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选择题整理

合集下载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美学专题试卷

美学专题试卷

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A、艺术直觉性B、艺术符号说C、艺术模仿说D、艺术游戏说答案:B2.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答案:A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答案:D4.我国美学史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观,主张人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的是()。

A、儒家B、道家C、佛家D、墨家答案:A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答案:B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古诗十九首》)这诗中意象的类型是A、仿象B、喻象C、兴象D、抽象答案:C7.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答案:B8.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A、感知B、表象C、情感D、理解答案:D9.在西方,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席勒答案:D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答案:B11.“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答案:A12.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 )。

美学考试资料

美学考试资料

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向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A、游戏B、模仿C、表现D、娱乐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社会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主观的快感”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布尔沃 C. 费希特答案:C. 布尔沃2.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追求自然之美?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写实主义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美的本质B. 美的现象C. 美的规律D. 美的价值答案:A. 美的本质4.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尼采答案:A.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A. 美感B. 美学C. 美育D. 美学范畴答案:D. 美学范畴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A. 古典主义7.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 亚里士多德8. 以下哪个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布尔沃答案:B. 黑格尔9.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浪漫主义10. 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了“美是生命力的显现”的观点?A. 尼采B. 康德C. 费希特D. 黑格尔答案:A. 尼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的本质。

答案: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规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的客观性,即美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②美的普遍性,即美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③美的和谐性,即美是和谐与统一的体现;④美的创造性,即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2. 简述古典主义美学的特点。

答案:古典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强调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作品的和谐与统一;②主张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三一律”原则;③强调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④注重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审美经验C. 社会文化D. 自然景观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美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幽默答案:D二、填空题1. 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经验,它涉及到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情感和理解。

答案:心理2. 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指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结构、色彩、线条3.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强调审美经验的无利害性。

答案:纯粹审美判断三、简答题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独特的;其次,它是无利害的,即审美经验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无关;再次,它是情感的,审美经验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波动;最后,它是反思的,审美经验往往涉及对美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2. 描述“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基本特征。

答案:“崇高”是一种审美范畴,它通常与伟大、力量、无限等概念相关联。

崇高的特征包括:超越性,即崇高对象超越了日常经验的范畴;力量感,崇高对象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以及激发敬畏,崇高对象能够激发人们对其伟大和力量的敬畏之情。

四、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具有创造性和表现性,而日常生活则更多关注实用性和功能性。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作品。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通过色彩、构图和主题的选择,传达画家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而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则可能仅仅是为了记录或传递信息。

2. 讨论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丰富个人的情感生活,提高情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美学选择题

美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单选)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问世,标志着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

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2、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Aesthetica,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3、鲍姆嘉登把美学看成认识论。

4、“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哲学思辨。

5、《诗学》一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6、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名为《文心雕龙》,又是美学著作。

7、人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精神关系8、在人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众多关系中,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是实用关系9、提出“美与善相统一”论断的人是苏格拉底。

此观点的长处是肯定了美与善之间的联系。

10、认为动物也有美感也会进行审美活动的人是达尔文11、“快乐说”和“心理距离说”等美学学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的方法12、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把山水自然开始作为绘画和文学的题材,这标志着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开始觉醒13、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伍举。

此观点是以善为美。

虽然肯定美必须以无害为基础,但忽略了美的特点。

伍举论美的资料保存在先秦著作《国语》中。

14、以费希纳为代表的美学学说属于实验美学15、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学学说属于移情说16、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丹纳17、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与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人类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开始于对工具的制作和观照18、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9、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

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历史性。

21、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性,这意味着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在性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22、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3、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有总的指导意义。

2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美学考题库

美学考题库

美学考题一选择题。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说是( D )提出来的。

A 柏拉图 B康德 C 歌德 D黑格尔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途径( B )。

A 从精神意识中探索美的本质B 从政治领域探索美的本质C 从客观事物中探索美的本质D 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本质3.中国美学界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C )。

A吕荧 B蔡仪 C李泽厚 D朱光潜4.西方“美是和谐”的观念是( B )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 B毕达哥拉斯 C亚里斯多德 D黑格尔5.下列选项不是美的特征的一项是( A )。

A美的主观情感性 B美的客观社会性 C美的感染愉悦性 D美的具体形象性6.美的最高形态是( D )。

A人的美 B自然美 C 社会美 D艺术美7.不属于美的形态的是( D )。

A悲剧 B喜剧 C优美 D丑8.“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是(C )。

A崇高B悲剧C优美D壮美9. 不是悲剧的特征的一项是( C )。

A基调的悲怆性B内容的严肃性C情节的集中性D冲突的尖锐性10.“悲剧是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 C )说的。

