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土旅游章节练习题
导游基础《浙江旅游地理》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导游基础《浙江旅游地理》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6分)1、浙江地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湖位于杭州城西,水面6、5平方公里。
2002年西湖改善和恢复了周边生态湿地基本恢复了300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景原貌。
3、西湖龙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绝而闻名中外。
4、临安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奉化食品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乌文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龙泉宝剑三种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四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印石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浙江三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浙江的主要国际机场有______ 、________ 等。
11、浙江的铁路复线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2、浙江有_______ 个省辖市,_______ 个县级市,43个县。
13、浙江的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为著名侨乡。
二、单项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浙江历史悠久,距今约5万年前,就有“______ ”在这里繁衍生息。
()A 、元谋人 B、蓝田人C、建德人 D、北京人2、浙江最大的港口是______ ()A、乍浦港B、舟山港C、海门港D、北仑港3、浙江因______而得名。
浙江导游基础知识第6章浙江旅游

[单选题]1.被誉为“四明第一山”的是((江南博哥))。
A.天目山B.雪窦山C.雁荡山D.莫干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雪窦山位于奉化市西北部的四明山麓,以清幽雄奇著称于世,素有“四明第一山”之美称。
[单选题]2.中雁荡山被()御笔赐予“第一山”。
A.唐太宗B.唐高宗C.宋太祖D.宋太宗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和南雁荡山。
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位于乐清境内,被宋太宗御笔赐予“第一山”。
[单选题]3.紫薇园从()年,开始作为杭州市的中心。
A.1910B.1911C.1912D.191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
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就开始作为杭州市的中心。
[单选题]4.杭州市的市花是()。
A.桂花B.菊花C.牡丹D.月季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桂花在杭州已经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尤其是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更是闻名遐迩。
1983年7月20日至23日,杭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香樟为杭州市市树,桂花确定为杭州的市花。
[单选题]5.杭州市的市标是以汉字“杭”的()演变而来。
A.楷书B.篆书C.隶书D.草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杭州城标以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来,运用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作为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
[单选题]6.吴山宝成寺旁刻有()的《牡丹诗》。
A.白居易B.辛弃疾C.苏轼D.陆游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吴山(城隍山)在西湖东南面,是最接近城区和老百姓的景点,最高峰不到100米。
吴山有苏东坡的咏《牡丹诗》,刻于宝成寺旁的感化岩上,山上还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手迹。
[单选题]7.杭州狮峰茶被()定为御茶。
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狮峰茶叶与龙井茶叶齐名,素称上品。
狮峰之下旧胡公庙前有茶树18棵,曾经清乾隆帝品为御茶,是当时上贡的珍品。
[单选题]8.紫来洞外的七星缸始设于()年间。
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1.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
A:欧洲B:亚洲C:非洲D:美洲答案:A2.目前国内学者较统一的认识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60年代答案:C3.下列选项不是体现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的是。
A:有利于城乡结合B:增加农民收益,让农民脱贫致富C: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答案:A4.本土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A:重要因素B:次要因素C:关键因素D:普通因素答案:C5.下列选项符合乡村旅浙游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规模化B:特色化C:时尚化D:品牌化答案:C第二章测试1.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是的开发和组织。
A:旅游要素B:旅游市场C:旅游资源D:旅游产品答案:D2.乡村旅游资源是以为基础、人文因素为主导的人类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文化景观。
A:经济环境B:地理环境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答案:C3.乡村旅游商品是乡村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而形成的食品、特产和传统工艺等,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A:乡村文化B:自然文化C:民俗文化D:历史文化答案:A4.一个乡村社区的文化气质、精神面貌、生活习惯又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即的氛围。
