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excel操作指南

合集下载

Excel的基本操作指南

Excel的基本操作指南

Excel的基本操作指南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景的电子表格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处理和分析数据、创建图表和计算公式。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Excel的基本操作指南,让你能够灵活利用Excel处理各类数据任务。

一、启动Excel和创建新工作簿在启动Excel之前,确保你的计算机已经安装并成功激活了Excel软件。

一旦准备就绪,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启动Excel和创建新工作簿:1. 打开你的计算机,在桌面或开始菜单中找到Excel的图标,双击打开它。

2. Excel启动后,你将看到一个空白的工作簿,即新建的文件。

你可以在打开的工作簿上进行各种操作。

二、Excel的基本界面当你打开Excel后,你会看到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单元格网格,这就是Excel的主要界面。

为了更好地使用Excel,我们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界面元素:1. 标题栏:位于Excel窗口的顶部,显示当前工作簿的名称。

2.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方,包含了Excel的各种功能和操作选项。

3. 快速访问工具栏:位于标题栏右侧,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快速操作按钮,如保存和撤销等。

4. 工作表标签栏:位于工作簿下方,可以切换不同的工作表。

默认情况下,一个工作簿包含3个工作表。

5. 列标头和行标头:位于工作簿的顶部和左侧,用于标识列和行的编号。

三、Excel的基本操作在了解了Excel的界面后,我们来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方便你更高效地使用Excel:1. 输入数据:在任意一个单元格中双击,就可以在该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你也可以直接在公式栏中输入数据或者公式,在按下回车键后,数据就会出现在选定的单元格中。

2. 选择单元格、行和列:通过鼠标点击单元格,你可以选中该单元格;点击列标头或行标头,你可以选中整列或整行;按住Shift键加鼠标点击,可以选中一片区域。

3. 插入和删除内容:选中要插入或删除内容的单元格、行或列,右键点击鼠标,在弹出的选项列表中选择插入或删除操作。

excel 常见使用手册

excel 常见使用手册

excel 常见使用手册Excel是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计算和展示,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数据分析等复杂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Excel的常见使用技巧和功能。

第一部分:基本操作1.打开和保存文件:打开Excel后,可以通过点击“文件”选项卡来打开或新建一个工作簿。

在编辑完成后,可以点击“文件”选项卡中的“保存”命令来保存工作簿,并选择保存的位置和文件格式。

2.单元格操作:Excel表格由许多单元格组成,可以通过选中单元格进行操作。

选中单元格后,可以进行数据输入、编辑、格式调整等操作。

3.数据填充:Excel有多种填充数据的方式。

可以通过拖动选中的单元格的右下角小黑点来自动填充数据序列,也可以使用填充命令来填充公式等数据。

4.单元格格式设置:可以通过右键点击选中的单元格,进入“格式单元格”对话框来设置单元格的格式,包括数字格式、对齐方式、字体样式等。

第二部分:公式和函数1.公式的基本使用:Excel中可以使用各种数学、逻辑和统计公式来进行数据计算。

在单元格中输入“=”后,可以输入具体的计算公式,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得到计算结果。

2.基本函数的使用:Excel中提供了各种常用的函数,如SUM、AVERAGE、MAX、MIN等。

可以通过在函数栏中输入函数名和参数来使用这些函数。

3.自动填充公式:可以通过选中单元格的右下角小黑点来自动填充公式。

Excel会根据选中的单元格自动调整公式中的参数。

4.条件函数的使用:Excel中有一些条件函数,如IF、SUMIF、COUNTIF等。

可以根据特定条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第三部分:图表和数据分析1.创建图表:Excel中可以使用图表功能来方便地展示数据。

选中需要展示成图表的数据,然后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图表命令,选择需要的图表类型即可。

