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复杂的气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说课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说课
第六页,共四十四页。
学情分析
气温曲线图
降水量柱状图
世界气候(qìhòu)类型的分 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气候的组成(zǔ chénɡ)要素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 影响
学生 已有
知识
基础
博学(bóxué) 笃行 明德 至善
第七页,共四十四页。
学情分析
冬冷
夏热…
家乡(jiāxiāng)天津的气 候
学习准备
搜集图片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易发生旱涝灾害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设计意图:反应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内在联系,突出教学重点,能强化直观
效果,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博学(bóxué) 笃行 明德 至善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六、说评价(píngjià)
博学 笃行(dǔ xínɡ) 明德 至善
博学(bóxué) 笃行 明德 至善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第一环节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以天津的气候话题引入亚洲的气候,密切联系 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知地理就在我们 身边,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博学 笃行(dǔ xínɡ) 明德 至善
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 自主质学疑问习难(xuéx小í)18组分展钟示
5分钟
情境导入
激发( jīfā)兴趣 2分钟
亚洲 的 气候
精讲点拨 巩固运用 15分钟
达标检测 积累提升
5分钟
博学 笃行(dǔ xínɡ) 明德 至善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第五环节

【人教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学案

【人教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学案

第 2 课时复杂的天气一、学习目标:运用天气种类散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有关资料说明亚洲的天气特色及主要影响因素。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学习要点:亚洲天气的特色三、学习难点: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自主学习】1、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我们学校的天气有什么特色:夏天,冬天。

是天气。

2、天气是自然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亚洲作为世界第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天气差别很大。

(读 6.9“亚洲天气种类图” )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2)、全球的主要天气种类有十一种,你看亚洲就有种,说明亚洲天气具有特点。

3)、察看此中散布范围最广的天气种类是天气,主要散布在。

4)、读图 6.9“亚洲天气种类图”,并在上边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地点)剖析温带大陆性天气的特色,注意天气两大体素:和读图 6.10,介绍了雅库茨克的、特色是,孟买的特色是。

小结:温带大陆性天气的特色是整年大,冬夏,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天。

两城市气温差别是受地点影响的。

5)、再察看(“亚洲天气种类图” )指引:亚洲降水比许多的天气种类除了位于赤道邻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天气外,季民风候整年降水量相对照许多,主要的季民风候有:季风天气季民风候、季民风候,主要散布在亚洲和。

再察看图 6.10 哈尔滨的降水、乌兰巴托的降水,两地降水的多少与关系。

夏天风强盛——降水多,反之,降水少6)、哪三种天气散布最广:、、。

3、为何会形成这么复杂的天气?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说了然什么?其原由是:亚洲地跨、、带,、、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到大陆内部。

受和的影响。

小结:影响亚洲天气的因素,除了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外,还有地势及其余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

【合作研究】1.读东西半球图,达成以下内容。

(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天气种类名称:④天气;⑤天气;⑥天气;⑦天气;⑧天气;( 2)亚洲各样天气种类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气候;降水最多的是天气。

认识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教案

认识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教案

平定二中活页教案A授课人岳旭峰学科地理班次39/38 时间2013.03.08/2013.03.08 课题第八章认识亚洲——8.1.3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了解亚洲复杂多样气候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景观图片的欣赏,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2)通过读图分析和景观图片的欣赏,感受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从而掌握描述其它大洲的气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了解各洲复杂多样的气候表示;(3)培养学生关注地理、气候的良好情感。

教材分析与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亚洲的地理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2.学会分析各大洲自然地理复杂多样的气候方法;3.亚洲气候类型多,顺时记忆名称。

教学难点:1.亚洲气候类型多,分析时注意与国家位置联系;2.知识分散,记忆性知识多。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教学用具PPT课时分配1课时平定二中活页教案 B 教师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 (一)、组图欣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回顾气候类型,展示各种气候类型图片,与亚洲气候类型图对比看设想在亚洲我们会看到类似哪些气候显现。

教学活动2(二)、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入新课)认识一个大洲的气候类型,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知识点一:复杂多样的气候课件显示:“亚洲的气候图”。

