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通用评价表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优质课评分表

初中化学优质课评分表

初中化学优良课评分表1 / 1初中化学优良课评分表讲课题目所在单位教师姓名评课项目 教课态度教课目的教课内容教课过程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教课方法能力培育教课用语 多媒体辅 助教课师生互动特 色简单考语评课内容准时上下课,严格要修业生教课准备 ( 教具、教课设计、设计 )充分,板书合理工整教课有激情,课堂作业指导有法教授目注明确,层次清楚,表现新的教课理念正确立位与掌握学生水平,学生学习目注明确科学性强,解说正确,重、难点突出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 生产联系密切, 科学人文知识有机联合,表现感情教育,德育与智育相联合编排合理,教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联合 安排科学,环节紧凑,层次清楚教课方法灵巧,运用多种教课手段,成效好双边活动安排合理,表现教课艺术,氛围活跃实验设计研究性合理, 指导学生观察方法正确、 操作规范、 熟练,给学生必定思虑空间学生着手、研究意识强,操作有序,教师管理科学擅长提出问题,科学、合理指引学生,促使学生思虑解析问题角度灵巧,侧重过程指引,成效好侧重科学方法培育, 侧重学生表达能力、 观察能力及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培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创建问题情形,促使学生自己解惑,达到教课一致、友善语言生动,启示性强,平常易懂,体、态、语合适科学性、正确性高,口误少踊跃、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时代气味操作熟练、规范,成效好师生两方配合默契,学生主动参加率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联合, 教师与学生活动针对性强,教课效率高分值评分10910119121397105总分。

评语大全之化学实验优质课评语

评语大全之化学实验优质课评语

化学实验优质课评语【篇一: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评价表】1.韦老师本节课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要求,知识连贯,逻辑性强。

内容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验等实践活动。

意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结构相统一。

教学时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找准关键点。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能注意学生实际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能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亲切、语言简练、板书工整、。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组织严密,安排是合理、有序。

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展开,并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2.韦老师能熟悉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课程设计的思路;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形成有关化学的基本观念;获得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学会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法,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

教学内容连贯,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容量合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合理有效。

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富于感染力。

语言生动,节奏感强,表达清楚,富于启发性。

条理清楚,布局合理,文字规范,书写工整。

注意学生在课堂上所反馈的信息。

3.韦老师在本节教学过程符合认知规律,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讲解与实验结合,讲练结合,步步深入,记发探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富于感染力。

语言生动、流畅,音量适度,节奏感强,表达清楚,富于启发性。

条理清楚,布局合理,文字规范,书写工整。

能有效地驾驭教学过程,合理调控教学节奏,注意学生信息反馈,善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高中化学教案评比

高中化学教案评比

高中化学教案评比评比标准:1. 教案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清晰明了;2. 教案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3.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学习水平;4.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5. 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确的时间分配;6. 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7. 评估方式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8. 教案表达是否清晰简洁,是否有明确的教学逻辑和结构。

评分标准:优秀(90-100分):教案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有针对性,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步骤合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评估方式合理多样化,表达清晰简洁。

良好(80-89分):教案设计基本符合要求,内容较为丰富有针对性,教学目标一般明确,教学方法较为多样化,教学步骤基本合理,教学资源较为充分利用,评估方式一般多样化,表达基本清晰简洁。

中等(70-79分):教案设计较为合理,内容一般有针对性,教学目标一般明确,教学方法较少多样化,教学步骤一般合理,教学资源较少充分利用,评估方式一般多样化,表达一般清晰简洁。

及格(60-69分):教案设计较为简单,内容较为简单,教学目标不太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步骤不够合理,教学资源利用不足,评估方式单一,表达不够清晰简洁。

不及格(60分以下):教案设计混乱无序,内容极为简单,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无趣,教学步骤不合理,教学资源完全不足,评估方式单一无效,表达混乱不清晰。

