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法.
输油管道双管同沟敷设停输过程的数值计算

结 果表 明 : 提 高原 油和 成品 油 的初 温 、 增 加 管道 埋地 深度 都 会 增加 原 油 管道 的停 输 时 间 ; 当管道 间距 大 于1 . 2 m 以后 , 成 品 油管道 对 原 油管道 的停 输 时间 的影 响很 小。 1 . 2 m 为 双 管 同沟敷 设 管道 安 全运 行
2 01 3正
管
技 术 5 设 各
2 01 3 No .1
第 1 期
Pi pe l i n e Te c hn i q u e a n d Eq u i p me n t
输 油 管 道 双 管 同沟 敷 设 停 输 过程 的数 值 计 算
鞠 磊
1 6 3 4 1 1 ) ( 大庆油 田有 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 司南一油库 , 黑 龙江大庆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a f f e c t o f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b e t w e e n t h e p r o d u c t o i l p i p e l i n e a n d t h e c r u d e o i l p i p e l i n e l a y i n g i n o n e d i t c h a t d i f e r e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 d i f e r e n t d e p t h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d i s t a n c e s . B a s e d o n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h e a t ra t n s or f a n d h y d r o d y -
定额工程量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公式一、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第七册)1.管道沟槽挖土方工程量管道沟槽挖土长度以管道中心线计算,沟槽宽度按设计图示宽度计算。
如设计未作出具体规定时,按下式计算:B=Dg+K式中 B----沟槽底宽(m)Dg---管道公称直径(m)K----沟槽底工作面宽度(m)沟槽底工作面按表1规定计算。
表12.机械管道沟槽放坡系数按表2规定计算表23.管道沟槽挖石方,执行工程所在地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相应定额及计算规则。
4.管道沟槽回填,不扣除管道所占长度,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余土外运不再计算。
二、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第十三册)(一)除锈、刷油工程1.设备、管道表面除锈、刷油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金属结构以“公斤”为计量单位。
1)设备、管道本体刷油表面积计算式:S(m2 )=L×π×D ⑴式中 L----设备、管道长度;D-----设备、管道直径;π----圆周率取3.14.2)管道及设备筒体部分绝热保护层外表面刷油面积计算式:2 .设备封头绝热保护层外表面刷油同计算式(7):3. 各种管件、阀门、设备人孔、管口凹凸部分的除锈、刷油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不另行计算。
(二)绝热工程1.绝热工程量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计算式详定额第224页:V=L*π*(D+δ+δ*3.3%)*(δ+δ*3.3%)⑵3.3%-------绝热层厚度允许偏差系数。
2.设备筒体及管道绝热后表面(即保护层面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详见定额第224页3.带伴热管的管道绝热。
1)单管伴热、双管伴热双管夹角≥90°时,绝热后综合直径计算式为:D=D主+d伴+(10~20mm)⑶式中 D主------主管道直径(外径)d伴------伴热管直径(外径)(10~20mm)-----主管与伴热间空隙,此空隙按设计要求取定。
如果双伴热管的管直径不相同时,则d伴取直径较大的计算。
2)双伴热管双伴热双管夹角>90°时,计算式为:D=D主+1.5d伴+(10~20mm)⑷将式(3)、(4)计算结果D代入公式便可计算出带伴热管道的绝热层、保护层工程量。
油气长输管道并行敷设的几个问题探讨

油气长输管道并行敷设的几个问题探讨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油气管道的建设活动日益增多。
但在部分地区,由于受规划、地形、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多条管道并行或同沟敷设的情况不可避免。
与单管敷设相比,并行敷设具有节省工程投资、减少环境破坏、便于管道投产运行管理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增加相邻管道安全影响、增大施工及维修抢修难度等不利因素。
