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件标准化
型号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程序与要求

文摘:论述型号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范围、目标和一般程序,重点介绍型号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的审查项目及内容要求,包括共性审查项目、工艺总方案、管理用工艺文件、主要工艺规程及更改单等,并阐明标准化审查应做好的几项管理工作。
关键词: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航天型号;程序与要求。
苏桂萍张慧敏悦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519厂,山西长治,046012)型号产品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程序与要求工艺文件是产品制造的指导性文件,提高型号产品工艺文件的质量可为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审查(标审),从工艺文件的格式、完整性、页面质量、标识、签署及更改等多方面对工艺文件进行严格把关,是进一步规范工艺文件、提高工艺文件编制质量的重要环节。
笔者在多年的型号产品工艺文件标审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在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型号产品工艺文件的标审范围及目标标审的工艺文件通常应包括:工艺总方案;各类工艺规程;管理用工艺规程;专用工装、非标准设备的设计文件;其它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经过标审,最终应实现的目标:①最大限度地提高工艺继承性,尽量采用典型工艺、通用工艺;②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协调;③保证工艺文件贯彻标准及有关法规文件的正确性。
2型号产品工艺文件实施标审程序实践证明,工艺文件只有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完成标审以前的各级签署,按工作计划要求,以产品组(整)件、部件为单位成册送检,才能使标审工作实现闭环管理,使标审工作成为工艺工作的组成部分。
工艺文件标审流程如图1所示。
3型号产品工艺文件标审项目及内容要求3.1共性审查项目及内容要求工艺文件标审时,共性审查项目主要有工艺文件的幅面与格式、工艺文件的完整性、页面质量和标识、文字内容、签署及更改等。
标审应符合QJ903B《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的要求。
●幅面。
工艺文件的幅面尺寸一般应采用A4幅面,需放大时应符合GB/T14689《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要求。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标准版)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标准版)1.引言工艺文件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导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规范工艺文件的管理,提高工艺文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工艺文件管理制度,以规范企业的工艺文件管理。
2.工艺文件管理原则2.1科学性原则工艺文件应基于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编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2.2系统性原则工艺文件管理应涵盖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修订等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工艺文件管理体系。
2.3动态管理原则工艺文件管理应适应生产发展和工艺改进的需要,及时对工艺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工艺文件的现行有效。
2.4保密原则工艺文件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应严格控制工艺文件的传播和使用范围,防止技术外泄。
3.工艺文件管理职责3.1工艺文件编制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工艺文件,确保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3.2工艺文件审核部门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工艺文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
3.3工艺文件批准部门负责对审核合格的工艺文件进行批准,具有对工艺文件的最终决策权。
3.4工艺文件发布部门负责将批准的工艺文件发布到相关部门和岗位,确保工艺文件的有效实施。
3.5工艺文件实施部门负责按照工艺文件要求组织生产,并对工艺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6工艺文件修订部门负责根据生产实际和工艺改进情况,对工艺文件进行修订,提高工艺文件的适应性。
4.工艺文件管理流程4.1工艺文件编制编制依据工艺文件编制应依据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等相关资料进行。
编制要求工艺文件应明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操作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编制审批工艺文件编制完成后,需提交至工艺文件审核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工艺文件批准部门进行批准。
4.2工艺文件发布发布范围工艺文件发布范围应涵盖相关部门和岗位,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工艺文件内容。
工艺标准化

• 针对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制定灵活的工艺标准化策略,根据不同生产工艺制定不同的工艺 标准,确保工艺标准化的实艺标准化的认可度 和执行力 • 关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工艺标准化内容,确保工艺标准化与企 业发展相适应
• 工艺标准化实施效果 • 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通过工艺标准化,规范生产过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和人力资源消耗,提高生产 效率 • 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通过工艺标准化,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产品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通过工艺标准化,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错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工艺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工艺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工艺标准化的定义与目的
