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讲解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件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读 寒雨连江夜入吴,
诗 平明送客楚山孤。
歌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思考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引读:是的,因为在你心里永远坚守 的是——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配乐诵读 。
背诵诗句。
知诗法
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清香来表达自己的 志向,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手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拓 展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延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课 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 堂 “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小 “一逃一追”有力地渲染了紧张的气 结 氛。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
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 人们丰富的想象。
拓 ① 续写古诗:诗读到这里事情却还没有
展 讲完,作者跟我们卖了个关子:将士
延 伸
们最后究竟追到了单于没有?发挥你 的想象来写一写。
淡墨铺陈。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这是王冕心中透着淡淡墨香的孤傲的梅花呀!
引读:王冕呀,你拒绝了达官贵人,拒绝 了朋友,甚至拒绝了赏识你的皇帝,这样 便再没有人欣赏你的才华了,你害怕吗?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引读:是的,做自己最重要,做清白 正气的自己最重要!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说课稿教学设计

《墨梅》说课稿一、说教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

(二)读诗。

2.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3.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XX / X X / X X X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 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读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 ,这就是会读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字词听写
21 古诗三首
一、新课引入
自古多情伤离别,相处了那么久,分别之际, 总会有些不舍。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离别的古诗。
二、新课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会认

芙蓉
chán
单于
róng
莲蓉
yàn
砚台
luò
洛阳
qián kūn
乾坤
二、新课讲解
多音字
dān
各单位都要做好消防工作,以防患未然。
伤感 孤独 不舍
平明送客
天气的寒冷让人感到 寒雨连江
寒意和伤感,更让人伤心 与不舍的是与朋友的离别。

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再想想 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课 后第1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诗意: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 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何理解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 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 后在此分手,并作下此诗。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墨梅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
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 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 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 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花屋内。此时 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 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 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2.课件分类出示生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壶”“雁”的书写过程,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 帮助学 生记住字形和笔顺。
4.学生再次观察生字“芙、蓉、洛”,先观察书写动漫,再练写两个。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后再练写。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识字主动性 ,尊重学生的识字经验 ,提高书写指导的针 对性、实效性 ,培养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
①引导学生交流“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相机板书:清气满乾坤)②引导学生融情想象: 此时你站在小溪源头,有香气飘逸;现在你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 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 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真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导读:让我们一起边读古诗边想象这株“色淡气清”的梅花。
2.学生朗读古诗并汇报诗意,其他学生补充。
3.品词析句,感悟情感。
(1)解读“夜”。
1(相机板书:夜)夜:夜晚、黑夜、深夜。
2导思: 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3导学: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4导读: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单于溃败逃走。让我们一起读这两句诗。
(2)“洛”是三拼音。
(3)“单”是多音字。 在“单于”这个词语里读chán;表示姓的时候读shàn;其他情况一般读dān。
3.借助注释,初步谈谈对两首诗的印象。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诵读 ,加之注释及课前的相关资料的补充 ,使学生脑海 中形成一定的画面 ,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初步感悟诗歌的空灵之美 。
(2)解读“满”。
1导思: “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相机板书: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最新精品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1古诗三首《墨梅》最新精品课件
献媚的高尚情操。
所以“好颜色”不仅指墨梅的素 雅清丽,也指作者的淡泊清明。 “清气”不仅指梅花的淡淡幽香, 也指作者的清白正气。
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最后两句,托物言志,点明中心。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 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 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引读古诗
洗砚池头,梅花绽放;画纸之上, 淡墨铺陈。同学们接读: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呀,你拒绝了达官贵人,拒 绝了朋友,甚至拒绝了赏识你的 皇帝,这样便再没有人欣 赏你的才华了,你害怕吗?
读准字词
miǎn yàn
qián kūn
指名读诗
齐读古诗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读准节奏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再读古诗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一句一句地 读,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 想这句的意思。读完一首,想想 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 地方做上记号,同桌也可以边读 边讨论。
读背古诗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这首 古诗。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古诗。
会写生字
砚“石”窄小, “见”下框 稍长,竖撇和竖弯 钩下边外展。
乾 上边 “十” 要小,下边 的要大,乙 弯圆润、长些。
坤“土”窄小, 下横变为一 提,右边“日”扁 宽,居中,中竖长。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4.预习下一首诗《墨梅》。
其诗语言质朴,不拘常格。 主要作品:《竹斋集》等。
理解课题
王冕爱梅,这一天他家洗砚池边 的梅树开花了,那淡雅的色彩、 宜人的清香让王冕 沉醉了,于是他挥 墨画下了一幅墨梅 图。为了使画的意 境更加深远,他还 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4.能读懂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播放送别音乐)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选择用音乐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而有的人则选择用诗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释题,介绍诗人)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

(2)结合文中注释,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写了什么。

(3)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诗。

随机学习“壶”字。

全班齐读整首诗。

(2)从诗的前两句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①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②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秋风秋雨愁煞人”,“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凄冷气氛。

