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第三章1.复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F×(P/F,i,n)=(1+i)^(-n)P×(" />

财务管理所有公式 来源

财务管理所有公式 来源
财务管理所有公式 来源

财务管理所有公式来源:卢珊的日志

第一章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第二章

screen.width-350)this.width=screen.width-350" vspace=2 border=0>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第三章

1.复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F×(P/F,i,n)=(1+i)^(-n)P×(F/P,i,n)=(1+i)^ n

2.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P/A ,i n)=[1-(P/F,i,n)]/i (A/P ,i n)=1/(P/

A ,i n)

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F/A, i n)=[(F/P,i,n)-1]/i (A/F,i n)=1/(F/ A, i n)

4.即付年金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即付年金现值系数=(1+i)×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即付年金终值系数=(1+i)×普通年金终值系数screen.width-

350)this.width=screen.width-350" vspace=2 border=0>

第四章

1.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2.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3.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

4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回收额=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5.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6.投资利润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资总额×100%

7.净现值=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8.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00%

9.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10.内部收益率IRR: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F,IRR,t)]=0

第五章

1.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额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资产总额-基金负债总额

2.基金认购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基金赎回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

回费

3.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末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

位净值年初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

4.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max[(P-E)×N,O]

5.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Ml-(R×N+S)=R 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M2-

(R×N+S)=0

6.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第六章

screen.width-350)this.width=screen.width-350" vspace=2 border=0>

3.普通股资金成本的计算(留存收益仅是不考虑筹资费用)每年股利固定:普通股筹资成本=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筹资费率)]×100%股利增长率固定:普通股筹资成本=第一年预期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筹资费率)]×100%+股利固定增长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c=Rf+β×(Rm-Rf)无风险利率加

风险溢价法:Kc=Rf+R p

4.债务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负债筹资总额×(1-筹资费

率)]×100%

5.短期借款实际利率(1)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名义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比例)]=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2)贴现法付息:实际利率=利息/(贷款金额-利息)×100%

6.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第八章

1.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某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该种资金的成本)

2.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单位

边际贡献×产销量

3.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

成本)×

产销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4.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

基期息税前

利润

5.财务杠杆经营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

税前利润/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6.复合杠杆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

数×财务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基期融资租赁租金)

7.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处的息税前利润解方程:(EBIT-I1)×(1-T)/N1=(EBIT-

I2)×(1 -T)/N2

8.公司价值分析法股票市场价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普

通股筹资成本

第十章

1.销售预算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现销含税收入+该期回收以前期应收账款=本期销售收入(含销项税)+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生产预算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量-预计期初存货量

3.直接材料预算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金额(含进项税)+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该期现购材料现金之处+该期支付以前期的应付账款

4.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应交税金及附加=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及附加

第十一章

1.成本中心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100%

2.利润中心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投资收益率=利润/投资额×100%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4.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人工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第十二章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8.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

9.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其中: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净值计算。

10.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11.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100%

12.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1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4.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15.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16.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18.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19.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20.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22.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24.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 0%

25.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26.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27.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28.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100%

财务管理学计算题公式汇总(分)

