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语录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

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

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2.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5.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6. 轻诺必寡信。

――《老子》7.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劝学》8.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9.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1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12.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13.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14.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15.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16.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1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19.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2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1.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3.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2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2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金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金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金句
1.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可真是宝啊!就说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咱自己不喜欢的,可别强加给别人呀!你想想,要是有人硬塞给你不喜欢的东西,你乐意吗?”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多有力量啊!就像那翱翔的雄鹰,不努力怎么能飞得高呢?你看那些成功的人,不都是靠自己的拼搏吗?”
3. “哇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从远方来的时候,那得多开心呀!就好比你好久不见的好朋友突然出现,你能不兴奋吗?”
4. “‘百善孝为先’,这可是真理呀!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比天大,我们怎么能不孝顺呢?你难道不想好好报答父母吗?”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多棒啊!就像挖掘宝藏,每次都能发现新宝贝,你不想试试吗?”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多在理啊!身边的人都可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就没从别人身上学到过啥吗?”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宽广才能容纳万物呀!就像那广阔的大海,什么都能包容,你不想拥有这样的胸怀吗?”
8.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才能让事业精进,不然就荒废啦!你看看那些偷懒的人,能有啥出息呢?”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总是相互依存的,这多神奇呀!就像人生的起起落落,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10. “‘诚信为本’,这可是做人的根本啊!没有诚信谁会相信你呢?你想想,要是别人都不信任你,那得多糟糕呀!”
我觉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金句真的是博大精深,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值得我们好好传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通用270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通用270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通用270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通用270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是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语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11、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

——蒲松龄《聊斋志异》2、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蒲松龄《聊斋志异》3、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冯梦龙《醒世恒言》4、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纳兰容若《纳兰词》5、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6、当厄之施,甘为时雨。

伤心之语,毒于阴冰。

——金缨《格言联壁》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冯梦龙《警世通言》8、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不韦《吕氏春秋》9、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司马迁《史记》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子思《中庸》11、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司马迁《史记》12、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容若《纳兰词》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史记》14、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蒲松龄《聊斋志异》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子思《中庸》1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不韦《吕氏春秋》17、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司马迁《史记》1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子思《中庸》19、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

——冯梦龙《警世通言》20、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金缨《格言联壁》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贾谊《楚辞》2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言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句至理名言。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句名言。

4.经典国学传千古,传统文化照万代。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6.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
风水、堪舆、预测之学。

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7.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智慧之源。

9.优秀传统文化,润泽中华文明。

10.传承经典,光耀未来:致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1.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2.经典浸润人生,传统铸就未来。

13.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
德。

”——《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

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


14.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

1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治国为末。

中华文化100条经典名言,字字珠玑

中华文化100条经典名言,字字珠玑

中华文化100条经典名言,字字珠玑中华文化100条经典名言,字字珠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沉淀成一句句精华词句,饱含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

这些流传至今的100条人生智慧,你还熟悉吗?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礼记》)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5、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7、知耻近乎勇。

(《礼记》)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10、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鹖冠子》)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13、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礼记》)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20、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1、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2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2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28、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论语》)2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32、士可杀不可辱。

(《礼记》)3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3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学》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12、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19、三思而后行。

——《论语》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2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国传统文化 名言金句

中国传统文化 名言金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金句1. 以德立身,以德行事。

2.君子行不言,言则必行。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仁者爱人,智者爱物。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7.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9.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0.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1.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2.知足者常乐。

13.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14.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人生何处不相逢。

15.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16.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17.强龙难压地头蛇。

1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脱贫先读书。

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3.观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

24.用户至上,用心服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世上的不公正,就是我没有做的好。

27.和气生财,和谐发展。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1.心有所畏者,人有所不敢为。

32.不怕虎一般的敌人,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33.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37.万事开头难,凡事有始终。

38.人不知,不怪其过;人知而不改,可谓知过能改。

39.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0.画龙点睛,点到为止。

4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43.机会只对进取有准备的人开放。

44.心怀梦想,向着目标前进。

4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6.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47.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4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49.失败是成功之母。

5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1.坚持就是胜利。

52.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5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国文化五千年名句

中国文化五千年名句

中国文化五千年名句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3、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4、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5、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

——印度6、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雅各布。

布克哈特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1、教育从根本上讲应该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知识或信息。

——陆登廷12、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龙应台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6、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17、文化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从根本意义上决定着人的层次、地位和社会评价。

——彭文山18、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经典语录
0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0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0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晏殊·醉翁亭记)
0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0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0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0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0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09、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1、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1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2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27、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2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3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33、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3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3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3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4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41、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4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3、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4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4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日记故事)
4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争报恩)
4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48、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4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5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
51、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5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5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5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名联谈趣)
5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清·杨继盛)
5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5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5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59、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
6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