2.图表样式和布局调整:可以通过点击图表,然后使用“格式”选项卡中的命令来调整图表的样式和布局。

Excel电子表格操作详解

Excel电子表格操作详解

Excel电子表格操作详解Excel是一款非常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Excel的各种操作方法,包括单元格操作、数据处理、图表绘制等。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熟练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一章单元格操作Excel的最基本单位是单元格。

在Excel中,每个单元格都有自己的位置,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

例如,A1代表第一列第一行的单元格,B2代表第二列第二行的单元格。

单元格可以用于存储数据,也可以用于计算等操作。

1.1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在Excel中,可以通过鼠标单击单元格来选中它。

选中的单元格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分。

选中后,可以输入数据或者进行其他操作。

另外,还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来切换选中的单元格。

1.2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Excel提供了丰富的单元格格式设置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单元格的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通过格式设置,可以使Excel表格更加美观和易读。

1.3 单元格的合并拆分有时候,需要将多个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以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在Excel中,可以通过合并单元格的功能来实现。

合并后的单元格将会显示为一个大的单元格,可以输入数据或者进行其他操作。

同时,也可以对已经合并的单元格进行拆分,使其恢复为原来的单元格。

第二章数据处理Excel不仅可以用来存储数据,还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操作。

在这一章节中,将详细介绍Excel的数据排序、筛选、查找等功能。

2.1 数据排序Excel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排序功能,可以按照某一列或多列的顺序对数据进行排序。

通过数据排序,可以快速查找某一列中的最大值、最小值,或者按照某一列的大小对数据进行排序。

2.2 数据筛选数据筛选是Excel中常用的操作之一。

通过数据筛选,可以根据特定的条件对数据进行筛选,以便于查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据。

Excel提供了多种筛选方式,包括条件筛选、高级筛选等。

2.3 数据查找当需要查找某一列中的特定数值或者文本时,可以使用Excel 的数据查找功能。

excel使用指南

excel使用指南

excel使用指南Excel使用指南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办公、教育等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Excel的基本操作、常用功能以及一些高级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Excel。

一、Excel的基本操作1. 打开和保存文档:在Excel中,可以通过点击“文件”菜单打开或保存文档。

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 + O打开文档,Ctrl + S保存文档。

2. 插入和删除单元格:在Excel中,可以通过选择单元格,然后右键点击选择“插入”或“删除”来插入或删除单元格。

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 + +插入单元格,Ctrl + -删除单元格。

3. 填充数据:在Excel中,可以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填充一列或一行的数据。

只需输入一两个数据,选中这些数据,鼠标移动到填充柄上,然后拖动填充柄即可自动填充。

4. 基本计算:Excel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数学公式,以“=”开头,然后输入相应的计算表达式。

按下回车键后,Excel会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

二、常用功能1. 单元格格式设置:Excel提供了丰富的格式设置选项,可以对单元格进行字体、颜色、边框等样式的设置。

选中单元格后,通过右键点击选择“格式单元格”进行设置。

2. 数据排序和筛选:Excel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数据。

在“数据”菜单中,选择“排序”或“筛选”可以进行相应操作。

3. 公式和函数:Excel的公式和函数可以实现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通过输入“=”符号,然后选择相应的函数,或者编写自定义公式,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如求和、平均值等。

4. 图表制作:Excel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选中需要绘制图表的数据,点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选项,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即可生成图表。

三、高级技巧1. 条件格式:Excel的条件格式功能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条件,对单元格进行自动格式化。

Excel从入门到精通个必备操作方法一网打尽

Excel从入门到精通个必备操作方法一网打尽

Excel从入门到精通个必备操作方法一网打尽Excel从入门到精通的必备操作方法一网打尽Exce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在个人和商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掌握Excel的操作方法,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做出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本文将介绍一些Excel的必备操作方法,帮助读者从入门到精通。

一、单元格操作1. 填写数据:打开Excel后,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何在单元格中填写数据。