本文将结合中石化某管道项目新疆段并行管道敷设的经验,对并行长输管道前期设计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为以后管道设计过程中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标签:油气管道;并行敷设;安全间距;存在问题1 前言自1959年国内最早的原油管道克拉玛依—独山子线投产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产管材制造能力和管道敷设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迎来了管道建设的高峰期。
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三线、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和拟建的西四线、西五线、川气东送复线,将会陆续实施,国家将逐渐形成由北到南、自西向东的油气输送管网,与此同时多条管线并行敷设、联合运营的情况也会日益增多。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管道的并行敷设问题将会显的尤为突出。
2 并行管道敷设的优势油气管道并行敷设即新的输油气管道沿着已有的输油气管道走向平行敷设,或者将两条或多条管道等距离敷设在间距不大的平行走向的管沟中。
现阶段管道的并行敷设以其独有的优势而倍受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土地保护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管道并行敷设减少用地的影响,节约了土地资源,符合我国土地保护政策。
2.2 规划生态方面由于管道的并行敷设减小了对地方土地的切割,易形成能源管廊带,利于当地政府的规划管理;同时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 管道并行敷设设计技术研究为妥善处理好新建管道与在役管道并行敷设段的相互关系,对油气管道并行段间距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新建管道施工,在不对已建管道的运行构成不良影响和破坏的前提下,要兼顾地方规划要求,减少新建管道的工程量与投资,同时确保在运行过程中,某一条管道发生事故,不会对另外一条管道产生破坏。
论农田段双管同沟沉管下沟的施工方案选择

论农田段双管同沟沉管下沟的施工方案选择【摘要】由中石油管道二公司承建的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标段,多为天然气单沟,原油与成品油同沟,天然气与原油、成品油并行敷设。
其中农田平原段土质含水量较大,管沟成型后如若不尽早回填,管沟积水会相当严重,一旦管沟受积水浸泡,出现大面积塌方,除了造成经济损失外,还会给安全方面带来巨大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在中缅管道项目YAL073至NH005区段,采用沟上焊接、沉管下沟的施工方案,极大的缩短了管沟开挖与管沟回填之间的时间,把耗时、费力、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工序安排在管沟开挖之前,对于土质疏松、地下水丰富、管沟容易塌方的地段,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农田段;双管同沟;沉管下沟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规划的重大天然气管道项目之一,是我国油气出口的西南战略通道。
由中石油管道二公司承建的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标段包含中缅天然气干线、中缅原油干线、云南成品油管道(楚雄-大理段)等三部分工程,线路起于云南省楚雄南华县与大理祥云县交界,止于昆明富民县与寻甸交界,管道总长约504km,站场4座、阀室16座,隧道12条。
其中,管道二公司土石方机组负责施工区段天然气干线与原油干线除了在YAL027至YAL039区间段同沟外,其余均为天然气单沟,原油与成品油同沟,天然气与原油、成品油并行敷设。
本标段局部地段的地质、地形及地下水埋深的勘察情况表明,局部地段地下水位高,土质软,土壤含水率较高,承载能力低。
若采用沟下焊接,当管沟成型后,沟壁容易塌方,对沟下焊接工人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其次,沟下焊接施工工序多,尤其对于双管同沟,这包括焊接结束后进行防腐补伤、焊口检测拍片、等待出片结果等等,倘若任何一个工序受到耽误,譬如焊口检测不合格返工补修重新出片、受百姓阻工等都势必都会对整体管线造成严重影响。
而且,农田平原段土质含水量较大的区段不在少数,管沟成型后如若不尽早回填,管沟积水会相当严重,一旦管沟受积水浸泡,出现大面积塌方,除了造成经济损失外,还会给安全方面带来巨大隐患。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范本模板】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J404-200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5年5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33—2005,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
3、1.0.4、2。
2.1、5.4。
