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能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2.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4.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过着群居生活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6.“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8.假如你是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9.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0.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上 第一单元测试01附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上 第一单元测试01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3.这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下列选项对该遗址远古人类表述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三万年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千年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我们应通过什么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新5.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A.《史记》上记载说明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器工具C.考古发现他们喜欢吃烧熟的食物D.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6.小明假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下图),头像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这个头部复原像反映的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7.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人工取火D.会制造工具9.距今约7 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居民()A.粟B.水稻C.白菜D.芥菜10.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元谋人和北京人都知道使用火D.北京人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6.“民以食为天”,从采集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8.下列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等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9.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郑裴李岗原始居民10.以下是电视剧里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A.用火把肉烤熟食用B.使用陶器等装水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使用打制石器劳动11.“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远古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1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D. 修建长城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卫青D. 李斯答案:C. 卫青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A. 十常侍之乱B. 黄巾起义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 黄巾起义5. 三国时期,下列哪个国家首先被灭亡?A. 魏国B. 蜀国C. 吴国D. 晋国答案:B. 蜀国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答案:推恩令3. 三国时期,首先被灭亡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国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为巩固统一,他实行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还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及其作用。

答案: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一项政策,由卫青提出。

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这一政策既巩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诸侯王权势过大的问题。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繁。

这个时期的开始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之后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逐渐崛起,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战争不断,政治斗争激烈,同时也是汉族势力逐渐衰退,民族融合的时期。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否会制造工具,而不是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或人工取火。

2.根据《韩非子》记载,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3.根据图示,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山顶洞人。

4.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XXX、XXXXXX是中华文明的起源,XXX被称为“人文始祖”,XXX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XXX,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5.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是考古发掘。

6.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7.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采用天然火、使用骨针缝衣、制作黑、白陶、用麻纺成织品。

8.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9.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制造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10.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使用天然火、使用粗糙石器、种植水稻、制作彩陶。

11.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是种植水稻。

12.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人、山顶洞人、XXX、河姆渡人。

改写后: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而不是仅会使用工具或天然火或人工取火。

2.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3.根据图示,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山顶洞人。

4.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XXX、XXXXXX是中华文明的起源,XXX被称为“人文始祖”,XXX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XXX,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4.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炎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盘古B.黄帝C.大禹D.炎帝5.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 ( ) A.这是一种进步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这是一种退步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

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8.“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9.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

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黄帝——发明算盘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养蚕缫丝D.伶伦——制作音律10.株洲神农城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神农氏雕像,这是为了纪念华夏族的祖先()A.黄帝B.炎帝C.尧帝D.舜帝1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1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能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2.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4.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过着群居生活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6.“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8.假如你是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9.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0.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

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考试卷及标准答案

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考试卷及标准答案

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考试卷及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清朝D. 春秋时期正确答案:A2. 以下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制度?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明成祖正确答案:A3. 以下哪位皇帝建立了唐朝?A. 高祖李渊B. 太宗李世民C. 武则天D. 唐太宗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国的封建制度起源于商朝。

正确答案:是2.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时代。

正确答案:否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答案:秦始皇通过不断征战和联合各国反秦势力,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

2. 唐朝的最大贡献是什么?答案: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为后来的封建时代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

1. 社会等级制度2. 封建经济体制答案:1.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一是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被划分为君主、贵族、士人、农民、奴隶等不同的阶层,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出身和等级所决定的。

这种社会等级制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固化。

2. 另一个特点是封建经济体制的存在。

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导,土地是封建经济的基础。

土地被封建地主占有,农民则作为佃农或农奴供给地主劳动力和生产物资。

这种封建经济体制使得农民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同时也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对中国封建制度特点的简要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