在需要填写的单元格中单击鼠标,然后开始输入数据即可。

2. 复制粘贴:复制粘贴是Excel中常用的操作之一。

选中要复制的单元格,使用快捷键Ctrl+C进行复制,然后选择粘贴的位置,使用快捷键Ctrl+V进行粘贴。

3. 插入删除单元格:有时候我们需要插入或删除某些单元格,可以通过选中要插入或删除的单元格,右键点击并选择"插入"或"删除"进行操作。

二、公式与函数1. 基本运算符:Excel中支持各种基本运算符,如加减乘除等。

在单元格中输入相应的运算符即可进行计算。

2. 数学函数:Excel提供了多种数学函数来进行数值计算,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可以通过在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名称和相应的参数来使用这些函数。

3. 逻辑函数:逻辑函数在Excel中也非常有用,例如IF函数可以进行条件判断,根据不同的条件返回不同的结果。

通过输入函数名称和参数来使用逻辑函数。

三、数据筛选和排序1. 自动筛选: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数据。

选中需要筛选的范围,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筛选"按钮,然后选择需要的条件进行筛选。

2. 高级筛选:如果需要更复杂的筛选条件,可以使用高级筛选功能。

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高级筛选"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筛选条件并确认即可。

3. 数据排序:Excel中的数据排序功能可以按照指定的列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excel操作教程

excel操作教程

excel操作教程Excel是一款非常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数据分析、项目规划等。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使用Excel进行基本的操作。

首先,在使用Excel之前,我们需要打开这个软件。

在电脑桌面或者开始菜单中找到Excel图标,双击打开即可。

一、创建工作簿打开Excel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空白的工作簿。

工作簿是Excel中最基本的单位,用于存储数据。

我们可以点击左上角的“文件”按钮,选择“新建”来创建新的工作簿。

二、输入数据在工作簿中,我们可以在表格中输入各种数据。

点击表格中的单元格,就可以直接在该位置输入文字、数字等。

如果要输入一列或一行的数据,可以点击单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块,然后拖动鼠标进行数据输入。

三、单元格格式设置Excel可以对单元格进行格式设置,包括文本、数字、日期等。

选中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点击上方的“开始”选项卡中的“格式”下拉菜单,选择合适的格式进行设置。

四、公式计算Excel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进行各种公式的计算。

选中一个单元格,可以在该单元格的公式栏中输入相应的公式,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进行计算。

常用的公式包括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五、数据筛选与排序在Excel中,我们可以通过筛选和排序功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选中需要筛选或排序的数据范围,点击上方的“数据”选项卡,选择“排序”进行排序,选择“筛选”进行筛选。

六、图表制作Excel还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数据。

选中需要制作图表的数据范围,点击上方的“插入”选项卡,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即可生成相应的图表。

七、数据分析Excel提供了一些数据分析工具,用于更深入地分析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透视表”来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可以使用“条件格式化”来对数据进行高亮显示等。

以上就是Excel的基本操作介绍,通过上述的操作,你可以轻松地使用Excel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当然,Excel 还有许多高级功能,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EXCEL操作 2-6章

EXCEL操作 2-6章

6-43
(3)分析结果如下。
6-44
二、方差分析
• 例6-12 用Excel实现例6-7的计算过程。 • (1)作表。第一行中的数字表示小鸡序号。
6-45
(2)调出[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如下填写。
6-46
(3)单击确定,可得方差分析结果。
6-47
例6-13 用Excel实现例6-9的计算过程。 (1)输入数据。
5
(3)计算频率。 在E2中输入公式“=D2/D$10*100”,然后将 该公式复制到E3:E9即可。鼠标放在单元格 右下角呈现实心十字时,向下拉动即可。
6
(4)计算向上累计频数。 在 F2 单元格中输入“ =D2 ”,在 E3 单元 格中输入公式“ =D3+F2 ”,再将公式复 制到F4:F9.
6-48
• (2)调出[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分析]对话框, 其填写如下:
6-49
• (3)单击确定。计算结果如下:
6-50
第一题
1、输入数据 按照书第30页输入原始数据,B、C、D列 为原始数据。年财政收入放在B2:B32单 元格区域。
51
C列为分组上限,需要在C7单元格计算原始数 据最大值,选中该单元格输入公式 “=MAX(B2:B32)” (2)选定D2:D9,输入公式 “=FREQUENCY(A2:A51,B2:B9)” 然后同时按crt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 计算出各组的频数。
6-41
• (5)根据计算结果,使用临界值规则或P-值 规则进行判断,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落在拒 绝域,因而拒绝u=150克的原假设。
6-42
例6-11 利用Excel求解例6-5的问题。 (1)输入数据,A、B列为原始输入数据。 (2)使用分析工具库中的[t检验:双样本等 方差假设]分析工具,调出该对话框。