10、7。
2。
2、9。
1.2(2)、12。
1。
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8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2月5日前言根据建设部文件建标[2000]284号文件要求,标准修订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土方工程;3. 管道、设备的装卸、运输和存放;4。
钢质管道及管件的防腐; 5.埋地钢管敷设;6。
球墨铸铁管敷设;7.聚乙烯和钢骨架聚乙烯管敷设;8.管道附件与设备安装;9。
管道穿(跨)越;10。
室外架空燃气管道的施工;11。
燃气场站;12。
试验与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全面修订原规范;2.钢质管道的压力由0。
8Mpa提高到了4。
0Mpa;3.新增球墨铸铁管道、聚乙烯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道的施工及验收规定;4.新增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煤焦油瓷漆、熔结环氧粉末及聚乙烯防腐的施工及验收规定;5。
增加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定;6.新增室外架空燃气管的施工及验收规定;7.新增燃气管道附件及设备安装的施工及验收规定;8.新增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的施工及验收规定。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长隧道双管同步敷设施工技术

长隧道双管同步敷设施工技术梅伯全董伟杨廷(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第三管道工程处)摘要:唐家尖隧道长2961米,为目前最长的管道隧道穿越施工段。
CPP-327机组合理安排动力、照明电缆布置,运用隧道专用龙门吊、超低吊型环链电动葫、运管炮车和焊接小车,使隧道施工安全度增加,施工工期大幅度缩减,成本降低。
为长隧道双管同步敷设施工提供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长隧道;双管同步敷设;龙门吊;焊接小车;缩短工期;节约成本1 工程概况兰成—中贵油气管道工程第三标段康县段地区地势起伏大,为缩短工期,保证管道建设及建成管道安全,采用油气管道共用隧道敷设施工。
隧道穿越施工存在施工作业空间小、湿度大,人员、机具、设备相对较为集中,质量不易控制、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特点。
唐家尖隧道长2961米,位于海拔3108米的高山上,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油气运输隧道。
该隧道进口段1650米,纵向坡度为7.98%,出口段1311米,纵向坡度为0.3%,为“人”字形输油、输气双管同步敷设隧道。
2 施工方案唐家尖隧道为“人”字形隧道,采用从“人”字形交叉点起头,CPP-327机组分为两个小机组由中间往两端洞口方向进行施工,采用公司最新获得专利的具有电动吊装和行走功能的龙门吊进行卸管、组对。
两端同时施工,大大缩短工期,为兰成—中贵的按时投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施工方法3.1 施工准备3.1.1 营地建设唐家尖隧道两端均位于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无现成道路,管材及其他车辆进入需依托管道伴行路。
冬季施工多雨雪天气,伴行路泥泞,设备、人员不易进场,因此选择在隧道进出口两端建设营地。
山高无居民居住,在山间找到干净泉水作为日常生活水源。
营地住房为简易板房,生活照明、取暖用电由电工布线安装。
图 1 雨雪天道路难行,员工步行上山图 2 唐家尖山顶隧道口营地3.1.2 场地准备分别在隧道进出口两侧各修筑一临时堆管场及操作平台,用于堆放管材及施工设备。
雨雪天气道路湿滑,运管车辆不易进入,堆管场应足够宽敞及安全。
球墨铸铁管类长输管道双管同槽敷设施工技术

球墨铸铁管类长输管道双管同槽敷设施工技术作者:王宇红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4期王宇红(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摘要:采用“双机双管”的施工工艺,即“沟上机械排管吊运、沟下机械铺设连接”,解决了技术难题,减少了征地面积和征地时间,且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能够保证,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双机双管;大直径;球墨铸铁管;长输管道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5.04.067收稿日期:2014-12-09;修回日期:2015-03-09作者简介:王宇红(1971-),男,山西太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房屋建筑设计研究,E-mail:645629645@。
大管径刚性管道的双管同槽敷设,在管道建设史上较为少见。
某工程地表水处理厂,厂外浑水输水管道工程设计要求DN600球墨铸铁管双管同槽敷设,全长共计33 300 m(按延长米计算)。