• 工艺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工艺标准,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过 程
• 统一工艺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一致,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差异 • 规范生产过程:明确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使生产过程更加有序和可控 •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错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工艺标准化的目的 •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生产过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和人力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统一工艺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一致,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错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规划与目标
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规划
• 明确工艺标准化的目标: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规划,明确工艺标准化的目标,确保工艺标准 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 分析企业生产现状: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规划,分析企业生产现状,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 问题和需求,为工艺标准化提供依据 • 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计划: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规划,制定工艺标准化的计划,明确工艺标准 化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工艺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4章工艺设计标准化

4.1 概述
•4.1.2工艺标准化的意义
➢传统工艺设计存在的问题
重视设计、轻视工艺,造成工艺设计水平较低: ✓工艺设计的质量取决于工艺人员,且存在工艺多样 性,使得工艺装备品种、规格、数量增加,生产计划 管理复杂,增加生产成本,延长生产周期 ✓一份工艺只针对一个零件,忽略同类零件之间的联 系,很少继承同类零件的优秀工艺;工艺人员工作繁 重,没有时间研究新工艺
4.2 工艺过程标准化的方法
4.2 工艺过程标准化的方法
✓复合路线法 将零件族中各零件需加工的工序都列在工艺卡片上
,然后进行工序叠加,形成零件族的成组工艺。 首先分析零件族内全部零件的工艺路线,从中选出
工序较多、流程合理、代表性强的一条作为基础工艺 路线,然后将其他零件的工序按合理的位置安插到基 础工艺路线中,就可得到一条适于整个零件族的成组 工艺路线。
4.1 概述
•4.1.3工艺标准化与CAPP的关系
工艺设计标准化是CAPP的基础,CAPP的产 生是工艺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相辅相 成。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CAPP和工艺标 准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工作范围和侧重点。
标准化和CAPP都是企业制造技术发展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
4.2 工艺过程标准化的方法
•4.2.1工艺标准化的方法
➢典型工艺法
典型工艺是最早的工艺设计标准化的体现,它的着眼 点在于使零件整个工艺过程(工序顺序和工序内容)实 现标准化。
典型工艺主要适用于产品品种和零件结构形状比较稳 定的系列产品或批量较大的场合。
4.2 工艺过程标准化的方法
➢成组工艺法
成组工艺首先着眼于缩小工艺标准化的范围,从构成 零件工艺过程的每一个工序入手,实现工序标准化;不 要求零件属于同一型,只要一组零件的某个工序能在同 一型号设备上,采用相同的工艺装备和调整方法进行加 工,则这组零件在该工序上便可归并成组。这种方式尤 其适合于产品加工由刚性制造向柔性制造转化。
工艺文件标准化的应用探讨

工艺文件标准化的应用探讨■ 谭雪锋(中航飞机西飞国际航空部件厂)摘 要:工艺文件标准化是企业提升工艺技术管理和水平的重要方法,是企业推进精益生产、集约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本文简要介绍工艺文件应用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分析了实施工艺文件标准化管理的优点,提出了推进过程中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工艺文件,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标准化管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4.009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ss Document StandardizationTAN Xue-feng(Airspace Parts Factory, AVIC Ⅺ’An Aircraft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Abstract: Process document standardiz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cess technology and its management, and to promote lean, intensive produ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rocess documents,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and shares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the method.Keywords: process documents,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标准实践1 概 述工艺文件是企业用于工艺协调与管理、产品生产准备与组织、现场操作指导与控制的技术类文件,是生产制造过程中重要的技术依据。
工艺文件标准化与CAPP

工艺文件标准化与企业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CAPP)的设计和实施一、企业工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1、企业工艺特点工艺设计是优化配置工艺资源,合理编排工艺过程的一门艺术,它是连接产品设计与产品制造的桥梁。
工艺规程是进行零件加工的主要依据,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被加工零件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以便能按设计要求生产出合格的成品零件。