评比结果:评比时间:评比人员:教案名称:教案编号:评比标准:评比得分:评比意见:评比人签字:时间:。

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制定)
评价
主项
评价子项分值得分备注
教学设计15分1.教学目标制定符合课标及学生认知水平的程度5分2.教学过程设计科学严谨,符合教学规律的程度5分
3.教学设计的文字版面呈现规范完整,制作简洁美观的程度
5分
教学过程65分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合理的程度5分5.教师言、行表现的育人作用5分
6.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宽松融洽,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的程度
10分7.教师语言简捷、流畅及版书规范的程度10分8.设疑激思、师生互动,配合默契的程度10分9.科学筛选整合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程度10分10. 教学设计、实验、方法、课件等有创新,效果好15分
教学效果20分11.本课知识与技能达标的程度10分
12.本课题学习有利于学生重视过程与方法,形成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程度
10分总分100分
注意:教学设计文字材料纳入优质课评比项目
评委签名:。

2012化学优质课评分标准

2012化学优质课评分标准
2012化学“优质课”评选量化评价参考表
学科 化学 课题 评价 项目 教学 目标 评价内容和要求
能根据“课标”和学情、校情实际,科 学设定三维教学目标;目标全面明确, 教学要求具体实际,目标与要求能有效 地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 课堂结构合理,注重教学环节的合理分 配;教学节奏适当,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教材处理恰当,围绕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面向全体,以学定教。教学预设 具有预见性、渗透性。 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情境创设实用、 激趣,促成多边互动。教学问题设计严 谨、合理、适时、适度。营造民主、平 等、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致力于导,服务于 学。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 情,反馈教学情况。课堂练习能够分层 、多样、适量。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对 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 指导得法,板书合理美观。善于组织教 学,富有激趣与感染力,具有一定的教 学机智。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 深刻理解。 学生明确并认可学习目标、任务和要 求,能始终围绕目标、任务与要求开展 学习活动。 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的活动中去;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用 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扎实有 效;勇于探索与质疑,勇于表现自我, 聆听他人意见;有思维、情感方面的交 流、碰撞、融合,学生参与面广。 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始终处于主 动、激情的学习状态,获得成功与进步 的积极体验,在感悟体验中获得能力的 发展和精神品格的提升。 学生能较好地总结、归纳、提炼学习内 容,完成课堂练习或测试;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不同层次学生在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上得到一定的发展。
参赛教师所在学校
姓名 评委 权重 分数 评价等级和结果 A
6
B
4
C

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评价表

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评价表
4.实验运用
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选择恰当,设计合理,操作熟练规范,效果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
5.教具运用
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具,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作用。
四、教
学能力
20
1.教态仪表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富于感染力。
2.语言表达
语言生动、流畅,音量适度,节奏感强,表达清楚,富于启发性。
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评价表
序号
执教者
课题
评价指标及等级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一、教
学思想与目标
'
20
1.教学思想
熟悉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课程设计的思路;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形成有关化学的基本观念;获得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重视化学主干核心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
评价人
^
分值
附一:
潍坊市优质课评分标准
课题: 执教教师: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权重
得分
教学思想
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和教育价值,关注学生发展。
15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既突出科学性,又符合学情,注重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15
教学过程
体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精神,贯彻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减少讲与听”原则和“减少无效劳动,删去无效环节”原则。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参与度高;教师组织得法,引导有效,教学设计科学,围绕教学目标达成积极开展工作。
100
35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学活动实在、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合作学习。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老师讲解,并强调强弱电解质电离的不同点。
根据在电离过程中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的变化过程,用动画演示CH3COOHCH3COO-+H+的v-t图像。
板书:
第三章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1、电离平衡的概念
2、特征:逆、等、动、定、变
所谓“温故而知新”,该教师通过知识链接,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过的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再次熟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习题演练,使学生边回忆知识点边做题;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同时也使学生巩固进一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内容中的重难点,从而达到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所学过的旧知识。
教学语言、教态、感染力
该教师普通话流畅,说话清晰,断句清楚,声音有力,课堂活跃自然,举止得体,说话声富有感染力,教态斯文。课件准备充分,课堂教学鲜明生动。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融洽活跃,学生听课投入,发言积极,学生兴趣高亢,知识点掌握得牢。
结论: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问题思考2:
1、0.1mol/L的HCl和CH3COOH的PH值一样么?
知识点补充:(溶液的PH值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由溶液中H+浓度决定,例如c(H+)=10-1,其PH值等于1.)