先付年金现值 P=A×PVIFAi,n-1 +A 先付年金终值 F=A× FVIFAi,n×(1+i) 股票发行价 ⑴分析法: P=[(总资产-总负债) ÷投入总额]×面值 ⑵综合法: P=[(净利÷资本利润率) ÷投入总额]×面值 实际利率 (n代表年数) ⑴每年记息一次 k=[(1+i)n -1] ÷n ⑵每年记息m次 k=[(1+I÷m)m×n -1] ÷n ⑶贴现利率 k=I÷(1-i) ⑷补偿性余额 k=I÷(1-r) r补偿性余额比例 债券发行价 P=A×PVIFK,N+(A×i)PVIFAK,N A面值; k市场利率; I债券利率 资金成本率 ⑴长期债券 k = [I (1-T)]÷[Q(1-f)] =i (1-T) ÷(1-f) ⑵普通股 k=I÷[Q(1-f)] +G ⑶留用利润 k=I/Q+G ⑷优先股 k=I / [Q(1-f)] ⑸银行借款 k=I (1-T); I下一年股利; Q发行总额; G普通股股利每年增长率 相对节约额 周转次数=周转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相对节约额=本年周转额÷上年次数—本年周转额÷本年次数 资金周转加速率=(本年次数—上年次数) ÷上年次数 最佳持有量 QM=(2FC×DM÷HC)1/2 ; FC转换成本; DM资金需用量; HC利率 总成本TC =1/2QM×HC+(DM/QM) ×FC ; DM/QM 转换次数 机会成本 每日信用销售额=销售总额-现金销售 应收账款余额=每日信用销售额×收款平均间隔时间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余额×有价证券年利率(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 改变信用标准的结果: 增减的利润-机会成本(被影响的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收款平均间隔时间)-坏账成本 最佳采购批量 Q=(2NP÷M)1/2 N年度采购总量; P一次所需采购费用(订货成本); M单位储存成本 存货总费用Y=1/2Q×M[存]+(N/Q) ×P[购] 第四章 固定资产折旧 期内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期初的+期内增加的-期内减少的期内增加/减少的=某月增加/减少的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总值×应计提折旧月数[12-某月]/12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本期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年折旧率 净现值 投资利润率=平均投资收益(即利润总额)÷投资总额 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每年现金流入量 ①每年现金流入量每年相等时,固定NCF+折旧 ②每年现金流入量每年不等时,复利现值+残值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折旧年限 此时的投资总额=[一次性投资-(不同的NCF + 折旧)] + 年(即减去的次数) 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投资额现值>0 现值指数>1 债券收益率⑴票面价值 k=[(到期值-面值)/年限]÷面值 ⑵最终实际收益率 k=[(到期值-买价)/年限]÷买价 ⑶持有期间收益率 k=[(卖价-买价)/持有年限]÷买价 ⑷到期收益率k=[(到期值-买价)/剩余年限] ÷买价 到期值=面值+利息(面值×票面收益率×期限) 股票投资收益 ⑴零增长 V=D/ k ; k预期收益率 ⑵长期持有,股利固定 V=D0(1+g)/(k-g) ; D0基年每股股利; g股利增 长率 ⑶短期持有,准备出售 V=持有期间现值(年金现值)+转让时转让价格的现值(复利现值)股票 收益 每股盈利=(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发行股数 每股盈利增长率=(本年每股盈利-上年每股盈利)÷上年每股盈利 ×100% 每股股利收益=(税后利润-计提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优先股股利) 每股资本增值幅度=[净资产÷(实发股数×每股面值)-1]×100% 产品出厂价 (不计增值税率) 产品出厂价=单位产品计划成本+单位产品计划利润+单位产品销售税 金 产品出厂价=[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计划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率) 产品出厂价=同类产品基准零售价×(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 产品出厂价=单位产品成本+(商业批发价--商业费用--工业费用)×工业 利润分配率 销售收入 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税金(价内税)--单位变 动成本] 单位边际利润=单位售价-单位税金(价内税)--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点销售额=单位售价×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收入 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边际利润率 边际利润率=1-单位税率-单位变动成本率 单位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售价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总成本+目标利润额(所得税前)] ÷[单位售 价×(1-消费税率)-单位变动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单位售价×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总成本+目标利润额(所得税前)] ÷边际 利润率 利润预测 ⑴本量利分析法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数量×单位边际利润-固定成本总额 =预测销售收入×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利润率-固定成本总额 =∑{预测销售数量×[单位售价×(1-消费税率)-单位变动成本]}-预测期 间费用总额 单位边际利润=单位售价-单位税金(价内税)-单位变动成本 ⑵相关比率法 ⑶因素测算法 计划年度产品销售利润=上年产品销售利润+/-计划年度由于各项因素 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 上年销售利润=上年1---3季度实际销售利润+上年第4季度预计销售 利润 上年销售成本=上年1---3季度实际销售成本+上年第4季度预计销售 成本 计划年度由于各项因素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 ①+/-因销售量变动而影响的销售利润=[(本年计划销售量—上年销售 量)×上年单位成本]×上年成本利润率 上年成本利润率 =上年销售利润总额÷上年销售成本总额×100% ②+/-因产品结构变动而影响的销售利润=(本年计划销售量×上年单位 成本)×(本年计划平均利润率—上年平均利润率) 本年计划平均利润率=(各产品上年成本利润率×该产品本年计划销售 比重) P.S.上年成本利润率和上年平均利润率应该是一样的。 ③+ 因成本降低变动而影响的销售利润=(本年计划销售量×上年单位 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计划成本降低率 =[本年计划销售量×(上年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 销售量×上年单位成本) ④+ 因期间费用降低变动而影响的销售利润=上年期间费用总额× [(本 年计划销售量×上年单位成本)÷(上年销售量×上年单位成本)] ⑤+/-因价格变动而影响的销售利润=[本年计划销售量×(本年计划销售 单价—上年单价)]×(1-上年税率) ⑥+/-因税率变动而影响的销售利润=本年计划销售收入×(上年税率— 本年税率) 偿债能力的指标 ⑴流动比率.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⑵速动比率. >1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货币+短投+应收) ⑶即付比率. >20% 即付比率=立即可动用的资金÷流动负债 ⑷资产负债率. <1(最好<50%)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PS.用全部资产偿还全部负债 ⑸资本金负债率. <50% 资本金负债率=负债总额÷资本金×100% 营运能力的指标 ⑴应收账款周转率 ○分析企业资产流动情况的指标. 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金额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折让等 应收账款平均金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 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金额×360÷赊销收入净额 ⑵存货周转率 ①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2 ②存货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赊销成本 ⑶营运资金存货率 (75%---100%) 营运资金存货率=存货÷净营运资金×100%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⑷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⑸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⑹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总额 盈利能力的指标 ⑴资本金利润率. ○衡量资本金获利能力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⑵营业收入利润率 ○衡量营业收入获利能力 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⑶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成本费用总额×100% 4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x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48、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 49、最佳现金持有量:N=(2TF/K)^1/2 式中:N为最佳现金持有量;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 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固定成本) 50、经济存货下总成本:(TC)=(2TFK)^1/2 