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EN评分及脑梗死的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
注:0~2分为低危,3~6分为中危,7~ 9分为高危。
二级预防的ESRS评分是根据CAPRIE试验得出的,是为脑卒中亚组分析开发的卒中风险预测工具(见表),可见风险不同的患者易损程度不同,其最高得分为9分。
如果是0~2分,说明脑卒中的复发率比较低;但3分是一个分界值,大于3分者复发几率高,而且评分越高,发生脑卒中和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越高。
在应用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时,氯吡咯雷优于阿司匹林;如果应用他汀类药物,应该强化他汀治疗。
另外,REACH登记是中国参与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再次证实:3分是临床的一个重要分界值
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使用中,各学会发布的共识都在推荐使用危险因素分层评估的概念。
以抗血小板药物为例,缺血性脑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认为:(1)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氯吡咯雷、阿司匹林、缓释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复方制剂都可作为首选的抗血小板药物;(2)依据各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获益、风险及费用进行个体化治疗;(3)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TIA 以及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咯雷。
这个共识就使用了一种危险分层的理念,即根据患者的多血管床损害病史、危险因素的多少决定斑块的易损性,如果易损性很高,就应使用更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报道

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报道颈动脉夹层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
本文报道1例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对C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目前,文献报道CAD致脑梗死病例较少。
DSA检查可见双腔征、线样征、静脉期造影剂滞留等都是确诊依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式,预后尚难以评估。
标签:年轻患者;颈内动脉夹层;脑梗死脑梗死多发生于老年人,青年人少见。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广泛,多为隐源性卒中,其中以心源性栓塞和颈动脉夹层(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CAD)最为常见[1]。
肥胖、酗酒、缺乏锻炼、吸烟、生活不规律、梅毒、尿毒症、烟雾病、嗜铬细胞瘤、遗传、独身等都是致使脑卒中年轻化的诱发因素[2]。
目前国内对头颈部动脉夹层认识不充分,容易误诊和漏诊。
因此,对于较年轻的患者,不该满足于脑梗死的诊断,应注意仔细查明病因,指导进一步治疗。
本文报告1例由颈内动脉夹层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年轻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患者为39岁青年男性,因“突发右枕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乏力3天”入院。
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右侧枕部轻度头痛,伴左上肢麻木、乏力、左侧面部麻木,今日就诊我科门诊,收治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45/90 mmHg,未服药。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10年前曾于外院诊断为“梅毒”,家人诉规范治疗后未转阴。
有嗜烟、嗜酒史。
查体:BP 147/101 mmHg。
神志清,构音稍含糊,左侧鼻唇沟变浅,咽反射减弱,左上肢远端肌力Ⅴ-级,左侧面部、左上肢痛温觉减退,左侧巴氏征阳性。
NIHSS评分:4分,mRS评分:0分。
ESSEN评分=2分。
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入院后检查见TPPA试验阳性。
脑脊液RPR抗体阴性。
查头颅MRI示:右侧放射冠区、颞、岛叶急性脑梗塞,见图1。
MRA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信号减弱,分支减少,见图2。
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常用量表评定

• 是目前被普遍采纳、省时方便、可信有效、内容较全面的 综合性脑卒中量表。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 除了“语言功能”亚项目外,所有检查项目都应记录该患者的第一反应,即 使后面的反应可能更好。
糖尿病
有
吸烟
有
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
心跳不规则
体重
明显超重或肥胖
运动
缺乏运动
卒中家族史有Biblioteka 存在3项及以上上述危险因素
评估结果
高危
既往有脑卒中(中风)病史 既往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
中危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之一者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GCS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Eye opening Verbal response Motor response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1b意识水平提问(年龄、当前的月份)
• 0=都正确 • 1=正确回答一个 •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 如果第一反应回答错误,随后自己纠正,回答正确,仍然记录第一反应 • 不能够提示患者,如再想一想等 • 不能说话的患者,可以通过书写记录结果 • 感觉性失语无法理解提问、昏迷等,记录2分 • 气管插管、气道损伤、麻醉、非失语导致的严重构音障碍和语言障碍,记录1分 • 1a项=3分,1b(意识水平提问)记录为2分
此项检查的时候记录3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4面瘫(要求病人示齿、扬眉和闭眼)
• 0=正常 1=最小(鼻唇沟变平、微笑时不对称) • 2=部分(下面部完全或几乎完全瘫痪,中枢性瘫) • 3=完全(单或双侧瘫痪,上下面部缺乏运动,周围性瘫)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一、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
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 (1)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⑵饮水实验。
(3)MRS评分。
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
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
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
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
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灌注或MR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ESSEN评分

ESSEN评分评估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Essen是基于CAPRIE研究卒中亚组分析开发的卒中预测工具
危险因素或疾病分数评分
<65岁0
65-75岁 1
>75岁 2
高血压 1
糖尿病 1
既往心肌梗死 1
其它心脏病(除外心梗或房颤) 1
外周动脉疾病 1
吸烟 1
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 1
最高分值9
ESSEN评分是一种对患者长期卒中复发风险进行预测和分层并指导用药的简易工具,有助于分层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长期复发风险,从而正确选择个体化的抗血小板二级预防策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卒中复发
危险分层
低危0-2分
高危3-6分
极高危7-9分。
Essen卒中评分量表

