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靶向辅助治疗
Ⅰ-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全文版)

Ⅰ-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全文版)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了85%以上。
然而,对于NSCLC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却存在诸多争议。
其中,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分子检测指征和内容、辅助治疗的指征和方案选择,以及术后的随访管理等问题尤为突出。
此外,即使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许多NSCLC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因此,寻找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指南的专家组由32名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胸外科、肿瘤科、呼吸科、放疗科和病理科。
专家组通过投票和讨论审议,针对83个辅助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审议,并呈送更大范围的专家团审阅收集建议而形成指南推荐。
本指南旨在归纳总结Ⅰ-ⅢB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诊断、分子检测、辅助治疗、术后管理等问题,以规范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同时,本指南还充分吸收了全球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以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尤其是对于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本指南提供了新的优化治疗方案,如吉非替尼辅助治疗Ⅲ期研究和最新的奥希替尼辅助治疗Ⅲ期全球注册研究。
这些研究表明,对于可切除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
因此,本指南建议在肿瘤完全切除后,应对患者进行EGFR突变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方案。
总之,本指南为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建议,有助于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包括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复合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采样,以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标准。
术后靶向辅助治疗

研究 Kelly 2015 (RADIANT) Lv 2015 Li 2014 Goss 2013 (BR 19) D’Angeio 2012 总值 (I-squared=28. 2%,p=0.233)
EGFR突变亚组DFS
HR (95% CI) weight,% 0.60 (0.36, 0.96) 34.12 0.34 (0.18, 0.73) 17.20 0.37 (0.16, 0.85) 12.09 1.84 (0.44, 7.73) 4.10 0.43 (0.26, 0.72) 32.49
对于EGFR突变患者*,相比于无辅助治疗, EGFR-TKI 显著改善 DFS
30例辅助 TKI 治疗 vs.26例未接受辅助治疗
TKI 辅助治疗显著改善 DFS
TKI 辅助治疗是复发影响因子
*EGFR 突变阳性:19del 或 L858R
Lv C, et al. Clin Lung Cancer. 2015 Apr 20. pii: S1525-7304(15)00085-6.
Stage I, II, IIIA 顺铂+长春瑞滨
840
Jean-Pierre Pignon etal, J Clin Oncol 26:3552-3559
LACE结果: 生存曲线——5年生存绝对获益:5.3%
100 80 60 40
Chemotherapy No chemotherapy
Absolute difference
化疗的毒性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含铂双药化疗 • 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分析提示EGFR蛋白表达(IHC)和高EGFR拷贝数/
基因扩增(FISH)是EGFR-TKI获益的预测因素
Kelly K,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7501.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
概述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是指手术后采取的一系列治疗措施,旨在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该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和靶向治
疗等方法,可以帮助清除剩余肿瘤细胞、减少复发率和提高治愈率。
放疗
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术后放疗可以
减少癌细胞残留、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并提供局部控制效果。
放疗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损害,但通常可以通过合理的剂量
和分割治疗来减少其副作用。
化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术后化疗可以清除血
液循环中的微小肿瘤细胞,预防癌症的扩散和复发。
化疗常常以多
种药物组合使用,这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化疗
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但这些通常可以
通过用药和支持治疗来控制。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
一些胃癌患者可能携带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干扰这些靶点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能力。
靶向治疗通常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便于患者的接受和管理。