5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x资金成本率 5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x平均收账天数 53、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销售 收入 54、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出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 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 55、存货相关总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储成本=存货全年计划进 货总量/每次进货批量x每次进货费用+每次进货批量/2 x 单位存货年 存储成本 56、经济进货批量:Q=(2AB/C)^1/2 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 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 57、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2ABC)^1/2 58、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W=PQ/2=P(AB/2C)^1/2 59、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A/Q=(AC/2B)^1/2 60、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Q=[(2AB/C)(C+R)/R]^1/2 式中:S为缺货量;R为单位缺货成本 61、缺货量:S=QC/(C+R) 62、存货本量利的平衡关系:利润=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 -每日变动存储费x储存天数 63、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日变动储存费率或:每 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费用 64、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存 储费 65、目标利润=投资额x投资利润率 66、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 每日变动存储费 67、批进批出该商品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x(保本天数-实际 储存天数) 68、实际储存天数=保本储存天数-该批存货获利额/每日变动存储费 69、批进零售经销某批存货预计可获利或亏损额=该批存货的每日变 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实际零售完天数+1)/2]=购进批量x 购进单价x变动储存费率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 +1)/2]=购进批量x单位存货的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 进批量/日均销量+1)/2] 70、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 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 71、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成本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 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72、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 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73、公司利润总额=各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之和-公司不可分摊的各 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74、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 75、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 7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7、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78、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7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8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8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82、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 资)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一、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 单利终值和现值 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单利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即:F = P ×(1+i ×t )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单利现值= 期数 利率单利终值 ?+1 即 P= t i F ?+1 2、复利终值和现值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终值=期数 利率) (现值+?1 即F=t i P )(+?1或F=P ×(F/P ,i ,n )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现值=期数 利率) (终值 +1 即P=n i F ) (+1或P=F ×(P/F ,i ,n ) 3、年金终值和现值 (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i A n 1 i 1(-+?)或F=A ×(F/A ,i ,n ) 即:普通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i A n -+-?) i 1(1或P=A ×(P/A ,i ,n ) 即: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2)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 [ ]11 i 1(1 --+?+i A n ) 或F=A ×[(F/A ,i ,n+1)-1] 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 [ ]1i 1(1) 1(++-?+-i A n ) 或P=A ×[(P/A ,i ,n-1)+1] 系数之间的联系:即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系数减1;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期数减1,系数加1。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二、 债券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n t t n 111(市场利率) (票面利率 债券面额市场利率)债券面额 即: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额×复利现值系数+债券面额×票面利率×年金现值系数 =债券面额×(P/F ,i ,n )+债券面额×票面利率×(P/A ,i ,n ) 三、资金成本的计算 资金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即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 100%?资金使用费 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 100%?资金使用费筹资净额 1、 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100%?=??借款利息(1-所得税率) 借款总额(1-筹资费用率) 100%?=?借款利率(1-所得税率) 1-筹资费用率 长期债券资金成本率筹资费用率) (债券筹资总额所得税税率) (票面利率债券面值总额-?-??=11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00%= ??优先股年股利额 优先股总额(1-筹资费用率)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1筹资费用率) (普通股市价股利额 普通股预期最近一年年+?-?= %001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完整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1)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长期租赁 (2)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财务管理学所有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也称债务股权比率) 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 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 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财务管理基础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基础公式大全 财务报表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 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 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 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 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M28.现金满足 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

