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淡水鱼料配方设计与关键技术.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1220课程中文名称:鱼类增养殖学课程英文名称:Fish Aquaculture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4学分:3.5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鱼类学、水化学、生物化学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学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技术,通过本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能掌握水产经济鱼类增养殖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能指导生产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活鱼运输、鱼类越冬、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改良等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初步具有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
能独立开展一般的科学研究。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和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活鱼运输、鱼类越冬、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改良等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水产科研技能方面的训练,掌握水产养殖主要生产技术关键。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1.了解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的基本定义,鱼类增养殖业简史,建国后我国鱼类增养殖的发展和成就。
2.掌握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和基本国情。
3.重点和难点:我国鱼类增养殖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一篇总论(共31学时)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6学时)1.了解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的特征,传统的养殖鱼类和新近发展的养殖种类2.掌握养殖鱼类的食性,如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
3.重点和难点: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和国内外水产养殖种类发展变化的动态。
淡水鱼饲料配方表

淡水鱼饲料配方表一、引言淡水鱼饲料是为了满足淡水鱼的营养需求而设计的特殊配方,能够提供鱼类生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淡水鱼饲料配方表,帮助养殖户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
二、基础配方淡水鱼饲料的基础配方包括主要的原料和辅助原料。
主要原料是提供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辅助原料则是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补充。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基础配方表:1. 主要原料:- 鱼粉: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促进鱼类生长;- 大豆粉:提供植物性蛋白质和能量,与鱼粉相互补充;- 玉米粉:提供能量,提高饲料的口感。
2. 辅助原料:- 酵母粉:提供维生素B和氨基酸,促进鱼类消化吸收;- 鱼肝油:提供维生素A和D,增强鱼类的免疫力;- 磷酸二钙:提供磷和钙,促进鱼类骨骼发育;- 盐:提供钠和氯,维持鱼体内电解质平衡。
三、配方比例淡水鱼饲料的配方比例根据不同鱼种和生长阶段的需求而定。
