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阿司匹林的运用共30页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一、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1.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心脏彩超,心梗6月内不建议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实施手术。
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前,检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内。
术前1周停用利血平等长效降压药,房颤伴心率〉100者,术前应用心房纤颤伴心率增快(100次/分以上)者,术前应用毛花苷C或口服普萘洛尔,尽可能使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
5~1mg增加心率。
2.脑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择期手术推迟2周-6周。
3.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术前戒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诊手术,可加用抗生素,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喘气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10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血小板小于5×109 ,需要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达到7。
5以上,脾亢所致者不建议输注。
易栓患者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间断气袋加压下肢。
5.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6.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药物选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
7.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停服2—3天停服长效降压药如氯磺丙脲,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至术日晨,术后禁食病人以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维持血糖轻度升高(5。
6-11.2mmol/L,尿糖+~++),如应用降血糖药或长效胰岛素,均应改用短效胰岛素,可皮下注射,4~6小时一次。
8.营养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轻34-28 中27-21 重〈21)白蛋白低于30g/l,需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
9.妊娠期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阿司匹林的用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药理毒理
•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 集,其机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由 于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还有其他抑制作用。 •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特性。通常口服0.31g阿司匹林用于缓解疼痛和低热,如感冒和流 感,可降低体温和解除关节肌肉疼痛。 •用于慢性、急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 炎、强直性脊椎炎,一般每天服用4-8g的高剂量 可治疗上述疾病。
禁忌
以下情况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或药品的其他成分过敏;
-急性胃肠道溃疡 -出血体质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衰竭 -与氨甲喋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
-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如何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1.选用肠溶制剂或缓释片 A.普通阿司匹林片口服后,被胃和十二指肠(pH 值2-3)快速吸收,并在15-20分钟内达到最大的 血药浓度; B.肠溶片只能在碱性肠液(pH 值6-7)中释放,并 缓慢吸收,使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延迟到 60分钟 以上,可以减轻六成以上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刺 激症状。 C.阿司匹林缓释片因为在肠道内缓慢释放,作用 持久,胃肠刺激症状相对较少。
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阿司 匹林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 下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
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服用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 首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快 险 速吸收,以后每天100-200mg.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每天100-300mg 每天100-300mg
2.必要时加服保护剂 有溃疡出血史的高危患者,或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了 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但病情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此 时可以同时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 物。比如将阿司匹林与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 及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合用,可明显减轻胃 肠刺激症状以及出血等副作用,并且不影响疗效。
围术期阿司匹林的使用

精品课件
对于双抗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期间拟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建议围 手术期继续阿司匹林的治疗,同时术前停用氯吡格雷5天。
对于已放置冠脉裸金属支架的患者,推荐支架植入6周后再行手术,而不是在 6周内就行手术;若在6周内必须行手术,建议围手术期继续抗血小板治疗, 而不是术前停药7-10天。
精品课件
先说第一个问题,来看看一项RCT研究
结果相当的惊人,停用阿司匹林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9.0%,不停用阿司匹
林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1.2%。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竟然使血栓事件的发
生率上升了7.2%。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再来看看另外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是脑卒中或TIA发生的强危险因素,OR值为 3.4(95%CI 1.08-10.63)
精品课件
上面说了那么多,说明围手术期停用抗栓药物会增加血栓事件的发生。但是 事情都是有正反两面的。问题2来了……
精品课件
围手术期不停用抗栓药物,出血的风险大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用事实说 话。
我直接说结果吧,这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不增加口腔科手术的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不增加眼科手术出血风险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另外一个问题:阿司匹林应该为脊髓血肿买单吗? 脊髓血肿是一种罕见的椎管内麻醉并发症,但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近年来 的数据显示其发生率可能在升高,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患者群体。 在椎管内阻滞,脊髓血肿总体的发生率为1:20000~1:58000,主要与硬膜外 麻醉相关而不是脊髓麻醉。 脊髓血肿是椎管内麻醉后血液持续流入椎管腔内的最极端的表现,大多数椎管 出血没有临床症状。 椎管血肿临床表现的时间顺序提示是静脉出血而不是动脉出血。
阿司匹林应用

阿司匹林应用
2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效应
(75—300毫克/天)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的作用;
.