财务管理学公式 期末考试复习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期末考试公式 1.)1(0n i PV FV n ?+?=单利终值: 2.n i FV PV n ?+?=11 0单利现值: 3.n n i PV FV )1(0+?=复利终值: 4.n n i )1(1 FV PV 0+?=复利现值: 5.∑=-+ =n t t n i A FVA 1 1)1(后付年金终值: 6.∑=+n t t i 10)1( 1A PVA =后付年金现值: 7.)1(FV IFA ,i A V n i n +??=先付年金终值: 8.)1(PV IFA ,i A V n i n +??=先付年金现值: 9.m i n i ,,0PV IF PV IFA A V ??=递延年金现值: 10.i A 1 V 0?=永续年金现值: 19. :长期借款年利率 :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长期借款筹资额,:企业所得税税率,:为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成本:t t t t t t t R I F T R F L T I F L T 1) 1()1()1(K --= --=21. :债券筹资费用率:债券筹资额,:企业所得税税率,:债券年利息,债券成本:b b b F B T I F B T I ) 1()1(K b b --= 22.:优先股筹资费用率 :优先股筹资额,:优先股年股利,优先股成本:p p p p p p p D F P D F P ) 1(K -= 23. :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普通股筹资费用率,:普通股筹资额,: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成本:G F P ) 1(K c c c c c c c D G F P D +-=:所得税率:优先股股利,:租赁费,:债券或借款利息,: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系统:T L I EBIT ) 1/(EBIT EBIT DFL d T d L I ----24. 25.股股份数为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优先股股利,: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所得税税率利息,: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每股利润差别点:21212122 2111D T I I )1)(()1)((N N D EBIT N D T I EBIT N D T I EBIT p p p p ---= --- 26.需用量 :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 转换成本,: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DM HC FC HC DM 2QM ??=FC 27.收款平均间隔时间每日信用销售数额应收账款余额?=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