下面是一种适用于普通淡水鱼的配方比例:1. 幼鱼期(体重小于10克):- 鱼粉:60%- 大豆粉:20%- 玉米粉:15%- 酵母粉:2%- 鱼肝油:1%- 磷酸二钙:1%- 盐:1%2. 青年鱼期(体重10-100克):- 鱼粉:50%- 大豆粉:25%- 玉米粉:15%- 酵母粉:3%- 鱼肝油:2%- 磷酸二钙:2%- 盐:3%3. 成年鱼期(体重大于100克):- 鱼粉:40%- 大豆粉:30%- 玉米粉:20%- 酵母粉:4%- 鱼肝油:3%- 磷酸二钙:2%- 盐:1%四、操作方法1. 将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2.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3. 将糊状饲料制成颗粒状,通过干燥或蒸煮等方式固化;4. 冷却后,将饲料储存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五、注意事项1. 饲料配方应根据鱼种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调整;2. 饲料应新鲜,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3. 饲料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避免污染;4. 饲料的颗粒大小应根据鱼类口腔结构和摄食习惯进行调整;5. 饲喂量应根据鱼种、水质和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控制。
淡水鱼饲料配制中的两个问题

时 ,应结合养殖对象的营 养需 要乃至生理状
况综合考虑 ,采用不 同方式 消除 由此带来 的
负面影响 。 二、 能量营 养、 脂肪酸营 养与油脂 的使用
鱼类 的能量需求水平 较畜禽为低 。但 和 其他动物生产 中的情况相 同 , 足鱼类 的能 满
量要求应该 是饲 养供应必 须首先考虑 的问题 之一 。 从能量营养方面看 , 由于鱼类对碳 水化 合物 的利用能力较差 ,淡水 鱼的能量需要 主 要 由饲料 中的蛋 白质和脂 肪来满足 。必须认 识 到,能量应避 免由价格 较高 的蛋 白饲料 来
一
率提 高 1。 饲 料系数 降低 01, 料成 本 4 %, 4 。 饲 9 降低8 %。 . 饲料 中添加合成 氨基酸 , 使用效 5 其
果 的 差 异 与 使 用 方 法 也 有 关 系 。 M r ui a
、
氨基酸平衡理论与 鱼粉的使用
所谓氨基酸平衡是指配合饲料 中各种 必 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 比例等养殖对象 对必需
料中缺乏的氨基 酸 ,尤其是第一和第二限制
性氨基酸 , 以达到氨基酸平衡。 合成 氨基 酸 的有 效性 问题 一 直存 在争
漓紫致富 柏南2 2
一7 1—
维普资讯
、
冬 闲塘坡种 鱼草
。
芯, 每亩种量控制在 4 5k 左右 ;  ̄ g 沙土 、 白 灰
际要求 ,也是淡水鱼饲料 开发 的主要方 向之 在限制鱼粉使用量 、降低 生产成本 的同
一
。
在 满足蛋 白质水 平的前提 下 ,提高 其他动植 物蛋白原料比例 , 降低鱼粉使用 量 , 所带来 的
直接后 果这一 是氨基酸平衡难 以达到。从生 产实际 中鱼种饲料限制性氨 基酸水 平的要求 。 考虑到蛋 白原料的消化率 , 情况更 是如此 ,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方式是 添加合成氨基酸 ,即以合成氨基酸来补足原
淡水鱼饲料配方范文

淡水鱼饲料配方范文淡水鱼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之一,而饲料是鱼类养殖中最为关键的元素之一、良好的饲料配方能够保证鱼类的生长、健康和增重等方面的需求。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淡水鱼饲料的配方范文,供参考。
1.配方目标:-适应多种淡水鱼的需求;-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配方原料:-蛋白质类:鱼粉、豆粕、酵母粉;-碳水化合物类:玉米粉、小麦粉、玉米淀粉;-脂肪类:鱼油、植物油;-矿物质类:海藻粉、海带粉、磷酸钙、鱼鳞粉;-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维生素D33.配方比例:-蛋白质类:占总重量的20-25%;-碳水化合物类:占总重量的40-45%;-脂肪类:占总重量的5-10%;-矿物质类:占总重量的3-5%;-维生素类:占总重量的1-2%。
4.配方步骤:1)将鱼粉与豆粕按照2: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酵母粉,充分搅拌均匀;2)将玉米粉、小麦粉、玉米淀粉与鱼粉混合物按照4:4:2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海藻粉和海带粉,充分搅拌均匀;3)将鱼油和植物油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到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均匀;4)在以上混合物中适量添加磷酸钙和鱼鳞粉,充分搅拌均匀;5)最后在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3,充分搅拌均匀。
5.饲喂方法:-按照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将配好的饲料以适当的量投喂给鱼类;-控制饲喂次数和饲喂量,避免过度投喂;-观察鱼类的进食情况和生长情况,根据需要适时调整饲喂量和配方。
通过良好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淡水鱼生长的需求,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养殖需求和鱼类的特殊需求,对以上配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鱼类养殖过程中还需注意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鱼类养殖的顺利进行。
