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转运及注意事项
危重患者的转运及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
尽早建立人工气道 (2)对有可能发生气道危险或者呼 吸衰竭的患者,在出发前实施气管 插管行机械通气,不建议使用喉罩。 转运前需仔细检査并固定气管内导 管(或气切套管)。
避免途中低血压 (4)低血容量的患者难以耐受转 运,在转运前应保证充足的血容 量。液体复苏后仍然持续性低血 压的患者,在所有可能的因素被 排查并控制后方可转运。
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
2021
目录
安全转运的概念 转运的风险因素 转运前的准备 转运途中的监测和治疗 转运的基本流程
转运病人过程前,你有没有清晰的思路应该做哪些相关准备?
• 1,忙于收拾病人东西物品,交给家属? • 2,病情充分评估了吗?患者会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 3,仅遵医嘱行事,医生让带什么就带什么,让干什
★“越快越好”的原则不适用于转运重症病人。
组织因素
目前危重患者转运各环节的组织协调情況与不良事件的直 接关联性还有待考究,但转运中良好的组织协调性是减少 等待时间和转运时间的重要部分,提高转运效率,对危重 患者的成功救治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规范安全的转运 流程是提高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的第一步,使转运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促进各环节协调有序地进行,从而减少转运中 的护理缺陷。
么就干什么? • 4,转运过程中携带的仪器设备,你能熟练运用吗? • 5,你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了吗? • 6,你和目标科室沟通了吗?
转运病人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以下突发情况?
• 1,转运途中病人病情恶化,需紧急抢救; • 2,转运途中医疗监护设备断电、故障; • 3,转运途中发生病人导管移位或脱出; • 4,到达目标科室后,科室未做好相关准备;
★ 转运前,接收科室要保证可以立即对来到的患者进行治疗或检查; ★ 及时通知转运的其他相关人员(如电梯等),以便从时间上能配合
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整理-V1

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整理-V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很多危重病人患者需要进行转运。
但是,危重病人患者的生命状态十分敏感,转运过程中出现的过错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危重病人患者的安全转运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为危重病人患者如何安全转运的方法:一、转运前的准备1. 接受认真的安排在开始转运前,医生或护士要仔细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药物剂量和身体状况等等。
然后,制定合适的转运方案,并指定负责人负责实施,以减少过错发生的可能性。
2. 准备必要的医疗器材在进行危重病人患者转运前,必须做好备用呼吸机、监测仪、氧气瓶等医疗器材的准备工作,确保在转运途中能及时处理患者突发情况。
3. 安排好转运方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转运距离,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并考虑到是否需要随行医护人员以及其技术水平要求。
二、转运中的注意事项1. 转运途中保持稳定在危重病人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的身体稳定。
尽量避免任何突发状况的发生。
在过程中,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在发生任何异常情况时,要对其进行迅速的干预。
2. 合理安置患者在转运途中,患者应该合理安置,如将患者平躺,保持颈部和脊椎的稳定;给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以及确保其安全,如扶手、安全带等。
3. 严格消毒和卫生措施在进行危重病人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严格消毒工作,保持车辆、医疗器械及随车人员的卫生。
这样有助于避免可能的感染传播,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4. 保持良好的沟通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其身体状况,并向患者传达安排和干预措施。
并指示患者认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以确保转运的顺利和效果。
结语:危重病人患者的安全转运是需要高标准的,既要保证患者的身体稳定和身体安全,又要避免转运过程中的过错发生。
在进行危重病人患者转运时,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细致入微,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制定适宜的方案。
急诊科转运病人注意事项

急诊科转运病人注意事项一、平车、轮椅、转运床转运病人注意事项(一)轮椅注意事项1、与医生核对转送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转送科室,并与患者取得联系,以取得合作。
2、固定车轮,以保证患者安全。
3、翻起踏脚板,协助患者入坐。
4、卧床或久坐身体虚弱患者,起身后应站立片刻坐方可行走,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5、病情允许者,护勤人员可站在车轮后面,固定轮椅,患者自行坐入轮椅。
6、系好安全带以防跌倒,保证患者安全。
7、下坡推行时下坡应倒着推,注意减慢速度;上坡或过门槛时,应翘起前轮,告知患者头、背部后倾,并抓住扶手,以免发生意外。
8、转运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倾听患者主诉,有病情变化,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9、转运过程中,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或人工举瓶时,应指导患者家属保持输液瓶直立,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道,发生空气栓塞。
10、转运过程避免管道(输液管、引流管等)脱落、受压、液体返流。
11、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12、转运到达后,核对转入科室是否正确,并与护士进行交接。
(一)平车、转运床注意事项1、与医生核对转送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转送科室并与患者取得联系,以取得合作。
2、固定车轮(床刹),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协助患者上床或过床。
3、使用平车时,一端为大轮,一端为小轮,则以大轮端为头端(小轮转动灵活,大轮转动次数少,可减轻患者在搬运过程中的不适);使用转运床时,患者的头部置于可摇起端。
上下坡时,患者头部位于高位,防止患者滑动。
4、转运过程中,护送者应站于患者头侧,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倾听患者主诉,有病情变化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5、车速适宜,确保、舒适。