A:自然景观B:乡村文明C:社区文化D:人文景观答案:D5.乡村的节庆、农耕等活动均具有很强的可性。
A:群聚B:体验C:融合D:参与答案:D第三章测试1.乡村旅游市场更是一个特殊的______专业市场。
A:市场性B:国际性C:服务性D:乡村性答案:C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乡村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A:销售过程B:竞争对手C:零售商D:购买行为答案:C3.有效的______源于科学的市场调查。
A:营销决策B:市场调查C:市场评估D:营销调查答案:A4.______用于探询旅游目的地所要研究问题的一般性质。
A:预测性调查B:因果性调查C:探索性调查D:描述性调查答案:C5.下列不属于国际乡村旅游市场新趋势的是______。
1.2.1乡村聚落 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上册(含解析)

1.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指农村C.聚落指城市B.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物的集合体D.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2.根据小明同学的介绍,请你判断他的家乡属于( )A.城市B.集镇C.林场D.乡村3.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土壤肥沃D.环境恶劣4.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有( )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源④交通⑤资源⑥工业布局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5.下图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B.终年严寒C.炎热多雨D.地势高峻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民居反映气候湿热的是( ) A.蒙古包B.窑洞C.冰屋D.竹楼7.下图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8 .“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坡度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环境的地区( )A.炎热多雨区B.寒冷多雪区C.温暖干燥区D.温暖多雨区9 .读我国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聚落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和城市两大类(2) A 、B 、C 三处聚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其共同特点是:靠近河流,________充足,________便利;且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
A 、B 、C 三处聚落中海拔最低的是________。
(3)该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是屋顶垭度较陡,且大多粉墙黛瓦,反映出区降水________ (选填“多”或“少”)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图是对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右图是阆(làng)中城区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已有 2300 多年的建城历史。
(1)从对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可以看出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民俗资源与旅游章节测试

何谓民俗文化(物态和非物态)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民俗不具有()的特点。
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2【判断题】民俗通过传媒来进行记载与传播,但是民俗的发展不受传媒的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分3【判断题】“民间”和“风俗”构成了民俗。
我的答案:×都市民俗与旅游资源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匈牙利人于()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上海。
A、B、C、D、我的答案:A得分:分2【单选题】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与()密切相关。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判断题】一国的基础文化是政治文化。
我的答案:×乡村民俗与旅游资源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中不包含()。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2【单选题】从建筑风格上来讲,山西的()建筑比较多。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3【判断题】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物态的资源和非物态的资源。
我的答案:√得分:分【判断题】所有关于自然、人文、历史的东西都会被传承。
我的答案:×资源概念的新拓展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一种()。
A、B、C、D、我的答案:A得分:分2【单选题】()是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判断题】时效性和能动性是人力资源的两个特性。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李光耀先生认为,分散化的需求被集中化的资源所满足时,系统就会奔溃。
我的答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已完成成绩:分【单选题】资源可以通过()转化为财富。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2【单选题】资源的范畴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判断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大部分资源都是现实的资源。
