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定性和定量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定性和定量分析PPT课件

入纯样,看未知物中哪个峰高增加,来确定未知 物中可能的成分。
进样量“低”
4
4.保留指数定性法
保留指数又称Kovasts指数,是一种重视性较 其他保留数据都好的定性参数,可根据所用固定 相和柱温直接与文献值对照,而不需标准样品。
IiX = 100[Z +(lg tR(i) - lg tR(Z))/(lg tR(Z+1) - lg tR(Z))
定性和定量分析
1
3.1 定性分析
一. 保留值定性 1.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
原理: 在一定操作条 件下,各组分 的保留时间是 一定值。
优点:简单
缺点:要有纯样, 适用于已知物,操 作条件要稳定
2
2.相对保留值定性
在用保留值定性时,必须使两次分析条件完全 一致,有时不易做到。而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时,只 要保持柱温不变即可。
1. 求峰面积 2. 求相对校正因子 3. 选准确定量方法
15
1.峰面积测量方法
峰面积是色谱图提供的基本定量数据,峰面积测量的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定量结果。对于不同峰形的色谱峰采用不同 的测量方法。 (l)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峰高乘半峰宽法
理论上可以证明,对称峰的面积 A=1.065×h×W1/2
6
[例]图19-15为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的流出曲 线(柱温100℃)。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距离为:乙酸正丁酯 310.0mm,正庚烷174.Omm,正辛烷373.4mm,求乙酸正丁 酯的保留指数。
解: 已知Z=7
lg 310 .0 lg 174 .0
Ix
100 [7
] 775 .6 lg 373 .4 lg 174 .0
选择检测器定性只对某类或某几类化合物有信号。 例如:FID检测器对有机物响应,对某些H2O、H2S等无机物 不产生信号;质有响应;FPD对S、P化合物信号大。
进样量“低”
4
4.保留指数定性法
保留指数又称Kovasts指数,是一种重视性较 其他保留数据都好的定性参数,可根据所用固定 相和柱温直接与文献值对照,而不需标准样品。
IiX = 100[Z +(lg tR(i) - lg tR(Z))/(lg tR(Z+1) - lg tR(Z))
定性和定量分析
1
3.1 定性分析
一. 保留值定性 1.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
原理: 在一定操作条 件下,各组分 的保留时间是 一定值。
优点:简单
缺点:要有纯样, 适用于已知物,操 作条件要稳定
2
2.相对保留值定性
在用保留值定性时,必须使两次分析条件完全 一致,有时不易做到。而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时,只 要保持柱温不变即可。
1. 求峰面积 2. 求相对校正因子 3. 选准确定量方法
15
1.峰面积测量方法
峰面积是色谱图提供的基本定量数据,峰面积测量的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定量结果。对于不同峰形的色谱峰采用不同 的测量方法。 (l)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峰高乘半峰宽法
理论上可以证明,对称峰的面积 A=1.065×h×W1/2
6
[例]图19-15为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的流出曲 线(柱温100℃)。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距离为:乙酸正丁酯 310.0mm,正庚烷174.Omm,正辛烷373.4mm,求乙酸正丁 酯的保留指数。
解: 已知Z=7
lg 310 .0 lg 174 .0
Ix
100 [7
] 775 .6 lg 373 .4 lg 174 .0
选择检测器定性只对某类或某几类化合物有信号。 例如:FID检测器对有机物响应,对某些H2O、H2S等无机物 不产生信号;质有响应;FPD对S、P化合物信号大。
定性定量研究ppt课件

面访调查
适合的情况
访问时间较长 需要出示提示资料 问卷结构复杂
电话调查
访问内容少 少开放题 访问速度快
邮寄问卷 能够接触目标受访者的唯一途径
电脑调查 网络调查
问卷结构复杂 有特定的逻辑跳转关系 使用联合分析 动态展示提示物
可完成目前任何形式的调研 技术不存在问题 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式
存在的顾虑
样本分布偏差 被访者的合作态度
不适合口味测试、广告测试等研究 不适合使用联合分析的研究
受访者的偏差 未完成的问卷 误解问卷的意思
电脑的硬件配置 与访问软件的兼容性 是否方便携带电脑
样本的代表性 网络的连接速度 回答问卷的比例
真实 真知 实用
.
