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刀具角度
金属切削刀具常用的5个切削角度

金属切削刀具是制造业中常用的工具,正确的切削角度对切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五个切削角度包括:刀尖倒角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和后角。
一、刀尖倒角角度刀尖倒角角度是指刀具前端倒角的角度,它的大小会影响切削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
一般来说,刀尖倒角角度越小,刀尖强度越高,耐磨性也越好。
常见的刀尖倒角角度为15度至45度不等,选用合适的刀尖倒角角度能够减小切屑厚度、改进切削刚度和提高刀具寿命。
二、主偏角主偏角又称前角,是指切削刃与工件表面的夹角。
主偏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刀具的切削力和切屑的形态。
通常情况下,主偏角越小,切削力越小,切削刚度越大。
然而,主偏角过小也容易导致刀具容易断裂和刀尖易磨损。
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材料和加工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主偏角。
三、副偏角副偏角又称侧倾角,是指刀具刃部与切削面的夹角。
副偏角的大小影响着切屑的流动和刀具的耐磨性。
一般情况下,副偏角越小,切屑流动越顺畅,切屑的形态也更好。
但过小的副偏角容易导致刀具刃部的磨损加剧。
在选择副偏角时需要兼顾切屑形态和刀具的耐磨性。
四、前角前角是刀具刃部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形成的角度,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切削时的切削力和切屑的形态。
一般情况下,前角越大,切削力越小,切屑流动也更加顺畅。
然而,过大的前角容易导致刀具刃部的磨损加快。
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前角。
五、后角后角是刀具刃部背面与工件表面形成的角度,它的大小影响着刀具刃部的强度和切削力。
一般情况下,后角越大,刀具刃部强度越高,切削力也相对较小。
然而,过大的后角会导致刃部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增大,从而影响切削质量。
在选择后角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总结:金属切削刀具的切削角度对切削质量和刀具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选择刀尖倒角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和后角,可以有效地改善切削过程中的刀具性能,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加工条件来合理选择切削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

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教案第课编号:QD-0507-02王颖博09年 03 月01 日年月日年月日板板书设计一、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六个基本角度 :γο、αο、αο’、κr、κr’、λѕ两个派生角度: βο、εr1、前角(γο) 在正交平面内,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2、主后角(αο) 在正交平面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3、副后角(αο’) 在副正交平面内,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4、γο、αο的正负值规定在主正交平面中,前刀面与切削平面间夹角<900,前角为正;>900前角,为负;=900,前角为零。
后刀面与基面夹角<900,αο为正;>900,αο为负;=900,αο为零。
5、主偏角(κr)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间的夹角。
6、副偏角(κr’) 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背离进给方向间的夹角。
7、刃倾角(λѕ) 在切削平面内,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8、刃倾角(λѕ)的正负值规定p+λѕ切屑排向待加工表面,切屑不易擦毛已加工表面。
工件表面粗糙度小,刀尖强度差。
-λѕ切屑排向已加工表面,易擦毛已加工表面,刀尖强度好。
λѕ=00 切屑沿垂直于主切削刃方向排出。
尤其断续切削时,+λѕ刀尖易损;-λѕ刀尖强度好9、楔角(βο) 在主截面内,前刀面与后刀面间的夹角。
影响刀头强度。
βο=900-(γο+αο)10、刀尖角(εγ)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间的夹角。
εγ=1800-(κr、+κr’)二、车刀主要角度的初步选择1、前角(γο)工件材料γο数值与加工性质有关刀具材料软→选较大γο硬→选较小γο工件材料塑性材料→选较大γο脆性材料→选较小γο粗加工,尤其是车有硬皮的铸、锻件→选较小γο加工性质精加工,为减小Rα→选较大γο刀具材料强度、韧性较差(如硬质合金)→选较小γο刀具材料刀具材料强度、韧性较好(如高速钢)→选较大γογο=-50~250,车削45钢用高速钢车刀γο=200~250用硬质合金车刀粗加工γο=100~50,精加工γο=130~180。
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