淡水鱼内脏蛋白质占干物质的23

淡水鱼内脏蛋白质占干物质的23%以上。
其赖氨酸含量高(7.6%),含硫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氨基酸组成模式较平衡。
鱼内脏蛋白的蛋白质功效比(PER)为2.0,净蛋白质比(NPR)为2.27。
鱼内脏蛋白与羽毛粉蛋白、血粉蛋白以5:3:2混合,对大鼠生长有较好的增重作用,混合蛋白的PER和NPR分别为2.27和2.65,较鱼内脏蛋白有所提高。
(共4页)文章关键词:淡水鱼鱼内脏蛋白氨基酸营养饲料文章快照:鱼内脏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较平衡,较其他废弃物如羽毛粉、血粉的蛋白质质量优越,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
以鱼内脏粉作为动物蛋白源的饲料,有较好的增重效果。
如利用蛋白质的互补效应,以一定此倒混入羽毛粉、血粉,可明显提高其增重效果,并提高蛋白质的功效比(PER)冉妍荨.浃水鱼内脏蛋白质的营养评价·29·和净蛋白质比(NPR)。
今后通过更合理的配方设计和筛选试验,可望获得饲料效果更好的.以鱼内脏粉为主体的混合蛋白,为淡水鱼内畦及羽毛粉猪血等废弃物作为饲料动物蛋白源的利用开辟有效的途径。
鲢内脏酶水解工艺及其产物特性的研究余佳【摘要】:鲢内脏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齐全,构成比例优良,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提高白鲢价值,降低加工成本。
但白鲢内脏中含水量和含油量较高,蛋白质腐败,酸败速度相当快,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文以白鲢内脏为原料,通过优化蛋白酶水解白鲢内脏的加工工艺,并对酶解产物的营养特性、理化特性以及功能特性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对白鲢内脏的加工性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合理有效利用白鲢内脏奠定基础。
(1)测定了不同季节的鲢内脏的基本组成和内源蛋白酶活性。
鲢内脏占整条鱼重量的11.99%-16.03%,其中春季为12.54%,夏季为16.03%,秋季为12.63%,冬季为11.99%;白鲢内脏的固形物含量35.13% -37.22%,蛋白质含量6.82%-7.04%,脂肪含量22.48%-25.99%,灰分含量4.28%-6.01%;白鲢内脏中氨基酸含量162.14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0.38mg/g。
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鱼饲料

饲料约 占养 鱼成 本 的 7 %.是关 系养 鱼成 败 、 0 利润 高低 的关键 养 鱼生 产 中正确选 择 、 用鱼 饲 使
料 . 注 意 以下 几 点 要
1 选 择 成 品 料
泡一段 时间 . 察其稳 定性 . 观 稳定性 好质量 较好
2 自 配 鱼 饲 料
() 1 合理 设计配 方 设 计配 方前须 弄清楚 养殖
() 2 要选 择研发 力量强 的饲料 生产企 业 饲 料
企 业 如 果 没 有 研 发 人 员 和 试 验 基 地 . 无 法 保 证 其 就 产 品 质 量 养 鱼 户 在 选 择 饲 料 品 牌 时 要 多 留 心 、 多
( )科学选择 饲料 原料 选用 原料要坚 持质 优 2
价廉 、 货源 稳定 、 运输 方便 等原则 在条件 允许 的情
可提 升 饲 料 效 用 、
高 . 由于分 别含 有游 离棉 酚和 葡萄糖 硫 苷等 抗 营 但
养 因子 . 多使用 会影 响鱼类 生长 因此用 量 一般 过 不超 过 l%。许 多养殖户喜 欢使用廉 价的油 渣和 肉 0
粉 , 这 类 原 料 中 混 有 大 量 动 物 皮 毛 . 响 粉 碎 与 但 影
消 化道不 健全 . 生产 鱼料 时若不 经过 严格 的工艺 处
理 , 导致饲 料消 化率 和利用 率低 下 . 生长 慢 . 会 鱼 水 质 容 易 恶 化 . 发 生 鱼病 、 易
不可贪 图便 宜加 大 能量饲 料 比例 . 否则其 饲 养效 果
就 差 . 养 成 本 反 而 增 加 饲
( )要选择 产品质量 稳定 的鱼 饲料 ① 看外 4
观 。好 的水产饲 料应 色泽 光亮且 均 匀一致 . 说 明 这 饲料 粉碎 力度较 好 不能选 择霉 变或 发 黏饲料 . 霉 变饲料 一般 发蓝且 颜 色不均 匀 , 有毒性 : 料发 黏 . 饲
水产饲料的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课件)

一、配合饲料的定义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把配方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完全符合动物生长需要全价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和生鲜饵料及单一饲料的比较1、营养全面。
2、水中稳定性强。
3、原料来源广泛。
4、质量有保证。
5、使用安全,运输、贮藏方便。
6、便于集约化生产(饲料生产和水产养殖)。
二、渔用配合饲料的种类和规格渔用配合饲料的分类(按物理性状)1、粉状饲料2、颗粒饲料:鱼饲料直径为2-8mm,虾饲料0.5-2.5mm,长度为直径的1-2倍。
