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MUC多级级联系统说明

合集下载

内置MCU方案

内置MCU方案

RADVISION-XT1000系列内置MCU 视频会议系统方案2012年目录1.方案设计原则 (3)2.方案示意图 (4)2.1 系统描述 (5)2.2 系统功能介绍 (5)2.2.1 简单会议呼叫 (5)2.2.2 多分屏会议 (6)2.2.3 双流培训会议 (7)2.2.4 软件移动桌面接入 (7)3.系统产品配置 (9)1.方案设计原则内置MCU视频会议系统方案,将提供一套完整的、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它结合了私网视频会议的图像清晰和公网视频会议的方便快捷,实现了公网和私网视频全方位交流,不但节省大量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保证视频会议系统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运行,我们在设计时遵循如下原则:稳定性作为专业视频会议设备,其产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必须是首要保障的,所以作为系统核心的视频会议终端产品的结构设计应该作为系统选型的考虑重点。

本方案推荐的SCOPIA XT 1000 会议终端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 5.x + DSP设计,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设备够满足7×24×365天不间断运行,MTBF值能够达到7万小时以上。

先进性考虑到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未来扩展性,选用目前主流的高清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部署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内外网视频终端可实时交互,最高可支持9点高清终端接入,并且支持H.239双流传输。

融合性融合通讯是视频会议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不同网络、不同地点应用客户端的接入。

具体方式为:●多样化的移动客户应用端接入模式;●大型会议室型终端接入:满足常规大型行政会议需要;●不需预装客户端PC的接入:满足业务讨论、生产调度、小型会商、任务交割等协同办公的需要;系统的融合能力是系统建设的重点,此能力为系统运行方式的多样化、有效利用系统投资甚至发展出适合京蒙集团增值业务等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全性视频会议终端等主要设备支持诸如AES、DES等高级加密协议,同时在系统架构上也应具备足够的系统健壮性。

精品(会议管理)MCU视频会议操作手册

精品(会议管理)MCU视频会议操作手册

目录1视频会议开局调试内容 (1)1.1系统组网图 (1)1.2准备会议参数 (1)1.2.1规划IP地址 (1)1.2.2规划通信参数 (2)1.3配置MCU8650 (3)1.3.1配置8650与RM的相关参数 (4)1.3.2配置8650与SC(GK)相关参数 (4)1.4配置RM数据 (5)1.4.1添加区号 (5)1.4.2添加服务区 (5)1.4.3添加MCU 8650 (7)1.4.4添加会场 (8)1.5配置SM数据 (9)1.5.1登陆SM (9)1.5.2添加SC (10)1.5.3添加MCU节点 (11)1.6召开会议 (13)1.6.1定义会议 (13)1.6.2调度会议 (16)1.6.3结束会议 (17)2安装RMCC多点资源管理中心软件 (18)2.1安装RM (18)2.2配置RMCC.INI中的数据库参数 (19)2.3安装后检查 (19)2.4启动系统服务 (20)2.5刷新L ICENSE (20)3安装SC&SM多点控制管理中心软件 (21)3.1安装S WITCH C ENTRE (21)3.2安装S WITCH M ANAGER (21)3.3配置系统参数 (22)3.3.1配置SwitchCentre系统参数 (22)3.3.2配置SwitchManager系统参数 (23)3.4启动系统服务 (23)3.5刷新L ICENSE (23)4MCU VIEWPOINT 8650维护指南 (25)4.1登录V IEWPOINT 8650 (25)4.2V IEWPOINT 8650内部命令 (25)4.2.1系统设置命令 (26)4.2.2系统查询类命令 (28)4.2.3系统升级类命令 (30)4.2.4网络调测命令 (31)4.3常见故障处理分析 (31)4.3.18650不能注册到SwitchCentre (31)4.3.28650不能连接到RM (32)5VIEWPOINT 9000系列视频终端 (33)5.1典型的终端设备安装 (33)5.2终端输出端口要点分析 (35)5.3高清终端遥控器介绍 (36)5.4视频终端初始化配置 (36)5.5会场呼叫操作方法 (39)5.5.1点对点呼叫 (39)5.5.2多点呼叫 (40)5.6会场挂断操作方法 (43)5.7会议控制操作方法 (43)5.7.1申请主席 (43)5.7.2呼叫会场 (43)5.7.3广播会场 (44)5.7.4观看会场 (45)5.7.5点名发言 (45)5.7.6会场静音/闭音 (46)5.7.7申请发言 (46)5.7.8字幕发送 (46)5.8终端诊断和维护 (47)5.8.1终端诊断方法 (47)5.8.2网络诊断 (48)5.8.3终端软件升级维护 (48)5.8.4常见案例分析 (49)6设备安装连接图 (50)6.1控制中心设备连接图 (50)6.2视频会议会场设备连接图 (51)6.3系统组网连接图 (52)1视频会议开局调试内容1.1系统组网图系统主要包括RMCC、SC、MCU8650、TE40等参数设置。

