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李德明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7-07-20T15:16:14.4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作者:陈娟何巧莲[导读] 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四川射洪 629200)【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采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本文分别从血液样本采集时间,采集地方,溶血标本和检验时间分析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
结论:为了减少血液样本采集的生化试验、血液样本采集工作的影响需要抓住时机,控制误差,规范采集工作,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血液样本采集;生化试验结果;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072-0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on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Methods Randomly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3 1 months to 2014 collected 200 blood samples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hemolysis and inspection tim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n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Results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collected parts and blood samples.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on biochemical test,standard collection work,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Keywords】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link;Biochemical test result;Influence analysis生化检验属于临床诊断的常规检查,其检验结果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李德明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李德明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人员3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参与研究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采集部位、采集时机、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空腹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备率比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集部位、溶血、不同送检时间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集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程序,以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治方案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采集血液不及时、操作不规范、标本容器不合格等因素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质量,可能会耽误临床治疗而引发不良后果,不利于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现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人员386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的人员3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190例,女196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5.36±15.24)岁。
1.2 方法采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人员的静脉血液25m L,180例研究对象在输液同侧采集血液,206例研究对象在输液异侧采集血液,晨起空腹采集血液标本者195例,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标本者191例。
所有研究对象第1次进行静脉血液采集时发生溶血现象,再次进行血液采集时均获得合格血液标本。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比较合格血液标本与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并对不同采血部位、不同采血时机、不同送检时间条件下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探讨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控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与正常标本参考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真确性,我们应严格控制标本采集过程,减少采集过程引起的误差。
【关键词】生化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检验结果【中图分类号】R9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1-059-02现代医学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生化检验结果对患者病情的评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疗效的评价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常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因素,饮食因素及标本采集因素等。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及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南京同仁医院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的100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份标本分别采用反复洗涤的玻璃试管以及真空分离胶采血管、一次性塑料管、普通抗凝管放置在室温内。
1.2 方法对于100份血液标本的采集检验中,将会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根据临床生化指标,分别从不同的采血时间、采血部位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对标本进行生化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x ±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不同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标本采集时间往往影响检验的结果,同一患者采集的时间不同,检验结果也不同,一旦医生看不宜时间的检验结果,会影响到用药与治疗,甚至会耽误患者的病情,生化检验的标本采集时间上,常规选择在清晨空腹或者离上次进食超过12h 后进行标本采集,这样在临床上可以保证送检条件的统一,降低结果偏差。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摘要: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重要的检查之一,而采集血液样本的质量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生化检验;影响;准确性引言在临床医学中,生化检验是诊断、预测和评估疾病过程的重要工具,也是治疗方案设计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而血液生化检验是生化检验中常规项目,其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重大。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目前,常用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有:静脉血采集、动脉血采集、穿刺抽血等。
其中,静脉血采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静脉血采集方法如下:1、取材前植入一次性静脉导管,清洁采血部位。
2、选择适当的大小和长度的针头和采血管。
3、得到血液后立即加入相应的抗凝剂。
4、抽血后轻轻转动采血管,使抗凝剂充分混合。
5、将血液标本送到生化实验室。
1、采集部位采集部位的不同会导致血液成分不同,影响检验结果。
一般情况下,采集手臂位置的血液标本更加准确,而其他部位的血液标本则会更加不准确。
2、采集时机采血时机对生化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血糖、胆固醇等项目需要空腹采血检测,而其他项目则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采血检测。
3、采血针的规格不同规格的采血针对于血液采集的量也不同,如果针头太大(如17G或18G的针头)就会使得血液流动减缓,影响血液成分的稀释程度。
4、血液标本的质量血液标本的质量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血液标本的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血液稀释度、抽血管加入抗凝剂是否充分等。
