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
小学国学教育课笠翁对韵 一冬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一东(节选)一、 教学内容:一东(节选)《笠翁对韵》ti ān 天du ì对d ì地 ,y ǔ雨du ì对f ēn ɡ风 。
d à大l ù陆du ì对ch án ɡ长k ōn ɡ空。
sh ān 山hu ā花du ì对h ǎi 海sh ù树 ,ch ì赤r ì日du ì对c ān ɡ苍qi ón ɡ穹 。
l éi 雷y ǐn 隐y ǐn 隐 ,w ù雾m én ɡ蒙m én ɡ蒙 。
r ì日xi à下du ì对ti ān 天zh ōn ɡ中 。
f ēn ɡ风ɡāo 高qi ū秋yu è月b ái 白 ,y ǔ雨j ì霁w ǎn 晚xi á霞h ón ɡ红 。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诗句,读出韵律与节奏感;2.借助图片,感受诗句的意思;3.初步了解对子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本诗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教学的难点是:通过诵读,初步了解对子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建议:1.游戏导入(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连一连”的游戏。
教师:请问你为什么将“天与地”连,“雨和风”连呢?(2)教师:“天地”是天文地理,“风雨”是自然现象。
我们可以把像这样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着读。
对对教师示范读:天/对/地,雨/对/风。
学生跟读。
(3)教师:小朋友,这句话选自我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相传出自明末清初诗人、戏剧家李渔之手,书中包含了汉语的声律知识,如果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作文中,就能使文章充满音乐美。
现在,请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这本书的名称。
李渔像2.引入新知,多种方式诵读(1)教师指导学生诵读“二字对”。
地天 雨 地 风教师:我们再来给几张词卡连连线。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笠翁对韵》一东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目标:1、《笠翁对韵》讲究词语对仗,意涵相联,是一种美妙而又高雅的文学对韵。
是儿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2、让儿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3、正确认读课文中的字,熟练朗诵并能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正确认读课文中的字,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用卡片、《笠翁对韵》音频,笑脸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二、对联是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大家想试一试对对子吗?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
老师出示:“风”,自由对,说理由。
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2、对二字。
老师出示:“千山”。
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
出示老师的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做“OK”的动作。
再对:七嘴——天南——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三、学习《笠翁对韵》从刚才的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
而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
笠翁就是戴着斗笠的老翁,老翁指的作者李渔,“对韵”就是对对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部分。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1、谁能静下心来,把这段学好,老师一会儿就奖励谁一个笑脸,你们有这个信心吗?2、请学生跟着音频读三遍,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第一遍,默读,认真听,用心记字的读音(左手压书,右手点字)。
自己对照拼音,注意读准字音。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范文模版)第一篇:《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范文模版)《笠翁对韵》之一东教学设计一、导入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们祖先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而且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对联。
1、谁能背背你收集到的对联?(相机讲获取知识的途径。
如从长辈处获得、从网络、从生活中获得等)2、展示老师收集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充饥不必图画饼,止渴何须望梅林。
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3、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字数相同、对仗)对仗:古代人写诗或写对联的时候,为了让语言更美,就喜欢用对仗。
“对”就是对称、对应的意思。
就像这间教室,左边有门,右边也有个门跟它对应。
这就是“对仗”。
二、引入新课古代的小孩,五六岁开始识字的时候,老师就会教他对对子,那么就必须学习这一本书——《笠翁对韵》。
1、板书课题,介绍《笠翁对韵》,并解释。
出示:《笠翁对韵》是清代戏曲学家、文学家李渔所编写,这是一本关于诗韵、对仗的声律启蒙著作。
该书语言丰富优美,对学习吟诗、对对子有很大帮助。
“笠”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翁”是老头,李渔的自称,“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压韵的。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笠翁对韵》的第一篇《一东》。
板书。
三、体会对仗,理解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2、师生接口读。
3、质疑:有没有不懂的?苍穹:天空。
牛女二星:牛郎织女二星。
参商:天上的两颗星星,参星位于西方,商星位于东方。
两曜:两颗耀眼的星星。
日、月、星都叫曜。
故事:参星和商星在北斗七星的一西一东。
传说远古时代的高辛帝有两个儿子,整天争吵,最后竟然动起武来。
高辛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兄弟俩分别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东部和西部。
后来他们一个变成天上的参星,一个变成天上的商星。
两颗星星一西一东,每天你升我落,你落我升,永远都见不着面。
现在用参商比喻亲友相隔两地,难以见面。
飒飒:风雨之声。
戍旅:戍守边疆的战士。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笠翁对韵一东的教学设计,听起来就像是个大工程,但其实只要好好玩一玩,没啥难的。
让我们把“笠翁对韵”这个名字先放一边,它可不是个冷冰冰的书本,而是我们跟朋友聊天时的一种乐趣。
