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4《测量降水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3-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2023秋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文档,对降水量测量有初步了解。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供教师查看。
板书设计
①降水量的概念: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使用雨量计、雨筒等工具进行测量。
③降水量的记录和分析:记录降水量数据,分析降水量与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④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绘制天气符号、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等,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⑤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能力层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和记录的基本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降水现象,并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此外,学生已经习惯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降水量的相关知识。
然而,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上相对较弱,可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降水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理解不深,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和实验进行巩固。
2.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降水量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培养科学思维。
3.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降水量的测量和记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降水量的测量和分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及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天气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6、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3.2认识气温计1、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3测量气温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②悬挂在空气中;③让气温计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课课练习题全套(含答案)三年级上册3.1《我们关心天气》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地球的周围包围着一层()。
A.水B.大气圈C.草2.了解天气变化有利于我们的()。
A.心情B.生活C.身体3.我们周围的天气是()。
A.时刻在变化的B.一成不变的C.无法判断的4.下列不属于天气的是()。
A.晴天B.雨天C.今天5.如果海南的天气是晴空万里,那么黑龙江的天气是()。
A.睛空万里B.大雪纷飞C.无法判断6.下列不属于天气的是()。
A.大风B.降雨C.洪水7.下列三种情况,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晴天打篮球B.阴天晒被子C.雷雨天捕鱼8.我们要穿上雨衣去上学可能遇到了()。
A.大风B.大雨C.大雾9.观察下面的三幅图,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晴天打球B.阴天晒被子C.雷雨天捕鱼二、填空题10.了解___________的变化太重要了。
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_____________发现规律。
11.同一时间、____________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1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雨雪以及________等情况。
13.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天气是________的。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________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________现象,就是发生在其中的自然现象。
14.(______)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______)。
15.观察记录一个月内天气情况时,应该在每天的________、________。
16.天气状况每时每刻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______),有时候变化比较(______)。
17.对天气日历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_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测量降水量

2.每组学生分享本组作品,其他组可以提问。
(三)补充知识
讲解:讲解24小时降雨量等级和暴雨预警信号。
三、研讨
1.降水量的实验结果跟接水的容器粗细有关系吗?
2.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
四、拓展
1.坚持测量:请你使用自制雨量器,连续测量十天的降雨量并记录。完成课本P49也柱状图。
2.改进设备:比较自制雨量器数据和气象台数据,改进自己的雨量器。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 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并能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3. 培养关心天气的习惯。
教学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
教学难点:课后持续观察。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聚焦
1.视频:播放下雨的视频,提问怎么描述这场雨的大小?
2.讲解: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3.讲解:气象台雨量器构造。
二、探索
(一)制作简易雨量器
思考:设计雨量器要考虑哪些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测量降雨量时要怎么操作?提问:1.如果要将矿泉水瓶作为收集工具,你需要做哪些改进?
2.杯子底部不平的部位怎么处理?
3.刻度条怎么贴?
4.测量降雨时雨量器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5.读数时怎样读比较准确?
(二)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雨量器设计,制作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等。
《测量降水量》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3. 4《测量降水量》教案査询当地气象台关于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报告.并 和我们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展示PpT 课件(降水量柱状图) 你能根据柱状图说出降水的等级吗?(3)用喷壶模拟降雨。
根据雨量器分布的多少, 不同地方的降雨疑应有所不同,便于后期的数据 对比。
(5)各组同学在模拟降雨结朿之后,及时读出并 记录降雨量,然后整理实验器材。
组别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降雨量(亳米)12107实验分析: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 系,雨量器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髙度。
实验结论: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刚才的实验,我们测出了降雨量,你知道怎样判断小雨、中雨、大雨吗? 根据什么判断下雨的等级呢?四、确迄降水等级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⅛器测量24小时内 的降水疑,对照等级表就可以确定下雨的等级了。
降水量等级表: 量降雨量的 实验。
记录数据量模拟降雨,使学 生经历一次收集 和测量降雨量的 过程。
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需要练 习并掌握雨量器 的使用及读数方 法。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利用统计 图表,比较、分析 结果。
学生猜测:有等级标准掌握如何判断下 单冲米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雨的等级对测量结果 与等级表对 照确左下雨 的等级学生分析柱状图与等级 表对照,回答 问题。
实验记录: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 一、 制作雨量器 二、 测咼降水量■ ■■曰期通过上而绘制的柱状图,结合24小时降雨量等级 标准,可以得岀:日期降雨量(≡τk 】I 降雨量等级ZZ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降水的形式有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鑫等:可以用雨虽:器测量降雨 量的多少:认识了雨量器: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并 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知道了如何确 定降水以及降雪疑的等级。
测量降水量总结课堂板书设计降水形式单位:亳米■IV 19II '1 ∙⅜ W 6 ∙ 6 I) ∙S 介"刃 M K 巧 6 雨rΞ⅜Ξl冰雹《测量降水量》练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 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第4课 测量降水量

模 拟 测 降 雨 量
读 数 时 , 视 线 与 液 面 平 行 。
下雨啦! 到室外测量 降雨量了。
3 用自制的雨量器在下雨时测降雨量,记录并对照“24
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
下雨的日期 降雨量
我确定的降雨等级 气象台降雨等级报告
研讨
1.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
自制雨量器所用的容器要直筒透明,底部不要太厚;
如何测量雪和冰雹的降水量呢?