(500—3000毫克/天)中等剂量具有解热镇痛效应;
(超过4000毫克/天)大剂量则具有抗炎、 抗风湿的作用。
3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稳定
急性期
多种危险因素人群 阿司匹林 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13
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压影响
前瞻性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的降
压作用,收缩压/舒张压下降6.8/4.6毫米汞柱。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有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满意(<150/90毫米汞柱),同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 包括血肌酐水平中度增高;糖尿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19
胃肠镜检查前是否停阿司匹林?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2002年发表的指南,2008年英国肠胃病 学会等多学科联合发表的指南均建议,在胃肠镜操作过程中无 需停用阿司匹林。但是,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提前停用 阿司匹林。
.
20
胃不好是否可用阿司匹林
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预防阿司匹林相关胃肠道 损伤的首选药物。研究发现,PPI能明显降低服用阿司匹林( 300毫克/天)患者胃肠道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哪些人需要预防性应用PPI? 牙龈出血、痔出血如何处理? 应在不停止阿司匹林治疗的情况下,进行适宜的局部 合并1项以上危险因素(年龄 >65岁、合用类固醇、消化不 处理。如果局部处理使出血得到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严重出血者需要停 用。 良或反流性食管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联合抗凝 治疗、有溃疡并发症或溃疡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质 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PPI需要吃多长时间? 长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最初3个月内胃肠道副作用的 发生率最高,故建议在此期间联合应用PPI。此后随访。
普外围手术期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实验室监测

t i e n t s w i t h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n p l a t e l e t f u n c t i o n i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r e c o v e i r n g t h e t h e r a p y o f a s p i r i n .
R EN J i n g , MEN J i a n l o n g , L I U We i , Z HANG B o we i , MA Ru i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T i a n i f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i f n 3 0 0 0 5 2 , C h i n a
( n = 5 9 ) a n d s t o p p i n g a s p i i r n t r e a t m e n t 7 d g r o u p( n = 6 2 ) . F i t f y h e a l t h y v o l u n t e e r s w e r e u s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T h e a r a c h i - d o n i c a c i d( A A ) 一 i n d u c e d p l a t e l e t a g g r e g a t i o n t e s t w a s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t h e p l a t e l e t a g g l u t i n a t i o n r a t e i n a l l g r o u p s . A s p i i r n w a s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8(4):323—324. 2 王祥 群.阿 司匹林 防治 白内障研究 的现状
及展望 [J].国外医 学 ·眼科 学分册 ,1997。 21(4):211—216. 3 陈 新 谦 ,金 有 豫 ,汤 光 .新 编 药 物 学 [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3.
