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模拟题

合集下载

专科-《统计学原理》模拟题试卷

专科-《统计学原理》模拟题试卷

专科-《统计学原理》模拟题试卷专科《统计学原理》模拟题试卷一. (共72题,共156分)1. 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2分)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2. 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2分)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3. 作为一个调查单位()(2分)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4.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2分)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5. 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2分)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6. 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2分)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7. 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2分)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8. 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2分)A.过录法B.划记法C.折叠法D.卡片法★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9. 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2分)A.统计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10.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2分)A.零B.最大值C.最小值D.平均值★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11.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2分)A.众数为0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12. 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2分)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13. 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2分)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14. 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2分)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15. 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2分)A.只是原来的0.09元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29. 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2分)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30.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2分)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31.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2分)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32. 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2分)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33.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2分)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34. 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2分)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35. 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2分)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离散系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36. 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2分)A.甲大于乙B.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难以判断★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37. 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2分)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38. 平均增长速度是()(2分)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39. 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2分)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40. 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2分)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41. 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2分)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42. 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2分)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43. 价格愈低,商品需求量愈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2分)A.复相关B.不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44. 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2分)A.作定性分析B.制作相关图C.计算相关系数D.计算回归系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45. 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件/人)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50-0.5X,则()(3分)A.0.5为回归系数B.50为回归直线的起点值C.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0.5元D.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5元E.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50元★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D46. 相关关系的特点是()(3分)A.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C47.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3分)A.综合指数B.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48. 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3分)A.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B.具有平均数的性质C.是一种综合性的代表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变动的原因E.可用来反映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D,E49. 变异是统计研究的前提,它是指()。

统计学原理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

统计学原理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

《统计学原理》(第3版)综合试卷一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2.各变量值与其_____________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3.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已知。

从其中容量为25的样本,在 = 0.05水平下,区间估计的边际误差为15,则总体标准差是____________。

4. 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了解决重叠组限“不重复”的问题,统计上的规定是____________。

5. 标准分数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相对位置,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统计学中把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依存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

7.某产品单位成本连年下降,从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总的下降了60%,则单位成本年递减率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经济现象在一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_____;经济现象在若干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_____。

9.若物价指数为114.06%,则用100元,报告期只能买到基期商品的百分之__________。

10.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_____________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11.2007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6.9%,是2007年11月与__________对比的结果。

12.研究结构性问题通常使用的图形是____________。

13.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各变量值连乘再开方以求得平均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谢颖2004-05—10 09:55《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

2.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3.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______数值。

4.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_________变量,而自变量是作为可控制的___________变量.5.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 ) 2.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3.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4.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单位D. 总体单位2. 复合分组是()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

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3。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A。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中卫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5。

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A。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众数
四、计算题:
一、甲、乙两个企业的答案不一样。1、甲业四年销售量的平均增加率为:%。
2、乙企业的平均次品率为:%。
二、①、4000个民工外出打工的年收入总额的区间估量为
4000×(5800-≤NX≤4000×(5800+
或:元≤NX≤元
②、22%≤P≤58%
3、①总产值指数为或%,产值增加80万元;
二、①某乡共有外出务工人员4000人。按不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其中200人进行调查, 得知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为5800元, 标准差为850元. 试以%的把握程度估量该乡全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年收入总额的区间。(15分)
②某校在新学期的第一周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64人,觉察他们中只有16人每晚用于学习的时刻超过1小时。试以%的概率估量,全校5000名学生中第一周内每晚学习时刻超过1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及总人数有多少?(15分)
③、△p= =2×=④、≤P≤
⑤、存款500元以上存单占全数存单比重:%≤P≤%
二、①2021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即人均绿化面积为:4×2=8平方米,依照已知条件,得 ==% ,即每一年的平均进展速度为%。(10分)
②在2021年就达到翻一番的目标,那么每一年的平均增加速度为: -100%=%—100%=%。(10分)
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一、A 二、C 3、B 4、D 五、D
六、A 7、A 八、A 九、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一、BCE 二、BCDE 3、AE 4、CD 五、BC
三、填空题:
一、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二、指标数值
3、选择分组标志
4、(整体)单位总量、标志总量
五、集中趋势

