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测验

合集下载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投射测验英文名称:projective test定义:广义是指那些把测评目的加以隐蔽的一切间接测评技术。

狭义是指一种特殊的测评手段,即把一些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形、句子、故事、动画片等呈现给被测评者,问其看到、听到或想到了什么,以此作为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处理和解释。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人力资源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所谓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

在投射测验中,给受测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对这些模糊刺激做出反应。

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种解释的未完成图片,绘画。

分别要求受测者叙述模式,完成图片或讲述画中的内容。

从受测者的解释会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思想,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试内心想法。

目录给出模棱两可的刺激,由被试对之自由反应。

主试对被试的反应进行分析,并推论出被试的人格特点。

(一)罗夏克墨迹测验(RIBT)由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克于1921年设计。

结构:10张墨迹图片,五张彩色,五张黑白施测:每次按顺序给被试呈现一张,同时问被试:“你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西?”或“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

被试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图片,做出自由回答。

主试记录被试的语言反应,并注意其情绪表现和伴随的动作。

(二)主体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 )美国心理学家H.A.Murray和C.D.Morgen1935年编制。

结构: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和一张空白图片组成。

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也有部分风景,但每张图片都至少有一个物。

如图所示。

测试:每次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让被试根据看到的内容编故事。

每次被试都必须回答这样四个问题:1.图中发生了什么事?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3.图中的人物正在想什么?4.故事的结局会怎样?(三)投射测验的优缺点优点:1.弹性大,被试不受限制,可以任意作出反应。

人格测验-投射测验

人格测验-投射测验

3
效标效度
将测试结果与外部效标进行比较,如将投射测验 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以验证测试的效度。
局限性及挑战
受主观因素影响
投射测验结果受被试者主观解读影响 较大,可能存在偏差。
标准化程度较低
投射测验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不 同测试条件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难以量化分析
投射测验结果多为定性数据,难以进 行精确的量化分析和比较。
情绪稳定性
通过分析受试者在不同时 间或情境下的投射测验结 果,可以评估其情绪的稳 定性和变化情况。
情绪调节能力
投射测验的结果还可以反 映受试者情绪调节的能力 和策略,如情绪抑制、情 绪转移等。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人际认知
投射测验可以揭示受试者对他人 行为和态度的理解和认知,反映
其人际认知的准确性和深度。
自由联想投射测验
要求被试对给定的词汇或句子进行自由联想,通过分析其联想内容了解 其心理特征。特点在于简单易行、针对性强,能够揭示被试的思维模式、 情感倾向等。
02 投射测验在人格评估中应 用
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
01
02
03
自我认知
投射测验通过受试者对模 糊刺激的反应,揭示其对 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反映 受试者的自我认知水平。
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01
绘画投射测验
要求被试在一张白纸上自由绘画,通过分析其绘画内容、色彩运用等推
断其心理特征。特点在于直观、形象,能够揭示被试的潜意识内容。
02 03
故事编写投射测验
要求被试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情境编写一个故事,通过分析故事的主题、 情节、人物关系等了解其心理世界。特点在于灵活、深入,能够反映被 试的价值观、情感状态等。
投射测验的作用在于揭示被试隐藏或 不愿直接表达的心理内容,如动机、 情感、态度等,有助于深入了解个体 的内心世界。

投射测验名词解释

投射测验名词解释

投射测验名词解释投射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映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投射测验则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

1.基本假设感知测验轻在深入探讨人的有意心理特征。

如果我们以某种并无确认意义的提振情境做为鼓励,受测者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无意识结构中的心愿、建议、动机等特征感知在对提振情境的表述中。

(1)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确切的意义,为受测者提供了针对测验材料进行广阔自由联想的机会和空间;(2)受测者对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3)测验目的具有隐蔽性;(4)测验结果的表述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赢得整体介绍;(5)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计分困难。

