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煤地质说明书(表格)

合集下载

石门揭煤

石门揭煤

石门(井巷)揭煤防突设计编报内容一、说明(一)概述。

简述石门(井巷)工程用途,施工标高、方位、范围,巷道断面形状、尺寸、支护方式。

迎头位置及测点控制。

周边开采关系(包括煤柱、采空、地面钻孔)及采掘活动。

施工队伍情况。

•一、说明•(一)概述。

一、说明(一)概述。

•煤(岩)层倾向、倾角、厚度,所揭煤层顶底板岩性、结构,邻近煤层。

简述区域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巷道前方影响到揭煤范围内的构造及控制程度。

一、说明(一)概述。

•构造单元内及相邻区域煤层瓦斯含量、涌出量、突出指标参数(实测的最大瓦斯压力),历史上突出发生点及基本情况。

预计揭煤处的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

初步评价揭煤区域的突出危险性程度。

一、说明(一)概述。

•巷道掘进供风(局扇、风筒、风量)情况,局部通风系统,揭煤回风影响到的相关区域。

一、说明(一)概述。

•地质说明书(二)揭煤工序安排。

•简述揭煤防突工序及每道工序的施工组织安排,附防突工序流程图。

二、前探钻孔•(一)明确前探孔数量、控制范围和取芯钻孔的孔号,实施时距待揭煤层的法距。

二、前探钻孔•(二)附:钻孔施工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俯角或仰角,预计见煤深度、止煤深度、终孔深度等参数表。

二、前探钻孔•(三)要求:• 1. 前探钻孔控制范围、测斜取芯等内容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 2. 前探钻孔施工后必须提交的资料:钻孔开孔位置、见煤深、止煤深、孔长、取芯钻孔岩(煤)芯的采取率,以及施工过程有无喷孔、顶钻等异常现象。

三、测压(取样)•明确:测压孔数量不得少于3个(具备条件的,哪些前探钻孔兼作测压孔);开孔位置(距待揭煤层的最小法距),选择岩层完整的地方开孔;施工方位、俯角或仰角、终孔深度、终孔点控制范围;哪些孔取样,以及所取煤样测定的内容。

简述测压方法、封孔工艺。

要求:三、测压(取样)• 1. 测压钻孔必须穿透全煤,一次不能穿透的,必须进入煤层不少于3m。

封孔深度应大于10m。

三、测压(取样)• 2. 取样时应测定△P、f值及a、b吸附常数值等,并必须计算待揭煤层的瓦斯含量W。

揭煤地质说明书

揭煤地质说明书

揭煤地质说明书
模版
A 区段目前尚未litfTlL 斯区域划处,因揭煤区段位于地质构造异常強,对瓦 斯賦存
塩成较人的
瓦斯地 航幌况
U 巷道将揭露卷层砂岩,在局部小构造览育处*衽道金有顶板淋水札蚯板涌 水现
象,巷道施丄时应尺时胞丄水沟井配笛相应的挫水设备.
玉 昔逍將穿过泥岩"花匪混岩、砂质足岩、1ST 愎层、13T 煤民* 12愎层及 莒煤怨
警地层,岩性枚設碎’易发生片語及弹顶现象,巷道駁进过桎屮应根据地氐 层位变化,合理调整苍道文护方.式,保证巷道安全施工. 3. 苍道将穿过13-2. 13-1及12煤层,掘进过程中应加過地顾观测,苍道施 工怎
煤悝底板法站10口前应哎II 寸施工琦抉钻孔,擬阴煤层准确位-程,施工测止、抽 排站几并唳取相应的宜全技术措施确保证祐道安全揭开傑层.
4、 巻道将先后揭露FD77止断层和FD 托4斷层,卷道施1一鲍FD 花山晰层2血 前应
揽时施工前探衲孔,探用断层和煤层准确伉置。

空断泾影嗣*小构逍裂Kt 发育・ 在过断层时融好顶板和帮部的趙前支护井采取厠強支护的措届.
乳巷逍揭13-1煤层处可能任FD76正断层附近,构造应力集中,岩层碗碎* 瓦斯压力比较人.盂采巔叨虫的俣障描施后h 可揭煤’
问 题 建 I K。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xxx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的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1) xxx采煤工作面的位置四采区xxx工作面位于四采区-129〜-116m标高段,东部为F9 断层,西部为断层,南部为-126集中运输巷,北部为待采区。