统计学试题三

统计学试题三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5分)1.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是( b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有时正比关系,有时反比关系D.两者无关系2.下列相对数中,属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对比的指标是( c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B )A. 劳动生产率B. 产量C. 人口密度D. 资金利税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B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调查表5.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 A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6.某数列两个极端数值之差是( B )A.平均数 B.全距 C.组距 D.标准差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不等于100%C8. 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C )A.出勤率 B.合格率 C.工资总额 D.平均工资9.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A )A.是非标志 B.不变标志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10.基期为前一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C )A.平均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11.某厂生产费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了( A )A.20% B.25% C.2% D.75%12.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C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13.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14.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A )A.选择分组标志 B.确定组数 C.确定分组形式 D.划分各组界限15.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二、多项选择题(12分)1.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有( BE )A.全距 B.平均差系数 C.标准差D.平均差 E.标准差系数2.分析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有( BCD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E.平均发展水平3.普查不属于( CD )A.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 C.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调查 E. 专门调查4.统计调查按调查资料方法不同,可分为( ADE )A.直接观察法 B.全面调查 C.非全面调查D.问卷调查法 E. 采访法5.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E )A. 性别B. 年龄C. 职务D. 民族E. 工资6.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CE )A.主词 B.宾词 C.现象所属的时间D.次数 E. 统计指标值三、判断题(15分)1、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线时,相邻组的组线必须重合。

统计学原理A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A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A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符号表示大样本的样本均值?()A. μB. σC. µD. Σ答案:A2. 以下哪个概念代表观察值的变异程度?()A. 相关系数B. 方差C. 协方差D. 标准差答案:B3. 若一个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μ, σ^2),则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A. f(x) = (μ - x)^2 / σ^2B. f(x) = 1 / (σ√(2π)) e^(-(x - μ)^2 / (2σ^2))C. f(x) = σ^2 / (μ - x)^2D. f(x) = (x - μ)^2 / σ^2答案:B4.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减少样本调查中的误差?()A. 增加样本量B. 减少调查对象C. 提高调查人员素质D. 随机抽样答案:A、C、D5. 在假设检验中,下列哪个概念代表零假设?()A. H_0B. H_1C. αD. β答案:A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下列哪个统计量可用于判断数据集的偏斜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方差D. 偏度答案:D7. 在进行t检验时,以下哪个值表示检验统计量?()A. t = (样本均值 - 总体均值) / 标准误差B. t = (样本均值 - 总体均值) / 样本标准差C. t = (样本均值 - 总体均值) / 总体标准差D. t = (样本标准差 - 总体标准差) / 样本量答案:A8. 以下哪个方法可以用来估计总体方差?()A. 最大似然估计B. 最小二乘估计C. 矩估计D. 经验公式法答案:D9. 下列哪个概率分布用于描述连续随机变量?()A. 二项分布B. 泊松分布C. 正态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C10. 在线性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个符号表示回归系数?()A. β_0B. β_1C. β_2D. β_3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说明大数定律的概念及其意义。

统计学原理考前模拟真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考前模拟真题及答案

X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真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追溯统计学历史上和逻辑上的起源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 A .国家治理 B .计数 C .税收与徭役 D .赌博游戏 2.统计的根本职能是 A .参与决策 B .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 C .公布统计资料D .统计咨询3.统计资料的性质是A .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B .精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 .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D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4.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绝对指标可以分为 A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标准差D .离散系数6.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量大小 B .权数的个数 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7.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A .pqB .1-pC .pqD .1-p8.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 .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 .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 .两者无关9.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规则,其目的是 A .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时机 B .人为地操纵如何抽取样本单位总不可靠 C .了解样本单位的情况 D .选出典型的单位10.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假设用x 表示样本平均数,用X 表示总体平均数。

则它的表现是 A .X x > B .X x < C .X x ≠D .X x =11.如果相关系数的数值为-0.85,这种相关关系属于_____线性相关。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0.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

12.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相关系)。

中楼阁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

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0.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18.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间)。

19.按照资料汇总特点不同,普查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初试模拟题一》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样本容量与样本个数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认识大数法则对抽样推断的指导意义。

3.为什么要计算标志变动系数?
4.固定加权指数运用应该解决的问题。

5.在比较分析时如何注意可比性问题?
二、计算分析题(共80分)
要求:(1)计算题有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2)计算结果一律保留两位数。

1.某总厂所属三个分厂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10分)
计算三个厂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2.某学校4500名学生,随机抽选20%,调查每月上网次数,其分布数列如下:(20分)
以95.45%的可靠性:
(1)评估平均每月学生每月上网次数。