根据被先行的反应方式,可以分后五类:(1)联想法——让被试说出某种刺激所引起的联想,例如罗夏墨迹测验;(2)结构法——必须被试根据他所看见的图画捏造一套所含过去、现在、未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比如主题统觉测验;(3)完成法——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让被试自己补充,例如句子完成测验;(4)选排法——被试根据某一准则,挑选照片,或对照片展开排序;(5)表露法——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自由地表露他的心理状态,例如画人测验。

(1)罗夏墨迹测验(rit)创设者:罗夏(hermann rorschach)(瑞士)。

10张墨迹图:5张黑白+3张彩色+2张黑红。

最早的投射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tat)创设者:莫瑞(h.a.murray)&摩尔根(c.d.morgan)(哈佛大学)。

tat就是一种窥视受测者的主要须要、动机、情境、情操和人格特征的方法。

基本原理就是向受测者呈现出一系列意义相对模糊不清的图卡,并引导他按照图卡不假思索地编述故事。

tat共包含30张黑白图卡和1张空白卡,卡片内容有的为人物,有的为景物。

1. 含义把被试放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主试观测其在此情景下的犯罪行为反应,从而推论其人格。

心理测量学人格测验6(投射测验)

心理测量学人格测验6(投射测验)

(三)投射测验的特点
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意义。 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 测验目的具有隐蔽性。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 特征的整体了解。 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 计分困难,信、效度相对较低。
(五)投射测验的种类
根据被试的反应方式将投射测验分为五类: 1.联想法。要求被试说出某种刺激(如 单字、墨迹)所引起的联想,例如荣格的文 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 2.构造法。要求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 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 过程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内容,探测被试的 人格特征,例如莫瑞的主题统觉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的解释比较复杂,它包 括量的分析和系列分析两个过程,需要由专 业人员进行。
罗夏墨迹测验:
A与B是夫妻,但是A在外面有情人C,B得知后与A 离婚,C抛弃A后出国,A与D结婚并向她隐瞒一切. 问:你认为谁更幸福?谁第二幸福……,请按顺序 排列ABrojective
test
一、投射测验概述
(一)什么是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技术, 它的基本方式是向被试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 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 让被试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 刺激情境作出反应,然后通过分析被试的反 应,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 如:罗夏墨迹测验和莫瑞主题统觉测验。
决定因子记号记分与解释
F(形状):良好的形状答案(F+)表示被试的 现实性思维,其适应是良好的,智能效率较高; 拙劣的形状答案(F-)意味着思维过程混乱。 M(动作):M多意味着情感丰富,M少意味着 人际关系差。此外,M也是内向性符号。 C(彩色):C是外向性符号,纯粹的C反应是 情绪控制的病态欠缺,爆发性的,一触即发的 情绪性指标。 K (阴影):K是一种无形扩散的反应,将其看 做没有形状的雾或霞.K可做焦虑的指标,意味着 对情爱的欲求不满足,有模糊不清的焦虑.

人格测验—投射测验

人格测验—投射测验

如请受测者将一些颜色卡片按自己的偏好进行排列 例如画树测验。
表露法:让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

投射测验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投射测验是词语联想法(高尔顿)
1921年罗夏《心理诊断法》罗夏墨迹测验 1935莫瑞的主观统觉测验(TAT) 1955年对投射测验的研究达到顶峰,1956大幅 度下降,1965年以后保持平稳
2.对于世界的理解和对于重要他人的知觉

3.人格的有关维度

图片举例
图片举例
举例图片的分析方法
1.表现刺激的要求

被试的描述中只要包括了画面上的两个人物,并对他们为什么 在一起做出一些解释,就算满足了这个要求。
2.形式要求

画面上的两个人物是该图片的主要细节,尽管她们人的面部特 征可能会引起更多不同的理解。
主题统觉测验的评分
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莫瑞) 5.主题