单元4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教学目的1、了解数控机床的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2、了解数控机床加工刀具的角度及其作用;3、了解数控机床加工中有关切削层的参数及其作用;4、了解数控机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及其选用原则。
5、掌握常用不同材料零件在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的切削用量选用;教学重点1、数控机床加工刀具的角度及其作用;2、数控加工中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的切削用量选择;教学难点1、刀具的角度及其作用;2、切削用量选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内容一、车削加工与刀具1. 车削加工原理在普通车床和一般数控车床上,可以进行工件的外表面、端面、内表面以及内外螺纹的加工。
对于车削中心,除上述各种加工外,还可进行铳削、钻削等加工。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具有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根据切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各种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参见下表。
主运动是指机床提供的主要运动。
主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刀具的前刀面接近工件并对工件进行切削。
在车床上,主运动是机床上主轴的回转运动,即车削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指由机床提供的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的附加相对运动。
进给运动与主运动相配合,可以形成完整的切削加工。
在普通车床上,进给运动是机床刀架(溜板)的直线移动。
它可以是纵向的移动(与机床主轴轴线平行),也可以是横向的移功(与机床主轴轴线垂直),但只能是一亇方向的移动。
在数控车床上,数控车床可以同时实现两亇方向的进给,从而加工出各种具有复杂母线的回转体工件。
在数控车床中,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由不同的电机来驱动的,分别称为主轴电机和坐标轴伺服电机。
它们由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自动完成切削加工。
2. 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指机床在切削加工时的状态参数。
不同类型的机床对切削用量参数的表述也略有不同,但其基本的含义都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项目3螺纹轴加工工具刀具选择

螺纹轴加工刀具和工具选择一、车刀选择外圆车刀选择原则与短轴加工时的外圆车刀相同用90度外圆车刀,这里就不在赘述。
分析该螺纹零件。
螺纹为M12的三角外螺纹,我选择三角形外螺纹车刀,刀尖角60度。
割槽刀选用3mm宽的外割槽刀。
二、螺纹车刀特点螺纹车刀是成形刀具,其切削部分的形状应和螺纹牙型轴向剖面的形状相符合,车刀的刀尖角应该等于牙型角。
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是60°,理论上三角形螺纹车刀的刀尖角也应该是60°。
但实际生产中,只有高速工具钢三角形螺纹车刀的刀尖角是60°,硬质合金三角形螺纹车刀的刀尖角则应为59°30’左右。
这是因为用硬质合金车刀高速切削时,工件材料受到较大的挤压力,会使牙型角增大约0.5°。
三、螺纹车刀种类1.高速工具钢三角形螺纹车刀(图1)的前角一般取5°~15°,粗车刀的纵向前角一般取15°左右,精车刀的前角一般取6°~10°。
2.硬质合金三角形螺纹车刀(图2)的前角和纵向前角一般都取0°,为了增加切削刃的强度,在车削较高硬度的材料时,两切削刃上可磨出负倒棱。
a)粗车到b)精车刀图1高速钢三角螺纹车刀c)焊接式d)机加式图2 硬质合金三角螺纹车刀三、刀具的刃磨三角螺纹车刀刃磨要求:①根据粗、精车的要求,刃磨出合理的前、后角。
粗车刀前角大、后角小,精车刀则相反;②车刀的左右刀刃必须是直线,无崩刃;③刀头不歪斜,牙型半角相等;④内螺纹车刀刀尖角平分线必须与刀杆垂直;⑤内螺纹车刀后角应适当大些,一般磨有两个后角。
四、割槽刀1)高速工具钢槽刀如图3所示1)前角ϒ0:前角增大能使车刀刃口锋利,切削省力并排屑顺畅,ϒ0=5°~20°;2)主后角α0:可减少车槽刀主后刀面和工件过渡表面间的摩擦,α0=6°~8°;3)副后角α0’:可减少车槽刀两个副后刀面和工件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α0'=1~3°。
数控机床用刀具系统参数介绍讲述

数控机床用刀具系统参数介绍一、数控车削刀具的特点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加工工序集中及零件装夹次数少等要求,数控机床对所用的刀具有许多性能上的要求。
与普通机床的刀具相比,数控车床刀具及刀具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刀片或刀具的通用化、规则化、系列化。
2)刀片或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参数的规范化、典型化。
3)刀片或刀具材料及切削参数须与被加工工件的材料相匹配。
4)刀片或刀具的使用寿命高,加工刚性好。
5)刀片在刀杆中的定位基准精度高。
6)刀杆须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