1515
面访调查
step1
前期准备
与客户进行 沟通,以了 解客户的调
查需求
真实 真知 实用
step2
调查实施
抽样
被访者名 单确认
调查问 卷制作
调查 实施
.
step3
后期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分析
1616
电话号 码准备
电话调查
拨号
不成功 成功
自我 介绍
合格
甄别 不合格
访问
中途据访
访问结束、检查问卷
真实 真知 实用
.
1717
网络调研
step1
确定网上直 接调查目标
step2
确定调查方法 和设计问卷
• 针对特别小的市场
– CEO, 高端男用化妆品等
真实 真知 实用
.
44
什么情况用定量研究
• 有助于定性研究:
– 帮助定义座谈会组成 – 证实并且量化定性研究的结果
3.3 决策的方法 PPT课件

(1)试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确定盈亏平衡产量; (2)如果企业的利润目标是15万元,企业至少应维持多大的生产规
模?
15000件 22500件
练习2
某工厂产销某种产品,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50元每件,市 场售价为100元,年固定成本900 000元,年销售量为24 000件,为改善业务状况,提出两个备选方案
状态点
概率枝 E(x)=∑PiXi
决策点
期望值
概率
结果点
结果
2.2 决策树法——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方法
应用决策树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绘制决策树,从左至右 第二步:确定概率,标在状态枝上 第三步:确定收益值(损失值),标在状态枝的末端 第四步:计算期望收益。从右向左,期望值标于状态节点上 第五步:剪枝,从右向左逐一比较,把小的方案枝剪掉
➢ 2)多次有控制的反馈。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通过回答组织者的问题 来实现的。它一般要经过若干轮反馈才能完成预测。
➢ 3)小组的统计回答。以往,一个小组的最典型的预测结果是反映 多数人的观点,少数派的观点至多概括地提及一下。
用德尔菲法对一专著销售量进行预测
经销商首先选择若干书店经理、书评家、读者、编审、销售代表和海外公 司经理组成专家小组。接着将该专著和一些相应的背景材料发给各专家, 要求大家给出专著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三个数字,同 时说明自己作出判断的主要理由。
2.2 决策树法——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方法
决策树就是从一个基点出发,把各种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状态、后果,
用树枝状的图形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对最终的决策方案作出选择。
构成(三点两枝):
➢ 决策点: 方案的选择
➢ 状态点: 方案可能遇到的不同状态
➢ 结果点: 每一种状态所得到的结果
模?
15000件 22500件
练习2
某工厂产销某种产品,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50元每件,市 场售价为100元,年固定成本900 000元,年销售量为24 000件,为改善业务状况,提出两个备选方案
状态点
概率枝 E(x)=∑PiXi
决策点
期望值
概率
结果点
结果
2.2 决策树法——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方法
应用决策树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绘制决策树,从左至右 第二步:确定概率,标在状态枝上 第三步:确定收益值(损失值),标在状态枝的末端 第四步:计算期望收益。从右向左,期望值标于状态节点上 第五步:剪枝,从右向左逐一比较,把小的方案枝剪掉
➢ 2)多次有控制的反馈。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通过回答组织者的问题 来实现的。它一般要经过若干轮反馈才能完成预测。
➢ 3)小组的统计回答。以往,一个小组的最典型的预测结果是反映 多数人的观点,少数派的观点至多概括地提及一下。
用德尔菲法对一专著销售量进行预测
经销商首先选择若干书店经理、书评家、读者、编审、销售代表和海外公 司经理组成专家小组。接着将该专著和一些相应的背景材料发给各专家, 要求大家给出专著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三个数字,同 时说明自己作出判断的主要理由。
2.2 决策树法——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方法
决策树就是从一个基点出发,把各种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状态、后果,
用树枝状的图形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对最终的决策方案作出选择。
构成(三点两枝):
➢ 决策点: 方案的选择
➢ 状态点: 方案可能遇到的不同状态
➢ 结果点: 每一种状态所得到的结果
《定性还是定量》课件

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定性分析
1. 深入理解参与者观点 2. 揭示复杂社会现象 3. 研究结果解释
定量分析
1. 提供客观和普遍结果 2. 精确的数字和统计分析 3. 更高的时间效率
共同之处
• 用于科学研究和实证分析 • 基于研究问题和目标选
择最佳方法
情境使用及案例分析
深度访谈
定性方法中的常用技术,用于探 索参与者的观点和经历。
定性研究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观点的影响, 可能存在研究偏见。
定量分析的优缺点
1 客观性
定量研究使用统计数据和量化方法,结果更 有助于 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3 时间效率
定量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并 进行快速分析和总结。
4 局限性
定量分析可能无法捕捉不可见的、个别的和 质的差异。
问卷调查
数据分析
定量方法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式, 适用于大规模样本。
定性研究中的编码和主题提取, 以及定量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结论与思考
综合使用
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综合使用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方法选择
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避免方法论上的倾斜。
实践应用
定性和定量方法在实际研究和决策中的应用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
《定性还是定量》PPT课 件
什么是定性? 什么是定量?