预 防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最 近 研 究 者 报 告 ,栩 埘 低 浓 度 的 阿
林 【J『预 防糖尿 病性 视 网膜病 鼠模 型 的 微血 管 病 。哈 佛 医 学 院 的 Mara I ̄renzi 博 士 说 :在 我 们 能 够 建 议 人 们 使 用 阿 司 匹 林 预 防 糖 尿 病 性 视 网膜 病 之 fii『,我们 需 要 史好的弄清最低有效剂 量 ,以及 药物 靶向 视 网 膜 血 管 的 过 程 。
司匹林 和降低胆固醇的药 物 “斯塔 丁”并 用 ,可降低结肠癌 的危险 。该研究 中心 对 1.5万名心脏病 患者进行 r 3次研 究 ,所 获 得 的 数 据 表 明 ,这 两 种 常 用 药 同 时 使 用 ,能 杀 死 早 期 的 癌 细 胞 ,医 学 专 家 对 1000名 结 肠 癌 的 患 者 进 行 研 究 ,发 现 他 们服 用 阿 司 匹 林 后 的 发 病 率 下 降 了
匹林 作 为 心 血 管疾 病 一 级 预 防 ,包 括 年 龄 >40岁或 有 下述 任一 危 险因 素者 (心 血 管疾病家族史 、高血压 、吸烟 、血脂异 常或 蛋 白尿 )。对 下 述 糖 尿病 患 者 使 用 阿 司 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 防 ,合并 心肌 梗死 、血管旁路术 、卒 巾/qIA、外周血 管疾
阿 司 匹 林 可 防 妊 娠 毒 血 症 芬 兰有 研 究 发 现 ,让 可 能 出 现 妊 娠 血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用途 PPT课件

治疗腹泻
许多疾病都与体内的环磷腺苷(cAMP)有关, 如霍乱腹泻是其毒素激活肠道上皮细胞的腺苷酸 环化酶,使cAMP增加,后者使小肠粘膜通透性 改变,使离子和水分大量分泌引起腹泻,阿司匹 林可降低cAMP,因而能治疗霍乱腹泻或其它类 型腹泻,一组28例子宫瘤用放疗而致腹泻者, 给阿司匹林每次0.9g,3次/天,饭后服,72小时 停药,结果用药组14例中12例腹泻次数显著减 少,对照组14例中有5例腹泻加重。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
前列腺素是一促强血管活性物质,可影响动脉导 管的张力,APC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使胎 儿,动物动脉导管收缩。也可使大多数病例未闭 的动脉导管收缩,甚至完全永久关闭。一般采用 APC20mg/kg,用生理盐水混匀后鼻饲,1次/6 小时。如用药5次,未闭的动脉导管无收缩或无 闭合时应放弃此疗法。有报道对3例病人按上法 用APC4次,结果其中1例于24小时内动脉导管 完全闭合,1例收缩,症状改善,1例无效。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
32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轻,中,重度各8,18,6例。 对照组轻,中,重度各12,13,3例,治疗组仅以APC 0.5g,消炎痛50mg,每8小时口服一次,疗程5天,根据 病情调节输液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照组行纠酸, 扩容,止血,利尿综合治疗。结果 1平均退热时间,治 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天和3.7天. 2 尿蛋白平均消失时 间为5.1和7.2天 3 血小板平均恢复时间为3.7和5.9天 4 病程经过及跳越病期,治疗组越期率达100%,对照 组仅67.9%
抗肿瘤2
并证明阿司匹林类能增加人体天然杀伤细胞 (NK)数目,而NK是一种抗癌的重要设施。阿 司匹林的另一效应是促进机体产生白细胞介素α (IL-α ), IL-α 的抗癌作用正引起人们的兴趣。 采用这种疗法对病情稳定的癌症效果明显,而对 进行性恶化者疗效不明显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标签: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阿司匹林是临床处方量最大的常用药物。
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开始主要用于止痛、退热、抗炎及抗风湿治疗。
后又发现阿司匹林在高危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经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癌症、多种眼科疾病等疾病中均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做一表述。
一、药理作用1.1抗凝血:阿司匹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作用于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心。
此中枢会监视血液的温度,及引发身体产热或散热的反应。
阿司匹林因此有退烧的作用。
它也可产生发汗、毛囊竖立和最重要的血管收缩或扩张作用。
1.2消炎:阿司匹林常用来治疗风湿症,减轻炎症反应。
类风温性关节炎病人血中前列腺素的浓度比正常人高出甚多,使得关节滑液改变,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减轻发炎与疼痛。
1.3解熱:阿司匹林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因此外科手术前一周不可使用阿司匹林。
但是它对凝血引起的血栓症具有疗效。
二、主要临床应用2.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于24~48小时内退热,关节红、肿及剧痛缓解,血沉下降,患者主观感觉好转。
由于控制急性风湿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实,故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迅速镇痛,消退关节炎症,减轻关节损伤,目前仍是首选药。
用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一般成人每日3~5g,分4次于饭后服。
2.2抗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石,并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血管性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