视频会议系统功能介绍及操作指南

视频会议系统功能介绍及操作指南
AEC:回声消除器(Acoustic Echo Chancellor) AEC是对扬声器信号与由它产生的多路径回声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的语音模型,利用它对回声进行估计,并不断地修改滤波器的系数,使得 估计值更加逼近真实的回声。然后,将回声估计值从话筒的输入信号中减去,从而达到消除回声的目的 AEC还将话筒的输入与扬声器过去的值相比较,从而消除延长延迟的多次反射的声学回声,根椐存储器存放的过去的扬声器的输出值的多少,AEC可以消 除各种延迟的回声。
会议音频设备的专业厂家,一流的品牌 丰富的周边设备,与视频会议无缝集成,提升使用体验
视频会议系统功能介绍—MCU
多点控制单元(MCU):
接入:混网、混速、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同步、协调 控制:音频混合、视频交换、数据处理、会议控制 硬视频和软视频都需要MCU
终端
பைடு நூலகம்
终端
终端 终端
MC
终端 终端
U
视频会议系统功能介绍—MCU
多点控制单元(MCU): 服务器MCU的硬件采用PC架构的服务器,软件分为MGR会议管理、MCU多点控制管理、监控;
Control Client(后台监控客户端):接收Control Server的指令,对物理主机上的本系统的各个服务程序进行监控,监控指令包括启动,停止,重启等。 Control Server(后台监控服务端):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Control Client的消息,把各服务器的运作信息存储到Database system中。 Database System(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如MySQL,PostgreSQL,LDAP等实现统一会议信息,用户信息,文件信息的存放。 WEB Server(会议管理服务器):提供Web访问方式的接口及应用:实现系统的统一web后台管理,如:会议管理,账号管理,服务器管理,文件管理等。

视频会议系统产品配置及使用-科达

视频会议系统产品配置及使用-科达
防火墙代理设置
45
视频参数设置
视频输出 视频制式 图像参数 外接摄像机 视频扩展
46
视频输出
47
外接摄像机
注:控制方式RS232默认的波特率为9600,可以在通讯接口设置的 串口设置中进行修改
48
音频设置
49
TS6610E设置
TS6610E 设置
(启用MC)
1、普通终端的设置项 2、设置启用内置MC/GK/PXY
33
主界面
34
使用遥控器设置
使 用 遥 控 器 主 要 设 置 项
1、设置终端ip地址 2、设置终端注册GK地址 3、设置防火墙代理地址 4、设置视频、音频参数
35
IP地址设置
按遥控器[Menu]按钮,显示如图主界面。然后按上下键,选择 系统设置,按遥控器[OK]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选择网络设置, 按[OK]键进入网络设置界面。
50
TS6610E设置
MT:主要用于配置终端的内部地址;
GK:用于配置GK服务的地址;
Proxy:用于配置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的
地址。
51
公网模式配置举例
TS6610E终端纯公网组网 拓扑举例如图。
MT:10.130.0.1/24(私 网地址)
GK: 221.224.36.240/24 (公网地址)