(2)确定每月上网次数在4次以上的比重,其误差不超过3%。

3.某地区居民非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支出的资料如下:(30分)
要求:
(1)计算相关系数
(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计算若文化服务2亿元,居民非商品支出将达到怎样水平?
(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已知某家具店销售情况如下(20分)
计算:
(1)销售量综合指数,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增减额;
(2)零售价格综合指数,零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增减量。

三、论述题
什么是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类别和方法是什么?请你以社会经济的某一统计现象为例,试论述统计分析的步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初试模拟题二》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与运用。

2.类型抽样的方法。

3.存量与流量的区别与联系。

4.编制时间数列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5.长期趋势分析的重要意义。

二、计算分析题(共80分)
要求:(1)计算题有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2)计算结果一律保留两位数。

1.某种商品在甲乙两地的销售情况如下:(20分)
分别计算该商品在甲乙两地的平均售价,并进行比较。

2.从半成品库中随机抽取200
件甲种半成品,经检验一级品为40件,抽取件数为甲种半成品总量的2%,确定其抽样平均误差。

(10分) 3.某商业集团所属八个连锁店销售情况如下:(20分)
(1)计算商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相关程度;
(2)确定销售利润对商品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解释斜率的经济意义。

4.某建材装潢市场销售情况如下:(30)
计算:
(1)销售额总指数;
(2)零售价格总指数、零售价格的变化为消费者带来的实惠;
(3)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量的变化给商场销售额变化的影响。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进行长期趋势分析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并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初试模拟题三》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

2.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时注意的问题。

3.等距抽样的方法
4.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别与联系。

5.如何运用平均分析指标进行时间数列分析?
二、计算分析题(共80分)
要求:(1)计算题有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2)计算结果一律保留两位数。

1.某村两种水稻的收获情况如下:(20分)
分析比较哪种稻的产量稳定性好。

2.某农户2003年播种小麦1500亩,随机抽样调查其中100亩,则得平均亩产量为455斤,标准差为50斤。

计算其抽样平均误差。

(10分)
3.某地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资料如下:(20分)
=ab x;
(1)拟合曲线回归方程Y
c
(2)估计失业率为8%时,通货膨胀率会是什么状态?
(3)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解释。

4.某企业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本期为1470万元,上期为1400万元,同期现行价格指数为99%,同期每个工人劳动生产率由16 000元上升到16 480元。

计算:(20)
(1)产品产量指数;
(2)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5.某种原材料库存情况如后(万公斤):1月1日5.2,3月末3.6,5月末3.0,9月末4.2,12月末5.
6.计算该种原材料全年平均库存额。

(10分)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综合指标都包括什么内容?并对不同指标的适用情况加以辨析。

《统计学原理初试模拟题一》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样本容量与样本个数的区别与联系。

(p146)
2.如何认识大数法则对抽样推断的指导意义。

(p148)
3.为什么要计算标志变动系数?(p100)
4.固定加权指数运用应该解决的问题。

(习题册,p277-278)
5.在比较分析时如何注意可比性问题?(同上,p386)
二、计算题
1题p44-45
2题p66
3题p159
4题p261-262
5题p104
三、论述题
什么是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类别和方法是什么?请你以社会经济的某一统计现象为例,试论述统计分析的步骤。

(指导教材p365-381)
《统计学原理初试模拟题二》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与运用。

(习题册p278)
2.类型抽样的方法。

(同p147)
3.存量与流量的区别与联系。

(同p9)
4.编制时间数列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同p337)
5.长期趋势分析的重要意义。

(同p340)
二、计算题
1题p46
2题p68
3题p162-163
4题p265
5题p31
三、论述题
试论述进行长期趋势分析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并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指定教材p307-344)注意对书本跨章节内容进行梳理。

《统计学原理初试模拟题三》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

(习题册p145)
2.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时注意的问题。

(p206
3.等距抽样的方法(p148)
4.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别与联系。

(p273)
5.如何运用平均分析指标进行时间数列分析?(p340)
二、计算题
1题p51
2题p67
3题p156-157
4题p88
5题p96
三、论述题
试论述综合指标都包括什么内容?并对不同指标的适用情况加以辨析。

(统计学原理教材p105-159)回答此问题,注意对书本跨章节内容进行梳理,要注意回答问题的层次性,事实上统计学考试论述题都包括两-3方面的问题,千万不要漏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