想象一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像在说笑话一样,轻松自在。
对韵,简单说就是把一句话的末尾跟另一句对上了,让它们听起来像是在打麻将,一拍即合。
咱们怎么开始呢?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比如说,先来个“对韵游戏”。
把教室分成两边,一边是“东”,一边是“西”。
老师喊出一个词,比如“月亮”,然后“东”这边的同学得立刻找出一个韵脚,比如“亮”。
这样一来,教室里立马就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像是开了个小型比赛,谁的反应快,谁就赢得了小小的荣誉,甚至可以给他们发个小奖品,增加点刺激嘛。
咱们可以引导孩子们看看那些经典的对韵句子。
别以为它们都是古人留下来的,今天的流行语也是可以用来对韵的。
比如说,“早上起床精神好”就能对上“晚上睡觉做梦妙”。
孩子们一听,哈哈大笑,觉得原来对韵也可以这么生活化,没那么呆板。
然后,大家可以试着自己创作,鼓励他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变成对韵的内容。
这不,就是把生活的点滴变成诗的感觉嘛,真是太有趣了。
而且啊,咱们可以把对韵跟一些传统的游戏结合起来,比如“传话游戏”。
一开始一位同学说出一句对韵,接着传给下一个人。
等到最后一个人说出来,大家可以看看结果有多么搞笑。
你知道,有时候韵脚对得特别好,内容却可能变得离谱,哈哈,这就是趣味所在了。
老师也可以借此机会,教教他们一些成语,像“张嘴就来”,让他们在对韵中更加灵活运用语言。
再说说这个对韵的好处吧,别小看了这些文字游戏,真的是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词汇量一下子就能增加,思维也变得活跃。
平时看书看得多,书本里的枯燥无味也会让人打瞌睡,然而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会悄悄提升,真是一举两得。
还有哦,咱们可以让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创作一些小作品。
《笠翁对韵》上卷教案12345678(原创)

《笠翁对韵》上卷教案12345678(原创)《笠翁对韵》上卷教案12345678(原创)《笠翁对韵》教案教案1 教学内容;一东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多音字:参、塞 2.生字卡:赤、穹、霁、曜、飒、戍叆、叇、曈、曚、腊、屐、皓、牖、箫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四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把书翻到《笠翁对韵》的目录。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本节教学内容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
腊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接下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小朋友,跟我念。
三、朗读1、分组练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天公……”。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通过对接,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国学经典一东(2)备课稿(韩姣)

一东(2)宜昌市外国语小学东湖路校区 韩姣教学内容:河h ã对du ì汉h àn ,绿l ǜ对du ì红h ïng。
雨y ǔ伯b ï对du ì雷l ãi 公g ōng。
烟y ān 楼l ïu 对du ì雪xu ě洞d îng ,月yu â殿di àn 对du ì天ti ān 宫g ōng。
云y ún 叆ài 叇d ài ,日r ì曈t ïng 朦m ãng。
腊l à屐j ī对du ì渔y ú蓬p ãng。
过gu î天ti ān 星x īng 似s ì箭ji àn ,吐t ǔ魂h ún 月yu â如r ú弓g ōng。
驿y ì旅l ǚ客k â逢f ãng 梅m ãi 子zi 雨y ǔ,池ch í亭t íng 人r ãn 挹y ì荷h ã花hu ā风f ēng 。
茅m áo 店di àn 村c ūn 前qi án ,皓h ào 月yu â坠zhu ì林l ín 鸡j ī唱ch àng 韵y ùn;板b ǎn 桥qi áo 路l ù上shang ,青q īng 霜shu āng 锁su ǒ道d ào 马m ǎ行x íng 踪z ōng。
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2)。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诵读内容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 一东
课型课时安排2备课时间2017年2月15日执笔人上课时间2017年月日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对联知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谈话导入
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们祖先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而且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对联。
1、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上联:春花含笑意下联:爆竹增欢声
2、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字数相同、对仗)
对仗:古代人写诗或写对联的时候,为了让语言更美,就喜欢用对仗。
“对”就是对称、对应的意思。
就像这间教室,左边有门,右边也有个门跟它对应。
这就是“对仗”。
二、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介绍《笠翁对韵》,并解释。
出示:《笠翁对韵》是清代戏曲学家、文学家李渔所编写,这是一本关于诗韵、
对仗的声律启蒙著作。
该书语言丰富优美,对学习吟诗、对对子有很大帮助。
“笠”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翁”是老头,李渔的自称,“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的。
三、体会对仗,理解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
2、师生接口读。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质疑:有没有不懂的
苍穹:天空。
牛女二星:牛郎织女二星。
参商:天上的两颗星星,参星位于西方,商星位于东方。
两曜:两颗耀眼的星星。
日、月、星都叫曜。
故事:参星和商星在北斗七星的一西一东。
传说远古时代的高辛帝有两个儿子,整天争吵,最后竟然动起武来。
高辛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兄弟俩分别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东部和西部。
后来他们一个变成天上的参星,一个变成天上的商星。
两颗星星一西一东,每天你升我落,你落我升,永远都见不着面。
现在用参商比喻亲友相隔两地,难以见面。
飒飒:风雨之声。
戍旅:戍守边疆的战士。
句子的意思是:十月的边塞周围,寒霜随风而降,惊扰了驻守的将士们。
三东: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
朔雪:北方的雪。
句子意思:十二月的江河上空,漫天飞舞的雪,让渔翁感到十分寒冷。
3、带着理解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一东》不仅字数相对,而且事物相关联,是意境非常优美的千古绝对。
课后请同学们试着背诵。
另外书中像这样的对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
【课后作业】
2、收集对联。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