因此,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应遵循严格的采血标准。
结论。
试论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5.03临床研究65生化检验在现代医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手段,对于了解身体状况、排查潜在疾病等都有巨大作用[1]。
因此,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诊疗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生化检验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这一方面做出探究,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解决对策。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9例,女性患者71例,年龄区间为16岁-70岁,平均年龄为(38.07±9.63)岁。
采集180名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记录采试论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冯华琴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416000【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每名患者各采集一份溶血、非溶血血液标本,并按照不同时间送检,观察并分析标本溶血、血液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的不同影响。
结果:采血部位、是否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结论:规范采血过程有利于保证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标本采集;生化检验血部位、送检时间等。
1.2 方法与材料每名患者采集一份溶血、非溶血血液标本,检验设备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从采血部位、送检时间等不同方面做出对比分析,观察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生化结果的影响情况。
以规范、非规范送检标本检验结果平均值之差,除以规范送检平均值作为变化率。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采血部位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部位采血,并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情况,其中,同侧抽血均数减去异侧抽血均数,除以异侧抽血均数为变化率,详情如表1所示。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_0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采取160例患者的血压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分析各项采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患者输液同侧采取的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与输液对侧采取的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送检的血液标本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与血液采集后放置1h之后送检的血液标本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结论临床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要注意控制好血液标本的质量,才能够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标签:血液标本;采取;生化检验;影响生化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生化检验的各项指标是临床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准确确诊,及时采取正确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是常用的检验标本之一,但是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
我院为了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檢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临床生化检验获得准确等结构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的住院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16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96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36.8±3.8)岁。
1.2方法采取ROCHE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实验试剂,对所有血液样本,按照规范操话操作进行临床检验。
对比分析样本采集时间、样本采集部位、样本溶血、送检时间、药物影响等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作用[2]。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采取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到的各项参数均采取(x±s)形式进行表示,数据见的比较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其中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常规检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生化检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针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可能引起生化检验结果偏差的因素。
采集过程中采用的不当技术可能会导致血液标本中受污染的现象出现。
在使用不能正确关闭的注射采样针头、没有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等情况下采集标本,都可能因为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并选用高质量的采样器具和材料,降低污染的风险。
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采样时间与生理状态和疾病进展有关,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液标本可能会有不同的生化指标水平。
早晨空腹采血的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较高,而在饭后2小时采血的人体血糖水平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以确保生化指标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导致生化指标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差异。
男性与女性在某些生化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年龄的增长也会影响某些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
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结果的解释和判断,同时也要注意与临床病史和体征的结合。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采用的抗凝剂和保存条件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会影响血液标本中某些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采用不当的保存条件,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引起血液标本中生化指标的变化。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采用合理的保存条件,以保证生化指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抗凝剂,同时也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保存条件的影响。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 0 1 5 年5 期
资料 , 观察结节大小、 血供 、 内 部 回声与周边 回声 , 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 比。结果 超 声检 查提 示, 3 3 例为结节性 甲状腺肿 , 2 5 例 为甲 状腺 腺瘤 , 1 8 例为 甲状腺瘤 , 超 声诊 断准确 率为9 3 . 4 2 %( 7 1 / 7 6 ) ; 5 6 例 属于 良性结节 , 诊 断准确率 为9 3 . 1 0 %; 2 O 例属 于恶性 结节。 诊断准 确率为9 4 . 4 4 % , 与病理 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5 L ( P > O . o 5 ) 。结论 甲状腺结节应用超 声检 查能够为临床初步诊断、 鉴别诊 断与对症 治