A黑格尔B马克思C鲁迅D王国维11.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 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 人类的生产劳动12.许多西方美学家都强调美感的主要感觉器官是( A)。

A.眼睛B. 身体C.手D.舌头13.美感产生于(C)A.游戏 B.摹仿 C.社会实践 D.巫术14.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D)A.美感的主体差异B. 美感的感觉特征C.美感的一般特点D.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15.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A)A.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 培养审美能力D.规范社会文化16.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D )A.德谟克利特B.休谟C.博克D.康德17.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A)A.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C.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18.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B)A.精神产品 B.人工制品 C.物质产品 D.自然物19.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C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本质 C.艺术的功能D.艺术的内容20.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D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 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D. 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21.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美学选择题整理

美学选择题整理

题目: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了A.审美主体上 B.审美客体上C.主客体关系上D.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解题指南:“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黑格尔提出的,认识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客体上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A.哲学的方法 B.社会学的方法C.考古学的方法D.名俗学的方法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题目: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十八世纪 D.十九世纪解题指南: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1750年,所以选18世纪。

题目:把理念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家A.赫拉克利特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解题指南: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的题目: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规律是A.均衡对称 B.对比调和 C.节奏韵律 D.多样统一解题指南: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形式规律。

题目:在“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A.德谟克利特 B.博克 C.达尔文 D.弗洛伊德题目: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哲学家是A.西塞罗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题目:不属于优美形式特征的是A.秀丽 B.柔媚 C.娇小 D.粗狂题目:把体积数量的大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巨大称为“力学的崇高”的哲学家是A.博克 B.康德C.黑格尔D.席勒解题指南:“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是康德提出的。

(多选出现过)题目:把解释学与生命哲学结合起来并使其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的哲学家是A.施莱尔马赫 B.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伽达默尔题目:属于类似联想的诗句是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瓦片”D.“马后桃花马前雪”解题指南:类似联想:指两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题目:提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布洛 B.尼采 C.海德格尔 D.弗洛伊德解题指南: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题目: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了A.审美主体上 B.审美客体上C.主客体关系上D.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解题指南:“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黑格尔提出的,认识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客体上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A.哲学的方法 B.社会学的方法C.考古学的方法D.名俗学的方法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题目: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十八世纪 D.十九世纪解题指南: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1750年,所以选18世纪。

题目:把理念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家A.赫拉克利特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解题指南: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的题目: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规律是A.均衡对称 B.对比调和 C.节奏韵律 D.多样统一解题指南: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形式规律。

题目:在“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A.德谟克利特 B.博克 C.达尔文 D.弗洛伊德题目: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哲学家是A.西塞罗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题目:不属于优美形式特征的是A.秀丽 B.柔媚 C.娇小 D.粗狂题目:把体积数量的大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巨大称为“力学的崇高”的哲学家是A.博克 B.康德C.黑格尔D.席勒解题指南:“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是康德提出的。

(多选出现过)题目:把解释学与生命哲学结合起来并使其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的哲学家是A.施莱尔马赫 B.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伽达默尔题目:属于类似联想的诗句是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瓦片”D.“马后桃花马前雪”解题指南:类似联想:指两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题目:提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布洛 B.尼采 C.海德格尔 D.弗洛伊德解题指南: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

题目: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的文学家是A.孔子 B. 韩愈C.柳宗元 D.苏轼题目:下列不属于艺术范畴的是A.绘画作品 B. 音乐作品C.工艺作品D. 曲艺作品解题指南: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属于艺术范畴题目:关于“意象”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物质存在 B. 审美的表象系统C.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D. “象”能体现主体之“意”解题指南: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题目:不属于艺术动态流程环节的是A.艺术构思 B. 艺术创造C.艺术品D. 艺术接受解题指南:艺术动态流程环节: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题目:意象孕育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表现为A.反映与被反映 B. 模仿与被模仿C.认识与被认识D. 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题目:关于艺术想象力描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B. 将丰富的形象、感受融会和整合C. 不能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D. 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题目:蔡元培提出的著名主张是A.“以美育代宗教” B.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C. “趣味教育”D. “四育”题目:对美育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A.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B. 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C. 使人的智力和德行得到快速提高 D. 培养人们的审美创造力题目:审美需要的基本特征A.人独有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 外在事物诱发的衍生性需要C. 某一时期出现的偶发性需要D. 人的高级精神追求E.人的感官欲求题目:确定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有A.广泛性B.统摄性C.逻辑性D.历史性E.相对性解题指南: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广泛性、统摄性、历史性。

