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学
第八讲+民族植物学

二 植物资源利用分析模型:植物利用库
• 按照人类对某一个植物种依赖程度的大小, 把被利用的所有植物种群视为“植物利用 库”
Ⅰ级库
Ⅱ级库
植物资源利用库之 间的相互关系
Ⅲ级库
• Ⅰ级库-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资源 • Ⅱ级库-区域性重大资源 • Ⅲ级库-大部分为野生或处于人工保护 下的野生植物
三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新产品开发
• 人类对植物的传统利用既有对植物的物 质的利用,也体现对植物精神的利用
药品
化妆品
民族传统药物
生物农药
保健品
食品添加剂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植物学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 当地传统植物学知识的拥有程度,包括民间分类、鉴 定识别、植物命名和生态学知识 • 植物利用的多样性指数 • 农业生态系统中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 • 野生植物采收和管理的传统实践应用指数 •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文化方式和内涵及保护途径 • 社区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指数 • 传统知识在社区传承的社会机制状况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的途径 • 系统研究法-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物 质在植物界的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 性 • 民族植物学研究法-研究利用植物的传统 知识和经验为主要内容,同时也研究社会 结构、行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法
• • • • • •
新植物药品 新植物食品 用于生态恢复的绿色能源植物 绿化观赏植物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方法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
第八讲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民族植物学
一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 概念 • 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 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 可持续农业-指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 管理和利用,在这种管理和利用模式下使其 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繁殖力、功能的实现 能力和活力等得到维持,从而在不危及其他 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水平上和范围 内,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民族植物学的名词解释

民族植物学的名词解释先从基本概念入手,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而民族植物学则是以不同民族对植物的认知、利用和传承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在民族植物学中,研究者将关注植物在特定民族文化中的角色,包括植物的命名、分类、传统用途、传说和传统知识等。
首先,民族植物学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植物的命名。
不同民族对同一种植物往往有不同的命名方法和命名原因。
这些命名往往与植物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
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傣族对一种具有美丽花朵的树木命名为“白薇”,它们认为这种植物可以祛除疾病、驱邪,并用于祭祀仪式。
而在其他地方,这种树木可能被称为“海棠”或其他不同的名称。
这种不同的命名方式和原因反映了不同民族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植物的分类。
不同民族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的苗族传统中,植物按照其用途被分为药用植物、饮食植物、染料植物等不同类别,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苗族对植物的实际利用需求。
与之相比,在西方传统的植物分类学中,植物的分类更多的是基于形态学和遗传学的原则。
民族植物学的分类方法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强调的是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此外,民族植物学还研究植物的传统用途。
不同民族对植物的利用方式和目的也有很大差异。
在云南的彝族传统中,他们对一种被称为“苍耳”的植物赋予了很多意义。
除了作为药用植物外,苍耳在彝族文化中还有保佑、占卜、祭祀等不同的用途。
而在其他民族中,这种植物可能被用于完全不同的目的。
因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传统文化中的植物资源。
当我们深入研究民族植物学时,不得不提到的是植物的传说和传统知识。
很多民族的植物知识是通过口头传承和民间故事来传播的,这些知识包含了植物的种植、采集、处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
传统的农业种植、林木管理,以及制作工艺品和草药疗法等,都依赖于民族文化中对植物的传说和知识的传承。
因此,研究传说和传统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与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
民族植物学调查心得