(1)软颗粒饲料:含水率25-30%,密度为1g/cm3(2)硬颗粒饲料:含水率≤12%,密度为1.3g/cm3(3)膨化饲料:含水率≤6%,密度<1g/cm3淀粉含量>30%,脂肪含量<6%31100即粒度直径小于0.152 mm。
(2)高蛋白、低糖,脂肪含量在10-13%,能充分满足幼苗的营养需要。
(3)水中稳定性要好。
(4)营养素易被消化吸收。
(5)颗粒大小应与仔、稚鱼(虾)的口径相适应,颗粒大小一般在10-300µm范围。
(6)具有一定的漂浮性。
12、微粘合饲料(Micro-bound diet, MBD)3、微包膜饲料(Micro-coated diet, MCD)1将各种配制好的营养物质和添加剂等放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乳化,其中活性物质经化学反应形成胶囊。
按工艺分为两种:(1)界面聚合法:主要原理是通过胺类化合物与酰氯类化合物在两相界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酰胺胶囊。
不易干燥,易磨损。
全蛋白膜胶囊,以氨基酸的氨基与酰氯聚合成囊,易干燥,复水时不破裂。
12合,溶解度降低后从溶液中凝集析出,与连续相分离,包覆于饲料表面形成囊壁结构。
这种方法不需有机溶剂,但仅适用于油溶性成分,水溶性物质极易散失,并且囊壁固化后可能导致可消化性下降。
2、微粘合饲料微粘饲料是先将饲料的各种原料微粉碎,按照种苗营养需求进行配制,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充分搅拌干燥后再微粉碎制成。
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鱼饲料配制技术

淡水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叶元土(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水产动物种类繁多,仅中国就有海水、淡水鱼类3000种左右,其中淡水鱼类达到900余种,目前在进行养殖生产的鱼类(包括引进种类)近100种。
目前进行这类研究的机构、人力和投入也非常有限,且这些研究力量与实际需求相比几乎是杯水车薪,因此,要完全掌握和了解全部的养殖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标准还是一项难以实现的愿望。
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等的营养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引进种类如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的营养研究是中外结合也具备一定基础,而对于多数新增养殖种类还是参照现有养殖种类、并借助人类营养、畜禽营养的研究基础在进行饲料配制和生产。
一、关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饲料配制技术1、蛋白质的需要量水产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量高于陆生动物,这是水产动物在长期的生物进行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变化中形成的,在自然水域中光合作用的产物非常有限,水生动物主要选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也主要适应于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类物质。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水产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的满足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总量的需求与供给,一般在25-45%的范围内;二是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的需求与供给,包括饲料可消化或利用蛋白质的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平衡模式等。
数量的满足较为容易,而质量的保障却非常困难。
对于饲料生产企业,在水产动物配合饲料配方编制时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保障配合饲料的氨基酸质量,以及根据饲料原料的变化、养殖季节的变化、养殖种类的变化对饲料配方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是配方技术的主要难点所在。
(1)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合理范围总结已经研究和应用的结果,水产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范围在25-4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值。
如果再结合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和目前的生产情况分析,建议合理的范围应该在28-34%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语