一般的工艺编制过程是:按设计白图、零件清单进行工艺会审(工艺评定、工艺试验),制定工艺方案按设计蜡图、零件清单划分工艺路线按设计蓝图、零件清单编制工艺规程,选择加工方法,排出加工工序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参数、刀具、工艺装备,绘制必要的工序简图,编制工艺卡片,计算工时定额,材料定额,编制工装汇总、工艺关键件明细表、外协件明细表、焊接件明细表、锻件明细表、热处理明细表等工艺文件。
工艺设计处于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的接口处,必须分析和处理大量信息,既要考虑产品设计图样上有关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材料及批量等方面的信息,又要了解加工制造中有关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生产条件、加工成本及工时定额,甚至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工艺因素错综复杂,工艺理论又不成熟,因此说工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
工艺设计受到诸如企业的生产环境、产品类型、制造资源、生产批量、工艺习惯、工艺方法、工艺师经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受到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制约。
上述因素中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工艺设计方案的改变,因此说工艺在各个方面都充满着“个性”。
工艺设计产生大量的工艺数据,这些工艺数据是指导企业物资采购、生产计划调度、组织生产、资源平衡、成本核算等的重要依据,因此说工艺设计是企业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急剧增加,但系列产品的工艺具有很大的继承性。
不同产品中的相同或相似零部件具有相似的工艺,工艺卡片上的产品、组件、零件属性等信息源于设计图纸,工艺卡片之间信息联系密切,相同数据重复率很大。
工艺标准化建议书

工艺标准化建议书一、工艺标准化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质量工艺标准化能够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流程,减少因人为因素和操作差异导致的质量波动。
标准化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可以使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一致性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降低生产成本标准化的工艺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浪费,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标准化有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统一的工艺标准还可以减少因工艺变更和调整带来的成本增加。
3、提高生产效率明确的工艺标准可以使员工更加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减少培训时间和错误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化还便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4、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备完善的工艺标准化体系的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标准化也有助于企业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二、当前工艺管理存在的问题1、工艺文件不完善部分工艺文件内容不完整、不清晰,缺乏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导致员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执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工艺执行不严格尽管有工艺文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员工的主观意识和习惯,存在不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的情况。
这不仅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还破坏了工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工艺更新不及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产品工艺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
然而,目前的工艺更新机制不够灵活,导致一些新工艺无法及时应用到生产中,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4、缺乏工艺标准化培训员工对工艺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在工作中对工艺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
三、工艺标准化的建议1、建立完善的工艺标准体系(1)成立工艺标准化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工艺标准。
JBT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

JBT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治理导则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差不多任务、审查对象、内容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审查。
2 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差不多任务2.1 保证工艺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贯彻。
2.2 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统一。
2.3 提高工艺文件的通用性。
3 审查对象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要紧应审查产品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图样。
4 审查的依据a)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b)企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5 审查内容5.1 工艺规程审查a)文件格式和幅面是否符合标准规定;b)文件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是否符合相应标准,文字是否规范;c)所选用的标准工艺装备是否符合标准;d)毛坯材料规格是否符合标准;e)工艺尺寸、工序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是否符合标准;f)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要求是否符合安全和环保标准。