6、转运过程中,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或人工举瓶时,应指导患者家属保持输液瓶直立,防止空气进入输液管道,发生空气栓塞。
7、转运过程中,避免管道(输液管、引流管等)脱落、受压、液体返流。
8、自平车、转运床移回床上时,帮助患者先移动下半身,再移动上半身。
9、转运到达后,核对转入科室是否正确,并与护士进行交接。
医院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医院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1.患者转运需专人陪同,危重患者转运由医务人员陪同。
2.护士应进行充分评估和检查,做好转运途中所需物品、药品、氧气枕(筒)、简易呼吸面罩、仪器设备等准备。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听取患者的主诉。
4.携带各种仪器设备(如监护仪、注射泵、氧气枕、呼吸机等)转运时,应保证仪器设备安全使用。
5.输液患者应保证输液通畅,并观察输液滴数。
6.患者留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情况,防止管路滑脱。
7.转运全过程应拉起床护栏,推床平稳,防止坠床等,以保障转运安全。
8.在转运途中发现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立即给予紧急救治。
必要时立即将患者送入途中最近的医疗单元实施急救,及时通知病房护士长、主管医师。
9.转运过程中应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10.做好护理记录或与转往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填写转科交接班本并签字。
转运危重病人时的注意事项

转运危重病人时的注意事项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转运危重病人是一项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正确的转运操作不仅可以确保病人的安全,还可以有效地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危重病人转运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以下将详细介绍转运危重病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转运前的准备工作1. 病人评估:在进行危重病人转运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稳定性、生命体征、病史等方面的评估。
只有在确保病人状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转运操作。
2. 转运计划:在确定病人可以进行转运后,医护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包括转运的方式、时间、路线等方面的安排。
确保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3. 转运设备准备:在转运前,医护人员需要检查转运设备的完好性,包括担架、氧气瓶、监护仪等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二、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病人监测: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安全保障: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确保病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在搬运病人时,需要注意动作轻柔、稳定,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 沟通协作: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做好沟通协作。
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失误。
4. 病人舒适: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病人的舒适度,保持病人的体位舒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感。
5. 突发情况处理: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病人突然病情恶化、交通堵塞等。
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冷静,迅速应对,确保病人的安全。
三、转运后的处理1. 病人交接:在将病人转运到目的地后,医护人员需要将病人安全地交接给接收方,并向接收方提供详细的转运记录和病情报告。
2. 设备清理:转运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对使用过的转运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及观察要点

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及观察要点危重患者的转运流程及观察要点如下:一、危重患者转运流程:1.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度及转运的必要性,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并发症等。
2.确定转运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船只等。
3.准备转运设备:确保转运设备齐全且正常运作,包括各类呼吸机、监护仪、氧气、静脉输液设备等。
4.准备转运人员:确定合适的转运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人数及专业背景。
5.安全转运:在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因振动、气候等因素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6.到达目的地: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或指定地点,并将患者交接给相应的医疗人员负责继续护理。
二、观察要点:1.呼吸状态观察: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如有短促气喘、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2.循环状态观察:包括血压、心率、心律等,如有血压偏低、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3.意识状态观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神志清楚与否、意识障碍程度等,如有意识丧失、意识模糊等应及时处理。
4.疼痛观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部位,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
5.神经系统观察:观察患者的肌力、反射、瞳孔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6.输液观察:观察静脉输液的速度及输液器的滴数,确保输液正常进行。
7.器械观察:观察跟患者有关的各类仪器的运行状况,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8.患者安全观察:观察患者的安全情况,避免发生意外,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在转运过程中,除了以上观察要点外,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并报告给相关的医疗人员。