定性分析的优缺点
1 深入理解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参与 者的观点、动机和情感。
2 复杂现象
适用于研究复杂社会现象的定性方法,可以 揭示背后的深层原因。
3 结果解释
定性分析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字和图像材料, 方便结果的解释和呈现。
4 主观性
定量分析ppt课件

¤ 曲线以x = 的直线呈轴对称分 布,即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 等。
2022/2/28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30
3.4.3 误差的减免
分析结果的允许误 差应视组分含量、分析 对象等而改变对准确度
含 量(%) 允许误差(‰)
~100
1~3
~50
3
~10
10
的要求。
~1
20-50
在常规分析中,应控 ~0.1
2022/2/28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20
B) 液体样品
通微常量以组物分质mg的·L量-1、浓度g表·L-示1、(mogl·/mL)L:-1、nCg·mB L-1、nVBpg·mL-
1
(对应于 ppm ppb ppm ppb
ppt )
C) 气体样品 随着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气体分析的 比例加大,现多用 g/m3 , mg/m3等表示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6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原料的选择、中间产品及成品检验,新 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等
农业生产:土壤成分、肥料、农药的分析至农作物 生长过程的研究等
国防和公安: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研制,至刑事案件 的侦破等
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离不开化学,生物学、医学、 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地质学等的发 展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
2022/2/28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19
3.3.2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 化学形式 视样品不同而不同。 2. 含量 不同性质的样品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A)固体样品 (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wB
被测物重克 mB 样品重克 mS
含量低时可用其他单位 (g/g、ng/g)
2022/2/28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30
3.4.3 误差的减免
分析结果的允许误 差应视组分含量、分析 对象等而改变对准确度
含 量(%) 允许误差(‰)
~100
1~3
~50
3
~10
10
的要求。
~1
20-50
在常规分析中,应控 ~0.1
2022/2/28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20
B) 液体样品
通微常量以组物分质mg的·L量-1、浓度g表·L-示1、(mogl·/mL)L:-1、nCg·mB L-1、nVBpg·mL-
1
(对应于 ppm ppb ppm ppb
ppt )
C) 气体样品 随着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气体分析的 比例加大,现多用 g/m3 , mg/m3等表示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6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原料的选择、中间产品及成品检验,新 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等
农业生产:土壤成分、肥料、农药的分析至农作物 生长过程的研究等
国防和公安: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研制,至刑事案件 的侦破等
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离不开化学,生物学、医学、 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地质学等的发 展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
2022/2/28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19
3.3.2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 化学形式 视样品不同而不同。 2. 含量 不同性质的样品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A)固体样品 (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wB
被测物重克 mB 样品重克 mS
含量低时可用其他单位 (g/g、ng/g)
气相色谱常用定量和定性方法ppt课件

定量注意事项
• 一般定量以峰面积为基准 • 所有参加计算的峰形正常(谱峰不前伸、不拖尾、不过载)的情
况下,也可以以峰高为基准进行计算 • 分子量相差不大或分子量较大的同系物校正因子相差不大,可直
接用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谢 谢!
