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欧庄园》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学习目标】1.了解西欧庄园的兴起时间、人员和土地构成、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
庄园法庭的手段、依据等史实。
2.理解庄园法庭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对比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中国古代社会的农民的异同对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庄园,庄园法庭。
难点:庄园法庭。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古罗马人学会了奢华,就有了名利的庄园;英国人看透了工业,就有了乡村的庄园;俄国人得到了农奴,就有了贵族的庄园;法国人创造了葡萄酒,就有了飘满酒香的庄园。
从古到今,一座庄园就有它的一种文化和制度,庄园里的秘密可能藏过几个世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西欧庄园。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庄园出现和盛行的时间。
2.庄园的人员组成。
3.庄园的土地包括哪里类型?4.庄园法庭具有什么权力?惩罚手段和审判依据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探究新知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学生回答庄园出现和盛行的时间,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内容,思考庄园的出现和历史上的什么制度有关?西欧庄园9世纪开始出现,11世纪遍布欧洲。
和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关系)有关。
2.学生回答庄园里人员的组成。
并根据材料分析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
领主:受封领地的封建主佃户:①自由的农民。
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留权。
②缺少自由的农奴。
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可随土地一起出售。
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他们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3.学生回答庄园土地的类型。
自营地——领主自己保留,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份地——佃户租种,需向领主交纳捐税。
共用地——指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
二、庄园法庭1.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庄园法庭的权力、手段、审判依据和作用。
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惩罚手段为罚金(归领主所有),审判依据为习惯法或村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名师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题为“西欧庄园”,下设两个子目:“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和“庄园法庭”,分别从经济和司法角度阐释了西欧庄园制度。
这节课位于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与本单元前一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后两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全方位呈现了欧洲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特点,共同构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风貌。
与原有教材相比,“西欧庄园”是全新内容的一课,西欧庄园作为独立的自给自足单位,承担经济、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职能,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也是客观全面了解欧洲封建社会必须要翻开的篇章。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方面看,通过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学习,对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以及封君封臣政治特点有了初步认识,为实现“封建时代欧洲”单元主题构建打下知识基础;从经验基础看,经历两年历史学科学习,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方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基本能够从史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初步具备了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从认知水平看,受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影响,学生对“庄园”“西欧庄园”很多认知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错误的,需要纠正完善。
如何通过生动的史实与生活化叙述将“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这样抽象的概念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掌握,需要教师精研教材实施教学,利用切适的史料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形成“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知识构建与思维提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庄园的领主与佃农、庄园法庭等重要史实,了解西欧庄园生活,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提高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教材内容及提供史料,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它的出现、发展、消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符合欧洲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8课西欧庄园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
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
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
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
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
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部编人教版: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案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根底。
【学习目的】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消费、生活情况等根本史实【学习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学习难点】比拟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课本解读】知识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庄园兴起:9世纪。
庄园遍布欧洲:11世纪。
庄园统治者:领主。
庄园居民:包括自由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消费者,拥有自己的消费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庄园的土地:直领地:领主自己保存,直接经营的土地,通常占庄园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佃户的份地:除了“直领地〞剩下局部为佃户的“份地〞。
佃户获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一般每周三天,余下时间属于自己,“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此外领主还向佃户收取捐税。
共用地: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使用,必须按规定共同使用。
庄园特点:在领主的统治下,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知识点二:庄园法庭庄园法庭:庄园具有司法行,设有庄园法庭。
法庭主持:领主或领主的管家。
庄园法庭法庭受理范围:1、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及时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进犯领主的行为。
2、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
3、违背庄园公共规那么的行为。
开庭时间: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事情开庭一次。
开庭地点:有时在领主的宅地点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在庄园的大树下。
惩罚:通常是处以罚金,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不出庭者也会罚款。
审讯根据:根据习惯法或村法。
法庭作用:1、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佃户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3、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欧庄园作为中古社会的重要经济单位,是学生理解中古欧洲社会结构的基础。
本课将围绕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展开,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复杂性。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庄园制度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古欧洲社会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整体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庄园制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难点:庄园制度的内在逻辑以及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庄园制度;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3.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4.分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展示中古欧洲庄园的景象,引发学生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中古欧洲的庄园生活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介绍庄园的日常生活、庄园制度以及庄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庄园制度的内在逻辑。
3.操练(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在此环节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第8课 西欧庄园-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西欧庄园的制度和特点。
2.掌握西欧庄园制度的形成、运作和发展。
3.理解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西欧庄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庄园主和农民的关系以及封建社会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2.分析庄园制度下庄园主和农民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看这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学生讨论一下这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这是西欧庄园,而庄园制度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2:讲授1.老师介绍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老师让学生了解庄园制度的主要特点,以及庄园主和农民的关系。