二、数控车削刀具的分类1.根据加工用途分类车床主要用于回转表而的加工,如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螺纹、切槽等切削加工。
因此,数控车床用刀具可分为外圆车刀、内孔车刀、螺纹车刀、切槽刀等种类。
2.根据刀尖形状分类数控车刀按刀尖的形状一般分成三类,即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和成形车刀,如图2-2.1所示。
图2-2.1 按刀尖形状分类的数控车刀注:在数控车床上,除进行螺纹加工外,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成形车刀。
3.根据车刀结构分类根据车刀的结构,数控车刀又可分为整体式车刀、焊接式车刀和机械夹固式车刀三类。
(1)整体式车刀整体式车刀(图2-2.2 a)主要指整体式高速钢车刀。
通常用于小型车刀、螺纹车刀和形状复杂的成形车刀。
具有抗弯强度高、冲击韧度好,制造简单和刃磨方便、刃口锋利等优点。
(2)焊接式车刀焊接式车刀(图2-2.2b )是将硬质合金刀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在刀体上,经刃磨而成。
这种车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刚性较好,但抗弯强度低、冲击韧度差,切削刃不如高速钢车刀锋利,不易制作复杂刀具。
(3)机械夹固式车刀机械夹固式车刀(图2-2.2c)是将标准的硬质合金可换刀片通过机械夹固方式安装在刀杆上的一种车刀,是当前数控车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车刀。
a)b)c)图2-2.2 按刀具结构分类的数控车刀a)整体式车刀b)焊接式车刀c)机械夹固式车刀三、数控车削刀具的材料常用的数控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等。
数控车刀的几何参数.

数控车刀的几何参数一、刀具几何参数刀具的切削性能主要是由刀具材料的性能和刀具几何参数两方面决定的。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刀具磨损有显著影响。
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类型及其他加工条件(如切削用量、工艺系统刚性及机床功率等)的影响。
刀具组成部分如图1-1所示。
图1-1主偏角κr——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ps内,主切削刃与基面pr的夹角。
还有:副前角γoˊ、副后角αoˊ、副偏角κrˊ、副倾角λsˊ图1-2二、刀具几何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数控加工中,为降低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减缓刀具磨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选择适宜的切削力等因素,通常车刀会存在刀尖圆弧半径r,主偏角kr,车刀刀尖距零件中心高的偏差等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必定引起被加工零件的轴向尺寸误差和径向尺寸误差由此使得加工的运行轨迹与被加工零件的形状产生差异。
因被加工零件表面形状各异,所以引起的差异也各不相同。
下面依次分析车削加工各类零件表面形状引起的差异以及采取的措施。
1.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圆柱类零件表面的影响众所周知,被加工零件表面的成形是由车刀与零件表面接触见切点的运行轨迹保证的,对于主偏角kr=90°的车削加工,参见图1.1示,被加工零件表面的轴向尺寸由刀尖圆弧半径点A保证。
图1.1当(D-d)/2=ap>r时,由图可知,由刀尖圆弧半径引起的轴向尺寸变化量△a为△a=b-a=r式中:b——零件轴向尺寸;a——实际轴向位移量;r——刀尖圆弧半径.此时,刀具实际轴向位移是长度a为:a=b-△a=b-r(D-d)/2=ap△a=BC=2pp22a-ra2)(r=--par此时,刀具实际轴向位移长度a=b-Δa=22yyarab--对于主偏角KF<90°的车削加工,当完成轴向加工即处于图1.1c位置时,被加工零件的已加工表面部由车刀刀尖A保证,零件的加工表面由刀具型面AC 和CE形成。
第1章刀具角度

3) 背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图1-11 背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24
刀具角度的作用:
a 确定切削刃的空间位置 b 确定前、后刀面的空间位置
1.2.2 刀具标注角度
(1)刀具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的角度 1)主偏角κr
基面Pr中测量的主切削平面 与假定工作平面(进给方向)间夹角。 切削平面Ps中测量的主切削 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γo (正交平面Po中测量的) 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主)后角 αo (正交平面Po中测量 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9
图1-6 平面刨削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
10
(3)切削用量:三要素 ①切削速度vc 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工件或刀具最大 直径处的切削速度由下式确定:
式中 d——完成主运动的工件或刀具的最 大直径 (mm); n——主运动的转速(r/s或r/min)。
11
②进给量f
若进给运动为直线运动,则进给速度在切削刃上
间的夹角。