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 , 因此容易诊 断相对 困难 , 而且容易漏诊 。 因 此, 对于多发结节 以及微小 结节 , 临床检查 中应 当细致观察病 变 组织的血流分布与 内部 回声 , 观察是否存在微小钙化 。对于无 典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 0 1 3 年6 月~ 2 0 1 4 年8 月收治的7 6 例甲 状 腺结节 患 者 , 男 性3 8 例, 年龄 在2 1 — 7 4 岁, 平 均年 龄( 5 5 . 1 4 ± 3 . 1 7 ) 岁; 女性3 8 例, 年龄在2 2 — 7 8 岁, 平均年龄( 5 6 . 8 3 . 4 - 3 . 4 6 ) 岁。 所 有患者术前均经超生诊断 , 且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 1 . 2 方 法 仪器 :采 用7 . 5~ 1 0 M H z 探 头 频 率 的德 国西 门子 A e u s o n ¥ 2 0 0 0 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取仰卧位 , 告知患者 颈部后神 , 将颈前部充分暴露出来 , 在颈后部 与肩膀处 垫一 枕头 , 保持头低颈高的体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断仪通 过横切 、 纵 切、 斜切面对 甲状腺进行全面扫查 , 详细观察 甲状腺腺体 大小 、 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李德明
发表时间:2018-10-01T20:27:24.3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作者:李德明 2王君,2刘茵[导读] 采集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程序,以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1李德明 1鸡西市中心血站,158100
2王君,2刘茵 2鸡西市传染病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人员3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参与研究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采集部位、采集时机、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空腹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备率比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集部位、溶血、不同送检时间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集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程序,以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治方案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采集血液不及时、操作不规范、标本容器不合格等因素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质量,可能会耽误临床治疗而引发不良后果,不利于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现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人员386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的人员3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190例,女196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5.36±15.24)岁。
1.2 方法采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人员的静脉血液25m L,180例研究对象在输液同侧采集血液,206例研究对象在输液异侧采集血液,晨起空腹采集血液标本者195例,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标本者191例。
所有研究对象第1次进行静脉血液采集时发生溶血现象,再次进行血液采集时均获得合格血液标本。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比较合格血液标本与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并对不同采血部位、不同采血时机、不同送检时间条件下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采血时机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空腹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比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采血部位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不同采集部位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同侧血液采集中氯、钠、血糖值均偏高,钾、尿酸、肌酐、尿素氮结果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采集部位对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2.3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对象第1次血液采集发生溶血现象与第2次血液采集无溶血现象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溶血标本与合格标本检验结果的比较
2.4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采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与放置时间短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 3 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3讨论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手段,其生化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影响[1]。
医师在诊治患者疾病的过程中,通常会参考患者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因此,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中,空腹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备率比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采血时机对检验结果有影响。
血液标本通常在晨起早餐前进行采集,且空腹时间应低于24h,临床上应按照空腹采血原则进行血液采集,按照该原则的主要原因是人进食后机体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如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等,且变化的幅度较大,且饮水会暂时性的稀释血液[2]。
有研究指出,人进食标准餐后,机体内血糖、甘油三酯会增加50%,胆红素增加16%[3]。
本次研究中,不同采集部位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同侧血液采集中氯、钠、血糖值均偏高,钾、尿酸、肌酐、尿素氮结果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有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为了减轻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通常会直接从输液通路或同侧肢体采集血液标本,而该方法采集的血液由于掺杂输液液体而使得检验结果发生变化[4]。
因此,临床上护理人员应在输液对侧肢体采集血液,且不在输液注射部位采血。
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第1次血液采集发生溶血现象与第2次血液采集无溶血现象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溶血对检验结果有影响。
溶血后细胞内含量较高的成分进入血清中,会导致血清检测值变大,进而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
本次研究中,采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与放置时间短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送检时间,对检验结果有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后,血液标本中某些成分水平会发生变化,如红细胞能量消耗、白细胞降解作用会使葡萄糖含量减少,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红细胞中钾离子进入血清中,使得血清钾水平增大;氧化碳逸散使得检测结果减小,血液p H值发生变化等[5]。
临床上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在严格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完成血液采集、送检和检测,且血液采集到检测完毕应在15min内完成。
血液采集应及时,并采用合格标本容器盛装标本,且检测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相关操作,避免相关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综上所述,血液采集时机、送检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因此,临床上需加强控制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以降低检验结果误差,提高临床诊治效率。
参考文献
[1] 潘红, 高伟,李敏智.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18(12): 215-216.
[2] 黄佩芬.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22 (04): 222-223.
[3] 伊洪敏.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与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27(03): 132-133.
[4] 黎莉.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23(10): 17-18.
[5] 田红娟.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5(29): 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