• 配方师掌握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实际也 就是会用电脑算算数,没啥了不起; • 配方师年薪可达十万,甚至更高; • 配方师是以专业知识和生产养殖经验作为 基础,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也需要培养 成本,所以企业选择配方师很慎重。 • 配方师就象老中医,越老越值钱! • 任何工作都要学会等待和积累!
• 粗脂肪与必需脂肪酸
• 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A、D、E、K、B族、C)
• 矿物质(总P、Ca、其它)
• 粗纤维、粗灰分、水分
草鱼营养需求 (做配方时应考虑的指标)
• 蛋白质%: • 脂 肪%: • 能 量mg/kj : • 有效磷%: • 赖氨酸%: • 蛋氨酸%
22.8-48.3 15-30
水产饲料配制技术
胡毅博士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 • • • • • • 一、根据饲养标准编制配方 二、根据鱼虾生长和消化生理特点编制 三、选择经济、供应稳定的饲料原料 四、熟悉原料营养成分和特性 五、考虑经济效益 六、考虑生产加工工艺 七、实际养殖效果决定一切
配方设计方法
• 一、手工设计法 • 如:试差法、方块法、代数法 • 二、电子计算机设计法 • 线性规划(根据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最适需要量和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价格做为已知条件,把满 足鱼类营养需要量做为约束条件,再把饲料成本 最低做为配方目标,用电脑软件进行计算); • 运筹学分支,最优化方法之一。
当地的饲料状况
主要使用饲料的档次 • 价格 • 粗蛋白 • 饲料系数 • 物理性状:粒度、颜色、气味、耐水性
配方要求
• 成本要求
• 蛋白要求 • 质量(内在及外观)要求
配方制作
• 原料选择 • 构建配方模型(调整价格与营养指标) • 设定“饲养标准” • 设定原料的上下限 • 配方的优化调整
原料的选择与推荐
3.6-8.8 2.5-5 12.75
9.2-12.5
0.45-0.55 0.7-1.5 0.5 0.3-
饲料原料
• 营养指标 依产地、原料品种、加工工 艺、批次等而不同 • 加工特性 • 来源稳定 • 贮存特点 • 价格行情
加工工艺
• 加工流程 • 粉碎环节 • 制粒环节 调质器(调质时间) 环模的压缩比 蒸汽质量 • 冷却环节
试差法
• 1、确定饲养对象和饲养标准 • 2、查找“饲料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表” • 3、按原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逐项相 加,算出每千克配合饲料中各项营养成分 的含量,再与饲料标准相比,逐步调整到 相符水平,最后检查价格。 • 4、添加适量添加剂,如维生素、无机盐;
方块法
• 1、只能考虑一项指标,比如蛋白质 • 2、无法计算多项营养指标 • 3、确定饲料粗蛋白含量,将原料分成蛋白质原料、 能量原料和添加剂,计算各自含蛋白量。 • 4、划方块图,要配蛋白质含量写中间,左上下角 写能量和蛋白质原料含量,沿对角线方向为大数 减小数,差数写在右上下角,再计算两大类原料 占百分比。 • 5、最后计算每种原料所占比例。
综合考虑厂家利益、农民的消费 习惯、成本控制、生产性能、健 康要求等因素
配方的优化调整
• 动物性蛋白原料多加
但应注意动物性蛋白原料的品质。
• 进口鱼粉无上限,国产鱼粉据品质不 同要设定上限或下限 • 进口肉(骨)粉上限12%
• 国产肉(骨、松)粉上限10%
• 蚕蛹上限12%。
配方的优化调整
植物性原料
大宗原料: 进口鱼粉 国产鱼粉 豆粕 棉粕 菜粕(饼) 次粉 麸皮 米糠 植物油 鱼油 磷酸二氢钙 氯化胆碱 沸石粉 膨润土 统糠 添加剂: 多维 多矿 促生长剂 VC 防霉剂 大蒜素 抗氧化剂 食盐 诱食剂
原料的选择与推荐
可能具有的原料 进口肉(骨)粉 国产肉(骨、松)粉 蚕蛹 鱼干粉 猪油渣(肉饼) 磷脂油 大豆磷脂粉 油角 混合油 花生粕(饼) 膨化大豆 面粉 小麦 玉米胚芽饼(粕) 干啤酒糟 DDGS 白酒糟 粉浆蛋白粉 麦芽根 米糠粕 蚕豆 碗豆 菌体蛋白 大米蛋白粉 芝麻粕(饼) 玉米蛋白粉 羽毛粉 各种血粉 酵母粉 粘合剂
寄语
• 怀才就象怀孕,时间长了总会被人知道!
• 碰到有能力又好沟通的领导,踏实跟着他 走! • 碰到没能力还好沟通的领导,慢慢的推着 他走! • 碰到没能力不好沟通的领导,不是他走就 是你走!
做配方前的准备工作 • 当地养殖情况的调查 • 当地饲料的了解
• 对客户的了解
• 对配方的要求 • 说服工作
养殖情况
当地的养殖水平及养殖模式
当地的气候 放养密度高低 混养方式 投喂饲料习惯 增氧机 投饵机 防治疾病水平 是否喂草或其它原料 施肥情况如何
是否有轮捕习惯
起捕规格 水源及水质情况 鱼种(罗非鱼及鲫鱼)
配方软件
• • • • 用线性规划法设计优化配方步骤: 1、建立数学模型 ①营养素需要量作为约束条件 ②掌握原料的品质、价格和营养成分,限 制用量和价格作为约束条件 • ③确定目标函数,多个方程函数 • 2、解方程,求出未知数,对数学模型求解 • 3、研究求得的解,设计具体饲料配方
注意事项
• 1、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原料、营养素、价 格上下限,超标或达不到; • 2、无解! 约束条件之间发生矛盾 • 3、不断调试,不断修改约束值,更换原料 • 4、最终效果有待养殖和生产来检验!