双管同槽敷设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研究及总结该工程浑水输水管道工程双管同沟敷设快速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 长输管道双管同槽敷设施工原理该工程经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遵循相关的标准规范、设计要求及管道机械化施工流程,通过对该工程浑水输水管道实践情况的深入总结,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双机双管”的施工工艺即“沟上机械排管吊运(一台挖掘机)、沟下机械铺设连接(另一台挖掘机)”。
它改变了长输管道工程人工下沟,三脚架倒链安装的传统施工办法。
具体有“沟槽上机械排管吊运”——在管道沟槽顶,贴边完成管道走向排列,然后一台挖掘机吊起下沟;“沟槽下机械铺设连接”——沟下另一台挖掘机吊管调校就位,完成承插连接(“O”型橡胶圈封口)。
通过实践发现,“双机双管”施工工艺技术简便,施工速度快,提高了施工效率及设备综合利用率,节省了征地的面积和临时征地的时间,从而大大地节省了各项施工费用。
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法

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法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道工程公司2006年5月25日目录一、前言 (2)二、工法特点 (2)三、适用范围 (2)四、工艺原理 (2)五、工艺流程及操作特点 (3)六、材料与设备 (10)七、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1)八、环保措施 (13)九、效益分析 (14)十、工程实例 (14)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法一、前言西部管道工程为Φ813mm原油管道和Φ559mm成品油管道双管同沟铺设,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与单管铺设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是第一次。
这是对技术管理工作前所未有的施工挑战和学习机遇。
为了适应新环境、新规范的需要,更是为了今后双管同沟敷设施工的技术运用,研究及总结西部管道工程双管同沟敷设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双管同沟敷设的目的和意义:减少作业带征地面积;减少对地表原始地貌破坏面积,减少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便于维持当地生态环境;避免二次征地,精简征地过程,利于农田、林地等地貌养生恢复;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1.本工法工艺先进,工序衔接紧,工效高,经济实用,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对周围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
2.合理选择适宜的双管同沟敷设技术方案,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
三、适用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管径管道双管同沟敷设的施工,并且满足数字化管道等高技术含量要求的管道施工任务。
满足了生产施工的正常、有效运行,便于组织安排不同的施工方案或组合方案来适应不同的地形需要,从而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
四、工艺原理经工程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认真学习和运用《西部管道焊接工艺规程》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并通过对西部管道实践情况的深入总结,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沟上组焊吊管下沟及沟下组焊一次成型两种施工工艺。
双管敷设沟上组焊就是在管沟上面完成原油、成品油管线焊接,然后再用吊管机下沟,双管敷设沟下组焊就是先将管沟开挖好,然后在管沟内完成原油、成品油管线布管焊接,管道一次就位成型,无需下沟作业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法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道工程公司2006年5月25日目录一、前言 (2)二、工法特点 (2)三、适用范围 (2)四、工艺原理 (2)五、工艺流程及操作特点 (3)六、材料与设备 (10)七、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1)八、环保措施 (13)九、效益分析 (14)十、工程实例 (14)长输管道双管同沟敷设施工工法一、前言西部管道工程为Φ813mm原油管道和Φ559mm成品油管道双管同沟铺设,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与单管铺设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是第一次。