我的答案:√创意民俗旅游资源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的要点()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2【多选题】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中的“三观”包括()A、B、C、D、我的答案:ABC得分:分3【判断题】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一种描述。
浙江乡土旅游_全国旅游知识题(答案)

乡土旅游-全国旅游知识题(答案)1 请按顺序说出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由“夏”说起。
答:夏、商、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2 请说出我国五岳的名称、所在地和主要特色。
●答:●东岳泰山位于省市,以雄伟著称;●西岳华山位于省华阴市,以险峻著称;●南岳衡山位于省衡山县,以秀丽著称;●北岳恒山位于省浑源县,以幽静著称;●中岳嵩山位于省登封市,以峻闻名。
3 我国的四大、三大石窟各指什么?●答:●四大是指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三大石窟是指敦煌的莫高窟、的云冈石窟、的龙门石窟。
4 请说出我国长江以南三大名楼的名称和所在地。
●答:●市的楼●的黄鹤楼●市的滕王阁5 请问“四绝”指什么?最高峰莲花峰有多高?●答:●“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主峰莲花峰海拔为1864米6 什么是“避讳”?请问“讳”和避讳的方法各有几种?●答:●“讳”指的是帝王、“圣人”、长官以及尊者的名字,平时用到这些字时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叫避讳。
●“讳”有三种,即国讳、家讳、和圣人讳。
●避讳的方法大致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和读音避讳法。
7 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下装有斗拱,它们有哪些作用?●答:●位于柱与梁之间的斗拱,由屋顶传下来的重量通过它传给柱子,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支撑屋顶的出檐,减少屋大梁的跨度;●装饰作用;●划分等级。
8“岁寒三友”是指哪些植物?为什么称其为“岁寒三友”?●答:●“岁寒三友”是指青松、翠竹和冬梅。
●因为它们具有不畏严寒的共同习性,又有着坚贞、不屈、清高的共性特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高洁的象征。
因它们的“志同道合”,被喻为“岁寒三友”。
9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它具体指哪些书?●答:●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乡村规划与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

第一章测试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数超过乡村人口数是在哪一年?()。
A:2011B:2015C:2005D:2020(答案:A2.影响乡村类别的因素有()。
A:地形地貌B:民俗文化C:经济发展水平D:区位条件答案:ABCD3.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有()A:传统文化逐渐消失B:农业衰退,生产力低下C:空心村现象D:农业特色产业质量不高答案:ABCD4.为了防御,聚落一般呈现壕、沟作为围合的空间阻隔。
()A:对B:错答案:A5.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历史文化名村的报批单位为()。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镇政府D:文物主管部门答案:A2.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村域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称为()A:蓝线B:黄线C:紫线答案:A3.村域内依据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范围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为空间管控的()区。
A:已建区B:禁建区C:限建区D:适建区答案:B4.村庄建设“1+1+6+N”规划体系中:“1大指引”是指村庄分类指引。
()A:错B:对答案:B5.传统的自然观决定了人们将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作为聚落营建的主导思想。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乡村产业按劳动、技术及资金密集程度分为哪些产业?()。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资本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ABCD2.下列属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有()A:人与自然的和谐性B:资源变化的季节性C:资源特色的地域性D:雅俗共享的文化性答案:ABCD3.乡村旅游市场按旅游者活动范围分类共分为哪几类?()A:国内市场B:机会市场C:海外入境市场D:国内出境市场答案:ABCD4.乡村产业结构是指,乡村生产系统中各产业部门的组合,是由乡村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
()A:对答案:A5.乡村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
关于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及答案关于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及答案答案:(1)我推荐的景点是阜虚公园。
公园以自然山石林泉为主,重塑“千年浮墟”佛道文化的开放式公园。
公园的主要景点是:大门牌坊、“元兴塔”、“太平鼎”及古“浮墟春涛”观景台等大型景点。
(2)千年文化,尽在阜虚。
(3)略(4)略(5)我选择的景点是:阜墟公园。
阜墟公园位于卓沙镇东北面,公园规划布局分为天然景观区和人造景观区两大分区。
天然景观区以自然山石林泉为主,点缀人工辅助设施或景点头、风车湖水和亭台楼阁等,天然景观区充分利用山峰、山谷自然错落而成景观。
该公园将是市民休闲健体、重塑“千年浮墟”佛道文化的`开放式公园。
公园的主要景点是:大门牌坊、“元兴塔”、“太平鼎”及古“浮墟春涛”观景台等大型景点。
这里既是阜沙人民休闲之地,也是他们健身的地方。
二1、报名《阜墟文化》2、栏目:浮墟春涛、人文特色、名胜古迹、历史渊源3、广告:(1)悠悠千年韵,眷眷阜沙情(2)千年历史,尽在阜墟(3)踏上阜沙路,再寻千年梦。
