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审计报告系列准则讲解
解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报告》之变化(一)

解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报告》之变化(一)[摘要] 为了加深大家对新审计准则中审计报告部分修订内容的理解,本文对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就准则名称、审计意见形成、审计报告内容、审计报告类型、审计报告日期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变化一、准则名称解读准则名称由原来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改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由原来的一个准则分成了两个新准则。
名称上增加了主体“中国注册会计师”,强调了其责任,同时把审计报告分成了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部分。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解读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在“第一章:总则”与“第二章: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之间,新增加了一章“审计意见的形成”,对如何进行财务报表评价,形成审计意见做了明文规定。
该章包括以下内容:1.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2.在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是否已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3.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4.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2017年新版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ABC 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一、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报告(一)审计意见我们审计了 ABC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报表,包括 20XX 年 12 月 31 日的资产负债表, 20XX 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 20XX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XX 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 我们独立于公司 , 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
我们相信 , 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 , 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关键审计事项关键审计事项是根据我们的职业判断 ,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这些事项是在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意见的背景下进行处理的,我们不对这些事项提供单独的意见。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504 号一一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规定描述每一关键审计事项。
](四)管理层和治理层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 ,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 (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公司、停止营运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
(五)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
3-1.新审计报告讲解

16
一、优化审计报告要素的排列顺序 突出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报告的第一部分,以“审 计意见”作为标题。
17
• 参考格式 • 一、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一)审计意见 • 我们审计了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 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 债表,20×1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 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 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二、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 • 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注明项目合伙人姓名(上市实体)
•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地址和盖章 • 报告日期
14
第二部分 主要改进
15
• 一、优化报告要素的排列顺序 • 二、增加对持续经营、关键审计事项、其他信息的 报告 • 三、改进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表述 • 四、改进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表述 • 五、增加对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的解释 • 六、进一步明确审计报告的签署 • 七、增加披露项目合伙人姓名的要求
18
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提供关于审计意 见的重要背景,将其紧接在审计意见部分之后。 • 参考格式: •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 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 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 独立于ABC公司,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 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 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审计结论 和报告
CSA 1501 CSA 1502 CSA 1503
2017年年审需要关注的审计准则

2017年年审需要关注的审计准则财政部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扩大到所有被审计单位(即2017年年报审计开始),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以及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所有规定,对其他企业的审计暂不执行仅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
影响2017年年报审计的新审计准则2016年12月28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24号)。
自2017年1月1日起,首先在A+H股公司以及纯H股公司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业务中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扩大到所有被审计单位,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以及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所有规定,对其他企业的审计暂不执行仅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
同时,允许和鼓励提前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
需要提醒的是,本批准则中除了针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特殊规定外,其他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部实施,即影响2017年度审计。
换句话说,非上市实体2017年年报审计可以不使用CSA 1504,以及CSA 1151、CSA 1501、CSA 1521的个别规定,但仍需适用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其他规定(包括新的审计报告模板——需修改部分内容)。
一、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时间表据“财会〔2016〕24号”,上市实体需要分类分批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
二、仅针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根据“财会〔2016〕24号”,上市实体包括:A+H股公司、H 股公司、股票在沪深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即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创业板公司,包括除A+H股公司以外其他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企业(IPO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
会计经验:2017新审计准则有什么规定?新审计准则和原准则比较有哪些变化?

2017新审计准则有什么规定?新审计准则和原准则比较有哪些变化?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归纳而形成的原则。
它虽不具备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时必须遵循。
美国审计总署(政府审计)于1972年颁布的审计准则中指出,审计准则是对所进行的工作的质量和充分性的总的衡量,它与审计师的专业资格有关。
2017新审计准则: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24号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保持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以下统称本批准则),现予批准印发。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对于A+H股公司供内地使用的审计报告,应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本批准则;对于A+H股公司供境外使用的审计报告,如果选择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应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本批准则;对于H股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如果选择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应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本批准则。
2.对于股票在沪深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即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创业板公司,包括除A+H股公司以外其他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企业(IPO公司),其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应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本批准则。
3.对于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应视同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应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本批准则。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2017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2017摘要:本文介绍了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2017,包括其定义和目的,以及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
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活动的原则和方法的准则,旨在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有效性。
应用指南是对审计准则的解释和指导,帮助审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更好地应用准则。
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发布对于规范审计行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计准则的定义和目的审计准则是对审计活动的规范,旨在提供指导,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可靠性。
审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师的职责和义务。
2. 审计程序和方法:规定审计的具体步骤和应用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审计证据和证据收集:要求审计师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意见。
4. 审计报告和沟通:要求审计师准备准确、清晰和适度的审计报告,与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
审计准则的目的是:1. 提高审计质量:通过规范审计活动,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可靠性,提高审计质量。
2. 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规范审计行为,确保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增强市场信心和稳定性。
3. 促进企业发展:通过提供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应用指南的定义和作用应用指南是对审计准则的解释和指导,为审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应用指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审计程序和方法的解释:对审计准则中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进行解释,为审计师操作提供指导。
2. 审计证据和证据收集的指导:对审计准则中的证据收集要求进行解释,为审计师提供收集证据的方法和技巧。
3. 审计报告和沟通的指导:对审计准则中的报告要求进行解释,为审计师提供撰写审计报告的模板和格式。
应用指南的作用是:1.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指南提供了对审计准则的具体解释和指导,帮助审计师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审计问题。
2. 提高操作效率:通过应用指南,审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审计准则,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审计准则解读(2017年度)

