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危险品使用记录
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

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1. 概述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旨在记录实验室内使用的危险品及其相关信息,以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2. 记录内容2.1 危险品信息记录危险品的名称、CAS号码、危险性类别和危险性描述等信息。
2.2 使用日期记录危险品的使用日期,包括年、月、日。
2.3 使用目的记录使用危险品的具体目的,例如实验目的、合成反应等。
2.4 使用人员记录危险品的使用人员姓名,可通过签字或标明工号的方式确认。
2.5 使用量记录危险品的使用量,可以使用相应的单位(如克、升)进行标注。
2.6 使用方式记录危险品的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溶解、混合、配制等。
2.7 使用设备记录危险品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和仪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合适性。
2.8 安全措施记录危险品使用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2.9 处理方法记录危险品使用完毕后的处理方法,包括安全存放、废弃处理等步骤。
3. 使用记录流程3.1 填写记录使用人员在使用危险品时,需填写相应的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
3.2 审核与签字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对填写的记录进行审核,并在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3.3 存档与备份将审核完的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进行存档,并保留一定时间作为备份。
4. 注意事项- 填写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时,应准确、清晰地填写相关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 在使用危险品时,务必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应定期进行核对和更新,以确保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以上为实验室危险品使用情况记录表的相关内容和使用指南,希望对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实验室危险品、毒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品、毒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品和毒品是需要特殊管理的物品,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和防止盗窃及滥用,实验室需要建立危险品和毒品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管理制度的要点:
1. 定义危险品和毒品:明确实验室中被认定为危险品和毒品的物质,包括化学品、放射性物质、易燃物、腐蚀性物质等。
2. 负责人和责任:指定实验室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实验室的危险品和毒品。
3. 采购和登记:规定实验室中危险品和毒品的采购程序,要求采购记录和登记。
4. 存放和标识:规定危险品和毒品的存放位置、容器要求和标识要求,如标志和标签。
5. 许可和使用:规定使用危险品和毒品的许可程序和使用要求,包括使用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
6. 毒品登记和管理:要求对实验室中的毒品进行严格的登记和管理,包括数量统计、使用记录和存放要求。
7. 危险废物处理:规定实验室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安全要求。
8. 安全培训和意识:要求实验室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危险品和毒品的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9. 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危险品和毒品的检查和审核,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10. 处罚和奖惩:明确违反危险品和毒品管理制度的处罚和奖惩措施,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
这是一个基本的实验室危险品和毒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并加强与安全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是一个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场所,危险品的使用和管理对于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旨在确保实验室内危险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一、危险品分类和标识2.危险品标识必须清晰可见,不能有模糊、破损或遮挡等影响识别的情况。
4.禁止私自携带危险品进入实验室,并禁止私自将危险品移出实验室。
二、危险品储存管理1.实验室必须根据危险品的特性和数量,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并配备合适的储存设施,如化学品柜、安全柜等。
2.储存区域必须干燥通风,并禁止阳光直射、明火、高温和潮湿环境。
3.各种危险品必须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和分别存放,禁止混存不相容物品。
5.禁止将危险品储存在走道、紧急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
6.定期对储存区域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
三、危险品使用管理1.实验室人员在使用危险品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掌握危险品的特性、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等知识。
2.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根据不同危险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3.禁止直接用手接触危险品,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进行操作。
4.全程互相守望,禁止单人独自进行危险实验。
禁止儿童接近或进入实验室。
5.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工作台和使用的设备,并安全处置残余废液和废弃物。
6.发生事故或泄露情况时,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并按照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四、危险废物处置管理1.必须将产生的危险废物分类储存、密封包装,并在指定场所等待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2.禁止将危险废物倾倒入下水道、普通垃圾桶或自然环境。
3.危险废物的处置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妥善保管相关处置文件和记录。
五、应急措施和培训1.实验室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
2.安全出口和应急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装置。
六、安全责任和监督1.实验室必须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并负有监督和指导职责。
化学实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化学实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化学实验是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危险点,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1. 实验室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 将危险品储存在专用柜中,并根据其性质分类储存;- 在储存处贴上明确的标识,标明危险品的名称、性质和储存期限;- 使用危险品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服;- 严禁在实验室内食用、饮水、吸烟等行为;- 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盖子,避免泄露和挥发。
2. 火焰和热源的安全操作火焰和热源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被用到,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火灾和烫伤等危险。
- 火源设备应放置在稳定的台面上,避免倾倒和摔落;- 使用火焰时,保持实验器材距离火源足够的安全距离,并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质;- 使用火焰设备时,始终要有专人看管,离开实验室时应及时熄灭火源;- 使用热源时,注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避免过热和烧伤。
3. 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化学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 在实验过程中,正确分离废弃物,将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分别储存;- 使用合适的储存化学废弃物,并标明其性质、储存时间和处理方法;- 严禁将化学废弃物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 遇到有毒、易爆或其他特殊性质的废弃物时,应咨询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4. 实验室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实验室中的实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在实验前,详细了解实验步骤和可能的危险性;-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研究和熟悉实验室中的安全设备和紧急装置的使用方法;- 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随时更新并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
化学实验的危险点与控制措施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实验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操作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隐患,规范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一、危险物品的分类和标识
1. 根据危险性将化学危险物品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并使用相应的标识进行标注。
2. 使用化学品安全标签和标识牌对危险物品进行明确的标识。
二、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
1. 根据危险性将危险物品分门别类、分颜色储存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定期检查和清点库存。
2. 禁止将不同危险等级的危险物品存放在同一个储存柜中。
三、化学危险物品的使用
1. 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熟悉危险物品的属性和操作要求。
2. 遵守化学危险物品的使用原则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随意调配危险物品和试剂。
四、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置
1. 对于废弃的危险物品或试剂,采取安全、环保的方法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2. 建立废弃物品的分类和储存制度,确保废弃物品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五、危险物品管理责任
1. 实验室负责人或管理员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并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组织。
2. 实验室人员有责任遵守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就是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求。
实验室人员应该认真执行这些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规章规章制度