三、主题班会方案:(1)填写阜沙地图(2)故事会(3)我知道的阜沙历史(4)小品《游子回乡记》(5)歌唱家乡歌曲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明代诗人黄仲翁“西北朝宗派,东南合踏潮,长风随入夜,吹作雪翻飘。
”这首诗把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镇—阜墟如梦如幻,让人真有种蓝天白云,水接云霞,凝望难收;海风吹动衣衫,飘飘欲仙矣,这就是我们从千年文化中看到的阜沙,让我们骄傲的家乡。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共唱我们的神奇阜沙吧!结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短暂的时间总是伴随时快乐的时间消逝,但今天同学们唱响家乡的歌,倾诉家乡的爱,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也将会为我们那富有千年历史的名城名山而骄傲!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四、略五、略六、略七、略八、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乡土旅游》综合习题第一、二章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1、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4、浙江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5、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6、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
7、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8、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9、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10、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万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11、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12、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章炳麟、鲁迅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3、2008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
14、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
15、1919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16、浙江乌镇人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
17、1922年在宁波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18、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散曲。
19、浙江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主题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浙江旅游发展的总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并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A、9.18B、10.18C、11.18D、12.182、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
A、钱塘江B、曹娥江C、瓯江D、富春江3、浙江地势(),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D、南高北低4、浙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A、2000B、2001C、2004D、20035、浙江省海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
A、25B、26C、27D、286、浙江省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个。
A、3061B、3062C、3063D、30647、2009年浙江还开通了杭州——上海、()的动车组,车速大大提高。
A、杭州——宁波B、杭州——衢州C、杭州——温州D、杭州——台州8、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为(),居全国前列。
A、40.5%B、50.5%C、70.5%D、60.5%9、浙江省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
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内陆干旱气候D、高寒气候10、浙江省降雨量分布为由()逐步递减。
A、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B、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D、西北地区向东北地区11、浙江省共有地级市()个。
A、9B、10C、11D、1212、据省政府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年末常住人口为万人。
A、5120B、5130C、5140D、515013、浙江少数民族人口总是不多,但53个少数民族,仅缺和保安族。
A、畲族B、傣族C、回族D、德昂族14、在浙江省丽水市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景宁畲族自治县,所辖畲族乡(镇)。
A、16个B、17个C、18个D、19个15、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成为浙江地区盛行的一种生活用具。
A、铜器B、青铜器C、印纹陶D、玉器16、1963年在建德县乌龟洞发现的万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A、4B、5C、6D、717、唐朝时,浙江的越窑青瓷十分著名,诗人作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沈约B、吴均C、谢灵运D、陆龟蒙18、戏曲作家的《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的一个高峰。
A、高则诚B、杨维桢C、林逋D、周邦彦19、书画家是元初画家的宗主,他的诗、书、画名噪一时。
A、越孟頫B、黄公望C、马远D、马和之20、明朝浙江经济逐步发展,手工业以为盛,杭嘉湖成为全国的中心。