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症。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结果来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方法。
同时,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评估治疗效果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狙击”乳腺癌

以进攻 的 目标 ,一旦 明确 目标 ,使 用靶 向治疗 就 能
取 得 明显 的效 果 。 否则 ,如果 目标 不 明确 ,盲 目使 用只会事倍功半。
目 前 , 已有 2 0多 个 分 子 靶 向 药 物 获 得 认 可 ,被
批 准 用 于 多种 血 液 系统 肿 瘤 和 实 体 瘤 的 临 床 治疗 。
按 药 物 分 子 的 大 小 ,靶 向 药 物 主 要 分 为 大 、 小 分 子 化 合 物 两 大 类 。 研 究 显 示 ,靶 向 治 疗 药 物 的 单 独 或
联 合 应 用 、 靶 向 治 疗 与 化 疗 或 内 分 泌 治 疗 的 联 合 应
确 地 判 定 其 有 效 性 , 只 有 在 患 者 出 现 复 发 或 转 移 后 才 能 发 现 其 无 效 。 新 辅 助 化 疗 以 未 切 除 的 肿 瘤 为 药 物 疗 效 观 察 指 标 , 在 治 疗 早 期 即 可 通 过 肿 瘤 的 缩 小 程 度 等 指 标 , 判 定 使 用 的 化 疗 方 案 是 否 敏 感 有 效 , 这 样 可 以
结合 肿 瘤 重 点 学科 主 任 、 南京 军 区福 州 总 医 院肿 瘤科 主任 欧 阳 学农提 出 ,新
辅 助 化 疗 结 合 分 子 靶 向 治 疗 可 大 幅 提 升 疗 效 , 已 成 为 乳 腺 癌 内科 治 疗 的 重 要
手段 。
新助 疗 靶 治 击 腺癌 辅化 + 向疗‘ ‘氍 狙
靶向治疗瞄准特定患者
随 着 对 肿 瘤 细 胞 生 长 、 增 殖 、 凋 亡 的 分 子 机 制 研 究 的 深 入 ,肿 瘤 的 治 疗 已 进 入 生 物 治 疗 时 代 , 分
伤口愈合 靶向药物开发

伤口愈合靶向药物开发
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靶向药物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靶向药物是指能够精准地针对特定目标蛋白质或细胞的药物治疗方式,为伤口愈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靶向药物可以针对多个环节进行调控。
首先,靶向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炎症是伤口愈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
因此,靶向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如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等,来减轻炎症反应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其次,靶向药物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
细胞增殖和迁移是伤口愈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某些情况下,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因此,靶向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多个环节,如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促进细胞迁移等,来增强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进而促进伤口愈合。
最后,靶向药物还可以针对其他关键环节进行调控。
例如,靶向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来促进血液供应,从而为伤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靶向药物还可以通过调节胶原蛋白的合成和降解来影响伤口愈合的质量和速度等。
总之,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靶向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精准地针对特定目标蛋白质或细胞进行调控,靶向药物可以为伤口愈合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
未来,随着对伤口愈合机制
的深入研究和靶向药物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靶向药物问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一、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的基础知识什么是靶向治疗?对于癌症,人类一直没有放弃与其斗争,近年来,又一个新的词汇出现一一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只针对癌细胞的治疗,避免了以往治疗癌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出现。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结合而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什么是靶向制剂?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有哪些?(I)靶向制剂:又称靶向治疗药物,靶向制剂是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内,且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为第四代药物剂型,且被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
靶向制剂最初意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和特效性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故广义的靶向制剂包括所有具有靶向性的药物制剂。
(2)靶向制剂的分类:按载体的不同,可以将靶向制剂分为脂质体、毫微粒、毫微球、复合型乳剂等;按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口腔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以及眼内给药系统等;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等。