井82)xxx采煤工作面的范围回风顺槽开口位置在-135集中运输巷,向北东延伸280米。

运输顺槽开口位置在-126集中运输巷,向北东延伸250米。

拉开切眼与回风顺槽贯通,长度为85米。

3)xxx采煤工作面的面积xxx采煤工作面的可采面积为19808E。

工作面开切眼标高为-115m,最低标高为-141m,伏采。

4)与地表的关系该工作面下顺槽位于主井筒门口东280米,上顺槽位于主井筒门口东368米,地表是丘陵地型,地面标高在+303.5〜320m之间,为旱田耕地。

由《四采区设计》工作面回采情况计算,回采该工作面不会造成地表出现裂隙、沉陷情况。

地面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会对地面造成影响。

二、工作面实见地质构造的概况,实见或预测落差大于2/3采高断层向工作面内部发展变化情况1、工作面实见地质构造的概况:运输顺槽掘送时在开口位置往北117米、132米,见两条错下正断层,第一条断层走向60°,倾向330°,倾角85°,落差1.8 米。

第二条断层走向60°,倾向330°,倾角57°,落差1.6米。

开切眼在运输顺槽开口前3米见一条正断层,错上,走向46°,倾向316°,倾角44°,落差2.1米。

2、工作面实见地质构造向工作面内部变化的规律:该条断层由于在运输顺槽没有见到,且断层落差在2.1米左右,预计回采60〜90米,此断层就会歼灭。

三、实见点煤层厚度、煤层结构和煤体结构情况,及其向工作面内部变化的规律1、实见点煤层顶板岩性、厚度运输顺槽见煤点顶板岩性是灰色砂质页岩,厚度在13米左右。

采区地质说明书样板

采区地质说明书样板

XX煤矿采区上组煤地质说明书1概况1.1 目的1.2 本地质说明书编制依据(1).《矿井地质规程》(试行) (1984)(2).《煤矿防治水规定》 (2009)(3).《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 (1983)(4).《煤矿安全规程》 (2011)1.3 编制本报告的资料来源(1).(2)1.4 编制本说明书的任务(1).系统整理采区地质资料,编制主要地质图件、附表,使之适应和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

(2).进一步研究地质构造、含煤地层和煤质变化规律,研究矿井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为解决采掘工作中出现的地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预计采区涌水量,明确矿井防治水的整体思路。

1.5 采区位置、范围、位置及地表情况1.5.1位置与地表1.5.2本说明书表述范围采区上组煤2、4煤,上下限为-220米到-530米。

1.5.3周边矿井的开采情况。

2 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2.1.以往地质工作本区共进行三次地质勘探工作:2.1.1找煤阶段2.1.2普查、详查阶段2.1.3生产补充勘探阶段表1 小港煤矿各阶段地质勘探工程量一览表2.2 生产时期的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工作采区自生产以来,为进一步查明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开拓设计、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工程师们补做了较多的基础性工作。

随着采掘生产的进行,及时开展了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编录、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

加强了矿井储量管理及动态分析。

现将矿井生产阶段所开展的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情况分述如下。

通过矿井地质编录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第一手现场资料,从而给矿井采掘设计和正常生产以正确的指导,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

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对煤系地层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及编录。

凡是穿层巷道均进行了逐层观测,对采掘工程中煤层的零星揭露点及煤巷作了系统的观测、编录。

地质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地质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开拓地质说明编制要求(试行)一、开拓、准备巷道均要编制开拓地质说明书开拓地质说明书格式以预想地质平、剖面图(1:1000)、柱状图(1:200或1:500)为主,并在图纸合适位置标注文字说明,图纸右下角附开拓地质说明书及附图审核会签图签。

二、文字部分要求1、巷道位置及四邻关系叙述巷道所在采区、开口位置、设计坡度、长度等;叙述巷道对应地面位置及盖山厚度、四邻及上下井巷工程(或采空区、实体)的位置、间距、生产施工情况。