5.2 专用工艺装备图样审查a)图样的幅面、格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b)图样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文字是否规范;c)标题栏、明细栏的填写是否符合标准;d)图样的绘制和尺寸标注最否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e)有关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相应标准;f)选用的零件结构要素是否符合有关标准;g)选用的材料、标准件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h)是否正确选用了标准件、通用件和借用件。
6 审查程序6.1 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应由专职或兼职工艺标准化员进行。
6.2 工艺文件须由“设计”、“审核”(专用工艺装备图样还需“工艺”)签字后,才能进行标准化审查。
6.3 标准化人员在审查过程中发觉问题要做出适当标记和记录,审查合格后签字,对有问题的文件要连同审查记录一起返给原设计人员,经修改合格后再交标准化员签字。
6.4 对审查中有争议的问题,要协商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Z H U Z H O U L I N C E G R O U P C O.,L T D. 创造轨道交通装备部件新境界标准化通讯第7期产品开发部2010年7月本期目录1 产品制造过程标准化---工艺标准化 (1)2 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设计图样标准化审查内容 (19)批准: 阳吉初审核: 翟方志编制: 王金花产品开发部2010年7月31日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工艺标准化 工艺是指根据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加工操作、技术检验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工艺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艺标准化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加工成本为目的,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有重复性等特征的工艺文件、工艺要素、工艺过程进行统一、简化、协调、优化及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实施的活动。
1企业工艺标准体系构成企业工艺标准体系是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休系,是企业标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工艺标准体系一般由工艺基础标准、专业工艺技术标准、工艺装备标准和工艺管理标准四大类构成。
其内容见下图。
1)工艺基础标准:是指适用于面较广的工艺标准。
如:工艺术语、符号、代号、工艺文件、工艺参数及工艺余量等。
2)专业工艺技术标准:是指直接涉及产品制造质量的标准。
包括工艺材料及各类工艺方法(车、铸、焊、冲压等)的技术条件、操作方法、试验和检测等的统一规定。
3)工艺装备标准: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采用各种工具的标准。
包括对各类工具及其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规格、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的统一规定。
4)工艺管理标准:是为科学地计划、组织和控制各项工艺工作全过程的标准,包括对某些重要的工艺工作如产品生产工艺准备、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装备管理以及工艺定额管理等的内容、程序、要求等的统一规定。
2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工艺术语、符号、代号的标准化,是指对工艺文件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通过制定和贯彻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术语、符号和代号,使其成为工艺设计和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
对常用的工艺概念,如生产对象、工艺方法、工艺要素、工艺文件、工艺装备与工件装夹、典型表面加工及装配等,已经制定了术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应贯彻执行。
目前已颁布了相关的工艺符号和代号标准,如:工艺流程图符号,工艺装备的类、组划分和数学代号,机械加工定位支承和夹紧符号,热处理工艺代号等。
企业应参照有关的标准或资料,根据科学合理和实用性原则进行筛选,制定企业标准,以满足企业编写工艺文件和进行其他工艺工作的需要。
3工艺文件标准化工艺文件是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文件,是企业组织和指导生产和工艺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艺文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直接体现工艺水平,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为保证工艺文件的适用性,必须开展工艺文件完整性、文件格式统一性、文件管理有序性等一系列标准化工作。
(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用途工艺文件按照其使用范围,一般分为管理和指导生产现场操作用两大类,共涉及到四个方面。
其内容包括:工艺准备工作的基本文件、生产管理文件用工艺文件、指导现场作业用的工艺文件和产品质量控制用工艺文件。
1)工艺准备工作的基本文件成批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都是在工艺准备期|间完成的,其中最基本的文件是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工艺方案和工艺验证书。
a)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这项工作是在对产品及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目的是使新设计(或改进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以便在企业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法制造出来,同时便于维修。
b)产品工艺方案工艺方案是新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总纲和基本依据,内容包括:——自制件、外购件和外部协作的项目;——企业内部分工与工艺路线的安排:——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各种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要求以及重要工艺方法的开发与试验等。
在样品试制的初期,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之后,即应拟定工艺方案在样机试制和小批试制中予以实施,经过小批试制考验后加以修改、补充,提出正式生产的工艺方案,据此部署全部生产工艺准备。
c)工艺验证书工艺验证书是以工艺方案为依据,通过小批试制考验工艺设计的正确、合理和可行性。
最终保证正式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验证时,可根据工艺的复杂性和工序的重要度,划分关键工序、重要工序和一般工序。
工艺验证书中对于关键工序都要有详细验证记录,凡有具体数据的要做定量分析(如工序的能力指标等);一般工序允许做定性的验证核实,可以不做具体的统计计算。