准物S的调整保留时间ti’和ts ’ : ai,s = ti’/ ts ’
(2)计算ai,s并与文献相应值比较定性。 2.3.1.3特点 可消除实验条件不一致带来的误差。
2.3.2保留指数(I)定性法
2.3.2.1依据
保留指数I只与柱温和固定相的性质和被测物质的性质有关,与色谱柱 的尺寸、固定相的液膜厚度、载气流量、流速无关。
校正因子与待测物/标准物的性质和检测器的类型有关,可查文献, 也可测定
3.2.1定量校正因子的分类
• 质量校正因子
• 摩尔校正因子
• 体积校正因子
• fM ′ =fV ′
fm
f' m(i)
f' m(s)
m(i) A(s) m(s) A(i)
fM
f' M (i)
f' M (s)
m(i) A(s)M (s) m(s) A(i)M (i)
• 绝对校正因子: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 样品
3.3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
3.3.1 归一化法 3.3.2 外标法 3.3.3 单点校正法 3.3.4 内标法 3.3.5 标准加入法 3.3.6 加内标的标准加入法
3.3.1 归一化法
3.3.1.1 方法
当样品中各组分都能出峰时,将各组分的含量之和
按100%计算的定量方法。
2024/1/26
1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常用的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3.常用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法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2024/8/5
5. 联机的定性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LC-MS) 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 组分的结构鉴定
1.0 DEG/MI N
HEWLET PTACKAR
5972A
D
Mass Selectiv eDetecto r
Sample
DC AB
Sample
HEWLETT PACKARD
5890
2024/8/5
2.色谱法分类
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1952年James和Martin发表了 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整的气液 色谱方法,因而获得了1952年 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4/8/5
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 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2024/8/5
(2)碳数规律定性 同系物间,在一定温度下,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与该分子
的碳数成线性关系,即
2024/8/5
4、影响保留值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1.死时间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2.载体吸附作用的影响 3.进样量的影响 4.载气纯度的影响 (1)载气中水分对保留值的影响 (2)载气中含氧量对保留值的影响 5.固定液纯度的影响
Gas Chromatograph (GC)
B A CD
Separation
Mass Spectrometer (MS)
A B C D
Identification
2024/8/5
二、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2、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5. 联机的定性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LC-MS) 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 组分的结构鉴定
1.0 DEG/MI N
HEWLET PTACKAR
5972A
D
Mass Selectiv eDetecto r
Sample
DC AB
Sample
HEWLETT PACKARD
5890
2024/8/5
2.色谱法分类
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1952年James和Martin发表了 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整的气液 色谱方法,因而获得了1952年 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4/8/5
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 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2024/8/5
(2)碳数规律定性 同系物间,在一定温度下,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与该分子
的碳数成线性关系,即
2024/8/5
4、影响保留值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1.死时间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2.载体吸附作用的影响 3.进样量的影响 4.载气纯度的影响 (1)载气中水分对保留值的影响 (2)载气中含氧量对保留值的影响 5.固定液纯度的影响
Gas Chromatograph (GC)
B A CD
Separation
Mass Spectrometer (MS)
A B C D
Identification
2024/8/5