2、地质情况叙述巷道开口层位、预计穿过的主要煤岩层和标志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叙述预计揭煤位置;叙述巷道预计揭露的断层(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含水性等)、陷落柱(位置、胶结情况、含水性等)、褶曲(位置、伴生节理、倾角变化等)等情况;分析构造、软煤岩层对顶帮管理、支护、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生产方面的影响情况。

3、水文地质情况叙述对巷道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的位置(揭露位置)、间距、厚度、富水性;老空区的位置、间距、积水量、积水高度、水位、与采空区贯通位置等;带压区域叙述巷道标高、奥灰水位、承压大小、隔水层厚度、突水系数等,对构造导水情况进行类比分析;盖山厚度较薄时叙述风氧化带深度、地表水可能影响情况等;预计巷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水形式、正常和最大涌水量,分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

4、其他隐蔽致灾因素情况叙述巷道穿过主要层位的物理力学性质;预计巷道揭煤前后瓦斯地质情况,瓦斯及高瓦斯矿井叙述瓦斯涌出量、自燃情况及爆炸性指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另外要预计瓦斯压力等防突指标参数;叙述周边老空区压力、采掘动压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情况;分析工程穿过(相邻)的煤田孔、水文孔、井下瓦斯抽采孔时导水、导气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等。

5、避水灾路线6、措施及建议针对2—4项中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因素提出顶板管理、排水、涌水观测、防治水隐患排查、超前探测、探放水、过交叉巷道等方面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三、图纸部分要求1、开拓地质说明书附图包括:预想地质平面图、预想地质剖面图、综合柱状图;2、预想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尺相同,设计巷道两侧50-100米范围内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均需填绘完整、准确;3、预想地质剖面图每隔100米左右加绘巷道顶底板岩性小柱状,每隔10或20米加强绘巷道里程位置,巷道内充填穿过的主要层位及标志层;一组开拓、准备巷道不在同一层位时,所有巷道均需绘制预想地质剖面图;一组巷道基本在同一层位(标高)时,绘制先施工巷道(或中间巷道)的预想地质剖面图;4、局部巷道地质条件复杂时,要绘制1:200局部预想地质剖面图;5、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范围包括巷道揭露层位及其以上4倍巷高、以下2倍巷高,要标注层厚和主要岩性物征;6、立井开拓地质说明书以预想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为主;7、开拓巷道设计中相关的联络巷、溜煤眼、通风立眼等附助工程的地质水文情况均要纳入主要巷道的开拓地质说明书,均需编制联络巷预想地质平、剖面图,立眼预想地质柱状图;8、工作面盖山薄、受地表水和风氧化带影响时,要绘制井上下对照图(1:2000或1:5000);9、各种图纸的内容、符号、注记等要求与《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及其补充规定等规范一致。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3.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该含水岩组包括二叠系、三叠系的所有地层。岩性以砂岩、泥页岩互层为主。该地层大面积分布在区域中西部,三叠系地层多分布在湫水河以西,多被第三、四系松散层所覆盖,仅在沟谷中有零星出露。该含水岩组赋存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以砂岩裂隙和风化裂隙为主,在沟谷切割深处多形成泉水,一般泉流量小于1.0L/s,属弱富水含水层,在接近地表的基岩,风化裂隙,富水性明显增强,局部为中等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多为HCO3·SO4—
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
层间距
(m)
夹 矸
层 数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结构
稳定性
最小~最大平均值
最小~最大
平均值
5
4.91~6.25
5.55
49.50~54.35
51.40
0~2
砂质泥岩粉砂岩
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
简单~较简单
稳定
8
3.24~3.50
3.32
0~2
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
石灰岩、粉砂岩
疏通防洪沟渠。本矿现各生产井口标高均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但每年雨季前,必须疏通各井口附近排洪沟渠,以确保万无一失。
回填塌陷、地裂缝。尤其在井田内的2条沟谷中,雨季须设重点监测和防治水工作区。随着今后采掘范围的继续扩大,采煤方法的提高,地表可能会出现更大规模的采空区塌陷、地裂缝,须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立即组织回填密实,以防洪水沿采空区塌陷、地裂缝灌入井下工作面。
一、二采区下伏:a、b、c
a.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水层组
本组岩性除泥岩、砂质泥岩、各粒级砂岩及煤层外,还发育主要由5-6层海相石灰岩组成,除9号煤层底板的石灰岩发育不稳定外,其余5层发育稳定。根据ZK1-1、ZK1-2、ZK3-1号水文孔对太原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31—0.0070L/s.m,渗透系数0.0154—0.1255m/d,水位降深36、24-53.09m,水位标高864.13—881.37,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SO4·HCO3—Ca·Na型或HCO3·SO4—Na型,矿化度1116-1236mg/L。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工作面概况:1603工作面北临1601工作面(已采),南临1605工作面(待布置),东为井田边界,西为2602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600m,倾斜长度120米。