民族植物学调查心得民族植物学调查心得作为一名植物学爱好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民族植物学调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入了解了我国土著民族的植物利用、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这次调查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在调查中,我发现土著民族对植物的认识非常深入,他们了解植物的习性、特点和药用价值。
比如,在云南的某个彝族村寨,我了解到他们把某种读书人家叫做“毛土股”,这是他们对一种植物的称谓,因为此植物叶面有很多小小的细毛,所以彝族居民认为它和读书人的胡须很相似。
除了称谓,他们对该植物的用途也非常了解,包括药用、染色等。
通过与村民进行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植物的热爱与尊敬,这些传统的民族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保护。
在调查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一些常见的民族植物利用方式。
比如,有些土著民族以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分进行药用。
他们使用不同的植物来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这种口传的知识在民族中代代相传,是他们生活和生存的重要保障。
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用于染色,制作服饰和手工艺品。
这些很平凡的植物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调查中,我还发现了植物对土著民族环境与文化的重要性。
在西藏的一所藏族家庭,我得知他们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来预测气候变化,并进行耕作决策。
他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叶片形态的变化,判断出季节转换的时间和气候趋势,这是他们追随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
此外,植物还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用植物制作花环和鲜花来装饰家居,这不仅美观,也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植物与土著民族的关系紧密而深厚,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
通过这次民族植物学调查,我受益匪浅。
我深刻体会到植物对于土著民族的重要性,它们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其生存之本。
土著民族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智慧。
因此,我们有责任去尊重和保护这些传统知识,促进民族植物学的发展与传承。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pdf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pdf摘要:I.引言A.民族植物学的概念B.植物资源开发的重要性C.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的联系II.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程A.起源与发展B.研究内容与方法C.国内外研究现状III.植物资源开发的应用A.药用植物资源B.食用植物资源C.工业用植物资源D.环境修复植物资源IV.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作用A.发掘与保护植物资源B.促进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C.推动生态文明建设V.面临的挑战与展望A.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B.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不足与改进C.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前景正文: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各民族利用植物的学科,它涉及植物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围绕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的主题,展开论述。
民族植物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它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现代科技手段等方法,研究各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植物资源的发掘、利用、传承等方面的知识。
目前,民族植物学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植物资源开发是民族植物学的重要应用方向,涉及药用、食用、工业用、环境修复等多个方面。
药用植物资源是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许多民族植物学研究者致力于发掘和整理民间草药知识,为我国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民族植物学在食用植物资源开发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研究不同民族对食用植物的栽培、烹饪技术等,为丰富人们的餐桌提供了支持。
同时,民族植物学在工业用植物资源与环境修复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资源发掘与利用上,还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
通过对各民族植物利用习俗的研究,可以揭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价值,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支持。
民族植物学与人类饮食

蔷薇科
火棘属
木本
果实
白族、彝族在过火把节的当天食用。
羊奶果
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
木本
果实
傣族直接食用新鲜果子。
植物名称
科名
属名
种类
食用部位
民族利用情况
山橄榄
木犀科
木犀榄属
木本
果实
苗族直接食用新鲜果子或腌制后食用。
马桑
马桑科
马桑属
木本
果实
汉族食用果子。
野芒果
漆树科
芒果属
木本
果实
傣族食用果子。
鸡束子
山茱萸科
鸡束属
木本
果实
苗族食用果子。
山葡萄
葡萄科
葡萄属
藤本
果实
大多数民族食用。
多一
——
——
木本
果实
白族腌后食用。
(四)、野生饮料
植物名称
科名
属名
种类
食用部位
民族利用情况
茶
茶科
茶属
木本
叶
白族做成“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可可
梧桐科
可可属
木本
果实
景颇族做成饮料来食用。
咖啡
茜草科
咖啡属
木本
果实
傣族做成咖啡喝。
民族植物学与人类饮食
(一)、野生粮食
植物名称
科名
属名
种类
食用部位
民族利用情况
野葛
豆科
葛属
草本
根
大理白族山民挖来它的块茎把他们和开水捏揉成洁白的混合物,然后用白布过滤,把留下的汁做成一个圆圆的饼状物,并放在太阳下晒干水分,这样做成的干葛粉类似于淀粉,它是农清火去燥的佳品。
民族植物——精选推荐