(3)靶向制剂的作用特点: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增加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性和滞留性,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二、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乳腺癌免疫组化的分类有哪些?目前针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已经发现了一个有效靶点一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又名HER2。
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根据免疫组化检测将乳腺癌划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
(1)激素依赖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此类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病程记录

病案记录姓名:***住院号:***2020-02-05 15:03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
2、左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乳术后3个月,拟行靶向治疗。
3、查体:T:36.3℃ P:92次/分 R:18次/分 Bp:125/81mmHg。
一般状况可,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
左乳保乳术后状态,左乳乳晕上缘弧形切口,长约5cm,腋窝下皱襞沿皮纹方向切口,长约6cm,愈合良好;右乳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入院诊断:1、左侧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T2N1M0)诊断依据:1、左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乳术后3个月,拟行靶向治疗。
2、查体: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
左乳保乳术后状态,左乳乳晕上缘弧形切口,长约5cm,腋窝下皱襞沿皮纹方向切口,长约6cm,愈合良好;右乳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患者病史明确,无鉴别。
诊疗计划:向上级医师***主任医师汇报。
1.普通外科护理常规,III级护理,普通饮食。
2.进一步完善常规辅助检查、化验,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等检查。
病案记录姓名:***住院号:***3.排除靶向治疗禁忌,行靶向治疗,方案:“曲妥珠单抗”,注意靶向治疗的副作用,靶向治疗做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并非绝对有效,需在治疗后长期随访过程中进一步明确。
*** 2020-02-06 08:45:56 ***主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患者病史明确,因“左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乳术后3个月,拟行靶向治疗”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
左乳保乳术后状态,左乳乳晕上缘弧形切口,长约5cm,腋窝下皱襞沿皮纹方向切口,长约6cm,愈合良好;右乳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患者既往行TCbH方案新辅助化疗6周期,此后行“左侧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浸润性癌新辅助化疗后”:(左乳区段)乳腺实质内见一残留瘤床,镜下见小灶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残存,癌灶最大径2.2mm,周围伴中级别导管内癌成分(筛状型+实体型);瘤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及钙化;瘤细胞显著减少,间质内见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形态符合重度治疗后改变(Miller and Payne 分级:4级),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各切缘及乳头乳晕复合体未查见癌;淋巴结未查见转移性癌0/35;免疫组化:(蜡块3)ER(3+,90%),PR(-),Her-2(3+),Ki-67(+, 8%-10%)。
ⅢA期肺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术后脑转移

患者男性 ,55岁 。因“右 上肺 癌综合 治疗后 3 年 ”返院复查 。患者于 2009年 9月 1 13因“咳嗽气 促 10余天 。加重 2天”人住 我院胸外科 。入院诊 断 为 :右上肺肿物 ,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人 院后完善 检查 .9月 3日PET/CT提示右肺上 叶肿块 。纵 隔 内气 管前 、隆突下 、肺 门淋 巴结肿 大并代谢 增高 . 考虑 为右上肺周 围型肺癌并肺 门纵隔淋 巴结转移 可能性大 :9月 4日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 :右上 肺腺癌 。因穿刺标本量太少 .并限于 当时检测技 术 ,未 能行 EGFR突变检测。初步诊断为右上肺腺
癌并肺 门、纵隔淋 巴结多站转移 (T2N2M0,11IA 期 )。 因患 者 拒绝 放 化 疗 、主 观 意 愿 强烈 ,于 9月 5 日起 自行开始服用吉非替尼 。服用吉非替尼 1个 月 后 返 院 复查 胸 部 CT示 :右上 肺 肿 瘤 及 肺 门 、纵 隔 淋 巴结 明显 缩 小 。2009年 10月 14 13患 者 于 全 身麻醉下接受右上肺叶切除 、肺 门及 纵隔淋 巴结 清扫术。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病理 提示 :右上肺腺 癌 Ⅱ级 ,腺泡 亚型 ;淋 巴结未见转移癌 (0/24)。术 后病理分期 T2NOM0,I B期 。术后继 续服用吉非 替尼 1个 月。2010年 6月 21日返院复查 ,MRI示 脑多发转移 :胸腹部 cT及全身骨显像未见复发转 移 征 象 。于 8月 4 13开 始行 全 脑 放 疗 ,剂 量 37.5 Gy/15 F/3 W,同期给予甘露 醇+地塞米松辅助治 疗。I1月 2日复查脑 MRI,脑转移瘤全 部消失 。此 后定 期 复 查 至 今 。
ⅢA期肺腺癌 新辅助 靶 向治疗 术后 脑转移
广 东省人 民医院肿 瘤 中心 执笔 :叶 雄 , 贲晓松 , 陈 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非替尼给药剂量不足
研究设计给药2年
Goss
GD, et al. J Clin Oncol. 2013 Sep 20;31(27):3320-6.