①楔角:楔角 是前刀面Ag 与后面刀A 之
在正交平面Po上测量时:
bο =
90°--( go + o )
②刀尖角er :是在基面Pr上的测量的主
切削平面Ps与副切削平面Ps’之间的夹角。
er = 180°--( r + r’ )
(1)刀具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的角度
27
图1-12 外圆车刀在正交平面参考系的角度
主剖面
侧平面
6)背平面Pp:Pr、Ps、Po组成一个正交的正交平面参考系。
三个参考系
{
Pr、Ps、Pn组成一个正交的法平面参考系。 21 Pr、Pf、Pp组成一个背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刀具角度选择

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后角过大会使到刃强度降低,并使散热条件变差,使刀具耐用度降低
车刀合理后角f≤0.25mm/r时,可选ao=10°~12°;在f>0.25mm/r时,取ao=5°~8°
1)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较高时,应取较小后角;工件材料软、粘时应取较大后角;加工脆性材料时,宜取较小后角。
1)前刀面Ay—切下的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
2)主后刀面Aa—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3)副后刀面A'a—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的表面。
4)主切削刀S—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承担主要切削工作。
5)副切削刃S'—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它协同主切削刃完成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
6)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的那部分切削刃。
刀具角度选择
角度名称
作用
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前角yo
增大前角可以减小切屑变形和摩擦阻力,使切削力、切削功率及切削时产生的热量减小。前角过大将导致切削刃强度降低,刀头散热体积减小,致使刀具寿命降低
加工一般灰铸铁时,可选yo=5°~15°;加工铝合金时,选yo=30°~35°;用硬质合金刀具加工一般钢料时,选yo=10°~20°
2) 精加工及切削厚度较小的刀具,应采用较大的后角;粗加工、强力切削、宜取较小后角。
3) 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应适当尖小后角。
4) 定尺寸刀具,如拉刀、铰刀等,为避免重磨后刀具尺寸变化过大,宜取较小的后角。
主偏角kr
主偏角减小,可使刀尖处强度增大且作用切削刃长度增加,有利于散热和减轻单位刀刃长度的负荷,提高刀具的寿命。减小主偏叫4还可使工件表面残留面积高度减小。增大主偏角,可使背向力Fp减小,进给力Ff增加,因而可降低工艺系统的变形与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进给量f
进给量是主运动转一周或往复一个行程,刀具相对工件在进给方向上 的位移量(mm/r)。
•车削时进给量的单位是mm/r,即工件每转一圈,刀具沿进给运动方向
移动的距离。
•刨削等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其间歇进给的进给量为mm/双行程,
即每个往复行程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距离。
单位时间的进给量,称为进给速度,车削时的进给速度vf 计算公式为:
(2)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使刀具与工件间产生附加的相对运动,保证切削连续进行, 加工出具有所需几何特性的已加工表面。 进给运动的特点: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
••••主主主主运运运运动 动 动 动的 可 和 通运 以 进 常动由给只形 工 运 有式 件 动 一可 完 可 个以 成 以 ,是 , 同 而旋 也 时 进转 可 进 给运 以 行 运动 由 , 动, 刀 也 的也 具 可 数可 完 以 目以 成 间 可是;歇以直 进 有线 行 一运 ; 个动 或; 几个。
常见的切削运动
(3)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合成
当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同时 进行时,切削刃上某一点 相对于工件的运动为合成 运动,常用合成速度向量 ve来表示,如图所示。
2、切削时的表面
切削加工过程中,在切削运动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一
层金属不断地被切下来变为切屑,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新 的表面,在新表面形成的过程中,工件上有三个依次变化 着的表面,它们分别是:
通过主切削刃上的某一点, 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 的平面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vc计算公式为:
vc
dn
1000
(m
/
min
或m
/
s)
式中d-切削刃上选定点所对应的工件直径或刀 具的回转直径(mm)
n-工件或刀具每分(秒)钟转数(r/min或r/s)
主运动为往复运动时,平均切削速度为:
vc
2 L nr 1000
(m
/
min 或m
/
s)