3.老师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庄园制度下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并考虑庄园制度的好处和弊端。
活动3:探究1.老师分组让学生自由探究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2.学生讨论进行并作出总结。
3.老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和庄园制度的本质。
活动4:课堂回顾1.老师以问答的方式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2.学生对本课内容加以回顾和梳理,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教学资源和评价教学资源1.西欧庄园图片。
2.庄园制度相关文献和资料。
评价1.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表现。
2.学生针对庄园制度进行的调研、分析和总结情况。
3.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评价。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西欧庄园制度,包括其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特点和庄园主与农民的关系等。
同时,我们还深入探究了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并对其本质进行了理解和分析。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和庄园制度的本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庄园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主要介绍了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发展、庄园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史料,生动地展现了庄园制度的繁荣和衰落。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把握欧洲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古欧洲社会有初步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较为复杂,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掌握庄园经济的基本形态;了解庄园社会的等级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庄园制度下农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辩证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2.难点:庄园经济的基本形态;庄园社会的等级制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史料、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庄园制度。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图片、史料等教学资源。
2.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庄园制度有一个初步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史料,引导学生对庄园制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5分钟)介绍庄园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通过PPT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庄园经济的基本形态,如农业生产、手工业、贸易等。
同时,分析庄园社会的等级制度,如封建主与佃户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总结庄园制度的特点。
9年级 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西欧庄园》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含义和关系,庄园法庭存在的作用及意义2.通过合作探究,对西欧庄园与我国的封建农民进行比较,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总结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
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了采邑制改革,标志着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建立,但是贵族们要如何管理自己的领地呢?(庄园)(展示图片)这是西欧封建时代的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庄园。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一,通常为一个自然村,大的包括几个自然村。
庄园里都生活着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生活状况怎么样?庄园是怎样管理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
(二)新课讲授子目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庄园仔细观察图片,结合课本介绍,描述出什么是庄园。
一句话概括庄园的含义:西欧中世纪时期形成的以领主为中心,由一个或者几个村庄构成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组织。
同学们要注意着几个方面:时间、人物、构成、性质。
9世纪开始,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的农村里兴起,11世纪遍布欧洲,13世纪达到顶峰,14、15世纪逐步瓦解。
2.居民仔细观察《一个庄园的图解》,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领主居所或者庄园城堡居住的是领主;教堂和牧师住所说明庄园里生活着教士;村舍和磨坊里生活的则是佃户,而佃户分为自由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再观察图片,说一说庄园土地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图示展示:说明直领地、份地、林地、草场的划分。
(表格归纳)由居民和土地划分我们可以知道庄园里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严格的身份和等级区别。
其中佃户又分为农民和农奴。
比较一下农民和农奴有什么不同?农民: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古”:也称“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历史阶段。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典型的乡村组织形式。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第8课:西欧庄园。
了解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
第8课西欧庄园
一、庄园的领土与佃户(阅读课本38-40页庄园的领土与佃户一目,完成下列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3.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问题:
(1)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佃户包括哪些人?(注意看引言部分)
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中世纪欧洲流行什么样的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大约在什么时间遍布欧洲各地?有何特点?
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西欧庄园里的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佃户的生活来源是什么?他们取得的条件是什么?
“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取得的条件: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5)根据下面的材料,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特点):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6)结合下面的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前面提到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庄园法庭是怎么一回事?看庄园法庭。
二.庄园法庭(阅读课本40页庄园法庭一目,完成下列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像现代法院那样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
2.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
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问题:
(1)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根据所学知识猜测主持法庭的是哪些人?
司法权。
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什么?庄园法庭的罚金归谁所有?罚金;领主
(3)佃户的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
都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习惯法或村法。
(5)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作用是双向的)
(6)佃户的义务是什么?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会造成什么后果?出席法庭;会被罚款。
(7)庄园法庭的特点有哪些?
①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②开庭的时间、地点不固定;③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④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中考必备知识点】
知识点五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__庄园__。
2.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__自给自足__的__经济和政治__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__自由的农民__和__缺少自由的农奴__。
3.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__直领地__”,剩下的耕地是__佃户__的“份地”。
4.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__共用地__”,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5.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六庄园法庭
6.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__庄园法庭__。
7.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的时间、地点__不固定__。
8.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__庄园公共秩序__的作用。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9.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10.法庭审判依据__习惯法或村法__。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__领主__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测评训练:
1、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时间大约在()
A.9世纪
B.10世纪
C. 8世纪
D.11世纪
2、西欧庄园的佃户主要包括()
A.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B.无地的农民
C.缺少自由的农奴
D.流浪过来的人
3、下列关于西欧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佃户每周一般要为领主劳动3天
B.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C.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D.佃户主要以实物地租的形式为领主服务
4、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②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③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罚金④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佃户而言,没任何好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