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概述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等矿山进行开采作业所必须的系统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通风系统的调整不仅影响到生产效率,同时也与矿工们的安全直接相关。
因此,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工以及矿山的安全。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前的基础准备工作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准备工作,以保证矿工的安全:1.对矿山进行分区划分,确定好矿工在开采作业中的安全区域;2.对矿井通风系统及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3.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分析,确定调整方案,确保调整后的方案符合矿山的状态。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采用以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可以确保在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过程中矿工的安全。
措施1:规定好通风工作程序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必须遵循相应的通风工作程序进行调整,以确保通风系统的顺畅,并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具体步骤如下:1.先对已有通风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查,明确调整方向;2.选定需要调整的系统和子系统,在调整前对相关设备、管道等进行检查;3.再次评估,预测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记录相关参数;4.涉及到改变机械、电气等方面的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戴上相应的安全帽、鞋子等防护设备;5.将所有的设备统一接地,以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的事故;6.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按照运行计划需要调整的部分和顺序进行,具体实施时,应遵循现场实际情况和操作人员的意见。
措施2:确保矿工安全撤离在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必须确保矿工的安全。
在进行调整之前,必须通知矿工撤离到安全区域,等到通知恢复正常后再返回工作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在撤离时,必须依次有序地撤离,避免出现拥挤、混乱的情况;2.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矿工的撤离和带领,避免出现道路堵塞、物品堵住路线等情况。
措施3: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在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必须对矿山内部设施、设备、人员等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必须对整个工作场所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性预防措施,并为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25083备用工作面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25083备用工作面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井生产需要,现需对25083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将25083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由25083运输巷进风,25083回风巷回风调整为由25083回风巷进风,25083运输巷回风。
为保证25803备用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调风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矿总工程师张书军担任,副组长由矿通风副总吕照辉担任,矿调度室、安监科、通风区、掘二区相关人员为小组成员。
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由25083运输巷进风,25083回风巷回风,调整为25083回风巷进风,25083运输巷回风。
操作方法:关闭25083运输巷车场一组防突风门,打开25083运输巷专用回风巷内的挡风墙;摘除25083回风巷的防突风门,将25083回风巷专用回风巷密闭。
三、通风系统调整所需的设施1、撤除的通风设施撤除1组防突风门即25083回风巷防突风门;1道挡风墙即25083运输巷专用回风巷内的挡风墙。
2、构筑的通风设施构筑1组防突风门即在25083运输巷内构筑1组防突风门;2道挡风墙:分别在25082运输斜巷及25083回风巷专用回风巷内。
四、准备工作及操作流程1、通风区在调整通风系统前对25地区所有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对于不够可靠的设施于当日整改完好,否则严禁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2、准备好调整系统时所需的仪器、仪表,如风表等。
3、矿调度室应在开始调风前向局调度中心汇报情况。
4、矿调度室在井下报告一切就绪后,请示矿总工程师同意,下达命令,进行调风。
五、安全技术措施1、总工程师在矿调度室进行指挥。
2、调整通风系统前将25091工作面、25083备用工作面、25煤柱回风巷内所有人员撤到进风大巷风流中。
掘二区电工负责将25083备用工作面和25煤柱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切断电源;采二区电工负责将25091工作面及回风系统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切断电源。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首先,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通风系统检查。
检查包括通风风机、排风系统、送风系统等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完整性,检查通风巷道和风筒的状况,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正常。
同时,需要检查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包括风量、压力等,确保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其次,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煤矿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案。
根据井下工作面的位置和矿井巷道布局,确定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并确保通风风流的合理分布。
通常情况下,通风系统采用上向下通风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多风口、双回风道等方式进行合理调整。
另外,通风系统调整中需要重点考虑矿井内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控制。
特别是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排放,需要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调整将其排放到安全范围外。
可以通过增加排风数量、调整风口位置等措施来增强通风系统的排气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增加检测仪器和报警装置,及时掌握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合理调整。
此外,通风系统调整还需要考虑全矿通风的平衡性。
煤矿不同巷道、工作面的通风需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控制阀门的开度、调整风筒的开启情况等手段,确保通风系统的平衡性。
通过合理调整通风系统,能够满足煤矿各个工作面的通风需求,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
最后,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还包括定期维护和保养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故障和磨损,定期维护和保养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洗和除尘,防止灰尘堆积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