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doc资料

单利终值=现值×(1+利率×计算期数) 单利现值=终值/(1+利率×计算期数) 复利终值=现值×(1+利率)^n ,n为计息期数 复利现值=单利终值/(1+利率)^n 年金终值=每次收付款项的金额×Σ(1+利率)^(t-1) ,t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1+利率)^(t-1) 为年金终值系数可查表 后付年金系数={(1+利率)^n-1}/利率 年偿债基金(年金)=年金终值×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 年金现值=年金×Σ{1/(1+利率)^t ,t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1/(1+利率)^t为年金现值系数可查表 年资本回收额A=年金现值×资本回收系数 先付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1+利率) 先付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1+利率) 递延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 永续年金现值=年金×(1/利率) 不等额系列付款现值=Σ现金流量×{1/(1+利率)^t} 计息期短于一年: 期利率=年利率/每月计息期数 换算后的计息期数=年数×每年的计息期数 分期计算的年利率=(1+计息期规定的年利率)^m-1 ,m为一年的计息期数 预期收益=Σ第i种可能结果的收益×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标准离差=根号下Σ(随即变量-期望值)^2×概率 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100% 应得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 应得风险收益额=收益期望值×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预测风险收益率=预测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资本需要量=(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有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加减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率)×(1加减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 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预计年度销售增加额(Σ基年敏感资产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Σ基年敏感负债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预计年度留用利润增加额 预测模型: 资本需要量=不变资本+(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变动资本×业务量) 新股发行价格: 1.分析法:每股价格=(资产总值-负债总值)/投入资本总额×每股面值 2.综合法:每股价格=(年平均利润/行业资本利润率)/投入资本总额×每股面值 3.市盈率法: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利润 银行借款:实际利率=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借款人所得的借款 (1)按复利计息: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n-1}/n (2)一年内分次计算利息的复利: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计息次数)^m×n-1}/n (3)贴现利率:实际利率=贴现利率/(1-贴现利率) (4)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5)周转信贷协定: 应付承诺费=(周转信贷额度-年度内以用借款)×承诺费率 债券售价=债券面值/(1+市场利率)^n+Σ债券面值×债券利率/(1+市场利率)^t n为债券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 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率 n-年数 1、单利和复利: 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终值=现值×终值系数 现值=终值×现指系数 终值系数现指系数 单利: 1+ni 1/(1+ni) 复利:(F/P,i,n)=(1+i)n (P/F,i,n)=1/(1+i)n 2、二个基本年金: 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F=A(F/A,i,n) P=A(P/A,i,n) 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 普通年金: (F/A,i,n)=[(1+i)n-1]/i (P/A,i,n)=[1-(1+i)-n]/i 即付年金: (F/A,i,n+1)-1 (P/A,i,n-1)+1 3、二个特殊年金: 递延年金 P=A[(P/A,i,m+n)-(P/A,i,m)] =A[(P/A,i,n)(P/F,i,m))] 永续年金 P=A/i 4、二个重要系数: 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 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 5、i、n的计算: 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 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 单利 i=(F/P-1)/n 复利 i=(F/P)1/n-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 永续年金:i=A/P 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 单利 n=(F/P-1)/i 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i行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2014版)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 时间价值与风险收益 第一节 时间价值 一、时间价值计算(F 终值,P 现值) 1.单利 F=P ×(1+n ×r ) P=r F ?+n 1 2.复利 F=P ×(F/P ,r ,n )=P ×(1+r )n P=n ) 1(1R F ++=F ×(P/F ,r ,n ) 二、年金及其计算 1.普通年金 F=A ×(F/A ,r ,n ) P=A ×(P/A ,r ,n ) 2.即付年金 P=A ×(P/A ,r ,n )×(1+r )=A ×[(P/A ,r ,n-1)+1] F=A ×(F/A ,r ,n )×(1+r )=A ×[(F/A ,r ,n+1)-1] 3.递延年金 ①P=m P ×(P/F ,r ,m )=A ×(P/A ,r ,n )×(P/F ,r ,m ) ②P=m n m P P -+=A ×(P/A ,r ,m+n )-A ×(P/A ,r ,m ) 4.永续年金P=r A 三、插值法求利率P58 第二节风险收益 一、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衡量 1.期望值i i i R P R n 1=∑=

i P 是第i 种结果出现的概率,n 是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i R 是第i 种结果出现后的收益。 2.标准离差σ和标准离差率V i n i i P R R ∑=-= 12)(σ V=R σ 二、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单个证券风险与收益关系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 f j f j R R R R -+=β j R 为证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f R 为无风险收益率;j β为证券j 的系统风险度量; m R 为投资者对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即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f m R R -为市场风险溢价。 2.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关系 ∑==n j j j x 1p ββ p β为证券投资组合的β 系数;j x 为第j 种证券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j β为第j 种证券的β系数;n 为证券投资组合中证券的数量。 第三章 财务分析 第二节 财务比率分析 一、营运能力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总额+年末流动总额)÷2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财务管理学知识点+公式