1、地质构造及煤层(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n)及第四系(Q)。

现按地层由老至新的层序描述如下: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黑色或绿色具杏仁状构造的晶质玄武岩,致密坚硬,节理发育,中间夹有紫色、黄色或白灰色的凝灰岩,偶夹有含植物化石的黑色泥岩、炭质页岩和煤线。

顶部为紫红色或黄白色层状凝灰岩,颗粒极细,成分不易辩认。

本组厚220-260m。

该地层分布在矿区外的南部地带。

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本组为主要的含煤地层,总厚度200-260m,平均240m。

按岩性、聚煤情况和动植物化石的分布,可分为下、中、上三段。

分布在矿区南部。

下段(P2xn1):平均厚度110m。

多为不厚的砂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组成。

近底部夹有6-23m厚的二次喷发玄武岩。

本组只有一层可采煤层(C101b)。

产植物化石多而完整,主要有大羽羊齿。

中段(P2xn2):平均厚度50m。

主要由灰色粘土质砂岩、深灰色泥岩和富含鲕状菱铁质结核的粘土岩组成。

含煤6-8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煤层编号为C407、C409。

砂岩中产植物化石,主要有大羽羊齿。

上段(P2xn3):平均厚度80m。

主要由黑灰色钙质粉砂岩、泥岩、灰色细砂岩和褐灰色粘土岩组成。

这些岩石作有规律更迭,粒度韵律十分明显,在泥岩和粉砂岩中夹有薄层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

含煤十余层,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煤层编号分别为C504、C601、C603、C605,煤层顶板产大量动物化石,主要为腕足类、菊石等,在薄层泥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中产莛科化石,砂岩中还产植物化石。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本组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一、背景介绍二、煤矿地质揭露的目的揭露煤矿地质的目的是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煤炭资源所在的地层和矿层的位置和分布;2.了解煤炭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品位;3.评估矿层开采的难易程度和可行性;4.预测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瓦斯、水害等;5.为煤炭的选矿和利用提供参考。

三、揭露地质的方法和步骤揭露煤矿地质主要依靠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1.野外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调查是揭露煤矿地质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收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基本资料,并进行样品采集和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应包括的内容有: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层厚度和分布、煤炭质量和品位等。

2.钻探工作钻探是揭露煤矿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井下钻孔和井外钻孔进行。

井下钻孔主要用于获取煤层内部的地质信息,如煤层的厚度、倾角、煤层序列和煤的品位等;井外钻孔主要用于获取煤层下伏地层的地质信息,如煤层的底板、顶板、伴生层和层间岩性等。

3.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揭露煤矿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对采集的煤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如根据采集的煤样进行煤的品位测定、煤的硫含量、灰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等。

四、揭露地质的内容和要点煤矿揭露地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地层分析通过对地层的研究,明确煤层的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的分布范围和煤层的序列。

2.地质构造分析对煤矿区域的构造进行分析,包括断裂、褶皱的走向和倾角等。

3.煤的品位分析对采集的煤样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分析,测定煤的品位、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指标。

4.瓦斯和水害的预测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如瓦斯的涌出、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下陷和水害等。

五、煤矿揭露地质的应用1.煤炭开采规划揭露煤矿地质提供了煤炭开采的科学依据,为煤矿的规划提供参考,包括矿井的布局、矿层开采顺序和采煤方法的选择等。

2.矿井设计揭露煤矿地质对矿井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包括矿井的开拓方向和巷道的布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