知识回顾;
问题思考1:下列物质Cu、蔗糖、NaOH固体、K2SO4溶液、CO2、NaCl固体、H2O、酒精中,______是电解质;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Cl固体、NaOH固体、H2O是电解质;蔗糖、酒精、CO2是非电解质;Cu、K2SO4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量化表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量化表

相 长
处理突发事件; 4.教学流程自然和谐,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 生命课堂 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 3.教学相长,享受成功的喜悦。
1.教师经常、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反馈机会,学生能将反馈用于改进学习。 教学反馈 2.反馈内容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易于提高知识和技能。 3.反馈形式多样,评定规格与标准清晰,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 4.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量化表
课题
评价标准
执教者
执教时间
评价项目 层次水平 A B C D
1.知识、能力目标清楚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 2.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体现高期望。 教学能力 1.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板书工整,教态亲切; 2.驾驭课堂能力强,灵活采用不同教法,多媒体技术水平高。 1.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善于整合教学资源; 教材处理 2.知识梳理清晰,层次分明,难易得当,重点突出; 3.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把学与用结合在一起。 1.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教 , 打 造 五 生 学 课 堂 生命课堂 生态课堂 生本课堂 生活课堂 生动课堂 2.回答问题有新意和灵活性; 3.主动质疑发言的人次多。 1.联系个人的学习生活解决问题; 2.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解决问题。 1.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 2.参与有广度和深度(自主学习时间长、回答问题 人次多)。 1.有效地倾听、合作、探究问题; 2.乐于实践,积极交流,大胆质疑求异;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以不同形式进行交流、分享 与展示; 4.做好课堂笔记,按要求完成当堂训练。 1.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和昂扬的个性; 2.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1.教学有激情,情绪饱满; 活 生动课堂 2.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语言规范清晰、有感染力; 3.板书美观大方; 4.教学机智灵活。 以 教 师 动 为 主 导 , 达 到 教 学 生态课堂 生本课堂 生活课堂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启迪思维; 2.利用学校、社区、学生资源为教学服务,联系生 产生活实际设计问题。 1.以学定教,目标制订基于学生预习基础,符合学 生认知规律有; 2.精心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 发现,推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3.以引导者的角色关注所有学生,恰当运用多媒体。 1.教学民主,相互尊重,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2.评价学生适时、恰当,有激励性; 3.反馈信息及时、适当调整教学进程、难度,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讲解、正确无误,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
2.有序性
教学内容连贯,层次清楚,承前启后,逻辑性强。
3.合理性
容量合理,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合理有效。
4.实践性
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
5.教育性
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三、教
学方法
25
1.教学方法选择
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学会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培养自我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注意创新意识和实践培养。
4.情感目标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
学内容
25
1.科学性
评价人
分值
附一:
优质课评分标准
课题: 执教教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得分
教学思想
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和教育价值,关注学生发展。
15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既突出科学性,又符合学情,注重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15
教学过程
体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精神,贯彻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减少讲与听”原则和“减少无效劳动,删去无效环节”原则。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参与度高;教师组织得法,引导有效,教学设计科学,围绕教学目标达成积极开展工作。
35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学活动实在、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合作学习。
25
教师素质
教学语言标准、规范,教态亲切自然,熟练操作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电教设备,板书规范有序,及时正确地评价和反馈学生的答问。能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10
合计
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评价表
序号
执教者
课题
评价指标及等级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一、教
学思想与目标
20
1.教学思想
熟悉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课程设计的思路;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形成有关化学的基本观念;获得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重视化学主干核心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
3.板书设计
条理清楚,布局合理,文字规范,书写工整。
4.应变能力
能有效地驾驭教学过程,合理调控教学节奏,注意学生信息反馈,善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五、教学效果
10
1.目标达成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师生情感融恰,学生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2.检测反馈查漏补缺
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发音、练习、板演、实验等活动所反馈的信息。学生掌握知识正确率。
4.实验运用
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选择恰当,设计合理,操作熟练规范,效果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
5.教具运用
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具,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作用。
四、教
学能力
20
1.教态仪表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精神饱满,畅,音量适度,节奏感强,表达清楚,富于启发性。
100
根据目标、内容及学生实际灵活选择适宜方法。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符合认知规律,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讲解与实验结合,讲练结合,步步深入,记发探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师生关系
教师注意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