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例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步提高他们拆分和组合数的能力。
-比较大小和顺序排列的应用:学生在将比较和排列规则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例如:教师需要提供各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排列身高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及数位的意义。
2.数的组成: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十位和个位的概念,能够用数一数、圈一圈等方法进行数的拆分和组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100以内的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时,我发现学生们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通过实物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不仅学会了数的读写、比较和加减运算,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有几个方面: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100以内的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小棒进行数的拆分和组合,演示数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通过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概念,形成数感和对数的符号表示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数花生教学目标: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教学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花生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你家里有几口人?每天上几节课?一天吃几顿饭?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今年几岁了?2.老师还想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是否都来了?现在咱们就按顺序说出你的学号。
3.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数。
4..课件出示花生图:你们认识他吗?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吗?5.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剥好的花生,可老师想知道你们谁带的花生多,谁的花生少?谁能为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6.板书课题:数花生注意数字的读法。
二.学习新知(一)1.出示课件:像老师这样一个一个地数。
现在就动手数一数,你桌面上的花生,数出100粒花生。
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2.老师考考你在数到29时,他的后面是多少?58的后面呢?98的后面呢?3.怎样知道你数的对不对?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各抒己见。
4.老师建议;同桌互换数并且换一种方法两个两个地数,看看同桌数的和你数的是否一样?有信心吗?出示课件:像老师这样两个两个地数。
(指导学生说出8后面是谁?18呢?28呢?)5.师小结: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都可以数出花生的个数,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6..开火车数。
(二)1.我们刚才是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数的,除了用这两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会数得更快吗?2.出示课件: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3.学生亲自动手继续数花生,可以数出声音来,边数边分出堆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提升测试卷讲解课件

C.2
【分析】已知
12岁,
比
小一些,由此可知
可能是10岁.据此解答.
【解答】解: 故选:B。
12岁,13比12大不符合题意;2比12少很多,不符合题意;所以
可能是10岁.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的估算方法及应用,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
一.选择题
5.根据百数表,你认为56下面的一个数是( D )
A.46
B.55
C.58
D.66
【分析】百数表中数变化的规律:上面的数比下面的数小10,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10,前面的数比后面的 数小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
【解答】解:根据题意56下面的数比56大10,应该是66,第四个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认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百数表中数变化的规律.
二.填空题
10.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 18 35 92 76 55 18 < 35 < 55 < 76 < 92
【分析】根据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可以根据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排列在后面的数大于排 列在前面的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把18、35、92、76、5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 18<35<55<76<92。 故答案为:18、35、55、76、92。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应用。
三.判断题
17.89比45多得多.( √ )
【分析】根据估算的方法,89接近90,45接近50,90比50多得多,据此判断. 【解答】解:89接近90,45接近50,90比50多得多, 因此89比45多得多.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估算的方法、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0~5,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0~5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生活中运用数字进行计数、排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字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数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学会用数字0~5进行计数、排序等基本操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学会用数字0~5进行计数、排序等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的意义;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生活中的数的相关图片、数字卡片等。
2.学具:数字卡片、小物品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如水果店、停车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数字,并讨论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数字0~5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顺序,以及数字0的特殊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数字卡片。
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排序、计数等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数字0~5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课时1 数花生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帅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板书课题:数花生)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
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地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那三把花生有多少个?谁能快速地数出来呢?学生尝试数一数。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组织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1)两个两个地数。
(2)五个五个地数。
(3)十个十个地数。
教师补充: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三、应用拓展。
1.接龙。
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
(1)师生互动。
(2)学生互动。
2.接力赛。
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34,36,38,(),(),();45,50,55,(),(),()。
3.排顺序。
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有6名学生上台了。
每人胸前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
现在请问同学们根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呢?课时2 数一数教学目标:1.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数单位“百”的概念知道10个十是一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单元教案

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数。
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100以内数的许多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
本单元教材把认数的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
主要内容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这就为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及大数的意义与估算奠定了基础。
数数是学生普遍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所以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学生并非完全陌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数就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1.注重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直观材料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1数花生1课时2数一数1课时3数豆子1课时4谁的红果多1课时5小小养殖场1课时6做个百数表1课时7练习二1课时数花生。
(教材第22、第23页的内容)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重点:正确数100以内的数。
难点: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
花生。
师: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位同学能猜出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生:花生。
师:猜对了,谜底就是花生。
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花生。
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花生一个一个地数一数。
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很自然地引出数花生的活动。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测试卷及答案【必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比98大,比100小的数是()。
A.97B.99C.902.用0、2、4中的两个数可以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A.20B.40C.423.从10到60,个位上是5的数一共有()个。
A.5B.6C.74.用4个摆两位数,能摆出()个。
A.3B.4C.55.一个两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上是5,第二位上是6,这个数是()。
A.65B.56C.556.小明:一班有48人,小雪:二班的人数比一班少一些,二班可能有多少人?()A.50人B.15人C.46人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比30多6的数是36。
()2.五十八写作508。
()3.从左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 )4.五个五个地数,65后面的数是70。
()5.西安大雁塔高六十四米。
“六十四”写作“604"。
()6.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十位,第二位是个位。
()三.填空题(共6题,共14分)1.看图读数,写数。
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2.和7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由6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这个数的最高位是_______位。
4.最大的—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两位数是__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差是________。
5.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8的两位数是________,再添上1是________。
6.由9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
四.计算题(共2题,共17分)1.算一算。
54-4= 2+70= 65-5= 20+6=90+5= 77-7= 69-60= 28-20=37-7= 6+70= 34-30= 89-9=2.看图列式计算。
五.作图题(共2题,共9分)1.先读出数,再比较大小。
2.填一填。
六.解答题(共6题,共25分)1.大生有23个气球, 里面有8个红气球, 其余的是黄气球, 黄气球有多少个?2.小刚和小红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小红买了8支铅笔,小刚买了20支铅笔,他们两个一共买了多少只铅笔?3.小明去超市买了一支30元的钢笔,他付给收银员一张50元的人民币,收银员应该找他多少元钱?4.“六一”儿童节大家一起开展庆祝活动,有30名学生和4名老师,每人发一个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