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合集下载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语言,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更能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能够涵盖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当代音乐作品,如流行音乐、民谣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风格,培养他们对于时代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我们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音乐播放室,配备一些音响设备和优质的音乐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场所来欣赏音乐。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音乐的演绎中,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三、导入情感教育元素音乐与情感的联系紧密,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可以通过解读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作曲家的情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体味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情感教育活动,如音乐欣赏分享会、音乐故事讲座等,让学生有机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剧场演出等,让他们在现场感受音乐的震撼和力量。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音乐鉴赏的考试等评估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五、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音乐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成为了教师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扩展音乐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和增强与音乐的互动体验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拓宽音乐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教学内容应该覆盖多种音乐类型,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例如,通过欣赏古典音乐名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其独特华丽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民俗特色。

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能够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仅仅通过听课并不足够。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积极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会、合唱团表演,参观音乐展览等。

这些体验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并且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艺,互相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参与中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三、增强与音乐的互动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与音乐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来增强学生与音乐的关联。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自己动手编写简单的歌曲、谱曲等。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音乐游戏、解谜等活动,让他们在娱乐中感受和了解音乐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音乐中,使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魅力:小学生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可以深深地触动人的情感,并且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家庭是孩子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

家长可以定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孩子倾听和欣赏。

此外,参加音乐会、音乐剧等音乐活动,也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到各种音乐表演,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二、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

小学生可以尝试参加音乐课程或合唱团,学习乐器或参与合唱演出。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孩子去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

三、活动结合音乐欣赏将音乐欣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举办绘画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时,可以选择配上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的陪伴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此外,看戏剧、欣赏舞蹈等文艺表演时亦可配上音乐,让孩子体验到不同艺术形式的交融与共鸣。

四、带孩子参观音乐场所带小学生参观音乐场所,如音乐厅、音乐学院等,能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音乐的艺术氛围和丰富内涵。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孩子对音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和了解更多音乐知识的兴趣。

五、鼓励孩子表达音乐感受鼓励小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家庭或学校中,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通过说、写、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教育孩子欣赏各类音乐风格音乐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教育小学生欣赏各类音乐风格,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开拓视野。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首先,音乐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得以培养的。

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音乐的课堂氛围,提供多样化的音乐资源,如音乐器材、音乐录音、音乐书籍等,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音乐的美。

其次,音乐教学应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

音乐是多元的艺术形式,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并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此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需要通过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来实现。

学生参与音乐演唱、乐器演奏、合唱团等音乐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音乐会、音乐比赛等形式,营造学生展示才华和欣赏他人表演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和创造力。

另外,以听为主的音乐欣赏方式也应得到重视。

学生在小学阶段,往往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能力有限,但通过倾听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带领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同时教师也可通过逐步解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最后,注重音乐欣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音乐是与生活相关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领悟和艺术鉴赏能力。

例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曲目名称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背后的意义和思想。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和欣赏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小学阶段是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学生只有在喜欢音乐的前提下才能愿意主动去欣赏和理解音乐,这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歌唱、合唱、舞蹈等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活动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创作四、引导学生注重情感体验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具备辨别音乐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音乐评价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别和鉴赏能力,从而增进其音乐欣赏能力。

六、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音乐资源等形式,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只有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从而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为他们将来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演奏乐器或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情感、表达自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理论探讨1.音乐欣赏能力的概念音乐欣赏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对音乐的美感、情感、风格等方面进行感知和体验的能力。

具体来说,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理解和评价。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激发自己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

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水平。

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

可以通过教授音乐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实践探讨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演奏录音等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演奏技巧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作品。

2.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在课堂之外,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欣赏活动,如音乐会、观赏音乐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专业音乐表演,增强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讨论、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音乐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提供多样化的音乐素材为了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音乐素材。

这些素材可以包括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他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和鉴赏能力。

二、启发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形式,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需要注重启发他们的音乐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和表达,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找到共鸣。

例如,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音乐中的场景,感受其中的情感起伏。

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表演或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我们还需要帮助他们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

这包括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进行分析和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提问的方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问学生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曲调中有哪些变化,整个乐曲给他们的感受如何等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音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四、与学生一起创作音乐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通过与他们一起创作音乐来实现。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音乐创作的任务,让学生动手去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他们可以通过选择乐器、编写乐谱、演奏等方式来完成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魅力。

五、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最后,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我们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素养是学生学好音乐、欣赏音乐的基础。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音乐技能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乐器的特点,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等等。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其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人生的美好,领略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深邃。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能力,才能更好的领悟音乐的内涵和韵味,从而达到更深入的音乐欣赏。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唱、读、画、弹、听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来感受和理解音乐。