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规章规章制度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使用规章制度引言概述:学校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中使用的危化品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和规范化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危化品使用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章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危化品的分类和标识1.1 危化品分类: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程度,危化品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不同类别。
学校实验室应根据危化品的分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2 标识要求:危化品容器和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危化品名称、危险性标志、警示语和安全措施等信息。
这些标识有助于实验人员正确辨识和使用危化品,避免事故的发生。
1.3 标识检查和更新:学校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危化品的标识,确保其清晰可见,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
二、危化品的储存和管理2.1 储存要求:学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危化品储存区域,根据危化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储存。
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热源和明火,有毒物品应单独存放,并采取防护措施。
2.2 储存容器:危化品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储存容器,并定期检查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2.3 出入管理:学校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危化品出入管理制度,规定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危化品储存区域,并记录出入人员的信息,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三、危化品的使用和操作3.1 使用前准备:在使用危化品之前,实验人员应详细了解危化品的性质、危险性和使用方法,并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2 操作规范:实验人员在使用危化品时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3.3 废弃物处理:使用完毕的危化品和废弃物应按照学校的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四、事故应急处理4.1 应急预案:学校实验室应制定完善的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的分类和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流程。
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品

初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品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初中化学实验室中的危险品基本上就是浓酸,强碱,还原反应用到的CO,燃烧硫试验后产生的SO2、银盐,铜盐等,种类很少。
易燃的:钠、钾、白磷、红磷、酒精。
易爆的:氯酸钾、硝酸钾(钠)、高锰酸钾(与淀粉混合,点燃就会爆炸, 与硫酸 甘油 铝粉 有时纸都可能会爆炸, 属强氧化性,对生物的细胞结构伤害很大)、硝酸铵。
腐蚀性的: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毒性的:氯化钡、氨气(强剌激)、硫酸铜、氢氧化钡。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内实验剩余常用的少量易燃化学物品总量不超过5公斤,由专人保管;超过5公斤时,不得在实验室存放。
二、实验室内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随用随领,不得在实验室现场存放。
三、在日光照射的房间必须有窗帘,在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怕光或遇热能分解燃烧的物品,也不能存放遇热易蒸发的物品。
四、禁止在存有爆炸物品与易燃烧物品的工作位置上使用明火及无遮蔽的灯具。
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底垫的电热仪器。
五、往容器内灌装较大数量的易燃、可燃液体时(醇、酸等电解质除外),要有防静电措施。
六、实验室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料,应先从小量开始,同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防火防爆设备。
七、在进行汞、酸及其它有害蒸气产生的作业时,都应在通风橱通风良好处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穿好防护用品,以防对人的伤害。
八、在实验中对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的药品,需视性质、数量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不能进行作业。
九、禁止将汞、酸、碱、硫化物、易燃液体及含有爆炸物有毒的液体、擦布、废纸等杂物倒入水槽。
十、任何化学药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如发现异常,应检验证明或询问保管人员,不得随意乱丢乱放,有毒物品要集中存放和处理。
十一、不能继续使用和保管的药品,应按规定及时处理或销毁。
十二、在实验台的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与实验无关的化学药品,尤其是不能放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
十三、要建立健全各种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的保管使用制度,并要求有关人员严格遵守,防止因急于求成或思想麻痹而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以及违反化学物品保管使用制度,而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
十四、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工作台上吃东西和利用实验器皿做食用工具。
十五、实验室内的用电量不许超过额定负荷,严禁使用普通金属代替保险丝。
水、电用后应立即关闭。
十六、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准备。
黄冢乡初级中学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