总之,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检查、合理调整通风方案、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持通风系统的平衡性以及定期维护设备等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通防技术科编制人:杨震2018年9月16日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目的根据《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要求,待后期风井装备完成具备挂网运行条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为保证新旧通风系统切换时的安全,特制定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二、编制依据1、《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2、临煤审发【2017】10号文,关于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的批复;3、《煤矿安全规程》(2016);4、《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28—2006。
三、风险辨识1、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到位,参与人员未按照系统调整顺序进行系统调整,造成系统紊乱、风流短路、用风地点风量不足,造成窒息、中毒.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前,制定详细通风系统调整流程图,召开预备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将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传达至每个参与人员并签字确认。
2、通风设施施工不到位或施工质量较差,造成通风系统紊乱,局部地点风量不足。
防范措施:通风设施严格按设计施工,系统调整前要经通防技术科和安全监察科共同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3、系统调整过程中,仪器仪表不完好或操作不当,导致通风参数测定不准确,影响通风。
防范措施:各种仪器仪表不完好不得入井,现场使用仪器仪表时,必须再次检查完好性.4、系统调整过程中,现场警戒未设置或设置不到位,人员进入微风、无风区,造成窒息、中毒。
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对可能存在微风、无风区域要设置警戒,悬挂“严禁入内”警戒牌,严禁人员进入。
四、组织机构为保证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领导组.组长:孙毅(矿长)副组长:李云义(总工程师)魏庆阳(生产矿长) 徐衍超(通风矿长)孙玉宝(机电矿长)王荣年(安全矿长)成员:王志刚(通防副总)徐小波(机电副总)周成(安全副总)李建华(技术副总) 娄峰(生产副总)于刚(地测副总)阴法滨(通防技术科科长)武明刚(安全监察科科长)刘院(机电技术科科长)杜建廷(采掘技术科科长)高照全(地测技术科科长)孙兆军(调度室主任)巩金涧(监测监控队队长)张广勇(通防工区区长)设立井筒贯通与风机挂网运行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通风管道和通风了望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有任何故障或老化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第二,合理布置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布置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的采矿方法和矿井的载体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通风系统应能覆盖整个矿区,并确保通风风流的均匀分布。
风机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矿井的大小和通风需求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矿井内部的空气流动和清新。
第三,采取适当的通风方式。
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正、负压通风或双向通风方式。
正压通风适用于排风需求大的场所,如采煤工作面;负压通风适用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气体的场所,如爆炸作业区;双向通风适用于需要同时进行采煤和通风的场所,如走向连续采煤工作面等。
第四,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
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直接影响矿井内的气流分布和矿工的舒适度。
通风系统的风量应根据矿井的规模、采煤强度和工作面的数量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足够的气流量满足矿井的通风需求。
通风系统的风速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工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矿工工作时不会因风速过大或过小而造成危险。
第五,加强瓦斯检测和粉尘防治。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装瓦斯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矿井内的可燃气体,以防止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装粉尘防爆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矿井内的粉尘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同时,矿井通风系统应配备粉尘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矿井内粉尘浓度的变化,以确保矿井内的粉尘不超过安全范围。
总之,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矿井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采取适当的通风方式、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以及加强瓦斯检测和粉尘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矿井的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
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合理布置风门:在采煤工作面上下方向,设置适量的风门,通过开
启和关闭风门来调节通风量。
合理布置风门可以使风流量和风速均匀分布,避免局部通风不良区域。
2.安装信号灯和报警装置:在采煤工作面各个关键位置,例如回风巷、进风巷、风门等处,安装红、绿信号灯和声光报警装置。
这样,当通风系
统发生异常时,可以迅速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3.设置分级控制系统: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中,必须设置一
套完善的调控系统。
通过监测关键参数,如通风风量、温湿度等,实时监
测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控和协调。
4.增加防尘设备: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中,要合理增加防尘
设备,如喷雾装置、喷水装置等,有效降低工作面上的粉尘浓度,改善工
作环境,提高安全性。
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和设施,保持其正常工作。
例如,定期清洗通风管道、更换老化设备等。
6.加强培训和安全教育:对采煤工作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加强安全监控,实时监
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
7.采用先进的通风技术:结合现代化的通风技术,如微通风、屏障通
风等,将通风系统与采煤工作面紧密结合,提高通风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采煤工作面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保证采煤工作面的通风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因工作需要,需将通风井筒格局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立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箕斗斜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改为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箕斗斜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立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人员分工成立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一)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设在调度室,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1.地面指挥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指挥和指令下达,并对突发的问题做出处理办法,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2.动力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协调各单位进行各区域的停、送电工作。