这是对技术管理工作前所未有的施工挑战和学习机遇。
为了适应新环境、新规范的需要,更是为了今后双管同沟敷设施工的技术运用,研究及总结西部管道工程双管同沟敷设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双管同沟敷设的目的和意义:减少作业带征地面积;减少对地表原始地貌破坏面积,减少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便于维持当地生态环境;避免二次征地,精简征地过程,利于农田、林地等地貌养生恢复;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工法特点1.本工法工艺先进,工序衔接紧,工效高,经济实用,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对周围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
2.合理选择适宜的双管同沟敷设技术方案,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
三、适用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管径管道双管同沟敷设的施工,并且满足数字化管道等高技术含量要求的管道施工任务。
满足了生产施工的正常、有效运行,便于组织安排不同的施工方案或组合方案来适应不同的地形需要,从而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
四、工艺原理经工程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认真学习和运用《西部管道焊接工艺规程》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并通过对西部管道实践情况的深入总结,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沟上组焊吊管下沟及沟下组焊一次成型两种施工工艺。
双管敷设沟上组焊就是在管沟上面完成原油、成品油管线焊接,然后再用吊管机下沟,双管敷设沟下组焊就是先将管沟开挖好,然后在管沟内完成原油、成品油管线布管焊接,管道一次就位成型,无需下沟作业程序。
通过实践发现,双管敷设沟上组焊这种施工技术组焊作业方便,等同于传统的沟上组焊,焊接速度快,缺点是吊管下沟时管线挪动次数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双管敷设沟下组焊技术省略了下沟工艺,管道直接就位,可直接完成弯管和弯头连接,减少了连头工作量,但缺点是施工设备搬运频繁、焊接速度慢。
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在相对平坦的地方采用双管敷设沟上组焊工艺较为合理,在峡谷、河流穿越、冲沟穿越和山地石方等地段采用双管敷设沟下组焊较为合理。
在某些特殊地段,也可以采用沟上沟下交叉混合焊接的方式。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特点通过技术论证,并通过施工实践总结,主要采取了如下三套方案:1.双管敷设沟上组焊(1)双管敷设沟上平行组焊在进行双管沟上组焊工艺时,双管沟上组焊按顺序流水组织作业,根据不同情况,先行焊接Φ813mm管道或先行焊接Φ559mm管道,但原则为Φ813mm 管道靠近管沟一侧,这是由两种管道的管径和重量确定的:Φ559mm管道在沟下位于管道顺油流方向右侧,同时重量轻、管径小,吊管机趴杆角度可以达到35°-45°,因此可以使用吊管机一次吊装到位;因Φ813mm管道靠近管沟,也可以一次就位。
如果Φ559mm管道靠近管沟,则因Φ813mm管道管径大,吊管机不能趴杆到位,直接导致Φ559mm管道需要沟下二次调整,增加了吊管机起吊次数。
双管敷设沟上平行组焊施工平面布置见图5-1,要求Φ813mm机组与Φ559mm机组施工间距控制在1km以上。
双管沟上平行组焊下沟程序见程序演示图 5-2、图5-3、图5-4。
图5-1:双管沟上平行组焊平面布置图下面就以Φ813×11mm管道下沟过程为例,通过公式计算以及吊管机性能曲线进一步论证此方案的可行性:为了更方便的叙述论证过程,引用Φ813×11mm管道下沟鸟瞰图,如下图5-5:图中实线为起吊位置,图中虚线为下沟就位。
关于具体的尺寸量化如:管沟深度3.0m、管沟坡度1:0.33。
详见A-A向断面图。
因为Φ813mm 管道下沟后一次就位,下沟前后吊管机处于两种状态,其摆幅分别为1.965m 、4.568m 。
根据摆幅尺寸查阅吊管机的起吊性能曲线(见表5-1),得出起吊工作载重分别为34t 、11t 。
经分析起吊工作载重越小对起吊管道长度限制越小,并经过计算ΦA-A 向 断面图706050 40 30 20 10 012 3 4 5 6 7吊杆摆幅(m )起吊重量(t )表5-1:起吊性能曲线813mm 管道重量分布为216.18kg/m ,根据以上几项已知条件,得出吊管机起吊管道过程中,最大净间距为L=11×1000/216.18=50.1m 。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过程,分别得出Φ813×11mm 、Φ813×12.5mm 和Φ813×14.2mm 管材吊管下沟最大净间距:(2)双管敷设沟上单排同向组焊先进行Φ559mm 管道沟上组焊,Φ559mm 管道下沟后,再进行Φ813mm 管道沟上组焊。
实际上是两条管道先后在同一管墩上进行施工,与传统的沟上组焊没有多大的区别。
两个机组相隔5km 向前推进施工,559机组在先,从5-10km 进行沟上组焊,813机组在后,从0-5km 进行沟上组焊;管道补口合格后,每5km 管段下沟一次。
施工机组平面布置如图5-6。