雪
冰雹
拓展
1. 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雨量。 2. 确定降雨量等级。 3. 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 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雨数据。 4. 画出柱状图。
提示: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课堂小结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A )。
3.在刻度条外 面贴上透明胶 带,用来防水。
2.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 使刻度条的0刻度线与容 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以毫米为单位)
4.把雨量器放在 雨中,就可以测 量降雨量了。
我 们 自 己 制 作 的 雨 量 器
2 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
点击播放视频
温馨提示
操作时,雨量器平放。 读数时,平视。 记录时,别忘了! 单位:毫米。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聚 焦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降水形式?
蒸发
点击播放
降水
雨 雪 冰雹
如何判断降雨的大小呢?
使用雨量器可以告诉 我们下了多少
需要哪些材料呢? 什么形状的容器适合?
制作 雨量器
如何统一测量标准呢? 还要注意什么呢?
1.选一个直筒 透明杯。
A.阴天 B.雪
C.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降水量》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降水的形式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降水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降水量的测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式,知道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测量降水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合作交流法。
六. 教学准备1.降水量测量工具:雨量器。
2.教学课件。
3.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降水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降水。
提问:你们知道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吗?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呢?2.呈现(5分钟)介绍降水量的测量工具——雨量器,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一台雨量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4.巩固(5分钟)各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讨论降水量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提问:降水量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降水量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份降水量观测记录表,让学生在家观察降水量,并记录下来。
8.板书(5分钟)绘制降水量测量方法的示意图,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计45分钟。
教学情境分析:在《测量降水量》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展示不同形式的降水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科版】《测量降水量》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工具叫作_________,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__。
3.常用的雨量器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二、判断题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录天气情况的重要数据。
()2.由于各种雨量器的大小不同,同一地区测得的降水量也不同。
()3.气象学家根据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 )4.降雪量就是雪融化后的降水量。
( )三、选择题1.通常根据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一般规定的时间为()。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2.下列3个透明玻璃瓶中。
最合适用来测量降水量工具的是()。
A. B. C.3.哈尔滨在寒冷的冬天,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
A.雪B.雨C.冰雹4.测量降水量时,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 。
A.屋檐下B.大树下C.空地上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越多越好B.大暴雨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C.降水量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6.下列天气现象中,( )是降水的形式之一。
A.雾霾B.雾C.冰雹7.用自制雨量器收集雨水时,要放在( )位置。
A.水平B.斜坡C.凹下去的8.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小时的降水总量。
A.6B.12C.249.今天的降水量是70毫米,今天下了()。
A.小雨B.大雨C.暴雨10.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右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
A.10毫升B. 10毫米C.10厘米四、探究题科学课后,小明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雨量器,于是她准备了透明塑料桶、卡纸。
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制作如下图:1.这个雨量器的刻度条对吗?如果不对,请给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雨量器的刻度条位置对吗?如果不对,请给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3.4《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____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____________。
3. 雨的等级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暴雨、_____________、特大暴雨。
4. 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 “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不是一回事()
2. 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稀疏,下雨的时间长短,也可以初步判断出降水量的大小。
()
3. 雨量器的瓶口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
4.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5.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
6. 气象学家是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的。
()
三、选择题
1. 下列不同形状的容器中,适合做雨量器的是()。
A. B. C.
2. 下雨天,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雨水,10 分钟共收集了27 毫米,这说明当天下午的
()。
A. 至少是大雨
B.肯定是大雨
C.肯定是小雨
3. 古代的一位大才女曾作过这样一句诗:“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述一种降水形式,这种降
水形式应该是()。
A.雨
B.雪
C.冰雹
4. 北京某日的降水量达到357.0 毫米,这次降雨可以称为()。
A.大雨
B.暴雨
C.特大暴雨
5. 下雨前最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松果鳞片打开
B.泥鳅出水
C.冬眠长蛇早出洞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一、
1. 降雨雨雪冰雹
2. 雨量器毫米
3. 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
4. 降雨
二、
1. √
2. √
3. √
4. √
5. √
6. √
三、
1. A
2. A
3. B
4. C
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