题目:关于审美情感描述正确的有A.审美需要的满足B.审美理想的满足C.物质需要的满足D.具有社会性E.具有理性因素题目:对于“表现说”描述正确的有A.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B.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

C.由黑格尔提出的D.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E.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题目:关于“音乐”描述正确的有A.是通过声音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B.音乐对物质材料的依赖程度最轻C.与情感活动联系最为紧密D.是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E.是与空间艺术最接近的艺术题目:艺术诸多功能中的首要功能B.宣传功能 B.教育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A.哲学 B.社会学C.考古学D.名俗学题目:被誉为美学之父的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鲍姆加登 D.黑格尔题目: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A.马克思实践论 B.马克思存在论C.马克思实践存在论D.马克思主义哲学题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明审美对象具有A.开放性 B.虚拟性 C.封闭性 D.主观性解题指南:审美对象的特点:开放性,非实体性。

题目:“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所呈现的意境在审美形态中属于A.崇高 B.优美 C.荒诞 D.丑题目:具有优美形式特征的是A.狰狞 B.柔媚 C.宏大 D.粗狂题目: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马克思题目: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A.鲍姆嘉通《美学》 B.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C.克罗齐《美学原理》D.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题目:强调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美感只是主体对美的主观反应的认识是A.唯物主义者 B.唯心主义者C. 经验主义者D.理性主义者题目:下述活动不带功利性色彩的是A.物质活动 B.科学研究C.审美活动 D.道德活动题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想象中的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再造性联想题目:下列书籍中属于艺术范畴的是A.哲学著作 B. 学术论文集C. 解剖书籍 D. 诗歌集解题指南:艺术范畴包括:诗歌、绘画、舞蹈、戏剧、雕塑。

题目:下列艺术特征最突出的是A.工业造型 B. 服饰设计C.环境装饰D. 绘画制作解题指南:各类艺术包络: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

题目:位于艺术品层次结构第三层次的是B.意象世界层 B. 物质实在层C.意境超验层D. 形式符号层解题指南:艺术品层次结构依次: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题目:对意象特征认识错误的是A.是一种心理存在B. 是一种物质存在C.是一个审美表象系统D. 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题目:处于艺术创造核心地位的是B.技术技巧 B. 意象生成C.形式符号D. 调整完善题目: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关键是B.意象的孕育 B. 意象的生成C. 操作技能与技巧D. 艺术想象力题目:属于综合艺术的是A.雕塑 B. 音乐C. 绘画D. 电影解题指南:属于综合艺术的是戏剧,可以与其他任何艺术的因素结合起来题目:“审美教育”的概念出自A.柏拉图《理想国》 B. 亚里士多德《诗学》C. 贺拉斯《诗艺》D. 席勒《美育书简》题目:审美关系的特征表现为A理性认识关系B. 情感体验关系C. 感性直观关系D. 功利关系E.人与世界的自有关系解题指南:审美关系的特征表现为情感体验关系、感性直观关系、人与世界的自有关系。

题目: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A审美主体B审美理想C审美对象D审美趣味E审美形态解题指南: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题目: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状态表现为A惊异B理智C体验D澄明E沉静题目: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是E.非概念性F.固定性G.随意性H.多义性I.逻辑性解题指南: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是:非概念性、多义性题目:美育潜移默化的特点表现为F.立竿见影G.春风化雨般逐渐沁入人的心灵H.“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对人的熏陶感染I.日积月累的过程J.逐渐改善人的心理结构题目: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A.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B.美与审美形态C.美感与审美经验D.劳动与审美要求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审美教育题目:康德说:“一个孤独的人在一荒岛上将不修饰他的茅舍,也不修饰他自己,或寻找花卉,更不会寻找植物来装点自己。