同时,转运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转运过程的顺利进行。
尤其对于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和有效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转运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护理工作。
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熟悉转运的基本原则,熟悉转运设备和技术,并掌握转运中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的稳定:在进行院内安全转运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和转运需求。
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需要急救措施,护士应先进行适当的治疗,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2.准备适当的转运设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选择适当的转运设备。
这可能包括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吸氧机、输液泵等。
在准备转运设备时,护士需要检查设备的正常功能,并确保设备已经消毒清洁。
3.加强团队合作:院内安全转运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合作。
护士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如医生、急救人员等协调配合。
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监护和操作转运设备,另外还需要有人员负责患者的安全。
4.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监测指标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或者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5.确保设备的安全: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将各种转运设备连接到患者身上,如导管、气管插管、胸管等。
护士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连接,避免设备脱落或者误位。
另外,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管路通畅,防止堵塞和漏液。
6.防止感染: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洗手、戴手套和口罩等,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并对转运设备进行消毒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7.提供心理支持:急危重患者经历了剧烈的身体和心理的刺激,转运过程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和焦虑。
护士应提供患者的心理支持,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及注意事项

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及注意事项《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及注意事项》在医疗急救工作中,危重病人的转运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环节。
为了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护理和保障其生命安全,我们需要严谨地遵循一系列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危重病人的转运需要提前进行充分准备。
医疗机构应该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确保转运过程中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在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转运计划。
这对于减少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非常关键。
其次,在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病人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在转运过程中,病人可能会经历各种生命体征的波动,包括心率、血压等。
为了确保病人的稳定,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此外,在舒适度方面,医护人员应确保患者躺位舒适,避免摇晃和颠簸等可能引起病情恶化的情况。
此外,在危重病人转运中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医护人员需要确保病人的氧气和药物供应充足,并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
在转运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了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以便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在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确保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除了及时报告病人的病情变化外,医护人员还需要与接收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这有助于实现转运的顺利进行,以及确保病人在接触到新的医疗团队后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护理。
总结起来,危重病人的转运工作需要严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通过提前准备,确保病人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做好护理工作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可以有效地保证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这对于挽救生命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各管道的监测
转送病人很多情况下同时带有气管插管、 导尿管、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转送 时要固定好以防脱落,密切观察各管道是 否通畅以便及时处理。
a
16
静脉通道的监测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针头,对危重、
大出血休克、需急诊手术的病人,予浅 静脉置管或深静脉置管。
除转运前检查输液是否通畅,各处连 接是否紧密,局部有无渗漏肿胀外,转 运途中和过床时要防止输液管扭曲、受 压和阻塞,避免针头与a 输液管连接脱离。 17
病人需要转运
否
是否为危重病人
是
主管医生评估病人,告知家属转 运的目的/风险,家属同意并签字
参照《病人转运流程》