主角的需要和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 失败就是简单的主题,这些情况联合成为一串的东西, 就是复杂的主题。但每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故事的主题 是解释的主要依据。从这些主题当中,可分析出被试 者最严重而又最普遍的难题是来自环境的压力,还是 来自自身的需要。 指故事人物的喻指,如老妇喻指母亲,主角 是为正面 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诸如此类。
对于投射的理解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的含义是指个人把自 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 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是个体自己意 识不到的。 投射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深层的意识激发 出来,以了解个体的人格。 对于投射测验来说,刺激情境并不重要,它只 是一个起动器,个体的反应是由此情境唤醒的 内心人格世界的表现,投射出个体内在的需要 和状态。

投射测验又称投射技术培训结果及其内容的评估

投射测验又称投射技术培训结果及其内容的评估

投射测验又称投射技术培训结果及其内容的评估一、投射技术的概念投射技术 (Projective Technique),或称投射测验,原本是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中用于人格评估的一种方法。

所谓投射(Projection)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态度、愿望、情绪、动机等人格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投射测验就是通过被访者对于这种结构不明确的、模糊不清的刺激(Stimulus)的反应来分析、推断其相应的人格特征。

刺激本身并不含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它们所引发的反应则是有特殊意义的,此意义来自被访者对测验刺激的主观解释和想法,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其心理上的需要、情绪、动机、冲突、防御等内在状态。

投射测验的工具都是由一组或一系列不具有明确结构的材料或作业组成,它们在含义上相当暧昧,使被访者对测验的目的和意图难以捉摸。

被访者在反应上并不受限制,且鼓励以自由联想方式做答。

二、投射技术的原理人的所有知觉经验中,都会有投射作用。

也就是说,知觉者总是将一些内在的主观经验投射到刺激来源上,认为该刺激具有某些性质。

这些主观经验可以是信念、预期、情绪、需要、动机等;既包括长期、稳定的人格特质,也包括当时的特定主观状态。

投射技术的缘起和发展与心理分析理论有密切关系。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人格结构的大部分是无意识成分,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非结构化的刺激情境为引导,才能使个体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

投射技术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被用来作为发掘被访者无意识过程的工具。

投射测验的设计者常用心理分析观点作为指导来选择刺激,解释测验的结果。

投射技术的基本理论假设是:(1)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2)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况、过去的经验、对将来的期望,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作用;(3)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而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

游戏投射测验

游戏投射测验

游戏1、你一个人在大漠中行走,又渴又累,很需要喝水,哪怕是能够盛水的容器也好。

这时,你看见沙漠里有一个碗,那么,你希望这个碗是一个精瓷小碗,还是一个粗瓷大碗?2、你继续往前走,终于看见一个水潭。

你是畅饮个够就满足,还是边喝边用碗盛水?喝完还要带走一些?3、你朝前走,很累很累,却见到一个坟堆。

你是就地躺在上面呢?还是远离坟堆去躺着?4、再往前走,一个齐腰深的矮墙挡住了你,你是跨墙而过,还是绕过去?5、走着走着,你看到远处有间房屋,你希望这间房是石头做的,还是木头做的?6、你终于走进了屋子,你看到一张蒙灰的桌子。

你希望这是一张精美的桌子,还是不管什么破桌子也可以。

7、在桌子上,有两个苹果,一个是红的,一个是绿的。

如果让你选择,你准备吃哪个?8、在门外,突然有一个漂亮的异性出现在眼前,你是出门与他(她)搭话?还是走过去把门关上?9、到屋外,你发现一匹马,还有远处的森林,你是把马留下,还是骑着马去森林冒险?或者,你现在就留在这儿,这里一样可以生活下去。

解释:碗:代表你对人生的态度。

选择精瓷碗,表明生活中你往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而后者则表明你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水:你对物质生活的态度。

有水喝就行寓示着钱够花就行;又喝又带,对钱物占有欲望强大。

坟:代表祖荫或者靠山。

依坟而歇,有依靠;远离坟堆,只能靠自己。

墙:表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勇于跳跃,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就足,相反避过困难的愿望更强一些。

