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第四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
艺术哲学_第三章_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创造

所谓“艺术需要“,就是需要在对现 实事物的想象性再构造中表达生存情 感。
我们心中时有一种情感在涌动, 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一旦达 到一定的强度,便驱使我们去 表达。
严格意义上的艺术 家是什么样子的?
他首先必须是匠人。
• 所谓“艺术家”,该词语在欧洲中世纪” 与“工匠”是差不多的意思,社会地位 也与工匠差不多。一个贵族可以雇佣或 直接拥有艺术家,就和他们雇佣和直接 拥有一批工匠一样。在他们用晚餐时, 有伟大的演奏家为他们伴奏,他们都是 作为“宫廷乐师”而存在的工匠。至于 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独立的群体或 阶层,那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情。
• 使艺术家成立的第三个条件,是创作技巧的形成。 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那些公认的天才,比 如音乐方面的莫扎特、贝多芬等,同样需要在创作 技巧上经历艰苦的练习。莫扎特自己就说过:没有 一个人对作曲的研究曾经下过像我这样的功夫。但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是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每一部 作品在我们听来都像是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它们 自然而然地从一个优美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其中 并无一点技巧的痕迹。这一现象是意味深长的,很 能启示艺术技巧的本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他在法国留学时的艰难处境,从而形成悲天 悯人的情怀。为了看清楚这份领会,并且去 表现如此的情怀,这就引致他这一次的“三 重奏”创作。 此例虽然简单,却清楚地表明 了艺术创作的根本前提:生存情感之达到对 自身超越性的自觉。这种自觉并不是在理性 层面上的观念,而是在情感之中的,实在情 感中的感悟,或者说是“与感悟相统一的情 感”。经常发生“与感悟相统一的情感”, 乃是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一方面的前提。
•
此诗之境界,已经呈现出李白当时所欲表 现的情感的形象,逐使李白顿感自己创作之 余。我们完全可以说:此时之李白,是被崔 颢做成了诗人。 总之,艺术家能够自己解决如何表现的问 题,而常人每每只在艺术家作给他示范时才 能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样,常人就艺 术家而成为艺术家。这是柯林伍德在其《艺 术原理》一书中所主张的理论,我们认为它 是正确的。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艺术家的 情怀,也都有作诗绘画的潜能,然而,却是 诗人和画家才使我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
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艺术哲学

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艺术哲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学科,它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标准以及美的体验过程。
艺术哲学则进一步探究了艺术和美的哲学问题,包括艺术的定义、艺术作品的意义等。
一、美学的基本概念美学是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和美的学科。
美学可以研究和探讨的范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还包括自然景色、人的容貌等。
首先,美学研究美的本质,试图回答“美是什么”。
美学的思考要从审美经验入手,审美经验是个体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过程。
在美学的视野中,美是一种感性体验,一种被视为美好、优雅和令人愉悦的质感。
其次,美学探讨了美的标准和评价。
美学旨在寻找对美的普遍认同,提出一套客观的标准来评价艺术作品。
这些标准可以是形式上的,如对称、平衡和比例;也可以是主观的,如情感上的共鸣、观念上的启发。
最后,美学还关注美的体验过程。
美学家研究了美的体验对个体的影响,探讨了美对人们情感、认知和审美品味的培养作用。
美的体验也涉及个体对美的反应与回应,即审美情感的产生和表达。
二、艺术哲学艺术哲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追问艺术的意义、艺术家的创造过程以及艺术作品的价值。
艺术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来剖析艺术的本质,进一步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社会、伦理等领域的关系。
首先,艺术哲学试图给出艺术的定义。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尝试明确艺术的边界和内涵。
一种广泛接受的观点是,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表达形式,通过独特的形式和结构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品。
其次,艺术哲学关注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作品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可以传递思想、启发人们的思考,通过艺术来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最后,艺术哲学研究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的接受和解读。
艺术家是创造者,他们通过创意和技巧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而艺术作品的接受和解读则依赖于观众或受众,他们从个体的角度去体验和诠释艺术作品。
最后,美学和艺术哲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思考,它们与实际生活和人类文化紧密相关。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 成考核心考点笔记 成考 成考重点资料

《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课。
艺术概论即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个时代、各种风格、各类艺术现象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规律,并把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和概括,找出各门艺术现象的共性,归纳出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