3
典型网络拓扑图
4
目录
• 典型应用 • MCU 系统配置 • 终端配置 • 会议控制台的安装及应用 • 双流、VOD、流媒体的应用
5
MCU系统配置
KDV8000C在出厂时有两个默认的外部通讯IP地址:MCU主 机IP地址和模块(HDSC/MDSC)IP地址,分别为192.168.2.1 和192.168.2.2,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这两个IP地 址分别对应KDV8000C后面板的两个以太网接,如下图所示:

视频会议系统原理以及组成部分讲解

视频会议系统原理以及组成部分讲解

• (2)信号混合
调音台的输入信号往往有很多路(包括 效果器返送来的信号),而最后通过调音 台输出的信号可能只有一路或两路,这就 需要将多路信号混合成一路或两路信号。 当然,这些混合还要根据需要,按一定比 例进行。
• (3)信号分配
调音台不仅有多路输入,而且有多路输 出,除了主输出外,还有辅助输出、编组 输出等,因此就需要将进入调音台的各种 信号按要求对各路输出进行分配。
模拟扩音系统
调音台 均衡器 反馈抑制器 功放 音箱
调音台
• 1)信号放大
调音台的输入信号源有传声器(话筒)、 录音机、CD唱机、调谐器、电子乐器等, 它们的电平大小不同。从话筒来的是很微 弱信号,约为200mV,小的只有几mV,而 从CD唱机来的信号可能高达1000mV,这 就需要调音台对各种大小不同的信号进行 不同程度的放大,使信号幅度最终相差不 多,以便在调音台内对它们进行处理。
发出的声音就会传到话筒,引起啸叫,这种现象就是声反馈。 声反馈的存在,不仅破坏了音质,限 制了话筒声音的扩展 音量,使话筒拾取的声音不能良好再现;深度的声反馈还会 使系统信号过强,从而烧毁功放或音箱(一般情况下是烧毁
音箱的高音头),造成损失。
数字扩音系统
美国CLEARONE XAP400专业音频处理器
或H.264协议、音频使用G.711、G.722或G.728、数据、
控制信令进行单独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复用”
打包后形成遵循网络协议的数据包,通过网络接口传到
MCU供选择广播。从MCU传来的其他会场的数据包通过
“解复用”,分别还原成视频、音频以及数据及控制信令
分别相应的输出设备上回显或执行。
f=4.5 to 54.0 mm (F1.6 to F2.8) 5.5 (望远端)至 60.3 度(广角端)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中国视频会议网 :// video-session /视频会议系统是支撑整个视频会议运转的关键点,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设备需求以及详细组成网络方式成为搭建视频会议的关键,上海视盈数码是国际顶尖视频会议系统组成供应商,无论您需求多大规模的视频会议网络,视盈数码都能为您提供完备的视频会议系统组成方案,并为您详解其中原理。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设备详解:普通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U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效劳器)、视频会议终端(会议室型硬件终端、PC桌面型硬件终端、软件视频会议终端)、网关(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局部。

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停止集中交流,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1)多点处置单元(MCU)多点处置单元(MCU)由多点控制器(MC)和多点处置器(MP)组成。

MC能提供支持多点会议的控制功用。

在多点会议中,MC与每一会议终端停止才干交流,最终确定会议中的公共才干。

MC还为会议选定通讯形式,使会议中各个终端任务在选定的通讯形式上。

MP可以处置视频、音频和数据码流。

MP对视频码流的处置有两种方式:视频切换和视频复合。

MP对音频的处置主要是混合,它可以将M个通道的输入经过处置后失掉N个通道的输入。

在数据处置方面,MP主要处置的对象是T.120数据〔目前只在软件中有运用,硬件视频会议主要采用双硫协议完成数据交互〕。

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中心局部,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衔接效劳。

目前主流厂商的MCU普通可以提供单机多达100个用户以上的接入效劳,并且可以停止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运用要求。

MCU的运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普通员工可以操作。

目前主流的MCU〔如POLYCOM DST MCS4200系列MCU〕操作界面十分兽性化,全中文,运用十分方便,并契合中国企业和政府会议的需求。

(2)大中小型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大中小型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是提供应用户在会议室内运用的,视频会议终端有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器〔如POLYCOM VSX系列视频会议终端〕,有的设备不带摄像头〔如POLYCOM DST系列视频会议终端出厂时不带摄像头,但这样也添加了用户选择的余地,配置可以愈加灵敏〕,视频会议终端可以经过电视机或许投影仪停止视频显示,用户可以依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及数量。