审计准则解读(2017)一、单选题1、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获取一项或多项其他书面声明,以支持与财务报表或者一项或多项具体认定相关的其他审计证据,应要求管理层提供。
其中的其他书面声明不包括()。
A、关于财务报表的额外书面声明B、关于提供注册会计师信息的额外书面声明C、关于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D、关于特定认定的书面声明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解析】其他书面声明包括:1.关于财务报表的额外书面声明;2.关于提供注册会计师信息的额外书面声明;3.关于特定认定的书面声明。
其他书面声明可能是对关于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的补充,但不构成其组成部分(不能代替要求的书面声明)。
2、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意见承担()。
A、保留意见B、无法表示意见C、全部责任D、部分责任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
3、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就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结论,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
A、充分性B、恰当性C、适当性D、合理性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就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结论,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
4、当《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适用时,通过说明下列事项,不属于进一步描述注册会计师在集团审计业务中的责任的是()。
A、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就集团中实体或业务活动的财务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对合并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B、注册会计师负责指导、监督和执行集团审计C、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D、说明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D选项不属于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适用时,进一步描述注册会计师在集团审计业务中的责任。
审计报告准则

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准则是制定审计师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
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师在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规范,并为审计师提供了指导,以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我将介绍审计报告准则的主要要点。
首先,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
审计师应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其他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事项。
审计师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独立、客观地进行审计工作。
其次,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充分的审查。
审计师需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财务报表的披露情况,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并提出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准则还明确了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和深度的要求,以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第三,审计报告准则强调审计师对审计发现的适当评价和描述。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对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审计发现进行评价和描述,并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最后,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编制的审计报告应符合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语言和披露事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清晰度和透明度,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样式。
总之,审计报告准则是审计师必须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对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和内容进行了规范,并为审计师提供了指导。
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市场参与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审计师应遵守审计报告准则的要求,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和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A 1241
CSA 1251
CSA 1314
CSA 1321 CSA 1323 CSA 1324 CSA 1331 CSA 1332 CSA 1341
其他执业准则5
CSA 2101
CSA 3101 CSA 3111 CSA 4101 CSA 4111
CSA 1511
CSA 1521
CSA 1611 CSA 1612
利用他人工作3
CSA 1401 CSA 1411 CSA 1421
审计结论 和报告6
CSA 1501 CSA 1502 CSA 1503 CSA 1504
特殊领域10
CSA 1601 CSA 1602 CSA 1603 CSA 1604
CSA 1141
CSA 1142 CSA 1151 CSA 1152 CSA 1153
管理层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披露, 或为使财务报表实现公允反映而作出的披露(如适用); 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 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规定,根据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 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当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 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 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的规定进行报告。
2017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
总体原则与 责任9
CSA 1101 CSA 1111 CSA 1121 CSA 1131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审计证据11
CSA 1301 CSA 1311 CSA 1312 CSA 1313
风险评估 与应对6
CSA 1201 CSA 1211 CSA 1221 CSA 1231
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 主要内容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作用 关键审计事项的概念 准则的适用范围 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思路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 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关系 针对关键审计事项与治理层的沟通 审计工作底稿中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记录 举例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作用 •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旨在通过提高已执行审计工作的透明 度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提供额外的 信息,以帮助其了解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 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还能够帮助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了解被 审计单位,以及已审计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的 领域。 • 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就与被审计单位、已审计财务报表 或已执行审计工作相关的事项进一步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 通提供基础。
CSA 1613 CSA 1631 CSA 1632 CSA 1633
4
总体介绍--背 景
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不足 审计报告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 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 全球金融危机与对持续经营的高度关注 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并强化注册会计师与审计相关的责任
总体介绍--改革内容
• 新制定《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 • 相应修改《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审计准则第 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审计准则第1503 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 修改《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强化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相关披露的审计投入。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对管理层和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表 述,以增加对持续经营的关注 –在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单 设段落予以突出强调
新审计报告系列准则讲解
讲解的主要内容
总体介绍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 计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 他事项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也不应视为注册会计师就 单一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1504号准则的适用范围
• 适用于以下情形:
对上市实体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 股票在沪深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即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 创业板公司,包括除A+H股公司以外其他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企业(IPO公司) • 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 (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 的公司,应视同上市公司
总体介绍--准则修订情况
2006年2月15日财会【2006】4号拟订22项准则,修订26项准则,自2007 年1月1日施行。目标实现国际趋同实现国际趋同实现国际趋同实趋
2010 年 11 月 1 日财会【2010】21 号修订 38 项准则,废除 35 项准则,自
2012年1月1日施行。目标审计准则明晰化 2016年12月23日财会【2016】24号拟订12项准则,废止11项准则,相关 准则分步区别情况施行。目标审计报告改革
总体介绍--改革内容
• 修订《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 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责任》: –拓宽和明确“其他信息”的范围 –提高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工作投入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信息”段,明确说明审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并报告工作结果 –严格工作底稿要求 • 修改《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报告》, 优化审计报告格式内容安排,进一步澄清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披露 独立性标准,披露合伙人的姓名
关键审计事项的概念
关键审计事项(Key Audit Matter, KAM),是指注册会计 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从注册会计师已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中选取。
关键审计事项的概念 •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以注册会计师已就财务报 表整体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 事项不能代替下列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