2)生产管理用工艺文件这类工艺文件用于安排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和各种生产准备工作,主要由产品零部件的工艺路线表和各种明细表组成。
a)产品零部件的工艺路线表零部件的工艺路线表是以产品为单位,根据毛坯的选择和制造、零件加工与特殊工艺类别、外协件技术条件以及装备等要求编制的,其内容包括:——毛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与其他工艺处理顺序;——部件装配:——产品完工入库等全部生产过程的分工。
b)各种明细表明细表的种类繁多,如:零件明细表、外协件明细表、外购件明细表、外购工具明细表、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工位器具明细表以及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等,按工种或管理部门分别编制,作为计划、调度工作的依据。
3)指导现场作业用的工艺文件这类工艺文件通常称为工艺规程,主要用于生产现场指导工艺操作,同时又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基本依据。
按照内容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的和单项的,前者如工艺过程卡片,后者是各种工艺卡片、工艺守则和工序卡片。
a)综合性的工艺规程常用的综合性工艺规程是工艺过程卡片,它按照工艺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描述零件制造与装配过程各工序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以及有关的主要工艺信息(如设备、工装、工时定额等)。
工艺过程卡片又可分为:零件制造的全过程卡片(内容从毛坯准备工序开始,经过成形加工、性能及表面处理,到零件完工入库的全部工艺过程)。
产品与部件的装配过程卡片,以及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卡片。
b)单项目工艺规程这类工艺规程有三种代表性的类型:工艺卡片、工艺守则和工序卡片。
工艺卡片:是分工种编的一种工艺规程。
如:——毛坯准备用工艺卡片(铸造、锻造、冲压、坯料切割及落料等工艺卡片);——性能或表面处理工艺卡片(热处理、表面防护、电镀、油漆及喷沙等工艺卡片);——特种工序工艺卡片(塑料压制、注射成形、粉末冶金等工艺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只在某一工种内完成全部工艺过程,但实际上包含若干工艺过程的工艺卡片。
如:各种带螺纹的零件、弹簧、线圈及铁芯等工艺规程)。
工艺守则:是某一种通用的基本作业(操作)规程,可以在综合性的工艺过程卡片或其他工序中引用。
如:——产品装配与调整工艺守则;——划线工艺守则:——线圈浸漆工艺守则;——造型工艺守则;——铸造工艺守则等。
工序卡片:是为某道工序编制的工艺规程,包含该工序的加工内容和要求。
如果是某零件专用的工序卡片,则隶属于该零件的工艺过程卡片,或者它是专门为该过程卡片中某工序编制的详细工艺规程,如果是通用的工序卡片,则成为独立的工艺规程,可以被多种零件的工艺规程卡片所引用。
c)机床设备的调整和使用卡片机床设备的调整卡片,用来指导结构、功能比较复杂的加工设备的调整,以保证其性能、精度符合工艺要求。
如:自动、半自动机床和某些特种机加工机床(齿轮机床、螺纹磨床等)的调装卡片。
机床设备的使用卡片,用来指导正确使用多功能的、作业过程复杂的加工设备。
如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4)产品质量控制用工艺文件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起决定作用的关键、重要零部件,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并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工艺项目,以及现时质量尚未稳定的薄弱工艺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配有较详细的工艺文件加以严格管理。
这类文件主要包括:a)表明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活动内容和对重要工序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基本要求。
如;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工序质量分析表以及质量检验计划等:b)质量控制点上用的作业(操作)指导书、检验卡片、机床调整及工序质量控制图表等;c)为保证重要设备、专用工艺装备、量检具符合工艺要求而编制的定期检查、修理表;d)为保持作业现场的整洁、有序而设计的作业环境布置图表;e)其他,如工艺关键件明细表、质量控制点工作人员明细表等。
(2)工艺文件完整性工艺文件完整性,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中应具备的成套工艺文件,它是企业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保证产品制造质量的必要条件。
工艺文件完整性要求,一般是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生产性质、生产类型和企业生产条件来确定。
简单产品的工艺文件种类要少一些,内容也应简化一点,对于同样复杂程度及生产批量的产品,如果企业组织生产的方式存在差异,其采用工艺文件的种类和数量也不一样。
企业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参照相关的标准如JB/T 9165. l- 1998《工艺文件完整性》的规定而确定,见表14。
(3)工艺文件格式标准化工艺文件格式标准化是控制文件杂乱无序,保证工艺文件质量和简化文件编制工作的一项必要措施。
工艺文件格式统一和简化,不仅有利于技术管理和资料管理,也为实现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创造了条件。
企业应结合产品生产规模、制造方式和生产管理特点,可参照相关标准(如:JB/T 9165. l- 1998)《工艺规程格式》和JB/T 9165. 3 - 1998《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制定本企业各类工艺文件的格式要求,力求用最精简的标准化工艺文件组合成各种产品在生产中所需要的成套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中使用的术语、简化用语,以及指导工艺操作的图形、符号、代号、计量单位等,必须简明、准确地表达工艺设计的意图和传递工艺信息,保证操作者能直观地掌握和运用。
(4)工艺文件管理标准化为保证工艺文件完整、正确和统一,企业应制定工艺文件管理标准或办法,对工艺文件审核、会签、标准化审查等程序和要求统一规定,并明确文件批准后方可发布、实施。
保证文件有效性是工艺文件管理的目的,其内容包括:工艺文件的复制、发放、保管、修改和更换必须遵守的要求和工作程序。
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工艺管理的现状参照相关标准如JB/T 9169. 7 - 1998《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JB /T 9169.8—1998《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文件修改》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或办法),以保证企业工艺文件管理的规范化及工艺文件质量的稳定有效。
4.工艺要素标准化工艺要素是与工艺过程有关的主要因素。
工艺过程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因此,工艺要素包含了影响成品或半成品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诸多因素,如工艺参数、工艺尺寸和工艺余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