3.主要通风机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前、后检查主要通风机、闸板、防爆盖的维护和就位情况,并负责收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的全部参数及风机风叶角度的调整操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检查配电系统,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及时处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各主要通风机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工作。
(通风系统调整前郭兴喜负责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确保正常运转;刘海生负责立井主要通风机)。
4.通风设施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井下通风设施的新建与拆除,负责相关风门的开启与关闭。
5.通风瓦斯组:由等组成,负责测定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及调整前、后的风量、风流方向及瓦斯浓度情况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处理。
主要测风地点::立井、26回风下山、箕斗斜井、立井、2604主巷掘进工作面、2604副巷掘进工作面。
:-120大巷进风、-135大巷进风、25采区回风、2503采煤工作面。
6.通讯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指挥部与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房、立井主要通风机房及各地区工作面和拆除、新建通风设施处的通讯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7.调度协调组:由等组成,在通风系统调整总指挥的带领下负责各单位的调度协调工作。
8.安全监督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
调整通风系统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

调整通风系统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调整通风系统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目前我矿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条件已具备,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成立通风系统调整领导小组:组长:冯庆文(总工)副组长:薛德平(通防矿长)白玉生(安全矿长)张江海(通风副总)成员:赵业跃黄世成陈峰青孙波李良民常俊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安全部,通风安全部主任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调整通风系统的顺利进行。
通风安全部负责对各施工队建筑设施质量进行验收。
二、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通防队作好调整系统前的准备工作,完善挡风墙装置、安全监测系统、风门闭锁装置,将用于控制风流的风门按顺序依次全部关闭。
三、调整前、后的通风系统1、调整前的通风系统一水平轨道下山一水平运输下山→南翼回风→总回风北翼回风详见《矿井调整前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2、调整后通风系统南翼回风→→总回风北翼回风详见《矿井调整后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四、通风系统调整所需的设施1、1700米一水平运输与北翼回风联络巷建筑2道永久无压风门;2、一水平运输与北翼回风(汇水联络巷)建筑调节无压风门2道;3、一水平运输与北翼回风(1501S溜子道)回风侧建筑挡风墙1道;4、一水平运输与南翼回风(最下部)建筑临时风门2道;5、一水平轨道运输联络巷(1850米联络巷)补建临时风障一处;6、一水平轨道巷与南翼回风之间(1700米联络巷)建临时风门1道,确保采区配电所风量稳定;7、清煤斜巷上部建筑永久调节无压风门2道;8、行人联络巷运输和北翼回风之间建筑临时风门2道;9、北翼回风上部原挡风墙需根据现场调整通风断面,预计调节窗扩到1.5米*2米。
详见《矿井调整通风系统设施构筑示意图》五、测风工作1、测风地点安排如下:总回风、主斜井、副斜井、一水平运输下山、一水平轨道下山、南翼回风、北翼回风。
2、测风要求:通风系统调整前测2-3次风量,调整后各测2-3次风量,以确定各地点风量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为优化通风系统,对3#煤层现保留3#轨道巷、3#皮带巷、3#变电所及3-5联络巷通风巷道进行密闭,密闭后对3#煤层风量进行分流至各大巷末端,为防止井下风流紊乱,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井下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调整,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第一节通风概括一、矿井采掘概况矿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立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矿井采用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内资源,主水平标高为+934m,开采5号煤层,辅助水平为+960m,开采3号煤层。
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现采掘布置在5号煤层布置1个工作面(5207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5201掘进工作面、5209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立井安装有两台FBCDZ—№26轴流式对旋通风机,电机功率355KW×2,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4905m3/min,总回风量4976m3/min,。
负压780Pa,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局部通风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功能,现井下共在用FBCDZ —№6.0局部通风机2组。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风量充足,无串联风、循环风现象,满足目前整个矿井通风需求。
三、矿井瓦斯等级及有关基础参数我矿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2018年8月鉴定: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3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9m³/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6m³/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0m³/;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5 m³/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3m³/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第二节通风系统调整方案一、组织机构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国庆副组长:郝志红陈继勇范清林薛福明史俊伟王银庆成员:李明亮常中会马占晓冯世忠侯恩星王栋高康邢东冯伟裱糊工瓦斯员测风员机电工董国庆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方案的审核郝志红负责通风区现场人员的分配和井下现场指挥陈继勇负责井下机电设备及机运区人员安排范清林负责调度室及采掘区队人员安排李明亮负责施工期间的技术指导马占晓负责各地点通风系统调整前后监督工作及安检科人员分配侯恩星负责组织通风工现场施工及各地点瓦斯员安排调整前后瓦斯浓度检测王栋负责现场测风员的通风系统调整前后的风量检测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在3#煤层密闭最后一道墙砌筑完成的同时,通过各地点安排测风员进行风量调节,各地点测风人员按照配风方案计划风量进行调整,在通过测风员测定及调节各地点风量,使各地点用风量达到预定计划风量,同时使各地点用风量满足要求。
三、工作安排1、系统调整前准备工作(1)通风工区作好调整系统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工具。