护士评估病人,做好准备,通知接收 科室,填写《危重病人交接单》
主管医生、护士、护工转运病人
安置病人,进行交接,转入科护士评估 病人后填写《危重病人交接单》
a
21
病房床边交接流程
迎接病人
双人核对
a
3
转运目的
★ 为了使患者得到必须的诊断和更好的治疗条件 ★ 危重病患者家属的要求
a
4
转运决定
★ 由转出医院(科)和接受医院(科)的专家在经 过全面评估和讨论后作出。
★ 要根据转院(科)的紧迫性、是否有陪同的医
护人员以及他们的经验、设备、召集救护
小组所需耽搁的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作出
是否可以及如何转送病人的决定。
a
19
交接与记录
★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 位、固定管道、吸氧等。
★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及记录,包括病历的交接, 转运前后和途中的事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 特殊治疗、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体 出入量、皮肤情况、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的 贵重物品等。
★双方医护人员签名。
a
20
危重患者转运流程
a
5
转运前的风险评估
★在转送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一起 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 体征、呼吸道管理、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 如果患者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平稳,而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 应有当班医生一起护送,并做好充分准备,如急救药品、仪 器等。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家属理 解并签字同意,才能实施转运。
a
14
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包括心电、血压、呼吸、潮气量、无创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同时注意与简单易行 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如病人脉搏强度、 脉率、肢端末梢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再循环 时间,可了解病人循环功能及外周脏器灌 注情况;通过观察皮肤及粘膜颜色的发绀 程度及呼吸运动状态可了解病人的呼吸功 能情况。
a
保证有效氧气吸入
急诊危重病人转运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氧气 枕供氧,因氧气枕的氧浓度与流量不易调节 和估计,尽可能采用便携式氧气瓶给氧,对 严重缺氧者,携带便携式呼吸机,既可吸氧 又可吸痰,且具备正压通气功能,确保了病 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a
18
原发病及并发症的监测
如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的 病人在转送时要严密观察神志及瞳孔变化; 心肌梗塞病人要询问疼痛是否缓解或加重, 通过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因 心肌梗塞后的恶性心律失常易引起猝死,一 旦发现必须及时消除;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转 送时通过观察其是否有出汗,询问病人是否 有头晕、心悸、恶心等可判断是否有出血及 出血量等。
危重患者的转运及注意事项
a
1
危重病患者
◆定义:为重病患者是ຫໍສະໝຸດ 那些有一个或者多个 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 于先进的仪器,需要监测和治疗的人。
★生命体征不稳定 ★昏迷、躁动 ★抽搐 ★气管内插管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a
2
危重病人的转运
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 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 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 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 阻,突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 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的患 者等。有文献报道,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 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因此,成功转运对降低 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转送床边
准备过床
填写交接单
医生护士 交班
床边交接
药物:常用复苏、镇痛及镇静药、治疗低血压和高血压、
心率不齐、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和高
血糖、抽搐的药物,充足的液体等
a
10
a
11
转运前的交流与合作
★ 应通过医-医、护-护交接以落实治疗的延续性。交接内容包括病情与治 疗计划;
★ 转运前,接收科室要保证可以立即对来到的患者进行治疗或检查; ★ 及时通知转运的其他相关人员(如电梯等),以便从时间上能配合转运,
★转运前确保病情平稳是避免转运途中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a
6
下列情况禁止转运
★心跳、呼吸停止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
a
7
转运过程的危险因素
★高达15%的病人在转送时,发生影响预后的低血压 或低氧血症,而这些是可以避免的。
★大约10%的病人在转送前就存在未被察觉的异常, 但如配备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和必要的设备以及仔细 的准备工作,病人可安全转运而不致引起病情恶化。
并保证所需设备; ★ 主治医师要对转运经过清楚。病历资料由原治疗科室送出,内容包括转
运指征以及转运全过程中患者状况。
a
12
转运的实施与监测
★临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
★核对、调整相应物品
★检查气道支持,各种管道的牢固与通
畅,然后转运
a
13
转运中的护理
★ 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 各管道的监测 ★ 静脉通道的监测 ★ 保证有效氧气吸入 ★ 原发病及并发症的监测
★“越快越好”的原则不适用于转运重症病人。
a
8
转运人员组成
★负责人由资历较高的医生担任,选派有 工作经验的一名护士和一名护理员完成;
★有经验的陪同人员不仅可保证安全转送 病人,且可避免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 下仓促转送。
a
9
仪器与药物准备
建立最低要求的转运设备及药物
仪器: 便携式监护仪、除颤仪、便携式呼吸机、吸引 器、输液泵和充足的氧气(氧气枕或氧气钢 瓶)。 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病情 不稳定患者,尽量选用氧气钢瓶,而不要选择 氧气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