)③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④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些什么?①“冰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诗人想说明什么?②“玉壶”又是什么样子呢?诗人为何要这样比喻自己?(课件出示写作背景)(4)同学们已经能从前两句诗中读出孤独、凄凉之感,从后两句诗中读出乐观坚强之意。

那你们会吟诗了吗?(吟诗,就要入情入境地吟诵,抑扬顿挫地吟出诗的韵味)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三、拓展延伸,小结1.你们还知道哪些送别诗?2.小结:人生自古伤离别。

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只要我们学会珍惜,离别将不再忧伤。

7.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送别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 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初读课文
写景叙事 表明胸襟
fú róng
芙蓉楼送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luò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好诗句的停顿。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品有《卢纶诗集》。军营生活,使卢纶诗 风较为粗犷雄放,关于军旅边塞诗,写得极有生 气,为大历十大才子其他人所难及。
初读课文
dān (单纯) 单 chán(单于)
shàn(姓单)
塞下曲
lú lún (唐)卢纶
chán dùn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自己读一读, 读准字词的音。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塞诗,我们来了解一些。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板书设计
塞下曲
1.解读“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起感受单于逃 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
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 寒,寨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 的精神品质,读出诗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 景下溃逃的,我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 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被渲染出来了。 本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 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PPT《古诗词三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详解《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PPT《古诗词三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详解《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 笔下频频出现。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 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 (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以静衬动, 有景有物, 描写了乡村的寂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诗人介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1],字廷秀,号诚 斋,自号诚斋野客[2]。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3]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 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老翁和老妇。
当地方言。
诗意: 茅草屋又低又小,小溪边上长满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
着醉意,用柔媚的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 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 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
chú bō
锄剥
锄头 锄草
剥夺 剥削
想一想: 词跟诗有什么不一样?
上下两段
上阙
有长有短
换韵脚

下阙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 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讲解知识点我会写:芙:fú芙蓉芙渠出水芙蓉蓉:róng 芙蓉莲蓉椰蓉洛:luò洛阳洛河洛神壶:hú酒壶壶口铁壶雁:yàn 大雁雁群雁过无痕砚:yàn 砚台端砚砚池乾:qián 乾坤乾陵康乾盛世坤:kūn 乾坤坤表坤卦多音字:单:dān (单独)chán(单于)shàn(单姓)放学时,王老师说:“请姓单(shàn )的同学留下,我想单(dān )独和你谈一谈。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的目光全都刷向了他。

课后习题: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

”表现出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表现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质。

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介绍:王昌龄(?—约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主题:《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

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有关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这玉壶的冰那样纯洁透明。

注解:【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北,下临长江。

【连江】满江。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后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塞下曲》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介绍:卢纶(约742—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从军多年,他所做的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

主要作品:《塞下曲》《长安春望》《逢病军人》等。

主题:《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译文: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着黑夜逃跑。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注解:【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首领。

【遁】逃走。

【将】率领,这里读jiàng。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鉴赏:本诗情景交融。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表现了战士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

趁着漆黑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

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最后一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情景交融,一逃一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墨梅》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擅长画梅。

主要作品:《白梅》《梅花》《读史》等。

主题:《墨梅》这首诗表面是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

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注解:【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

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清气】清香的气味,也指人品纯净高洁。

【乾坤】天地间。

鉴赏: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

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

后两句,托物言志,点明中心。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同步练习一、选一选。

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A.明天B.清晨2.“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是:()A.纯洁的心B. 冰做的心二、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唐】,。

,。

三、《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地点是(),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品格。

【答案】一、1.B. 2.A一、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清晨,楚山,江宁,比喻,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第二课时一、加偏旁后再组词。

夫()各()()()见()申()()()二、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

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答案】一、扶(扶着)洛(洛阳)砚(砚台)坤(乾坤)芙(芙蓉)落(落叶)现(现在)伸(伸手)二、B三、1.骑马追赶敌人的骑兵,一路上大雪都把将士的刀和弓箭都覆盖了。

这些诗句表现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2.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这些诗句表现了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同步练习2一、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芙蓉(rónɡnónɡ) 洛(nuòluò)阳单(chán dān)于砚(xiàn yàn)台二、看拼音写词语。

yù hú dà yàn dùn táo qián kūn()()()()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 洛阳亲友如相问,。

2. ,单于夜遁逃。

3. 不要人夸好颜色,。

四、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在()为辛渐送行时的情景。

诗作淡淡的孤独,淡淡的(),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有谁能解?2.《塞下曲》第三首写将军()的情景。

3.《墨梅》这是一首()。

诗人赞美墨梅()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

参考答案一、芙蓉(rónɡ√nónɡ) 洛(nuòluò√)阳单(chán√dān)于砚(xi àn yàn√)台二、玉壶大雁遁逃乾坤三、1.一片冰心在玉壶2.月黑雁飞高3.只留清气满乾坤四、1.芙蓉楼哀愁心2.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3.题画诗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不向世俗献媚“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