(2)裱糊工作好调整系统前3#密闭墙砌筑工作。
(3)各区队和人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到达指定地点。
(4)井下测风人员和瓦斯检查人员到位。
(5)防止风量调整时风流紊乱,井下人员必须撤离至进风巷,不得在工作面逗留。
2、通风系统调整前工作安排(1)通风区裱糊工提前对3#煤层变电所密闭进行通风口保留,对3-5联络巷密闭砌筑块完成时,两边进行同时密闭;待井下各地点人员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后,由调度室下达命令。
(2)一切准备就绪后,通风区侯恩星组织进行密闭工作,密闭砌筑完成后汇报调度室,由组长董国庆下达命令,调度室通知井下测风人员对各测风地点进行一次测风并及时上报数据,同时检查瓦斯异常情况,每半个小时汇报一次测风风量及瓦斯情况。
3、通风系统调整后工作安排(1)调风结束后预计各地点风量详见附表 1附表 1各作业地点配风风量(2)调风工作全部完成后,对矿井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和瓦斯检查。
(3)全检检查无异常后,由通风区李明亮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下达命令采掘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工作。
四、风量调整方案现我矿开采布局,即5207回采,5209掘进工作面,5201掘进工作面。
风量分配计划如下: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全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矿=4×N×K矿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45人;K矿—矿井通风系数,1.15;Q矿=4×145×1.15=667m³/min=11.12m³/s(2)按采煤、备采、掘进、硐室及其它回风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ΣQ采+ΣQ掘+ΣQ硐+ΣQ备采+ΣQ其它)×K矿式中:Σ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³/s;Σ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³/s;Σ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³/s;ΣQ备采—备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³/s;ΣQ其它—矿井除采煤、掘进和硐室外的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m³/s;K矿—矿井通风系数,1.15。
2、矿井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A:5207工作面风量核算采煤工作面应按瓦斯(或CO2)涌出量、工作面温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
a、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cf=60×70%×Vcf×Scf×Kcf×Kcl=60×70%×1.0×16.87×1.2×1.2=1020.3m³/minV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工作面温小于20摄氏度,取Vcf =1.0m/s S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 取Scf=16.87㎡Kch--采煤工作面的采高调整系数,工作面采高大于2.5m,取1.2 Kcl--采煤工作面的长度调整系数,工作面长度在150-180m之间,取1.2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B、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cf = 100×qcg×kcg=100×1.19×2=238m³/minqcg——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取qcg =1.19m³/mink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平均的备用风量系数,取2;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
C、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cf = 67×qcg×kcg=67×2.38×4=637.84m³/minqcg——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38m³/min kcg——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平均的备用风量系数,取4;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
d、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采=4×nc式中:Q采——工作面供风量,m³/min;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³/min;nc——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按交接班时60人考虑。
Q采=4×60=240m³/mine、按风速验算①、验算最小风量Qcf≥60×0.25ScbScb=lcb×hcf×70%Scb=lcb×hcf×70%=4.74×3.8×70%=12.61Qcf≥60×0.25Scb=60×0.25×12.61=189.15m³/min②、验算最大风量Qcf≤60×4.0ScsScs=lcs×hcf×70%Scs=lcs×hcf×70%=4.14×3.8×70%=11.01Qcf≤60×4.0Scs=60×4.0×11.01=2642.4m³/min③、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措施后,验算最大风量Qcf≤60×5.0ScsQcf≤60×5.0Scs=60×5.0×11.01=3303m³/min式中:Scb——回采工作面最大空顶距有效断面㎡;Lcb——回采工作面最大空顶距,取4.74m;Hcf——回采工作面实际采高,取3.8m;Scs——回采工作面最小空顶距有效断面㎡;Lcs——回采工作面最小空顶距,取4.14m;0.25——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小风速,m/s;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4.0——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大风速m/s;5.0——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及采煤机降尘喷雾措施后允许的最大风速m/s;根据以上计算,选取其中最大值(1020.3m³/min)为工作面需要风量进行验算。
故5207工作面配风量应不小于1020.3m³/min。
3、掘进工作面风量核算A:5209掘进工作面风量核算a、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每个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人数、风速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数值作为工作面迎头的需要风量。
1、漏风系数P=1÷[1-(L÷100)×P100]=1÷[1-(1100÷100)×3%]=1.49式中:P100—百米风筒漏风率,取3%;L—根据实际掘进巷道送风长度,取1100m;P—漏风系数。
b、按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2=100kq =100×0.48×1.8=86.4m³/min式中:Q2——掘进工作面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所需要的风量,m³/min;k——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q——根据瓦斯等级鉴定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取0.2m ³/min;100—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换算系数。
c、按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掘=67×Qco2×Kco2=67×3.6×1.8=434.16m³/min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Kco2——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取1.8);Qco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3.6m³/min67——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d、按工作面交接班的最多人数计算:Q1=4NK=4×28×1.25=140m³/min式中:Q1——掘进工作面按人数计算所需要的风量,m³/min;4——每人每分钟需要的标准风量,4m³/人;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28人,按两班交接班时的人数;K——备用系数;取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