此方案优点:本施工工艺对作业机组组织施工比较容易,但需要合理组织和调度;满足总体进度的要求,管敦二次利用;φ813mm 管道完成0-5km图5-6:双管沟上单排同向组焊平面布置图管段下沟后,后续559机组及时到位,进行沟下或沟上组焊,避免管沟长时间不能回填。
(3)双管敷设沟上相向组焊标段任务区间内,两个机组从两端向中间施工作业,以9km为一区间,即:813机组从0-4km进行沟上组焊,559机组从9-4km进行沟上组焊;各自组焊完成,无损检测和补口合格后,进行下沟作业;之后两机组继续向前施工组焊施工,直到该区间管段全部完成,再转移新的区间施工。
施工机组平面布置详见图5-7:图5-7:双管沟上相向组焊平面布置图本施工工艺在合理的区间内,φ559mm管道和φ813mm管道组焊,基本在接头处同步完成,下沟后各自继续向前组焊,管墩二次利用,能满足总体进度的要求。
2.沟下组焊(1)双管沟下平行组焊当双管沟下组焊时,先进行Ф559mm管道的组焊,后进行Ф813mm管道的组焊。
施工机组平面布置见图5-8。
图5-8:双管沟下平行组焊平面布置图施工难点为如何保证沟下施工人员安全,如何保证单管双沟就位准确,如何保证Φ559mm管道在热胀冷缩条件下不偏移原位置。
为解决此问题,采取了加宽作业带,增加降坡量,管道靠近管沟中心焊接,防腐完成后用吊管机调整就位、管道就位后用土袋压覆防止管道温差变形等措施。
(2)单管沟下、单管沟上组焊当单管沟下组焊时,沟下进行Ф559mm管道的组焊,沟上进行Ф813mm 管道的组焊。
施工机组平面布置见图5-9。
559机组焊接综合进度优于813机组,能够满足总体进度要求。
施工优点是Ф559mm管道沟下组焊一次成型,Ф813mm管道组焊相当于单管施工,并且下沟一次就位成型。
图5-9:单管沟下、单管沟上组焊平面布置图3.单管单沟其主要措施为,在单管焊接完成后,开挖单沟并下沟回填,然后在之后的施工中再开挖另一半管沟进行后续施工。
其难点为能否保证另一半管沟开挖过程中不损伤已回填管道的防腐层、能否保证两管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为保证施工质量满足以上两点的施工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过绘制管沟断面图,并实际试验性开挖管沟,确定了在设计要求两管净距1.2m 情况下,进行二次开挖,完全可以不挖通一次开挖管沟;二是项目部运用RTK (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精准定位,地表标识的措施进行保证。
六、材料与设备根据工程施工总体要求,合理配置焊接及土石方施工机组。
以下按照单个施工机组配置主要施工设备。
七、质量、安全控制措施1.双管沟上组焊(1)双管沟上组焊适用范围双管沟上组焊方案对作业机组组织施工比较容易,但需要分包商项目部合理组织和调度。
最适合在平坦的戈壁地段、农田地段、沙漠地段施工作业。
(2)沟上组焊控制点①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避免超占土地,尤其对于大角度弹性敷设管道的施工段;②确定沟上双管布管间距,防止管道组焊相互影响;③在施工标段区间内,合理布置施工机组,最大发挥施工机组的施工能力。
(3)沟上组焊预防措施①施工严格控制在作业带范围,包括运管车道、堆管、布管及机组作业区间,对于大角度弹敷段,认真测量放线、布管焊接,避免强行组对;②双管净间距应该大于0.5m,留有足够焊接、防腐施工空间,减少前管影响;另外保证靠管沟一侧管道外壁距管沟边缘的间距在1.0-1.5m范围内,严防塌方或者滚管现象;③由于559机组焊接速度明显优于813机组,因此双管同沟方案一应该与其他方案相结合实施,才能发挥各施工机组的最大能力。
2.沟下组焊(1)沟下组对焊接适用范围在含土量较大的地段,施工时设备移动形成的灰尘,不利于沟下作业和人员健康。
双管沟下组焊工艺技术,适合在含土量极少的戈壁地段、石方爆破和山区地段施工作业。
(2)沟下组焊控制点①管沟局部塌方,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并威胁人身安全。
②夏秋季突降暴雨易造成漂管、管中进水、对口器被淹等事故。
③每天管沟开挖进度必须超前沟下组焊进度,沟下组焊进度必须超前沟上组焊进度,工序间必须保持合理的距离。
④在含土量较大的戈壁、农田段施工,由于设备移动碾压会造成管沟内尘土大,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施工作业。
(3)沟下组焊预防措施①在土质松软地段(如戈壁土夹碎卵石地段)施工,应提前准备防塌板(如槽钢简易钢板桩、正反丝支撑钢板桩等);采用30t或40t吊管机进行组焊作业,距离沟边安全距离应≥2m。
②夏秋雨季施工,应时刻注意气候变化。
施工要求:必须将管段起始端管口密封板焊死,提前作好细土回填、分段回填压管、对口管端密封等各项准备工作。
③施工机组应配置足够的挖掘设备,满足工序正常施工的要求。
施工要求:保证设备的出勤率和完好率,现场合理组织、各工序同步推进作业,设备出现故障及时维修或调动补充设备。
④尽量不在含土量较大的戈壁、农田段采用该工艺,必须采用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施工要求:吊管机和焊接车慢行移动,焊把线悬挂移动,沟下作业人员尽量戴防尘面具。
⑤管段下沟时,吊管机内侧履带距沟内Φ813mm管段中心线约5.3m左右。
3.单管单沟受到施工现场材料供应的限制,根据工艺机组施工能力以及进度要求,调整施工方法,适应生产实际变化,而采取的一种工艺施工。
本工艺施工主要集中在耕地、部分穿越和戈壁地段。
该方法的施工工艺与常规管道施工工艺没多大区别,按常规线路工程工艺控制施工,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