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支撑与平衡活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支撑与平衡活动》教学设计2

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支撑与平衡活动》教学设计2

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支撑与平衡活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的《支撑与平衡活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支撑与平衡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稳定性。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适合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支撑与平衡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支撑与平衡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稳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支撑与平衡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不稳定的环境中保持平衡,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支撑与平衡活动。

2.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稳定性。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支撑与平衡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平衡木、瑜伽球等。

2.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3.安全教育: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让学生围成圈,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伸展、转圈等。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支撑与平衡的概念,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支撑与平衡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支撑与平衡的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体操类活动-韵律操》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体操类活动-韵律操》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体操类活动-韵律操》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
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了解做哑铃操操的好处,初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综合活动能力
2、认知目标:认识自身肢体,初步学会哑铃操整套动作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动作路线与方向,感受韵律动作的节奏。

3、情感目标:提高学练兴趣,敢于自我表现,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学会一些简单评价的方法。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较一般,协调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下意识的手势动作;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善。

哑铃操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难在引领学生配合音乐做动作的协调连贯上。

因此,在课堂中设计“看谁踏的准”这一有趣的练习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身体姿态,正确的动作路线和方向
教学难点:节奏感和韵律感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2)、宣布本节课内容及要求体委整队!
师:归队。

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立正,稍息!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录一期节目,名字叫《快乐你我他》,在节目中老师要小朋友学习哑铃操并给观众朋友们表演,好不好?
生:好。

快乐跑跑跑:教师引导学生在圆上慢跑,后踢腿跑并做各种准备活动:(1)振臂运动(2)扩胸运动(3)体侧运动(4)弓步压(5)活动手腕脚腕。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球类活动-小篮球活动》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球类活动-小篮球活动》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球类活动-小篮球活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步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
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
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学习,85%的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60%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
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聋生。

共有XX人。

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

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

但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

本节课复习运球技术,并通过比赛形式加以巩固,同时学习三掌握运球和三步上篮的动作方法、要领步上篮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学习掌握运球和三步上篮的动作方法、要领步上篮技巧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篮球三步上篮
开始部分(大约10分钟)
沿田径场跑两圈
做各种的压腿、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
正压腿、侧压腿、颈、腰、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等。

3)做几节简单的广播操:
第一节:伸展运动(充分拉长肌肉和韧带)
第二节:扩胸运动(让肩部和胸肌拉开)
第三节:体转运动(让腰部的肌肉和韧带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节:跳跃运动(让全身的肌肉都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
第五节:整理运动(让身体和心理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基本部分(大约25分钟)。

体育-小学体操《二年级支撑与平衡》教学设计

体育-小学体操《二年级支撑与平衡》教学设计

小学体操《基础体适能:支撑与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基础体适能:支撑与平衡2.游戏:体能大比拼二、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情景化、信息化为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完成身体的支撑与平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本课来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中非移动性及操控性运动技能。

本课在让学生掌握发展支撑与平衡的练习方法上,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学生对多点支撑静态平衡的感知。

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他们模仿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

但因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情景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分方式练习,采用挑战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五、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支撑平衡的动作方法及发力部位,能在完成任务中发展核心部位力量和平衡能力。

2.在挑战任务中,学习掌握支撑平衡的动作方法及发力部位,能够思考不同挑战任务的练习方式,不断挑战完成困难的任务。

3.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联系,相互合作和保护,突破自我,勇于挑战,在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支撑与发力部位教学难点:身体的平衡七、教与学方法教法:情景导入法、信息化、合作练习法、游戏法学法:多媒体直观的模仿,同学间的相互合作。

八、场地与器材场地:体育馆器材:体操垫32张《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俯卧支撑、仰卧支撑》教学设计3

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俯卧支撑、仰卧支撑》教学设计3

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俯卧支撑、仰卧支撑》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的教材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和健康意识为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俯卧支撑、仰卧支撑》,这是体育课程中基础训练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力量和平衡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但好奇心强,好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他们对体育课充满热情,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基本的运动能力都在逐步发展,因此,对于俯卧支撑、仰卧支撑的学习,他们能够快速掌握要领,但也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俯卧支撑、仰卧支撑的动作要领,发展身体力量和平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以及热爱体育运动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俯卧支撑、仰卧支撑的动作要领,发展身体力量和平衡能力。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稳定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