民族植物学定义:是人类利用传统的植物知识与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也就是说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的全面的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上、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
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代表着人类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
民族植物学核心内容: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民族植物学为现代生物能源的开发应做的贡献:①新能源植物的筛选②能源植物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③成功经验的推广和培训区域民族学定义:研究特定地理范围内人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它不仅研究某地区不同民族对植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方式,而且也将不同民族或部落之间对相同植物资源在认识与利用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应用民族植物学定义:民族植物学应用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它能够吸收个体的和科学的两种类型的知识,允许人们进行比较研究并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药用民族植物学定义:研究人类利用植物资源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传统知识和经验。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传统庭院生态系统、轮歇农业生态系统、传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说:是人类对植物引种驯化成果的科学总结。
吉祥植物主要包括:以人类道德比拟植物、以人生际遇比拟植物、物性引申与源自民俗传统的植物。
生物质:树木、农作物、草、水生植物(包括藻类)、粪便等有机质的总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制造生物煤气等。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植物:利用某些植物可以制取柴油、石油等燃料,人们称这种植物为“能源植物”。
那加人栽种旱冬瓜(桤木):①取薪柴②固氮③保持土壤水分④水树(生水的树)-保水功能。
傣族栽种“铁刀木”作为薪柴,用旱冬瓜(桤木)护水源,涵养水土西双版纳傣族把用材树种分为四类,其中特等用材有:马鞭草科植物柚木、豆科植物铁刀木和黑黄檀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青海班玛地区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中国藏区面积最大的县。
班玛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是著名的“藏药圣地”。
班玛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是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在藏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对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一、藏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班玛地区地处高原,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为独特,这里的藏族民众长期以来就依靠着当地的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藏药资源进行日常疾病治疗和康复保健。
据统计,班玛地区有着大量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包括人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上千种。
这些药用植物资源拥有着显著的药用价值,它们对高原适应、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骨科疾病等均有着显著的疗效。
特别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高原适应症方面,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为藏族传统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现状随着对藏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和认可,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也逐渐展开。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采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 藏族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进行药理学研究,探索其药用成分和药效特点,为现代医学的转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藏族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探讨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并加强对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力度,确保其资源的永续利用。
4. 藏族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藏族药用植物的开发,研发出更多、更好的藏药产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
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对于推动藏药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藏族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促进藏族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提升藏族民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 1 8 ] 李振光 , 王净净. 从瘀治痫理论基础及机理的研 究摄 要[ J ] . 中医药
学刊 , 2 0 0 1 , 1 9 ( 4 ) : 3 2 3 .
[ 1 9 ] 余德生 , 汪森. 脑 通防治帕金森 氏病 1 2例 [ J ] . 辽 宁 中医 志, 1 9 9 7 ,
・
3 5 2・
WO RL D C HI NE S E ME DI C I NE Ma r c h . 2 0 1 3, Vo 1 . 8, N o . 3
织c a s p a s e 一 3 蛋白表达 的影响[ J ] . 中医药信息 , 2 0 1 1 , 2 8 ( 2 ) : 6 5 .
摘 要 我 国是一 个多民族 国家, 有 着悠 久的历 史和灿烂的文化。各 民族在利 用植物 方面有着鲜 明的民族特 点。民族植物 学的
研 究工作在我 国 已经有一 定的时间, 本 文试对近年来我 国民族植物学方面的工作做一 个综述 , 以期 望为 日后的进一步研 究打下
基 础。
关键词
民族 植 物 学 ; 进 展
中医 药 大 学学 报 , 1 9 9 6 , 1 9 ( 4 ) : 1 5 .
[ 1 3 ] 王会芳.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 4 8例 [ J ] . 中国中医急症 , 2 0 0 6 ,
1 5 ( 7 ) : 7 8 2 .
[ 2 2 ] 汪瀚 , 童建兵. 鲍远程治疗帕金森 病的经验 [ J ] . 中医药 I 临床杂志 ,
( 4 ) : 3 8 3— 3 8 4 .
[ 2 0 ] 樊蓥. 周仲瑛治疗震 颤麻痹 的经验 [ J ] . 中医杂 志 , 1 9 9 6 , 3 7( 1 1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芡实 ? 木薯
? 香椿
野生蔬菜
Hale Waihona Puke ? 蕺菜? 地肤 ? 黄花菜
野生水果及坚果
? 野山楂
? 沙棘
? 皱皮木瓜 ? 橄榄
野生饮料
? 世界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
? 茶原产中国 ? 可可原产墨西哥 ? 咖啡原产埃塞俄比亚
蒙古族用的饮料植物
? 罗布麻
? 地榆
? 黄芩 ? 绣线菊
? 芍药 ? 棉团铁线莲
第二节 野生食用植物的引种与驯化
?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说-是人类对植物引种 驯化成果的科学总结
? 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也对人类形成了依 赖
? 植物的引种驯化大大降低了人类利用野生 食用植物的风险,提高了人类利用食用植 物资源的效率
第三节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
?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较为典型的有: ? 传统庭院生态系统
? 轮歇农业生态系统 ? 传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其他食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 食用色素植物-乌饭树
? 刺槐花
? 构树
传统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特征
人类对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利用涉及到人 类的饮食、健康、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
? 人类对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利用的五个特 征
? ⑴利用种类的多样性 ? ⑵利用部位的多样性 ? ⑶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 ⑷选择野生食用植物的随机性 ? ⑸影响食用植物采集因子的多重性
民族植物学
第三讲 植物与人类饮食
第一节 野生食用植物
?野生粮食 ?野生蔬菜 ?野生水果 ?野生饮料 ?食用色素 ?食用调料等
研究食用植物的意义
?食用植物与地区、人群有关
?食用植物的潜在价值是遗传资 源的利用
?从民间获取野生食用植物的栽 培与利用
? 野葛
野生粮食
? 薯蓣
? 鱼尾葵 ? 董棕
?栗 ? 反枝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