房:代表你关心的某个领域。

石质房,体现在对婚姻的态度上就更牢固持久;木房,则有点不牢固持久。

桌:象征对事业的态度。

追求精美的人,事业向往高;不计较什么样的桌子的人,往往干什么都可以。

苹果:反映你对生活的某种感受。

选择红苹果的人,对生活比较满意;选择绿苹果的人常常感到生活的酸涩。

异性:反映你对婚外恋的态度。

出门,你不拒绝婚后与异性交往;关门,你回避与异性有更多的交往。

马与森林:象征着对冒险的态度。

骑马进入森林,说明你不甘于现状,对未来仍有期盼;留在此地,表明你更安于现状,或许你对生活已经心满意足了。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所谓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

在投射测验中,给受测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对这些模糊刺激做出反应。

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种解释的未完成图片,绘画。

分别要求受测者叙述模式,完成图片或讲述画中的内容。

从受测者的解释会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思想,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被试内心想法。

理论基础以Freud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论为依据。

这种理论主张,人一些无意识的内驱力受到压抑,虽然不易觉察,但是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测验形式给出模棱两可的刺激,由被试对之自由反应。

主试对被试的反应进行分析,并推论出被试的人格特点。

(一)罗夏克墨迹测验(RIBT)由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克于1921年设计。

结构:10张墨迹图片,五张彩色,五张黑白施测:每次按顺序给被试呈现一张,同时问被试:“你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西?”或“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

被试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图片,做出自由回答。

主试记录被试的语言反应,并注意其情绪表现和伴随的动作。

(二)主体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 )美国心理学家H.A.Murray和C.D.Morgen1935年编制。

结构: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和一张空白图片组成。

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也有部分风景,但每张图片都至少有一个物。

如图所示。

测试:每次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让被试根据看到的内容编故事。

每次被试都必须回答这样四个问题:1.图中发生了什么事?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3.图中的人物正在想什么?4.故事的结局会怎样?(三)投射测验的优缺点优点:1.弹性大,被试不受限制,可以任意作出反应。