UCM 用户指南

UCM 用户指南

FreecommUCM“融智”多媒体通讯系统用户手册Copyright © 2013 iFreecomm,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文档版本:2.0所有权和机密性此处所包含的信息是iFreecomm公司的独有知识产权。

未经iFreecomm公司的明确书面同意,不得转发、复制或未经授权使用这些材料,此处所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而且不表示iFreecomm公司任何形式的承诺。

注意iFreecomm公司已做出合理的努力,保证本文档中的信息在文档印刷时是完整和准确的,但本公司不对任何错误负责,对本文档中所包含信息的更改和/或改正将体现在未来的更新版本中。

目录UCM“融智”多媒体通讯系统 0目录 (2)1概述 (4)UCM (4)平台特性 (4)会议性能 (5)监控入会 (6)用户界面 (6)2初始安装与配置 (7)2.1硬件安装与连线 (7)2.2配置准备 (7)2.2.1获取网络信息 (7)2.2.2获取产品激活License(授权设备) (8)2.3初始配置 (8)2.3.1连接PC到UCM (8)2.3.2修改缺省IP地址 (8)2.3.3其它网络选项配置(可选) (9)3入门操作 (10)3.1主页 (10)3.2实例1 (11)admin账户召集会议 (11)3.3实例2 (16)非admin账户召集会议 (16)4详细操作 (19)4.1会议模版 (19)4.1.1添加会议模版 (19)4.1.2编辑会议模版 (22)4.1.3删除会议模版 (22)4.2会议 (22)4.2.1添加会议 (22)4.2.2编辑会议 (24)4.2.3删除会议 (25)4.2.4会议控制 (25)4.2.5 Talkto会议 (32)4.3 PTT群组模板 (32)4.3.1添加PTT群组模板 (32)4.3.2编辑PTT群组模板 (34)4.3.3删除PTT群组模板 (34)4.4 PTT群组会议 (35)4.4.1添加PTT群组会议 (35)4.4.2删除PTT群组会议 (36)4.4.3群组会议控制 (36)4.4.4 PTT群组会议合并 (38)4.5用户 (38)4.5.1添加用户 (39)4.5.2编辑用户 (40)4.5.3删除用户 (41)4.5.4添加用户域 (41)4.5.5编辑用户域 (43)4.5.6删除用户域 (43)4.6角色 (43)4.6.1创建角色 (43)4.6.2编辑角色 (45)4.6.3删除角色 (45)4.7设备 (46)4.7.1添加设备 (46)4.7.2编辑设备 (47)4.7.3删除设备 (47)4.7.4添加组 (47)4.7.5编辑组 (48)4.7.6删除组 (49)4.8系统 (50)4.8.1网络 (50)4.8.2注册 (50)4.8.3组件 (51)4.8.4时间 (54)4.8.5录像 (54)4.8.6系统信息 (55)4.9日志 (57)1概述本章将对UCM系统及其主要的功能特性进行简要介绍。