办公软件Excel使用技巧指南

办公软件Excel使用技巧指南

办公软件Excel使用技巧指南在当今数字化的工作环境中,办公软件 Excel 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处理数据、制作报表,还是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Excel 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 Excel 的强大功能,掌握一些实用的使用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 Excel 的使用技巧,帮助您提高工作效率。

一、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1、快速填充数据当您需要输入一系列有规律的数据时,例如连续的数字、日期或者重复的文本,可以使用 Excel 的快速填充功能。

只需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起始数据,然后将鼠标指针放在单元格右下角的黑色小方块上,当指针变成黑色十字时,向下或向右拖动,Excel 会自动根据规律填充后续的数据。

2、数据验证为了确保输入的数据符合特定的规则和格式,可以使用数据验证功能。

例如,限制输入的数值范围、设置下拉列表选项、验证数据的长度等。

通过数据验证,可以减少错误数据的输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查找与替换如果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查找特定的内容并进行替换,可以使用查找与替换功能。

按下 Ctrl + F 快捷键打开查找对话框,输入要查找的内容,然后点击替换选项卡进行替换操作。

还可以选择查找全部或替换全部,方便快捷地处理数据。

二、数据格式设置技巧1、数值格式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用途,合理设置数值格式可以使数据更加清晰易读。

例如,设置货币格式、百分比格式、小数位数等。

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单元格,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来进行数值格式的设置。

2、日期和时间格式正确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可以方便数据的排序和分析。

Excel 提供了多种日期和时间格式选项,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格式。

3、条件格式条件格式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为符合条件的数据单元格添加特定的格式,例如突出显示最大值、最小值、重复值等。

这有助于快速发现数据中的重点和异常情况。

三、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技巧1、常用函数掌握一些常用的函数,如 SUM(求和)、AVERAGE(平均值)、COUNT(计数)、VLOOKUP(查找匹配)等,可以大大提高数据计算和处理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可有其它方法,以下方法仅供参考1.统计(1)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应发工资>=4500的人数,并把数据放入H2单元格。

单击H2单元,再单击公式->其它函数->统计-countif 函数Range: F列或F1:F101Criteria: >=4500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电子技术”60至69分(含60与69)的人数,将数据放入J2单元格。

这个因为条件就是区间所以用-countifs 函数单击J2单元,再单击公式->其它函数->统计-countifs 函数->按如下图设定Criteria_range1:指定列,如电子技术Criteria1:第一个条件如>=60Criteria_range2:指定列,如电子技术Criteria2:第二个条件如<=692.设置条件格式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2的A到F列复制到Sheet4。

对Sheet4中的应发工资列设置条件格式,凡就是低于4000的,一律显示为红色。

选中应发工资列->开始->条件格式->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小于->设置相应条件格式注意上面,设置选项可下拉,可自定义格式3.筛选(1)将“库存表”中除仪器名称仅为“万用表”的行外,全部复制到Sheet2中;单机数据->->在仪器名称下拉选项中将万用表前的钩去掉,确定后将剩下的全部复制即可。