二、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2、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GC-MS数据处理和定性定量分析(共42张PPT)

• GC/MS和GC/MS/MS联用方法常被作为定量
检测的最终确证方法。因此质量保证/质量控
制(QA/QC)是定量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定量方法
• GC/MS联用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和色谱一样,
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等。各有其优缺 点和使用范围,不适当的运用必然造成较大的 误差。
• 根据不同要求正确选择定量方法十分重要。定 量方法中响应值的计算可以用峰高法也可以用 峰面积法,要看在线性范围内哪一个测量的准 确性和重复性更好。
将样品中所有组分含量之和作为100,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称为归一化法。 缺点为:样品制备很耗时;
二、质量色谱法的应用
• (2)目标化合物追踪 •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常见的增缩剂,在分析试验
室中几乎无所不在,各种塑料包装、塑料瓶盖、 样品预处理用的一些试剂、硅胶、树脂等都含 有此类化合物
• 它们的沸点较高,容易残留在色谱柱中,柱温升 高到200℃以上就会流出。往往在GC/MS分析前做
量。尤其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做内标进
行定量分析更是GC/MS联用技术的独
到之处。
三、GC/MS定量分析
• GC/MS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的特点是先定性, 后定量
• 对于一个化合物,首先根据其保留时间和质谱 图特征离子鉴定,确认它是目标化合物之后再 进行定量,因而避免假阳性检出。其次,GC/
MS联用定量一般不用总离子流色谱图,而是用特 征离子的离子流图。因为离子流图相对稳定而且 不受干扰,定量结果更可靠。
一、质谱图的提取
• 质谱库检索和谱图解析都需要获得好的质谱图。 质谱图的提取不仅要保证谱图的质量,还要不 丢失可鉴定的组分,包括共流出组分的分离。 背景扣除没有固定的要求
• 例如:是取色谱峰顶对应的一张质谱图还是几张 质谱图平均,需不需要扣除背景,是扣除前面还 是后面的谱图等。主要的是根据出峰情况,结合 样品信息和实验条件进行判断。知识和经验的积 累是必需的。
检测的最终确证方法。因此质量保证/质量控
制(QA/QC)是定量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定量方法
• GC/MS联用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和色谱一样,
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等。各有其优缺 点和使用范围,不适当的运用必然造成较大的 误差。
• 根据不同要求正确选择定量方法十分重要。定 量方法中响应值的计算可以用峰高法也可以用 峰面积法,要看在线性范围内哪一个测量的准 确性和重复性更好。
将样品中所有组分含量之和作为100,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称为归一化法。 缺点为:样品制备很耗时;
二、质量色谱法的应用
• (2)目标化合物追踪 •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常见的增缩剂,在分析试验
室中几乎无所不在,各种塑料包装、塑料瓶盖、 样品预处理用的一些试剂、硅胶、树脂等都含 有此类化合物
• 它们的沸点较高,容易残留在色谱柱中,柱温升 高到200℃以上就会流出。往往在GC/MS分析前做
量。尤其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做内标进
行定量分析更是GC/MS联用技术的独
到之处。
三、GC/MS定量分析
• GC/MS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的特点是先定性, 后定量
• 对于一个化合物,首先根据其保留时间和质谱 图特征离子鉴定,确认它是目标化合物之后再 进行定量,因而避免假阳性检出。其次,GC/
MS联用定量一般不用总离子流色谱图,而是用特 征离子的离子流图。因为离子流图相对稳定而且 不受干扰,定量结果更可靠。
一、质谱图的提取
• 质谱库检索和谱图解析都需要获得好的质谱图。 质谱图的提取不仅要保证谱图的质量,还要不 丢失可鉴定的组分,包括共流出组分的分离。 背景扣除没有固定的要求
• 例如:是取色谱峰顶对应的一张质谱图还是几张 质谱图平均,需不需要扣除背景,是扣除前面还 是后面的谱图等。主要的是根据出峰情况,结合 样品信息和实验条件进行判断。知识和经验的积 累是必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65
即乙酸正丁酯的保留指数为775.6。
在与文献值对照时,一定要重视文献值的实验条件,如固 定液、柱温等。而且要用几个已知组分进行验证。
7
二. 其它方法定性
1.用比保留体积Vg定性 优点:不用纯样 缺点:如果固定液流失,则定性不准。 2.利用保留值规律定性
当没有待测组分的纯标准样时, 可用文献值定性,或用气相色谱中的 经验规律定性。
2
2.相对保留值定性
在用保留值定性时,必须使两次分析条件完全 一致,有时不易做到。而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时,只 要保持柱温不变即可。
is
t,R(i) tR(S)
Vg(i) Vg(s)
VVNN,,((si))
基准物的选择标准:基准物的保留值尽量接近 待测样品组分的保留值。一般选用苯、正丁烷、环 己烷等作为基准物。
IiX = 100[Z +(lg tR(i) - lg tR(Z))/(lg tR(Z+1) - lg tR(Z))
优点:测得Ix值与文献值对照就可定 性。
缺点:1. 要有正构烷烃纯样。 2.柱子与柱温要与文献规定相
同 3. 对于多官能团的化合物和结构
比较复杂的天然产物,无法用保 留指数定性。
5