MCU视频会议操作手册

MCU视频会议操作手册

目录1视频会议开局调试内容 (1)1.1系统组网图 (1)1.2准备会议参数 (1)1.2.1规划IP地址 (1)1.2.2规划通信参数 (2)1.3配置MCU8650 (3)1.3.1配置8650与RM的相关参数 (4)1.3.2配置8650与SC(GK)相关参数 (4)1.4配置RM数据 (5)1.4.1添加区号 (5)1.4.2添加服务区 (5)1.4.3添加MCU 8650 (7)1.4.4添加会场 (8)1.5配置SM数据 (9)1.5.1登陆SM (9)1.5.2添加SC (10)1.5.3添加MCU节点 (11)1.6召开会议 (13)1.6.1定义会议 (13)1.6.2调度会议 (16)1.6.3结束会议 (17)2安装RMCC多点资源管理中心软件 (18)2.1安装RM (18)2.2配置RMCC.INI中的数据库参数 (19)2.3安装后检查 (19)2.4启动系统服务 (20)2.5刷新L ICENSE (20)3安装SC&SM多点控制管理中心软件 (21)3.1安装S WITCH C ENTRE (21)3.2安装S WITCH M ANAGER (21)3.3配置系统参数 (22)3.3.1配置SwitchCentre系统参数 (22)3.3.2配置SwitchManager系统参数 (23)3.4启动系统服务 (23)3.5刷新L ICENSE (23)4MCU VIEWPOINT 8650维护指南 (25)4.1登录V IEWPOINT 8650 (25)4.2V IEWPOINT 8650内部命令 (25)4.2.1系统设置命令 (26)4.2.2系统查询类命令 (28)4.2.3系统升级类命令 (30)4.2.4网络调测命令 (31)4.3常见故障处理分析 (31)4.3.18650不能注册到SwitchCentre (31)4.3.28650不能连接到RM (32)5VIEWPOINT 9000系列视频终端 (33)5.1典型的终端设备安装 (33)5.2终端输出端口要点分析 (35)5.3高清终端遥控器介绍 (36)5.4视频终端初始化配置 (36)5.5会场呼叫操作方法 (39)5.5.1点对点呼叫 (39)5.5.2多点呼叫 (40)5.6会场挂断操作方法 (43)5.7会议控制操作方法 (43)5.7.1申请主席 (43)5.7.2呼叫会场 (43)5.7.3广播会场 (44)5.7.4观看会场 (45)5.7.5点名发言 (45)5.7.6会场静音/闭音 (46)5.7.7申请发言 (46)5.7.8字幕发送 (46)5.8终端诊断和维护 (47)5.8.1终端诊断方法 (47)5.8.2网络诊断 (48)5.8.3终端软件升级维护 (48)5.8.4常见案例分析 (49)6设备安装连接图 (50)6.1控制中心设备连接图 (50)6.2视频会议会场设备连接图 (51)6.3系统组网连接图 (52)1视频会议开局调试内容1.1系统组网图系统主要包括RMCC、SC、MCU8650、TE40等参数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会议Conf2中,添加的“设备类型”为“上级会场”,“标识”为会议Conf1的
接入号,即“075510182”。

步骤4录制多点会议。

1.在首页上选择“会议 > 会议列表”。

2.选择“Conf1”,在会控操作中选择“更多 > 直播与录制”
系统显示如图7-8所示页面,表示已经成功开始录制。

图7-8直播与录制
单击开始直播或录制,或者单击暂停直播或录制。

----结束
7.3 多SMC2.0互联组网
通过部署多SMC2.0互联组网,既可以实现视讯业务区域化集中管理,也可以实现视频
会议跨区域灵活调度。

7.3.1 场景描述
部署多套SMC2.0时,可灵活配置不同SMC2.0之间的互联关系,组成不同的互联结构。

随着视讯业务的不断发展,设备部署呈现总体分散,小范围集中的趋势。

在这种部署
形式下,要求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区域化集中管理、跨区域灵活调度。

多SMC2.0互
联方案在单SMC2.0统一管理和调度的基础上,实现不同SMC2.0之间的对等互联,
SMC2.0两两之间可灵活通信,实现跨区域会议调度。

组网图
多SMC2.0互联组网如图7-9所示。

图7-9多SMC2.0互联
组网说明
l多SMC2.0互联组网中,SMC2.0对MCU、会场进行统一管理。

l不同SMC2.0之间的对等互联,SMC2.0两两之间可灵活通信,实现跨区域会议调度。

7.3.2 数据规划
了解组网的数据规划,有助于您快速完成组网配置。

多SMC2.0互联组网的数据规划如表7-8所示。

表7-8多SMC2.0互联数据规划
7.3.3 配置过程
多SMC2.0的互联配置包括开启互联和配置互联关系。

开启互联
开启互联后,才能配置SMC2.0之间的互联关系。

步骤1以admin用户登录SMC2.0的Web页面。

步骤2选择“系统 > 配置”。

步骤3单击“互联配置”,选择“基本配置”页签,设置页面右侧的配置参数,如图7-10所示。

图7-10互联配置
开启互联时,“证书来源”建议选择“商用证书”,并上传证书,且密钥加密口令需满足密码复
杂度要求。

如果没有购买商用证书,“证书来源”也可使用系统自动提供的“自签名证书”。

步骤4单击“保存”。

步骤5选择“号段管理”页签,单击“添加”。

弹出“添加号段”窗口,图7-11所示。

图7-11
添加号段
表7-9添加号段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开启“SMC2.0_B”和“SMC2.0_C”的互联模式。