教师还可以利用声音、画面、情景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加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

只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四、注重音乐欣赏的实际操作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锤炼和提高。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观看音乐剧或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仅仅从单一的理论教学中去进行音乐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多方位的教育切入,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全面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萍乡经济开发区登岸小学:肖丹联系电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

”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音乐艺术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各类的音乐演出不断,音像制品的更新更是锦上添花,喜欢音乐的朋友越来越多。

作为音乐工作者,通过观察了解,发现有许多人听不懂经典音乐,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好听、欢快、悲伤”这些肤浅的层面上,得到的也只是快乐而已,而真正的“艺术之美”在欣赏过程中则品味不出。

音乐欣赏课成为小学生打闹、游戏的“理想场所”。

如何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真正把他们的“耳朵”叫醒对音乐老师是一种挑战。

一、让学生在“听”中创想音乐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及其丰富的,通过聆听音乐学生可以在插上“音乐的翅膀”尽情的飞翔,充分展开想象。

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如在欣赏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八册《森林的歌声》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插上音乐的翅膀来到了哪里?”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我来到了美丽的森林里”“我来到了动物园”“我听到好多动物在聊天嬉戏”“我来到了奇妙的山林里,那里有树禅、秧鸡、飞鼠,他们正在嬉戏玩耍,好像要跟我做朋友。

”“我好像是一只小鸟在空中飞翔。

”“我想去郊游,去拥抱自然。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听到的,想到的,训练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无穷魅力。

感受到笛子清脆悦耳的声音,感受到吉他、提琴的独特魅力。

在欣赏《水上音乐》时,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乐曲表现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英国宫廷和贵族乘坐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时的情景,同时我启发学生聆听音色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当时的情景,畅所欲言,感受乐曲宏伟壮观的场面。

我用音乐打开了他们想象的阀门,提高了音乐创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世界里尽情的翱翔。

二、让学生在“唱”中体验音乐
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体现了作品的情绪、形象、风格,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印象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较好的把握旋律主题是获得音响体验的有效措施。

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

同时有助于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通过演唱学生更快更准确的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

例如学生在欣赏奥芬巴赫的《船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在上课之始,我把主题旋律出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跟琴视唱,当唱完之后学生告诉我“老师我在演唱的时候感觉旋律旋转起来了。

”“老师我好像坐在摇篮上”“老师我好像坐在船上”通过演唱,亲自体验感受到乐曲的音乐形象。

这比老师绞尽脑汁的用语言反复的给学生讲要直截了当。

通过演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富有情感的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并产生更浓厚更真切的情趣。

学生在演唱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音乐作品的特点。

高兴之余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质,增强了音乐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在“画”中想象音乐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儿童的情感表现也比较直观。

他们喜欢用画笔来表现,如教学《牧童短笛》时,我让学生把听到的音乐用线条表现出来,绘制旋律图形谱。

学生欣赏三年级意大利维瓦尔第的《春》一课时,我突发奇想,让学生把心中的春天用多彩的画笔展现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分小组在图画纸上即兴创作,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展现出形态各异的春景
图。

画画是儿童感受、体验音乐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

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

非常适合作为儿童音乐欣赏的辅助手段。

这样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在“析”中理解音乐
音乐音响具有四种特性: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音色。

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音乐课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要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教学中。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能有效的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发展。

例如在欣赏《三个和尚》时,较慢的速度与较快速度的音乐进行比较聆听,学生说“慢的音乐表现的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

另一段较快的音乐则表现的是和尚们在救火、打架时的场面。

”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快与慢、强与弱的音乐要素的变化。

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五、让学生在“动”中升华音乐
采用动作和表演的方式参与音乐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方式。

它能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音乐中,例如欣赏《玩具进行曲》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像玩具兵那样随着音乐走步吗?”“你能用动作把小喇叭奏出的嘹亮高音和大喇叭奏出的雄壮低音表示出来吗?”以此来启发诱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把感受到的音乐用动作形象地表达出来,加深情感的体验。

在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欣赏外国器乐曲《三只小猪》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乐曲轻松、幽默、谐谑的勾画的三只小猪愉快的生活场景进行想象,启发学生创编出动作表现小猪憨态可鞠的样子。

有的同学扭着身体学小猪走路,有的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猪翘鼻子,有的同学两只手在耳朵上方伸开五指做“扇风”的动作,模仿小猪的大耳朵。

通过表演,孩子真正的感到了乐曲的艺术魅
力。

我被他们感动着,在几次欣赏之后我让学生分组表演,鼓励他们大胆创作,顿时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表演,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倾听”艺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

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大大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学生的“耳朵”就会被我们叫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