作为学科课程的艺术概论,研究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特点和规律,并以简要、概括的方式总结和论述一些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基本原则。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提高艺术修养,了解艺术创作规律。
一、全书基本内容框架《艺术概论》6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课程性质第二节学科的任务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艺术活动第一节艺术活动的构成第二节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第三节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第四节艺术活动的功能第三章艺术种类第一节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第二节造型艺术第三节实用艺术第四节表情艺术第五节语言艺术(文学)第六节综合艺术第四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第三节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第五章艺术作品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第三节典型和意境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第六章艺术接受第一节艺术传播第二节艺术鉴赏第三节艺术批评附录: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赏析篇目各章节在考试中占总比分分布情况表第一章绪论要求1.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2.了解本学科的学科发展3.了解本学科的学科任务4.了解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第一节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1.艺术包含的门类艺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
从狭义上讲,艺术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各艺术门类,语言艺术也称文学,人们把文学与狭义的艺术并称为文艺。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古希腊是西方艺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古希腊哲学家对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影子”的产物,是“假真实”,仅仅是现实世界的模仿。
他的《理想国》中提出了“理想形式”的观念,认为真正的现实并非来自艺术作品,而是来自超越现实的理念。
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模拟”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再现,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
这种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使得艺术与宗教结合,艺术的创作受到了宗教的限制,主题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这时期的艺术哲学主要体现在对于艺术与神圣的关系上。
圣奥古斯丁认为,艺术是神启的产物,它可以唤起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虔诚。
而托马斯·阿奎那则将艺术作为宗教的辅助手段,认为艺术可以通过形象向普通人传达神圣的信息。
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的个体性和自由,并开始走向自然和人文主义,艺术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通过对人体结构和运动的研究,使得传统的宗教艺术向更加逼真的人文主义艺术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哲学家也开始提出新的关于艺术的思考。
伽利略认为科学和艺术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维特鲁威则提出了艺术的灵魂论,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神圣的灵感。
艺术家不再是简单的手工艺人,而是有着创造力和灵感的天才。
随着现代性的到来,艺术哲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的定义变得更加模糊和多元化,艺术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庞德看来,艺术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的不断表达,马克思则将艺术视为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批判。
尼采通过“审美的意志”理论,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本质的独特看法,在他的思想中,艺术是抽象思维的表达,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进入当代,艺术哲学思潮更加多元化,各种不同的艺术理论迅速涌现。
从波德里亚的模拟理论,到多德的美的感受,直到福柯的权力技术,都对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艺术概论(孙美兰)

5.时空艺术:舞蹈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它在 史前已获得了较高程度的发展。在人们还处 在野蛮群居生活的时期,就创造了难度较大 而又很美的舞蹈艺术。这时期的音乐只有伴 随这种舞蹈才动听。可以说,这是崇拜舞蹈 的部落,是由“舞蹈家”组成的部落。舞蹈 是人用自己的身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 连续性的运动,它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 间的艺术。
22
南宋 大足石刻 吹笛女 2021/3/27
南宋 大足石刻 养鸡女
CHENLI
23
2021/3/27
米隆 掷铁饼者
CHENLI
24
米开朗琪罗 晨
米开朗琪罗 暮
2021/3/27
CHENLI
25
米开朗琪罗 昼
米开朗琪罗 夜
2021/3/27
CHENLI
26
2021/3/27
CHENLI
米开朗琪罗 摩西 27
2021/3/27
CHENLI
4
第一节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021/3/27
CHENLI
返回
5