• 米糠的上下限
• 麸皮的上限
• 油脂的下限
设定原料的上下限
非常规原料的限制
• 国产肉(骨、松)粉、蚕蛹、鱼干粉的上下限
• 血粉、羽毛粉的上限
• 玉米胚芽饼(粕)、干啤酒糟、白酒糟、麦芽 根、酵母饲料、DDGS等的上限 • 统糠、膨润土及沸石粉或石粉的上限
配方的优化调整
• 理论与经验相结合 • 牢牢把握一些指标或原则 • 适当放宽一些指标
设定原料的上下限
• 添加剂的下限
密度低,产量低,水质好
密度高,产量高,水质差 • 次粉的下限 设备的专业化程度 加工工艺 对外观的要求 不同的饲料档次
少加
多加
结合厂 家目前 的添加 量来确 定
设定原料的上下限
常规原料的限制
• 进口鱼粉、肉骨粉的上下限
• 国产鱼粉的上下限
• 豆粕的下限限制
• 棉、菜粕的上限
• 菜粕添加量最高可达50% • 棉粕的添加量亦可很高 价格过高;不易加工 • 豆粕
• 玉米胚芽饼(粕)、干啤酒糟、白酒糟、
麦芽根、酵母饲料、DDGS
配方的优化调整
玉米蛋白粉 碗豆 蚕豆
粉浆蛋白粉
菌体蛋白
味精渣
配方的优化调整 • 统糠、膨润土及沸石粉或石粉 • 磷酸二氢钙与磷酸氢钙 • 添加剂的使用 多维、多矿、VC、 胆碱、粘合剂 • 血粉、羽毛粉
资源配方师软件介绍
水产配方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 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 饲料原料的特性
• 加工工艺
• 养殖模式与营养供给之间的关系
鱼类与畜禽营养及饲料的差异
• 消化生理上:牙齿、消化道长短、消 化道环境(pH值、蠕动)、消化酶的 分泌量、分解产物 • 生存环境:变温动物、水体中可提供 养料、水体的不良影响、饲料投在水
中,运输比较麻烦
鱼类与畜禽营养及饲料的差异
• 营养上:能量要求低;蛋白要求高; 对某些营养成分消化率相差很大 • 饲料上:粉碎细度要求高;颗料质量 高;投喂方法有差异;维生素与矿物 质需求不一样;能量相当重要;添加 游离氨基酸不合算;饲料效果受外界 影响程度甚于畜禽
草鱼的营养需求
• 消化能
• 粗蛋白与氨基酸(lys与Met)
设定饲养标准
• 粗纤维、灰分、食盐、钙、总磷等指标可 以不予考虑 1. 这些指标一般均能达到标准(幅度大)
2. 对生长影响并不大(食盐)
3. 鱼料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并不严格。
• 鱼料的水分一般企业均可按标准执行。
设定原料的上下限
对原料限制的原则 • 对鱼的生长及健康有利的需设定下限 •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的应设定上限 • 保证鱼料外观的原料设定上、下限 • 粗纤维含量高、容重小而不易于鱼料 加工生产的设定上限 • 有异味影响适口性及外观的设定上限 • 不易贮存、小批量进货需设定上限 但最终须以成本最低的原则来决定
加工工艺
• 决定饲料的外观 • 控制饲料的成本 • 影响饲料的质量 如何“三者兼得”? 配方成功的重要因素
养殖模式与营养供给
• 不同的养殖模式 相应的营养供给
• 养殖密度 用料量 饲料档次 轮捕习惯 水质环境 气候 起捕规格 投喂习惯 鱼种质量 • 影响 某些与推荐
• 推荐使用的原料: 优质、易得、较廉价的动物性蛋白原料 廉价的当地的原料 • 不推荐使用的原料: 羽毛粉 血粉 酵母粉 磷酸氢钙 玉米 骨 粉 任何发霉、掺假、氧化严重等变质或质量非 常不稳定的原料
设定饲养标准
• 一般企业对粗蛋白、粗纤维、灰分、食盐、 钙、总磷、赖氨酸、水分等均有标准要求 • 实际配方时需设定消化能、粗蛋白、粗脂肪、 有效磷、赖氨酸、蛋氨酸等营养指标 • 在配方过程中可能会有所调整。
电子计算机法(配方软件)
• 渔用配合饲料配方目标是既合理利用各种饲料原 料,又要符合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既充分发挥配 方营养物质作用,又要使配方符合经济成本最低, 此即优化配方; • 基本条件:1、掌握水产动物营养标准 • 2、掌握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价格 • 3、某营养素的量和原料使用量成正比 • 4、两种或以上原料配合,营养素含量是所有原料 中营养素之和(无损失和交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