”这说明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条件是:A.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 B.人类原始审美意识C.人类巫术礼仪活动D.人类物质生产劳动题目:不属于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的是A.艺术品 B.艺术接受C.艺术创造D.艺术传播环境题目:在悲剧理论家中,认为“悲剧冲突双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片面性”的是A.马克思 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尼采题目: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A.梁启超 B.胡适 C.李大钊D.蔡元培题目:艺术的诸多功能中,首要功能是A.娱乐消遣功能 B.道德教育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题目:中国书法艺术是意象类型中的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题目:人生境界是A.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 B.主体心灵自身的幻影C.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D.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从而在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题目:美学发展包括三阶段,其中不包括B.审美意识B.审美需要C. 美学思想D.美学学科解题指南:美学发展包括三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题目:艺术品的核心是A.意象 B.形状 C.体积 D.色彩题目:中国禅宗的美育讲究的是A.美善协调 B.无为自得、体妙心玄C.心斋坐忘D.渐修顿悟题目: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象的A.品 B. 观 C. 悟 D. 思题目:美育的目的是使人A.道德高尚 B. 知识深广C.体魄雄健D. 身心完美题目:在审美发生的众多观点中,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的是:A游戏说 B. 生物本能说C.巫术说D. 劳动说题目:把意境的艺术类型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著作是:A.《二十四诗品》 B. 《文赋》C.《人间词话》D. 《乐记》题目: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活动是C.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B.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C.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D.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题目:艺术意象的创造所发生的环节是C.艺术创造 B. 艺术品C. 艺术传播D. 艺术接受题目: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的是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B.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C. 博克的《论崇高与美》D.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题目:鲁迅认为喜剧是B.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你人看C.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C. 绝对真理与个别现实事例的冲突D. 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题目: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有B.情感B. 理解C. 想象D. 再现E. 感知题目: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人的本真性的存在,它主要表现为F.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G.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自由的存在H.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应然的存在I.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现实功利的存在J.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存在题目:下列意境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有J.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K.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L.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M.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题目:下列艺术中哪些不属于时间艺术?K.建筑L.音乐M.雕塑N.戏剧O.绘画解题指南:时间艺术:音乐、戏剧题目: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家B.苏珊朗格 B.康德C.海德格尔D.马克思题目: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A.意向和想象的结合 B.内容和形式的结合C.观念和形象的结合D.物质和精神的结合题目:美育的过程往往是A.立竿见影 B.潜移默化C.陡然反复D.顿入佳境题目:随着二百多年来各种读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红楼梦》的意义也不断扩大和充实,这说明艺术存在环节之一的是A.艺术品 B.艺术创造 C.艺术接受 D.艺术意象题目:关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C.审美活动不必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D.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求的精神价值E.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题目:艺术品作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中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开放性 B.他律性 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解题指南:基本特征是:开放性-他律性-形式符号性题目:“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开放性 B.非功利性C.非实体性D.主观性题目: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说明美育的特点具有C.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C. 能动性D.超越性题目:审美活动真正实现和完成后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是A.从日常生活中跃出的惊异状态B.沉静在与对象直接相处中的审美体验C.走向本真世界的澄明之境D.见景生情、触目兴叹的感性状态题目:在生产意象的全过程中,始终的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B.艺术敏感 B.想象力C.灵感D.艺术技巧题目: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的过程是A.品B. 观 C. 悟 D. 思题目: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不包括A.冲突 B. 抗争C.毁灭D. 悲哀题目:所谓“动诸琴瑟,形诸声音,而能使人为之哀乐”(《淮南子主术训》),说明美育的特点具有C.诉诸感性 B. 潜移默化C.能动性D. 净化性题目:“每念李后主‘小楼昨夜又东风’,辄欲以眼泪洗面;及咏周美成‘低鬓蝉影动,私语口脂香’则泪痕犹在,笑颜自开矣”,这说明活跃在审美关系中的体验是A.理性认识 B. 情感体验C.功利选择D. 道德批判题目:德国席勒在1795年发表并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著作是D.《理想国》 B. 《为诗辩护》C.《诗艺》D. 《美育书简》题目:艺术意象的重建所发生的环节是D.艺术创造 B. 艺术接受C. 艺术品D. 艺术传播目: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时期的A.朗吉弩斯 B. 亚里士多德C. 毕达哥拉斯D. 柏拉图题目:引起审美主体的孤独、恶心、烦、畏、绝望等感受的审美形态D.丑E.优美F.荒诞D. 崇高题目:构成审美活动的存在根基和控制平台的动力机制有C.审美理想B. 审美主体C. 审美需要D. 审美趣味E. 审美客体题目: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艺术的理论有F.符号说G.有意味的形式说H.模仿说I.表现说J.娱乐说题目:下列属于“优美”的审美对象的有K.“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L.“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M.“地也,你不分好坏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N.“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O.“亲爱的,想想我们见过的东西,夏日的清晨多温和: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在碎石的床上躺着”(波德莱尔《恶之花》)题目:关于审美活动发生的观点主要有O.游戏说P.劳动说Q.生物本能说R.学习说S.巫术说题目: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P.直观性Q.逻辑理性R.现实利益性S.非功利性T.超越性名词解释:题目:审美趣味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