2.材料仅为图片,因此可以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施测。

缺点: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

2.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

如测验上发现某人有侵犯欲望,但是实际上这个人却很少出现侵犯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射技术( projective technique)是人 格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该名词由富兰克 ( L.Frank)首先明确提出( 1939 ),不过 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 的投射测验,如1921年的罗夏测验。
2
定义:
所谓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
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
6.混合回答(·)一个回答不止一个维度,是由多个维度所决定的称
混合回答,用“·”来表示。如M·YF,意思即有人身运动也有阴影
形状的成分。
7.组织活动(Z)组织活动系指回答中包括了墨迹全部,特别是把比较
远的部分也都组织到回答中。对这种回答按质量记Z分。
8 .回答内容回答的客体一定属于某种。不同受试者的回
1.测验的一般方法 10张图片有一定顺序,施测时按 顺序一张一张地交到受试者手中,要他说出从图中 看到了什么。不限制时间,也不限制回答数目,一 直到没有回答时再换另一张。每张均如此进行。看 完10张图后,再从头对每一回答都询问一遍。问他 看到的是指图整体或是图的哪一部分,问他为什么 说这些部位象他所说的内容。将所指部位和回答的 原因均记录下来。这一步骤的前一部分(即问他看 到了什么)称联想阶段,后一部分(即决定回答因 素)称询问阶段。完成这两个阶段后,受试者的任 务即告完成,余下的工作是主试者的结果分析阶段。
人看成某些形象或图案及其他意义的东西。
结构:10张墨迹图片,5张彩色,5张黑白 施测:每次按顺序给被试呈现一张,同时问 被试:“你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 西?”或“你想到了什么?” 被试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图片,做出自由回答。 主试记录被试的语言反应,并注意其情绪表现和
伴随的动作。
评估
Ad(动物的部分) 缺少某一部动物形状。 (Ad)(神话或迷信中的动物形状的一部分)同上。 Ab (抽象)抽象概念、如恐惧、抑郁、发怒、抽象的 艺术或任何抽象的象征形状。 An (解剖)人或动物的内脏器官,如心脏、肺、骨盆、 胃等。
4 .决定回答的因素 系决定受试者):回答是由于墨迹图整体或某部位在形状上像某
物。
(2)M(运动):指人类运动、或类人猿动物的运动。 FM 除开类人猿以外的动物运动。 (3)C(彩色):指纯彩色,无形状。
CF 颜色为主,也有形状成分。
(4)C′(非彩色)指纯的黑、白、灰色。
C′F及FC′同(3)
(5)T(阴影- 纹理):指阴影和透视深度,无形状。 TF及FT同(3) (6)V(阴影-维度):指阻影和透视深度,无形状。 VF及FV 同(3) (7)Y(阴影-弥漫):指只有墨迹明-暗而无形状。
5.形状的质量(FQ)按与描述特形状的相似程度而分出几种水平。
按洛夏及Beck记分优秀(F+)、一般(F)及低劣(F-)三级;
答有宽有窄。常见内容有30种。下面是常见的几种。
H(整体人形) 包括了整个人的形状。
( H )(虚构的或迷信中的人物)如妖怪、仙女、天使
等。
Hd (部分人体)不完全的人形,如无头人、无臂人、
妇女的下身等。
(Hb)(虚构或迷信人体的一部分)同上。
A(动物)整个动物形状。
(A)(神话或迷信中的动物) 如飞马、龙、麒麟等。
实想法。
3
投射测验是指以没有结构性的测题,引起 被试者的反应,藉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特征, 这种测验称为投射测验。在投射测验中,对 被试提供模糊而不确定的测验刺激,主要的 目的就是要引起被试的幻想,让他的动机、 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念或愿望在不知
不觉中投射出来 [ Frank,1939])。
4
理论基础
3.回答部位的质量(DQ)回答部位反映认识功能水平。不论是整体回答
或部分回答都有质量水平的不同。综合记分系统分成四种等级的划分
水平:
( 1 )十(综合的回答):一个单一回答,可能只包 含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能包含联合起来的几个部 分。回答中有两个以上互有关系的客体。这些客体 中只一个有特殊的形状,或者想把它描述成某种特 殊形状。 (2)V/+(综合的回答):基本同上,但其中没有 一个客体有特殊的形状。 (3)O(普通回答):将墨迹选出一个单独的部分, 着重描述为某物的轮廓和结构特点。所描述的东西 要有自然形状。
优缺点 优点:1、弹性大,被试不受限制,可以任意作出反应 2、材料仅为图片,因此可以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施 测
缺点: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
2、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 3、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又称墨迹测验,指测验材料系所构成。用黑色或彩色墨水置于纸上,
压成一个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墨迹图,这个图形无主题,是模糊的,被
2.回答部位每一回答一定包括了整图或图的某一部位用符号表示。
符号 W
定义 整体回答
标准 在回答中墨迹的所有部分均包括 在内
w
D
次整回答
经常见到的部分回答
只有整体的个别小部分不在内
墨迹图中经常被看到的部分 墨迹图中不经常被看到的部分 回答包括墨迹图中的空白部分
Dd(Dr) 不经常见到的部分回答 S 空白部分回答
以Freud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论为依据。
这种理论主张,人一些无意识的内驱力受到压抑,虽然不易察觉,但
是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测验形式
给出模棱两可的刺激,由被试对之自由反应。主试对被试的反应进行
分析,并推论出被试的人格特点。
分类 联想型 让被试说出某种刺激 ( 如单字、墨迹 ) 所引 起的联想,如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 构造型 要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 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 。 完成型 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 等,让被试自由补充,使之完成,如语句完成测验: 小时侯,我—;吃饭的时候—;我讨厌的— 表达型 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 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画树 测验。
综合系统分成四级,即: (1)F+(优秀的):选择的墨迹部位不是人人都能一看即知,但 与描述的客体很适应,形象很相似,有创造性,但不一定都是 原出(original)回答。
(2)Fo(一般的):形状一看即知,也常为其他人所看出,没有
创造性。 (3)Fu(稀少的):稀有的回答,但基本轮廓并无明显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