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息率 n-年数 v价值 复利终值FVn=PV(1+i)^n 复利现值PV=PVIF i,n · FVn 后付年金终值FVAn=A · FVIFA i,n 后付年金现值PVAn=PVIFA i,n 先付年金终值 XFVAn=(FVIFA i,n+1 )- A 先付年金现值 XPVAn=A(PVIFA i,n+I -1) 延期年金现值Vo=A(PVIFA i,m+n -PVIFA i,m) 永续年金现值 Vo=A/i 期望报酬率(头顶一横的R*)= i=1∑n Pi Ri (P-概论 R-报酬率) 方差σ^2= i=1∑n(Ri-R*)^2 · Pi (标准差就是把它根号)(风险量度) 离散系数CV=σ/R* 证券组合报酬Rp*= i=1∑n Wi βi* (Rp*-组合报酬率βi*-某只证券报酬率 n-有几项证券 Wi-比重) 资产定价模型Ri=RF*+βi(RM*-RF*) (Ri-第i种股票或必要报酬率、RF*-无风险报酬率、βi-第i个β系数、(RM*-RF*)-平均报酬率) 债券价值V=I·PVIFA*Rd*,n +M·PVIF*Rd*,n (I-每年利息额=面值x票面利率、*Rd*市场利率、n-期限、M-面值) 优先股估值V=D·PVIFA*Rd*,n +P·PVIF*Rd*,n (D-每年支付股利、P-每股P元购) 普通股估值V= t=1∑n Dt/(i+R)^t + Pn/(i+R)^n 若股票持有期长V=D/R 股利固定增长在Do基础上以g速度不断增长则 V=Do(1+g)/R-g 流动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资产平均总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 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净额·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或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平均净资产其中平均净资产=平均总资产/权益乘数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值/(平均)股东权益总值 债券发行价格=F/(1+Rm)^n + n=1∑n I/(1+Rm)^t (F债券面额、I=F·票面利率、Rm市场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一)单利计息时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终值 F=P (1+in )式中:F —终值 P —现值 i —利率 n —期数 现值 P=F/(1+in ) (二)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复利终值 F=P (1+i )n 复利现值 P=F/(1+i )n (三) (四)年金的现值 n n i i i )1(1)1(+-+ ——称为“年金的现值系数”,记为(P/A ,i ,n )。 上式可写为:P A =A (P/A ,i ,n ) (五)利率以普通年金为例说明计算的方法: 例如:已知P A 、A 、n 。求i 步骤 1:先求出年金现值系数——(P/A ,i ,n )=P A /A 步骤 2:查年金现值系数表 步骤 3:用内插值法求利率 i 。 (六)期望报酬率计算公式为: ) ,,(故上式可写成:),,年金终值系数,记为()()(年金的终值n i A F A F n i A F i i i i A i A i A i A i A A F A n n n t t n A //______1 )1(1 )1() 1()1( (111) 1 1 2 =-+-+? =+=+++++++=∑=--n n A i i i A P )1(1 )1(+-+? =i n i i P X E ?=∑=1

E 代表期望报酬率; i X 代表第 i 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i P 代表第 i 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n 代表可能结果的个数。 ( 七)标准离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σ 代表期望报酬率的标准离差; E 代表期望报酬率; i X 代表 第i 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i P 代表第i 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n 代 表可能结果的个数。 (八)计算标准离差率 (九)计算风险报酬率 式中:R R 表示风险报酬率;b 表示风险报酬系数; q 表示标准离差率。 (十)投资的总报酬率 式中:K 表示投资总报酬率; R F 表示无风险报酬率; R R 表示风险报酬率。 (十一)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公式为: i n i i P )E X (?-= σ∑=1 2%E q 100?σ = 代表期望报酬率。 代表标准离差; 代表标准离差率; 式中: ___ E q σbq R R =bq R R R K F R F +=+=EPS ΔS D ΔS A 对外界资金2 -?-?=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中)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中) 净现金流量 52、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动态指标计算: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 53、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复利现值相加 54、净现金流量相等,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年金现值 55、终点有回收,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n-1的年金现值+净现金流量n 的复利现值;或=NCF0+净现金流量n的年金现值+回收额的复利现值 54、建设期不为0的时候,按递延年金来理解 55、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56、获利指数=投产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或=1+净现值率 57、(P/A,IRR,n)=原始投资/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PV、NPVR、PI、IRR四指标同向变动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