A、制陶业B、制铜业C、丝织业D、蔗糖业21、浙东史学的开山祖师是,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A、龚自珍B、黄宗羲C、章学诚D、袁枚22、曾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提倡“人格教育”的近代先贤是。
A、俞平伯B、蔡元培C、陶行知D、经享颐23、1920年1月,义乌人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A、陈望道B、章学诚C、蔡元培D、龚自珍24、年2月26日,南麂列岛解放,浙江全境解放。
A、1953B、1954C、1955D、195625、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省就占得席,总数居全国第一。
A、203B、204C、205D、20626、目前有440万浙江人在省外发展,万浙江人在海外创业。
A、200B、180C、150D、10027、以后,浙江文学逐步兴起。
A、汉朝B、六朝C、隋朝D、唐朝28、南渡的李清照和世居钱塘的成为宋代女作家的双子星座。
A、吴文英B、周密C、朱淑真D、秋瑾29、浙江作家王旭烽的茶文化三部曲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A、《南方在佳木》B、《不夜之侯》C、《筑草为城》D、《无梦谷》30、时期出现的说唱艺术,如陶真、弹词、评话、评词和俗曲等,它们在浙江曲艺史上起着承前起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A、秦汉B、唐宋C、明清D、民国31、盛行于时期的浙江灯影戏(皮影戏),被世界电影历史学家认定为电影发明的先导。
A、唐宋B、宋元C、元明D、明清32、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是国内知名的电影艺术家。
A、张石川B、张元济C、邵醉翁D、夏衍33、1931年,浙江人张石川等拍摄制作了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电影,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奠基之作。
A、《歌女红牡丹》B、《孤儿救祖记》C、《马路天使》D、《人小志大》34、电影《流亡大学》反映的是抗战期间西迁的历史题材影片。
A、杭州大学B、浙江大学C、西南联大D、复旦大学35、东汉时期,浙江的铜镜制造业已相当发达,其中以现在的()为著名的铸镜中心。
A、杭州B、宁波C、绍兴D、金华3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有文章,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A、鲁迅B、刘开渠C、周昌谷D、蔡元培37、,浙江舞蹈以“瓦子”间的群体性舞队活动为主体。
A、南宋时期B、北宋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38、1928年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曾聘任为雕塑系主任。
A、刘开渠B、李金发C、卢鸿基D、萧传久39、浙江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亿元。
A、6000B、5000C、4000D、300040、年蔡元培主持建立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从此杭州再次成为中国美术重镇。
A、1938B、1928C、1918D、1908三、多项选择是(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省内的三大名湖是。
A、杭州西湖B、绍兴东湖C、嘉兴南湖D、淳安千岛湖E、宁波东钱湖2、浙江沿海建有万吨以上的泊位的港口有。
A、北仑港B、舟山港C、海门港D、温州港E、象山港3、浙江省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
A、磷B、萤石C、石煤D、明矾石E、叶腊石4、浙江省有7个民用机场,其中为国际机场。
A、杭州萧山机场B、温州机场C、义乌机场D、宁波栎社机场E、舟山机场5、浙江气候的特点可概括为。
A、季风显著,四季分明B、梅雨季节长,日照不足C、雨量丰沛,空气湿润D、雨热季节变化同步E、气象灾害频发6、浙江省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和大雾等。
A、冰雹B、寒潮C、冻害D、大风E、大雪7、传入浙江省已具有1800余年历史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E、道教8、在下列浙江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2万的是。
A、壮族B、畲族C、土家族D、苗族E、回族9、浙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都记载了地方历史与典故。
A、赵晔的《吴越春秋》B、吴均的《齐春秋》C、王充的《论衡》D、袁康的《越绝书》E、沈约的《四声谱》10、吴越国佛教特别盛行,曾修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塔,仅西湖四周就兴建了等300多个寺院和100多座佛塔,有“佛国”之称。
A、灵隐寺B、昭庆寺C、六通寺D、灵峰寺E、云栖寺11、南宋时,词学中的浙江名家有等。
A、周邦彦B、吴文英C、陆游D、张炎E、朱淑真12、南宋时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南宋理学有等四大学派。
A、余姚学派B、四明学派C、永嘉学派D、金华学派E、永康学派13、明清时期,浙江书院盛极一时,杭州就有等四大书院。
A、敷文B、崇文C、紫阳D、诂经精舍E、嵩山14、隋唐时期,浙江藉著名文学家有。
A、骆宾王B、贺知章C、周邦彦D、孟郊E、白居易15、两宋时期,曾先后任职浙江的大文豪有。
A、白居易B、杜牧C、范仲淹D、王安石E、苏东坡16、浙江词人张炎等均为南宋词坛大将。
A、陈亮B、吴文英C、王沂孙D、周密E、陆游17、浙江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其中“四大南戏”等就是流传至今的传世之作。
A、《琵琶记》B、《荆钗记》C、《白免记》D、《拜月记》E、《杀狗记》18、据《醉翁谈录》、《夷坚录》等书记载,南宋时杭州流行的说唱艺术有数十种。
A、《都城纪胜》B、《繁胜录》C、《梦梁录》D、《武林旧事》E、《太平广记》19、1977年以来,经过改编的等成为书场上久演不衰的保留书(曲)目。
A、中篇弹词《美女蛇》B、长篇弹词《董小宛》C、杭州平话《海瑞》D、温州鼓词《王十朋》E、绍兴莲花落《闹稽山》20、清代杭州所产的丝织品有等不同名称,并远销海外。
A、“杭绸”B、“杭缎”C、“杭纺”D、“杭罗”E、“杭绫”21、《浙江省“三带十区”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三带”是指。
A、杭州湾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B、浙东沿海海洋旅游经济带C、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D、浙北沿运河旅游经济带E、浙中盆地旅游经济带22、浙江省已形成以杭州西湖为中心,以四条旅游线路构成的旅游网络,这四条旅游线路是。
A、杭州湾文化休闲之旅B、浙东风情之旅C、浙西名山名水之旅D、浙南奇山奇水之旅E、浙北运河古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