告与登记
• 接到食物中毒报告时, 应做好接报记录,同 时告知报告人及时抢救病人,保护现场, 保留可疑食物、吐泻物(近几次都未采集 到)等
• 1.1访谈相关人员:单位负责人、加工制作 人员及其他知情人员等 1.2查阅相关记录 : 可疑食品进货记录、可疑餐次的食谱或可 疑食品的配方、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 ;可 疑食品销售和分配记录等 。1.3现场勘查: 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存放等环节存 在的问题进行。(是否有停电、停水情况)
• 2、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 • • • •
4、采样注意事项: (1)食物中毒采样量不受常规数量的限制; (2)样品应尽快送实验室检验,最迟不超过4小时; (3)细菌性食物中毒必须无菌采样; (4)采样记录要详细; (5)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采样容器必须彻底洗刷干 净。 • (6)对洗刷消毒间、冷荤间、冰箱、可疑食品存 放地点等可能存留致病菌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采 样。
• (六)注意事项: • (1)几个方面的调查可以交叉(现场采样和病人采样; 发病者和未发病者调查)进行; • (2)复杂的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可能需要反复调查,因此, 对可疑现场必须进行行政控制以保护现场,在调查未结束 之前,不能责令当事人进行清洗消毒等破坏现场(要协调 通知有关部门); • (3)复杂的食物中毒,及时请专家讨论; • (4)心理因素的影响; • (5)刑事案件的可能性(移交后就不再插手了); • (6)食物过敏。
现场调查处理
• (一)协助救治食物中毒人员。 • (二)现场调查取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 调查和采样检验共三部分) • 1、(食品卫生学调查)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及食品生产经营过 程、污染环节调查: • 首先调查食谱,是送餐公司时,还必须调查供餐范围,立 即追踪其它供餐范围内有无病人。根据食谱和流行病学调 查情况确定调查的重点食品→原辅料来源→食品加工、烹 调方法,加热温度、时间→运输情况→工用具容器的卫生 及使用,生熟分开,洗刷消毒过程→食品存放条件、温度 和时间→剩饭菜的保存、处理等情况→食品加工人员健康 状况(霍乱疫情)和卫生知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9T11:48:36.0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周凌军[导读] 食物中毒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
临武县疾控中心检验科湖南郴州 4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
方法:选取食物中毒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至2016年3月10日,对100例食物中毒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根据表1研究显示,在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中,以革兰阳性菌较为常见,构成比为30.00%,其次为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20.00%,而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小,在中毒患者中,采集样本为1200份,其中餐具涂抹物样本有350份、剩余食物样本30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55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检出率较高、为58.18%,餐具涂
抹物样本检出率较低、为5.71%。
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以真菌、革兰阴性菌以及革兰阳性菌为主,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不动杆菌较少,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情况,基层疾控中心应做好检验和采样工作,能显著减少食物中毒情况。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
食物中毒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污染性食物中毒等,以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不断增加,基层疾控中心是负责单位,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同时检测时间较长,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1],因此,本次研究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进行分析,为预防以及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有利依据,见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食物中毒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至2016年3月10日,对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纳入标准-(1)100例患者均符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食物中毒患者;年龄:患者年龄在15岁-60岁,平均年龄(37.21±1.02)岁,性别:50例女性患者、50例男性患者。
1.2方法
(1)基层疾控中心在发现食物中毒情况后(细菌性),应在中心建立食物中毒的检验计划,做好其材料以及样品收集工作,制定规章和制度,进行仪器设备检查以及质量控制或者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2)准备好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的相关材料,(3)基层疾控中心应对检验人员实施培训,加强每位检验人员自身学习知识,要求每位检验人员对食物中毒情况(细菌性)各项基本资料完全掌握,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
现场调查:在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各项情况后,每位检验人员应进行现场调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原菌、自身临床症状以及可疑食物,对每位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检验,判断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以及病原菌。
样品采集:检验人员应对中毒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进行收集,若在现场无剩余食物或者患者未发生呕吐情况,应将餐具进行收集,采集每位患者静脉血样,若患者的培养结果是阴性,应采集每位患者多个部位,在采样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情况。
检验方式:1增菌是指培养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呕吐物以及剩余食物,将其涂抹在平板之上,2对液体样品实施图片处理,若样品是固体,应使用生理盐水实施处理,最后涂片,在显微镜下分析以及观察细菌,详细记录染色的反应、形态以及数量,3在进行分离培养过程中,应遵循我国相关规定,若其分离效果不显著,采用血浆凝固酶平板分离,4使用数码法实施细菌检验,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和细菌鉴定系统。
1.3 观察指标
分析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种类。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变,饮食结构也发现较大变化,我国多个地区均伴有细菌性食物中毒情况,因此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食物中毒是共卫生突发事件,是由于食物卫生问题而导致的中毒反应,其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性食物中毒、化学污染物食物中毒等三种类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实施分析之后,显示食品安全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密切相关,其具有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作为检验单位,应做好各项预防和控制工作[2-3]。
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后,在如今阶段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检验在基层疾控中心无统一规定,通常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在检验的过程中,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室检测或者现场检测等,易发生检验速度慢、检出率低等情况,而细菌性食物中毒给公众带来的影响十分大,是公共卫生突发情况,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或者真菌为主,不动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较少[4-7]。
经研究表明,根据表1研究显示,在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中,以革兰阳性菌较为常见,构成比为30.00%,其次为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20.00%,而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小,在中毒患者中,采集样本为1200份,其中餐具涂抹物样本有350份、剩余食物样本30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55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检出率较高、为58.18%,餐具涂抹物样本检出率较低、为5.71%。
综上所述,食物中毒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为主,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情况,基层疾控中心应做好检验和采样工作,能显著减少食物中毒情况。
参考文献:
[1]李文江.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452-3453.
[2]曾丽,孙秋香,高艳等.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1):916-917.
[3]康艳菊.探讨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6):113-114.
[4]肖林,张康.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65-366.
[5]王艳华.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及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2):273-274,275.
[6]张章.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13-15.
[7]朱颖梅,谭海芳,林凤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