(2)将Sheet2中名称仅为“电流表”与“压力表”的“库存”分别改为20与30 ,并重新计算“库存总价”(库存总价= 库存* 单价);与上述的方法类似,只要先将电流表与压力表筛出来,再修改库存与总价单机数据->->在仪器名称下拉选项中,去掉其它的钩,只要电流表与压力表前面的钩,确定后修改库存与总价即可。

(3)对Sheet4数据进行筛选操作,要求只显示“已婚”的工资在3500到4000之间(含3500与4000)的信息行。

分别进行筛选:筛选已婚:数据->筛选->单击婚否下拉菜单->选择已婚筛选工资:单击工资下拉菜单->数字筛选->介于->按下图设定4.排序与列宽设定(1)将Sheet2表“库存总价”列宽调整为10,设置“进货日期”的列宽为“自动调整列宽”,并按“库存总价”降序排列;单击“库存总价”列->右键->列宽->设定10(也可按下面方法找到列宽)选中“进货日期”列->单击开始->格式->自动调整列宽排序:随便单击“库存总价”的一个单元格(注意不要选中整列),再单击数据->排序,选择降序,也可自定义排序,根据主要关键字或添加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

如下面题目(2)在Sheet4中,以库存量为第一关键字(降序)、单价为第二关键字(升序)对数据行排序。

单击数据->排序->按下图设定,第二关键字可通过添加条件(3)将Sheet2表内容按总销售量降序排列(不包括平均数)选中除平均数外的数据->单击排序->设定条件即可(4)对Sheet3工作表,对月份采用自定义序列“一月”、“二月”、……次序排序。

单击数据->排序->次序->自定义序列->选择“一月”、“二月”、……5.高级筛选5、1对Sheet4进行高级筛选,筛选出单价大于等于1000的或库存大于等于60的数据行。

(提示: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高级筛选的条件可以写在H与I列的任意区域)(1)先在H与I列自己建立条件:注意单价或库存文字从原文档中copy不要自己写,自己写有可能格式不一样而发生错误注:同一行表示与的关系,对角表示或的关系假设题目改为单价在大于等于500,小于等于1000之间或库存大于等于60两个单价在同一行表示与的关系,即单价在500-1000之间,与库存>=60成对角表示或的关系。

(2)高级筛选单击->数据-高级列表区域:选择整个表格条件区域:选择刚才建立好的条件5、2对Sheet2工作表启用筛选,筛选出姓“李”或姓“陈”的、且基本工资大于等于3100的数据行。

其中筛选出姓“李”或姓“陈”,要求采用自定义筛选方式。

方法同上,条件设定如下,注意1:姓李,设成注意2,上述的关系为:基本工资与姓名或姓名与基本工资也就就是说姓“李”的且基本工资大于等于3100或姓“陈”且基本工资大于等于3100数据行6.单元格格式设定在Sheet2第A列之前增加一列:“学号,0001,0002,0003,……,0100”(其中……为具体编号);增加后如果输入0001,则显示的就是1,请将单元格的格式设定为文本选定单元格->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选择文本对于其它单元格,从A2下拉即可7.逻辑函数(1)在Sheet3的第G列后增加一列“通过否”,利用公式给出具体通过与否的数据:如果平均成绩≥80,则给出文字“通过”,否则给出文字“未通过”(不包括引号)。

单击H2单元格->单击公式->逻辑->IF函数,按下图设定IF函数的参数对于其它单元格,从H2下拉即可(2)要求:如果“高等数学”与“大学语文”的平均分大于等于85,显示“优秀”,否则显示为空。

单击单元格->单击公式->逻辑->IF函数,按下图设定IF函数的参数注意:显示为空,需要敲一个空格(3)也可在IF函数中嵌套其它函数,如题目要求英语大于80并且体育大于70,显示通过,否则不通过,这时需要IF函数中嵌套AND函数如下8.分类汇总在Sheet4中进行分类汇总,按通过否统计学生人数(显示在“学号”列),要求先显示通过的学生人数,再显示未通过的学生人数,显示到第2级(即不显示具体的学生信息)。