教师启发谈话:怎样描述亚洲的气候类型呢?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读图,从回顾气候类型,对照亚洲气候图来描述亚洲的地形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世界上绝大数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季风气候的典型1.分布:亚洲东部与南部;2.特点:雨热同期;3.优点:对农作物生长有利;4.缺点:水旱灾害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1.分布:亚洲中部和西部;2.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温温差大)亚洲主要气候类型:9种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最典型气候: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课时-复杂的气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课时-复杂的气候

讲授新课
说一说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主要 包括有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 中海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以 及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季风气候共10种气候类型。没 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2.在这些气候类型中, 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范 围覆盖了东亚、北亚、中亚以及西亚。
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 在大陆内部。
讲授新课
了解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找出北纬40°纬线,说出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 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3. 找出西经80°经线,说出它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气候 类型。
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 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 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 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 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湿润: 降水丰沛
讲授新课
冬冷夏凉 全年高温
纬度位置不同
降水多, 集中在夏 季
降水少, 海陆位置不同夏季稍多
讲授新课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一月(冬季)
陆地降的快 陆温 <海温
陆地高压 海洋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海 洋(冬季风)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复杂的气候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复杂的气候

亚洲气候特点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亚洲复杂的气候类型,并初步了解其形成原因;
2、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如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地势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
对农业的影响等。

【自主学习卡】
回顾以前内容并阅读课本P10、11文字及图6.13完成如下问题:1、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基本规律: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

——(影响因素);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2、亚洲的纬度范围是;所处的温度带有、、。

3、亚洲的海陆位置:北临、东临南临中西部深居腹地。

4、亚洲和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合作探究卡】
探究一:阅读课本P10及图6.13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如下问题:(1)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找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及特点。

(3)找出亚洲主要的季风气候及范围。

小结:亚洲气候特点:
探究二:有三条旅游路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A组:春天到了,3月份我们来一次长途旅行,沿新加坡——北京——哈尔滨——雅库茨克,路线走,我们的着装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B组:4、5月份是旅游的最好时间,沿哈尔滨——乌兰巴托——阿拉山口路线走,沿途我们看到的植被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C组:青藏高原,当地居民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方面和我们存在着差异呢?
小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探究三:课本12页,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完成1,2题。

亚洲-复杂的气候2=教学设计

亚洲-复杂的气候2=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1教学过程:教学提示与师生活动建议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2点)学生分析讨论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复杂的气候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复杂的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杂的气候》教学设计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齐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了解亚洲的气候类型,并归纳出特点,总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领会归纳分布特征的一般过程,学会读图,析图,掌握总结特点的技能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掌握影响气候的三个要素2知道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1掌握影响气候的三个要素2知道亚洲的气候特征导入新课:教师在大屏幕出示一组关于亚洲的配乐景观图片(沙漠雨林草原极地)师:老师课前搜集了一组亚洲的景观图片想跟大家分享.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你所看到的景观?为什么亚洲有这么多不同的景观而且差异还这么大?可能跟自然环境中的哪一个要素有关?的确就是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自然环境有影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都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考察亚洲的气候. 新授:此次考察共分为两条线路老师为大家介绍:第一条线路是一月份从印尼的首都雅加达出发一路北上途经泰国曼谷,广州,北京,最后到达俄罗斯的雅库茨克和卡扎齐耶.共游览6个城市.第二条线路是七月份从我国的杭州出发一路西行途经拉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共游览5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线路都清楚了,下面我们就先沿着第一条线路进行考察.从雅加达出发终点是卡扎齐耶。

师:我们要考察的是亚洲的气候,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幅地图作为参考?小组活动1:下面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十页参考亚洲的气候图回答学案上的前三个小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合作来完成.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师生共同总结: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咱们一起还汇报一下.1此次游览共游览到的哪些气候类型区?能不能从南至北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介绍.大屏幕一边汇报一边出示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同学读图游览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时,观察这些气候类型的名称上有什么共同特征?既有热带的又有亚热带的还有温带的,种类齐全.并且分布上看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面积也很大,这种情况在其他大洲是不多见的.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我们会在后面学习的印度这节课做详细的介绍。