[例]图19-15为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的流出 曲线(柱温100℃)。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距离为: 乙酸正丁酯310.0mm,正庆烷174.0mm,正辛烷 373.4mm,求乙酸正丁酯的保留指数。
6
[例]图19-15为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的流出曲线 (柱温100℃)。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距离为:乙酸正丁酯 310.0mm,正庚烷174.Omm,正辛烷373.4mm,求 乙酸正丁酯的保留指数。
解: 已知Z=7
Ix 1
0 [7 0 lg 3 lg 3
1 .0 0 l1 g7 .0 ] 47 7 .4 3 l1 g7 .04
右图是利用双柱定性的 示意图。如果在二根不同的 色谱柱上同时测定未知物的 保留指数I值,然后在此图 上横、纵坐标上找到未知物 的保留指数I值,各画垂直 于坐标轴的直线.二线相交 处落在某化合物的直线上就 是这类化合物。
保留指数双柱定性图 13
六、化学方法定性
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全样品中某些化合物与 特征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11
五.双柱定性
对于一根柱子上有相同保留值的组分可 采用双柱定性。一根极性柱,一根非极性柱 (二根柱的极性相差大时,一般保留值也相 差大)。 若两根柱上tR未知与tR已知都吻合, 则定性可靠性就增一倍。
如:1-丁烯与异丁烯在阿比松柱子上保留 值相同。这时可采用双柱定性。
12
由于一组同系物保留指数I值与化合物沸点和 碳数成直线关系,对同系物进行对比作图。
(一)柱前衍生化法:例如酮,加入2,4-二硝基苯肼, 生成沉淀,在谱图上消失。
(二)柱上衍生化法:如装有5A分子筛的前置柱,可 吸附C3—C11的正构烷烃,KOH处理的石英粉,将羧酸 和酚除去等。
(三)柱后衍生化法:柱后流出物收集后,加入特征 试剂与其反应,可对未知物定性。分析化学中所学的 所有方法都可应用。
第3章 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色谱法分离好,定性难 色谱分析分三个阶段 仪器调试 操作条件选择 定性定量 ---保留值定性
--- 峰高,峰面积定量
1
3.1 定性分析
一. 保留值定性 1.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
原理: 在一定操作条 件下,各组分 的保留时间是 一定值。
优点:简单
缺点:要有纯样, 适用于已知物,操 作条件要稳定
14
3.2 定量Biblioteka 析色谱定量分析是根据检测器对溶质产生 的响应信号与溶质的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 色谱图上的面积或峰高,计算样品中溶质的 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 : 1-3%)
定量准确度决定于
1. 求峰面积 2. 求相对校正因子 3. 选准确定量方法
15
1.峰面积测量方法
峰面积是色谱图提供的基本定量数据,峰面积测量的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定量结果。对于不同峰形的色谱峰采用不同 的测量方法。 (l)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峰高乘半峰宽法
8
a. 碳数规律 大量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的
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与分子中碳原子数成线性 关系,即
lgtr' A1nC1
' r
t
lg
A1和C1是常数,n为分子
n
中的碳原子数(n≥3)。
该式说明,如果知道某一同系物中两个或更多组分的调整 保 留值,则可根据上式推知同系物中其它组分的调整保留值
9
b.沸点规律
同族具有相同碳数的碳链异构体化合 物,其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它们的沸点 呈线性关系,即
lgtr' A2TbC2
式中A2和C2均为常数,Tb为组分的沸点(K)。 由此可见,根据同族同数碳链异构体中几个已知组分的 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值,可求得同族中具有相同碳数的 其他异构体的调整保留时间。
W1/2=btR+a
对于难于测量半峰宽的窄峰、重叠峰(未完全重叠), 可用此法测峰面积。
对于填充柱a=0,峰尖、窄时,可用btR代替W1/2. A=1.065hbtR
理论上可以证明,对称峰的面积 A=1.065×h×W1/2
(2)不对称峰面积的测量一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对于不对称峰的测量如仍用峰高乘半峰宽,误差就较大, 因此采用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A=1/2h(W0.15+W0.85)
式中W0.15和 W0.85分别为峰高0.15倍和0.85倍处的峰 宽。
16
(3)对于同系物-峰高乘保留时间法 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同系物之间存在半峰宽规律:
10
三.选择检测器定性
选择检测器定性只对某类或某几类化合物有信号。 例如:FID检测器对有机物响应,对某些H2O、H2S等无机物 不产生信号;质有响应;FPD对S、P化合物信号大。
四.联用
GC - MS GC -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GC - NMR 缺点:标准谱图太少,一般用计算机检索
优点:比绝对法重现性好、可靠
缺点:也需要纯样,比绝对法麻烦 3
3. 峰高加入法 如果未知样品较复杂,可在未知混合物中加
入纯样,看未知物中哪个峰高增加,来确定未知 物中可能的成分。
进样量“低”
4
4.保留指数定性法
保留指数又称Kovasts指数,是一种重视性较 其他保留数据都好的定性参数,可根据所用固定 相和柱温直接与文献值对照,而不需标准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