(1)先进行排序,因通过的先显示,所以就是降序(2)单击有数据的任意单元格,再单击数据->选择分类汇总,按如下设定(3)显示到第2级,请单击窗口左上方的2数字最终效果:9.数据的计算与复制将Sheet3中的“工资”每人增加10%;新增加一列(随便,如G列),计算=工资*1、1,计算好后,拖动得到整列,将G列拷贝到H列(注意,粘贴时选择只保留值),最后将H列再替换工资列。

(注:将借助的列,不要的删掉)10.插入图10、1对Sheet4,删除“小计”列及右边各列,在A1单元格中输入“图书”(不包括引号)。

对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数据,生成“分离型三维饼图”,要求:(1)图例项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五”(图例项位置默认);(2)图表标题改为“图书合计”,并添加数据标签;(3)数据标签格式为值与百分比(如:1234,15%);(4)将图表置于A6:G20的区域。

插入分离型三维饼图:选中数据->单击插入->饼图->分离型三维饼图修改图标题:选中标题即可修改添加数据标签:单击布局部->数据标签->其它数据标签选项->选择值与百分比10、2对Sheet3中数据,产生二维簇状柱形图。

其中“一月”、“二月”等为水平(分类)轴标签。

“总销售量”为图例项,并要求添加对数趋势线。

图表位置置于D1:K14区域。

(1)单击空白单元格->单击插入->柱形图->二维簇状柱形图(2)在出现的空白的图上右键->选择数据->单击添加系列名称:点P1(总销售量)系列值:选择p2到p13(销售列)(3)单击水平分类轴标签下的编辑,轴标签区域选择“一月”、“二月”…、(4)单击图中的柱形->右键->添加趋势线->对数(5)图表位置置于D1:K14区域,本人只会手动移动与手动放大缩小图,请会的小伙伴补充。

最后效果10、3对Sheet2:删除B、D、F、H、J、L、M列,为周一到周五的缺勤班级数制作三维簇状柱形图,要求:(1)以星期一、星期二等为水平(分类)轴标签;(2)以“缺勤班数”为图例项;(3)图表标题使用“缺勤班数统计”(不包括引号);(4)删除网格线;(5)设置坐标轴选项使其最小值为0、0;(6)将图表放置于A4:F15的区域。

(1)选择全部数据单元格->单击插入->柱形图->三维簇状柱形图,自动以星期一、星期二等为水平(分类)轴标签,以“缺勤班数”为图例项;如需要修改可右键->选择数据进行调整(2)单击图标题,手动可修改(3)点中网络线,delete即可(4)点中左侧的坐标->双击左键->出现坐标轴选项->设定最小值最后效果11.最佳名次对Sheet4:I1中输入“名次”(不包括引号),下面的各单元格利用公式按平均成绩,从高到低填入对应的名次(说明:当平均成绩相同时,名次相同,取最佳名次)。

单击->公式->函数->全部->RANK、EQ函数Number: 平均成绩中的某个单元格Ref: 平均成绩整列(注:此时要用绝对位置,即在行列号前面加上$,不加后面会跑走)Order :0降序,非0升序12.其它(1)合并单元格:开始->合并后居中(2)设定列宽:开始->格式->列宽(3)保留小数的位数:开始->数字中找(4)增加一列:如果也想有表格的外框,可用格式刷,先点有外框的表格,再点格式刷,最后点无外框的表格(5)套用表格格式:先选中表格数据->开始->选择相应的格式即可(6)求平均:公式->自动求与->平均值(7)手动挑选求平均求出Sheet1表中每班本周平均每天缺勤人数(小数取1位)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本周平均缺勤人数=本周缺勤总数/5)可以手动挑选相应的单元格进行相加再除总个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