湘教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学设计

湘教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学设计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小学2.学科: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复习上册书第四章有关其后的内容,并预习课本,温故知新。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西伯利亚的地理位置,以及与西伯利亚地区的相关的新闻。

二、教学课题本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课的一个课时。

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学习,在上册已经了解全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

通过第一章《认识大洲》的学习,学生开始接触区域地理的地图、数据和图片资料,开始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前面已经从地理位置、地形两个要素分析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这节课将从亚洲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并能举一反三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练习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阅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 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联系家乡的实际思考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结合气候资料图,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亚洲和欧洲的气候,亚洲气候是一条“明线”,欧洲气候是一条“暗线”。

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出欧洲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特点。

本节教材的设置,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与资料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另外还有地理计算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利用亚洲各地独特的风貌,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融洽愉悦的情景,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

难点:欧洲气候特征,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备课时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相关教案,结合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教材分析: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教材安排在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之后,显然是因为亚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的位置范围以及亚洲的地形有直接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又能认识到自然环境是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培养正确环境观。

本课亚洲气候的特点表现,教材主要通过地图与图表呈现,同时,教材也通过一些资料个案突出亚洲的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本课涉及的季风的影响易造成水旱灾害等。

学生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有关世界的一些气候知识,如世界的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的成因分析,学过了阅读温度的曲线与降水的柱状图。

这里以亚洲为案例,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学生在进一步掌握有关气候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的内容及对人类的主要影响。

2、会通过资料得出亚洲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掌握分析气候特点的方法。

3、结合我国的气候,加强学生防灾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亚洲的气候分布与气候特点。

难点:通过阅读资料得出气候特点及分析气候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递归设问法、阅读分析法、图示法、小组学习法。

教具:世界气候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图引入新课
请同学读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气候分布图》或展示多媒体课件(各种气候名称由鼠标点击而显示出来。

),然后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指图说出最多的气候类型名称。

二、说出亚洲气候特点的结论。

阅读教材,然后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把亚洲的气候特点表达得完整准确而又简练。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三、找出得出结论的依据
1、复杂多样的依据
读世界和亚洲气候分布示意图。

设问(投影):从气候分布图知,世界共有多少种气候?亚洲共有多少种气候?沿300N 从亚洲东部向西有那几种气候?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世界的十一种气候,亚洲有九种,沿300N从亚洲东部向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与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六种气候,这些都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2、季风气候显著的依据
读我们广州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展示亚洲冬夏季风形成示意图或课件(能动态地分别反映亚洲冬夏季风的形成与影响范围,特别标注广州,使其发亮并闪烁。

)。

设问(投影):冬夏季风造成广州的气候:冬季,夏季。

与世界其它大洲的季风气候区面积比较,我们亚洲季风气候区范围明显怎样?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冬夏季风造成广州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亚洲比其它大洲的的季风气候区范围大得多,这些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表现。

3、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的依据
读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温度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并请同学有彩色笔画出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边界。

设问(投影):总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降水,冬夏气温。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亚洲其它气候区面积比较情况怎样?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降水稀少,冬夏气温变化大。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最大。

四、简要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
1、复杂多样的成因
设问(投影):亚洲纬度跨度、沿海与内陆的海陆距离、地形高低起伏怎样?这三方面对气候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亚洲纬度跨度大,形成热带到寒带的不同气候。

亚洲沿海与内陆的海陆距离大,形成不同干湿度的气候。

地形高低起伏大,造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这三个方面的影响相互叠加,使的亚洲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
设问(投影):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什么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什么大陆?这对季风的产生有什么影响?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

这样才会产生季风最强大的冬夏季风,使得亚洲的季风气候范围比其它大洲的面积大。

3、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的成因
设问(投影):亚洲内陆地区范围怎样?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亚洲内陆地区范围广大,这些地方的大气因远离海洋而得不到或得到极少的水汽,受本身大陆性质的影响降水稀少、干旱少雨,且冬夏气温变化大,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小结与反馈
投影以下表格请同学们填写完整(或多媒体可以用鼠标点击显出参考答案)。

总结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