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 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 人类以心灵观照世界整体的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进行艺术 生产的方式。我们考察艺术,认识艺术本体的自律性,一 个关键的艺术哲学和美学命题是不仅把艺术作为一种意识 形态来考察,同时也把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来考察。我 们认为,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 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 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 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 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哲学艺术的本质与意义

艺术哲学艺术的本质与意义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哲学探讨艺术的本质与意义,是一门较为抽象和理论性的学科。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艺术的本质与意义。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指艺术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它不仅涉及到艺术作品的物质形态,还涉及到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义。
1.1 表现与创造艺术在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表现和创造。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创造力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转化为艺术形式。
1.2 独特性与创新艺术作品的本质还在于其独特性与创新性。
艺术家通过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方式,使艺术作品与众不同,呈现出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1.3 美与审美审美体验是艺术的核心本质之一。
艺术作品通过构图、色彩、音符等元素的组合,引发观者的审美感受,使人们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二、艺术的意义艺术的意义体现在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上,它能够启迪思想、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1 文化传承与创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艺术作品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艺术作品,人们能够了解和感知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同时,艺术也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艺术家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为社会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2.2 反思与批判艺术作品可以促使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
艺术家通过对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的揭示,引发观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并可能激发社会变革的力量。
2.3 情感交流与共鸣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带给人们愉悦、激动甚至震撼的心灵体验。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人际关系。
2.4 美的追求与享受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艺术带给人们的美的体验让人们追求美、欣赏美,并促使人们对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结语艺术哲学探讨了艺术的本质与意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哲学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艺术哲学 艺术品 的本质及其产生》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译者
群众
本质
结论
研究
规则
时代精神
艺术品
风俗
概况 版权
序序
艺术家
人性
先生
影响
丹纳
情况
艺术
01 出版说明
目录 艺术品的本质
04 第二章 艺术品的产生
05
附录 艺术家文学家译 名原名对照表
出版说明
诸位先生,
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
三 一
二
四
六
五
七
第二章 艺术品的产生
02
04
06
二
四
六
01
一
05
03
五
三
九 七
八
十
附录 艺术家文学家译名原名对 照表
注释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6 注释
丹纳在本书中探讨了艺术品的本质及艺术品的产生。他认为研究一件艺术品的本质,应该找出它的从属性, 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特征,然后才能真正了解艺术家、艺术品的本质;研究艺术品的产生则应该分析其所处的时代 精神与风俗概况,然后根据人性的一般规则,研究某所情况对群众艺术家的影响,由而得出的结论是客观而真实 的。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艺术概论》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艺术要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
A.
错
B.
对
2
【判断题】(20分)
艺术创作不需要凭借物质媒介。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艺术创作要具备审美情趣。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建筑艺术属于造型艺术。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0分)
艺术学之父是康拉德费德勒。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A.
对
B.
错
2
【判断题】(20分)
黑格尔把美学称为艺术哲学。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第一性、艺术世界第二性、物质世界第三性。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尼采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0分)