2
无动作
1
3-15分,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较差,3-5分伴有脑干反射消失有潜在死亡危险
Hunt 和Hess分级
0级
未破裂动脉瘤
1级
无症状或轻微头痛
2级
中至重度头痛、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
3级
嗜睡、意识浑浊、轻度局灶神经体征
4级
昏迷,中或重度偏瘫,有早期去脑强直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级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
Essen卒中评分量表(ESRS评分)
危险因素疾病
分数
Essen值 卒中危险程度
<65岁
0
7-9
极高危
65-75岁
1
>75岁
2
高血压
1
3-6
高危
糖尿病
1
既往心梗
1
其他心脏病(除房颤,心梗)
1
外周动脉疾病
1
0-2
低危
吸烟
1
既往TIA卒中
1
ABCD2评分及危险程度分组 (观察TIA发作后7天内发生脑梗塞风险)
ESSEN评分与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t e e r v s u a a c lrse o i≥ 5 % o o .a dd vd d it wogo p c o dn RS T erlt n hp b t e oc r b o a c lrv s ua tn ss 0 rn t n iie not ru sa c r i gt ES . h eai s i ewe n o o ES n ee rv c lr ac lrse o i sa ay e . s lsGru tn ss 5 % weemo el ey t a eE RS≥ 3 RS a dc rb o a uaev su a tn sswa n lz d Re u t o p se o i≥ 0 r r i l oh v S k c mp r dwi ru tn ss 5 % . n l so ep t nswi RS/ 3s o ih r aeo e e rv s ua tn ss o a e t go pse o i< 0 h Co cu in Th ai t t ES > h w h g e t f rbo a c lr e o i. e h r c s
围术期脑卒中危险因素量化评价

围术期脑卒中危险因素量化评价青岛市市市立医院董瑞针对不同患者,在术前访视病人时,如何客观的进行围术期脑卒中风险评估,需要临床医生和麻醉医生根据相关专业量表进行评定,精确识别高危患者,术前充分准备,以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了几种实用的评价量表,供广大医务工作者使用。
一、对于房颤患者围术期脑卒中风险评分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DS2评分)危险因素评分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1高血压(hypertension)1年龄(age)>75岁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1既往卒中(prior stroke)或TIA2总分6[CHADS2为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压(hypertension),年龄(age)>75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既往卒中(prior stroke)或TIA的缩写]CHADS评分≥2分是抗凝治疗的强适应证,而对于低危(1分)或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
需要注意的是,高龄(≥75岁)患者抗凝出血并发症较年轻者增加1倍,因此需要充分权衡获益/风险比。
同时控制欠佳的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抗凝导致的出血并发症。
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10年版)提出了CHA2DS2-V AS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age≥75y(doubled), diabetes mellitus, stroke(doubled)- vascular disease, 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评分系统。
CHA2DS2-VASc进一步拓展了CHADS2的功能,其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评估方法,可确定危险因素,指导抗栓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个共识就使用了一种危险分层的理念, 即根据患者的多血管床损害病史、危险因 素的多少决定斑块的易损性,如果易损性 很高,就应使用更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 脑卒中一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尚未发生 时,对其易感和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 饮酒过多者等,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 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 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的 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脑卒中患者采 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措施以预防复发或病情 加重。
• 另一种方式是药物预防。目前,临床上用 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 林。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 作用,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 病等患者的日常预防中。2010中国心血管 疾病一级预防专家共识,建议服用阿司匹 林75—100mg/d作为一级预防治疗措施。
脑卒中二级预防
• 脑卒中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脑 卒中的患者采取预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 状 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 是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 物治疗。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 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二级预 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 量。吃吃停停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禁忌。 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着重注意下列几大方面:
• 其最高得分为9分。如果是0~2分,说明脑 卒中的复发率比较低;但3分是一个分界值, 大于3分者复发几率高,而且评分越高,发 生脑卒中和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越高。 在应用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时,氯吡咯雷 优于阿司匹林;如果应用他汀类药物,应 该强化他汀治疗。
• 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 使用中,各学会发布的共识都在推荐使用 危险因素分层评估的概念。
• 5、戒烟限酒: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 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 经,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酒精过量亦 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 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
• 6、积极运动: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 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 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 是预防脑卒中的积极措施。但不宜做剧烈 运动,如快跑、登山等。可进行慢跑、散 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脑卒中一级预防
• 非药物治疗主要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糖 尿病及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 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从饮 食上要控制高脂肪食物及大量甜食的摄入, 避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 生;其次要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 持适量的体育运动锻炼等。
• 以抗血小板药物为例,缺血性脑卒中/TIA二级 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认 为:(1)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氯吡咯雷、 阿司匹林、缓释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复方制剂 都可作为首选的抗血小板药物;(2)依据各 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获益、风险及费用进行 个体化治疗;(3)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 卒中/TIA以及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糖 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咯雷。 •
• 3、服用调节血脂药物:血脂异常常使得血 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 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 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已患脑卒中者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应控制在2.59mmol/L以下或者使降幅 达到30%—40%。
• 4、控制糖尿病:如有糖尿病应予以控制。 80%以下糖尿病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 脉硬化、高血脂并发心脑血管病,而且血 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 增高,容易造成卒中复发。
ESSEN评分及脑梗死的预防
神经内科王胜利ຫໍສະໝຸດ ESSEN评分量表项目 <65岁 65-75岁 >75岁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既往心肌梗死 其它心脏病(除外心梗或房颤) 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病史 外周动脉疾病 分值 0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总分 得分
评价:
• 7-9分:为极高危组; • 3-6分:为高危组; • 0-2分:为低危组;
• 7、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食量与体力活动 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少 糖膳食,把食盐量控制在每天6克左右。
谢
谢
• 1、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是动脉 硬化的第一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加快加重 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 生脑卒中或复发脑卒中的机会越大,有效 降压治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复发。一般 来说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 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2、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等药 物,能够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 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血栓形成, 从临床上看,每天常规服用能够防止脑卒 中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