RADIANT :迄今为止最大样本的术后辅助 靶向III期临床
随
EGFR IB-IIIA
肿瘤样本
IHC + 和/或 EGFR FISH +
最早用于术 后辅助治疗
顺铂开始
应用于术后 辅助治疗
2008年LACE荟萃分析
显示,术后辅助化疗OS 获益,确定辅助化疗地 位
2010年Lancet
发表一项meta分 析,显示辅助化疗 5年OS提高4%
LACE
- 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
确立了化疗在辅助治疗中的地位
IALT
ALPI BLT ANITA
Stage I, II, III
Stage I, II, IIIA Stage I, II, III Stage I, II, IIIA
1867
1088 307 840
Jean-Pierre
Pignon etal, J Clin Oncol 26:3552-3559
40
20
0 0 1 2 3 4 5 Time from randomization (Years) > 6
在所有NSCLC辅助化疗阳性的随机临床试验中, 45年的生存仅改善了4%14%
Jean-Pierre
Pignon etal, J Clin Oncol 26:3552-3559
100 80 60 40 20 0
单臂、多中心、II期研究
SELECT研究:一项在EGFR突变 型NSCLC 术后采用厄洛替尼辅助治疗的II 期临床
1.0
EGFR基因突变阳性
可手术切除 IA-IIIA期NSCLC <6-9月常规辅助化疗+/-放疗 N=36,可扩大入组至100
0.8
DFS
0.6 0.4
术后靶向辅助时代是否到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肿瘤科 张树才 2017-7-1
NSCLC辅助治疗的发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仅约1/3-1/4在初诊时可手术切除 可手术病例包括Ⅰ期、Ⅱ期和部分可切除ⅢA期患者。 术后辅助治疗发展史
1995年非小细胞肺癌协作组进 BR19、 靶向药
LACE结果:
100
生存曲线——5年生存绝对获益:5.3%
Chemotherapy No chemotherapy
Absolute difference
80
at 3 years: 3.9% + 1.5%
at 5 years: 5.3% + 1.6%
Survival (%)
61.0
60
57.1 48.8 43.5
OS
(%)
TKI在辅助治疗中的探索 BR.19:吉非替尼辅助治疗在未经选择患者中无获益
安慰剂:中位 吉非替尼
Goss
GD, et al. J Clin Oncol. 2013 Sep 20;31(27):3320-6.
:
BR.19:研究失败的原因分析
入组人群未经筛选,同时入组人群以欧美 高加索人为主,EGFR突变比例低,导致突 变人群统计学分析效能不足 分期偏早,IB-IIIA均包含在内,过多的I期 患者影响了结果
DFS
N=36 2年DFS:94%
0.2 0 0
(79.5-98.5%) 中位随访2.5年
1 2 3 4
厄洛替尼 150mg/天 2年
OS
1.0 0.8 0.6 0.4 0.2 0
前3年每6个月复查CT 第4、5年每年复查一次
Nealபைடு நூலகம்
OS
N=36 中位OS未达到 0 1 2 3 4 时间
CTON
手术
行4767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 5年OS提高5%,但OS统计学差 异,提示含铂辅助化疗可能有效
物EGFRTKI出现
RADIANT、 SELELT研究,靶向 药物术后辅助研究 出现
G1104 研究公布
1960以前 196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7
环磷酰胺
天
4周含铂两药 化疗方案
1
治疗2
年
≤180
天
FISH状态 吸烟史 国家
(n=350) 安慰剂
K,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7501.
RADIANT研究背景介绍
EGFR-TKI在晚期NSCLC的疗效已得到证实 早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使5年生存率从60%提高到64%,但由于 化疗的毒性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含铂双药化疗 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分析提示EGFR蛋白表达(IHC)和高EGFR拷贝数/ 基因扩增(FISH)是EGFR-TKI获益的预测因素
(n=973) 分层因素: 组织学 疾病分期 既往辅助化疗 EGFR
2 :
期 NSCLC 完全手 术切除
主要终点:DFS
次要终点:OS;del19/L858R(EGFR阳性)患者的DFS和OS
Kelly
机、 双盲、
无辅助化疗
≤90
(n=623) 厄洛替尼 150mg/天
对5项大型术后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临床研究的汇总分析
研究名称 JBR10
纳入标准 pT2pN0 or pT12pN1
化疗方案 顺铂+长春瑞滨 顺铂+长春瑞滨或长春花碱 或长春地辛或依托泊甙 顺铂+丝裂霉素+长春地辛 顺铂+长春地辛或长春瑞滨 或丝裂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 顺铂+长春瑞滨
入组病 人数 482
JW, et al. 2012 ASCO Abstract 7010.
( 年)
SELECT研究后续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3.4年 2年DFS为89% 厄洛替尼停药后的中位至复发时间为8.5个月 41%患者单个病灶复发,12%仅CNS复发
1.0 0.8 DFS 0.6 0.4 2年DFS 89% 中位随访时间:3.4年 mDFS未达到 0 1 2 3 4 5 6 7 1.0 0.8 OS 0.6 0.4 8名患者死亡
Kelly
K,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7501.
主要终点DFS:
总体人群 突变亚组
提示辅助厄洛替尼治疗完全切除的EGFR突变型NSCLC可延 长DFS
结论:尽管全组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突变亚组
Kelly
K,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