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A.
对
B.
错
第三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表现说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维科。
A.
对
B.
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至于某人更适合于在哪一种感性领域里成为工 匠,这倒是有先天遗传因素的,也就是说,能做 哪一类匠人,这一点是先天规定的。
• 成得了艺术家或成不了艺术家,是后天规定的 。不过,这里讲的“后天规定”,并不完全在个 人主观努力的范围之内,它更多地属于时代命运 的规定,属于由时代命运所带来的现实遭际,对 此,我们作为个人其实也没有选择。
• 概念赋形
•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我们每每惊叹于某些艺术家的创造性的想象力, 说它们美妙绝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依刘想的 话来说,乃是“神用象通”的结果。而“神用象 通”又从作者的“情变”中孕育而成。何谓“情 变”?依我们的理解,当指情感的升华,即由日 常情感而达到具有超越性的生存情感。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巧妙的艺术构思,并不依赖于技巧上的 别出心裁,而是来自艺术家深广的情操。 所以,在“艺术家”“艺术天才”这一概 念中,首要的内涵就是“神思”。
• “艺术天才”虽是天才,要形成神思,仍须付 出生活苦难的代价:他既要处在实际生活的利害 冲突与种种磨砺之中,却又要能够超然物外,不 操心和执著于利害得失之分别。如此,他才能把 具体的生活感受上升为对人类处境之真相和意义 的领悟。
• 他是这样去学习技巧的:他能迅速地领会它们 与体验之呈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 从古以来真正的天才都感到完成作品所需要 的技巧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有本领迫使最枯 燥和表面上最不易驯服的材料听命就范…艺术家 对于他的这种天生本领当然还要经过充分的练 习,才能达到高度的熟练;但是很轻巧地完成 作品的潜能,在他身上却仍然是一种天生的资 禀;否则只靠学来的熟炼决不能产生一种有生 命的艺术作品。
•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艺术家,这是一个标准:要 看一看他对形象的材料有没有足够的兴趣,能不 能与形象的材料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 如黑格尔所说的,凡卓越的人物都有超乎寻常 的广博的记忆力。
• 深广的心灵的特征就是能够不断地开拓兴趣的 领域,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许许多多的事物上去 。
• 斯特拉文斯基在其《音乐诗学六讲》中有这 样一段话:“一个人是否真正的创造者,可以 根据他在自己的周围的那些最普通最平凡的事 物中发现值得注意的内容的能力来衡量。他所 关心的并不一定是优美的风景,他也无需用稀 世珍宝把自己包围起来,他也无需苦苦寻见, 以求有所发成为他工作的向导。”
• 三、艺术家的形象记忆力
• 记忆力有两类:一类是形象的;一类是逻辑的 。逻辑的记忆力涉及的是事物的特殊的规定性以 及诸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和逻辑关联。形象的记 忆力涉及的则是事物形象的多样化以及诸形象之 间的联系。
• 丰子恺先生曾在《视觉的粮食》一文中回忆自己
当初面对着石膏像作素描写生时的感受:
• 二、艺术家的神思
• 开首即借用(庄子·让王》中的话—“形在江 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用以指明“神思”的 本意是指人心可以突破眼前景物之局限而达于高 远之境界,故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艺术 之构思,不是做当前景物之奴隶,而是神思。我 们在此引述其中的两段文字:
•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 ,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 所谓“艺术天才”,非指匠人意义上的天赋。 “有天赋的匠人”并不是艺术家的本质属性。那 么,该从何处去指认艺术家的“天才”呢?让我 们先来看一看“艺术天才”成立的前提。
• 第一,他敏于领会包含在日常生存情感中的超越 性存在。
• 生存情感之达到对自身超越性的自觉。这种自觉并不是在理性层 面上的观念,而是在情感之中的,是在情感中的感悟,或者说是“ 与感悟相统一的情感”。经常发生“与感悟相统一的情感”,乃是 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一方面的前提。
• 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二方面的前提是,善于将工 匠性的构形技巧与对超越性存在的感悟统一去, 使前者成为后者的表现手段。
• 同样地,也可以倒过来说,对于艺术天才而言 ,也不存在仅仅作为技巧的技巧,亦即不存在离 开想象的技巧。对艺术家来说,技巧是想象的器 官。艺术家的想象力,让技巧灵化,使之成为性 灵的表达工具,从而摆脱了技巧之单纯的工匠性 。就此意义而言,技巧在天才眼中是既实又虚、 既有又无的。
• 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在这两行诗句中连用了四个地名,很少有人敢 这样写。四个地名堆砌起来,会让人觉得枯燥而 机械,但我们读这首诗时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 一连串的地名在此恰好生动地表现了在战乱甫定 、喜还故里之时的那种归心似箭的体验。四个地 名的枯燥材料,在杜甫的笔下,反倒成了意气风 发的精神形象。显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文学天 才。
• 第一节 艺术家的基本特征
• 一、“艺术家”何人 • 艺术家首先是常人。 • 常人潜在地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有用艺术表达情
感的冲动。 • 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首先必须是匠人。
• 匠人是可以培养的,因此,匠人与常人没什么 区别,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只要有特定 的条件,受特定的训练。自然,在成为匠人这一 点上,常人之间会有个体差异,有些人在某些感 性领域内可能比较迟钝,在另一些领域中则比较 有天赋。严格说来,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 己的工匠领域。
• 四、技巧与体验的同一性
• 因此,提出如下问题是有意义的:创作技 巧的本质是什么?它与作品之形成的关系是什 么?一望而知的关系似乎就是:技巧是造成作 品的手段。但是,在“手段”这个用语中, 正隐含着形式与内容的区分:“手段”是用 来造成作品形式的东西,而“目的”则是作 品的内容。
• 一般而言,艺术天才总是只属于一个艺术领域 。在艺术天才所属的艺术领域中,他的技巧与他 体验世界的方式是同一的。若他是画家,他对于 光、影、色彩、线条等,有一种把它们同体验世 界的方式结合起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