----结束
配置互联
下面以SMC2.0_A和SMC2.0_B为例,介绍如何配置两者的互联关系。

步骤1以admin用户登录“SMC2.0_A”。

步骤2选择“设备 > 远端SMC”,单击“添加远端SMC”。

步骤3在“地址”框中输入“SMC2.0_B”的IP地址,单击“下一步”。

如果开启互联时,“证书来源”选择的是“自签名证书”,则页面会弹出提示框,如图7-12所
示,单击“继续连接”进行下一步互联配置。

图7-12连接提示
步骤4弹出页面显示“SMC2.0_B”的配置信息,如图7-13所示,确认信息后单击“下一步”。

返回远端SMC列表,“SMC2.0_B”的“认证状态”显示为“等待对方确认”。

图7-13添加远端SMC
步骤5以admin用户登录“SMC2.0_B”,选择“我的任务 > 我的待办 > 互联申请”。

步骤6找到“SMC2.0_A”的互联申请任务,如图7-14所示,单击“确认”。

图7-14互联任务确认
步骤7选择“设备 > 远端SMC”,在远端SMC列表中,“SMC2.0_A”显示为连接成功状态。

此时,在“SMC2.0_A”的远端SMC列表中,“SMC2.0_B”也显示为连接成功状态,
如图7-15所示。

图7-15互联状态
步骤8重复上述步骤,配置“SMC2.0_A”和“SMC2.0_C”、“SMC2.0_B”和
“SMC2.0_C”之间的互联关系。

----结束
配置互联用户默认权限
开启并配置好互联后,仍需配置互联用户访问本地SMC2.0的组织权限,才能调度互联
会议。

配置互联用户默认权限即是配置远端SMC中可访问的组织。

配置完成后,调度互联会
议时,仅可选择远端SMC中可访问组织下的会场加入互联会议。

步骤1以admin用户登录SMC2.0的Web页面。

步骤2选择“系统 > 配置”。

步骤3选择“默认用户权限配置”中的“互联用户”页签。

步骤4勾选可访问的组织下的组织,如图7-16所示,单击“保存”
图7-16互联用户默认权限配置
----结束
7.3.4 结果验证
通过在SMC2.0_A中调度互联会议,验证互联配置结果。

调度互联会议时,请保证互联的SMC2.0之间时间同步,且待入会的会场注册至同一SC
或者邻居SC,否则级联会议调度失败。

步骤1登录SMC2.0_A。

步骤2选择“会议 > 新建会议”。

步骤3填写会议名称和会议开始时间。

步骤4单击“添加会场”。

弹出如图7-17所示的“添加会场”对话框。

图7-17添加会场
步骤5在“会场列表”页签选择要加入会议的本地会场。

步骤6在“远端SMC”页签选择“远端会场”,在会场列表中选择要加入会议的远端会场。

用户也可选择“远端SMC”,将远端SMC直接添加至本端SMC后,由远端SMC的管理员执行远
端会场的添加,执行此操作的远端SMC管理员可以通过预置操作指定,预置远端SMC管理员操
作请参考《HUAWEI SMC2.0 V500R002C00 管理员指南》中“7.2 预置会议操作”中的“预置远
端SMC管理员”章节。

步骤7单击“添加”后,单击“关闭”。

步骤8单击“预约会议”,直接召集会议。

会议召集成功,本地会场和远端SMC2.0上的会场成功入会。

会议调度成功后,在本端SMC上调度为一个多级会议形态的互联会议,在远端SMC上
调度为一个普通会议形态的远端会议。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