式中L一往复运动行程长度(mm) nr一主运动每分钟的往复次数(往复次数/min)。
在该参考系中定义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静止参考系中最常用的是正交平面参考系。
பைடு நூலகம்
2.正交平面参考系
(1)基面pr
(2)切削平面ps
(3)正交平面po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 点,同时与基面和切削 平面垂直的平面。
由以下三个在空间 相互垂直的参考平 面构成。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 点,垂直于假定主 运动方向的平面。 通常平行于车刀的 安装面(底面)。
行量修f刀。光刃但刃。b是ε其‘ 过在长大副度易切b引ε削‘≈起刃(振靠1动.2近~。刀1尖.5)处f磨,出即一bε小‘ 应段略κr大‘=0于o的进平给
普通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外圆车刀
内孔车刀
二 定义刀具角度的参考系
• 刀具角度是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 时所使用的几何参数,它们是确定刀具切削 部分几何形状(各表面空间位置)的重要参 数。 • 参考系:用于定义和规定刀具角度的各基 准坐标面。 • 参考系:刀具静止参考系和刀具工作参考 系。
v f n f (mm / min 或mm / s)
铣削时,由于铣刀是多齿刀具,进给量单位除mm/r外,还规定了每齿 进给量,用fz表示,单位是(mm/z),vf、f、fz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z为多齿刀具的齿数
(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
背吃刀量ap是指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mm) 。
(b)圆弧过渡刃 刀过尖渡圆刃弧也半可径磨增成大圆时弧,形使。刀它尖的处的参平数均就主是偏刀角尖减圆小弧,半可径以rε。 减小表面粗糙度数值,且能提高刀具耐用度。但会增大背 向力和容易产生振动,所以刀尖圆弧半径不能过大。通常
高速钢车刀rε=0.5~5mm,硬质合金车刀rε=0.5~2mm。
(c)水平修光刃
通过切削刃 上选定点,与主 切削刃相切并垂 直于基面的平面。
2.参考系
作用:用于定义和规定刀具角度的各基准坐标平面,只是假定参 考,事实看不见,摸不着
基 面 Pr
通过主切削刃上的 某一点,与主运动方 向相垂直的平面
切削平面 Ps
通过主切削刃上的某 一点,与主切削刃相切 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正交平面 Po
• 待加工表面
即• 将切被削切表去面金属层的表面;
切削刃正在切削而形成的表
面, 切削表面又称加工表
•
面或过渡表面; 已加工表面
已经切去多余金属层而形成
的新表面。
3、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用来表示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参数的量。
切削用量包括:
•切削速度 •进给量 •背吃刀量
(1)切削速度vc
在切削加工时,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 削速度,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相对移动的 距离,单位为m/min或m/s。
第一章 数控加工 工艺基础
一、切削运动
1、切削运动
切削加工时,为了获得各种形状的零件,刀具与工件必须具有一定的 相对运动,我们将这种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切削运动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主运动 •进给运动
(1)主运动
主运动是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切除多余材料。 主运动的特点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
建立刀具静态坐标参考系,应以切削运动 为依据,预先给出假定条件:
▪ 假设运动条件: 用主运动向量vc近似地代替 相对运动合成速度向量ve(即vf=0)。
▪ 假设安装条件:规定刀杆中心线与进给运动 方向垂直;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
1.刀具静止参考系
刀具静止参考系或标注角度参考系:在设计、制 造、刃磨和测量时,用于定义刀具几何参数的参 考系。
ap
dw
2
dm
式中 dw-待加工表面直径 dm-已加工表面直径
刀具的几何形状及主要角度
一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
各种刀具都是由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两部分组成. 二者既可以是一体
的,也可以是由不同材料连接起来.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刀杆:起装夹和支撑作用
刀头:(三面)
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 表面
主后刀面:刀具上与过渡表 面相对的表面
副后刀面:刀具上与已加工 表面相对的表面
(两刃)
主切削刃:刀具上前刀面与 主后刀面的交线
副切削刃:刀具上前刀面与 副后刀面的交线
(一尖)
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交点 , 通常磨成圆角(修圆刀尖)或短平 刃(倒角刀尖)
(a)直线过渡刃 这种过渡刃多用于粗加工或强力切削的车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