2.练习法:分组练习,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2.器材准备:瑜伽垫或软垫,用于学生进行支撑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并示范俯卧支撑、仰卧支撑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初步感知动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每组练习时间约5分钟,然后轮换。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动作,巩固所学知识。

支撑与平衡活动-冀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

支撑与平衡活动-冀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

支撑与平衡活动-冀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体验不同的支撑和平衡方式,理解支撑和平衡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孩子的体能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提高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纪律性。

教学内容知识点本次活动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支撑和平衡的基本概念•身体的三种支撑方式:手指支撑、手掌支撑、手腕支撑•体会在运动中支撑与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让孩子掌握支撑和平衡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孩子体验不同的支撑和平衡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孩子深入理解支撑和平衡的概念,并掌握不同的支撑方式。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1.确定活动场地:教室或体育馆。

2.拟定教学计划,并准备好教案、提示卡和奖品等。

3.每组准备一个球。

第二步引入活动1.引导孩子确定不同的支撑方式。

让孩子把手、手掌、手腕贴在桌子上,感受到三种不同的支撑方式,强调它们在运动中的重要性和使用场景。

2.示范支撑和平衡的基本动作,让孩子模仿练习。

参考动作可为:单手捏球、将球由一个手转移到另一个手、用一个手支撑着球滚动等。

第三步游戏环节游戏一:传球寻宝1.分组进行,每组站成一个圆形。

2.老师将一个球抛向一个孩子,并示意这里有一个宝藏需要大家来寻找。

3.孩子们进行球传递,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球的孩子就可以走进圆形中央,寻找老师隐藏的宝藏。

4.找到宝藏的孩子获得奖品,并带领小组重新开始游戏。

游戏二:手舞足踏1.每组孩子一人拿着一个球,站在一个圆形中间。

2.音乐响起,孩子们手持球踮起脚尖,并将球传给旁边的做同样动作的孩子。

3.音乐响起时停止动作,手中有球的孩子被淘汰,所有孩子重新开始游戏,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获胜。

第四步展开讨论1.询问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支撑和平衡方式。

2.回顾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如何使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3.结合案例,引导孩子们思考运动中的支撑与平衡的重要性,以及有什么方法可以强化支撑与平衡能力。

小学体育与健康1-2年级 多种形式的支撑与悬垂游戏作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1-2年级 多种形式的支撑与悬垂游戏作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器械体操《多种形式的支撑与悬垂游戏作》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
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建立正确、完整的肩肘倒立动作概念,知道“一撑,二夹,三绷直”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肩肘倒立“一撑,二夹”的动作要领,体会“三绷直”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双手胸前传球的技能。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2学情分析
小学5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生长发育的敏感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好动喜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故在教学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

1.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兴趣容易激发。

2.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完全能适应本课练习量的要求。

3.学生是不同个体,由于生理、心理发育上逐渐有了区别,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

3.之前学生未有过技巧联合动作系统教学,对肩肘倒立比较陌生。

4.师生间了解不够,可能会出现特别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语言的理解存在障碍,会学习中出现不适应。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方法-俯卧支撑、仰卧支撑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方法-俯卧支撑、仰卧支撑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方法-俯卧支撑、仰卧支撑教案模板范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2、技能目标:A、学会俯卧挺身技术,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发展学生腰背腹弹性和力量; 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3、情感目标: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学情分析“两头翘”又称“俯卧挺身”,和“仰卧起坐传递球”一样是一个以腰背腹肌活动为主的素质练习,它们对发展学生腰腹背肌弹性和力量有一定的实效性。

“两头翘”在二、三年级的教材中曾经出现过,但由于当时学生年龄小、力量素质差、控制能力薄弱,因此完成的质量不高。

本课把“两头翘”作为主教材,目的在于通过尝试性的辅助练习和比谁翘得高,提高“两头翘”的动作质量,以便有助于以后学习难度更大、动作更为复杂的滚翻、平衡等技术动作。

投掷对锻炼和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投掷教材在一、二年级时以简单的掷纸飞机、掷降落伞等形式出现,到三年级时学习了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技术,四年级起逐步学习上步、助跑投掷垒球技术。

本课通过“投掷过关”、“投掷目标”等练习,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的技术,使学生初步理解投掷时出手的角度与远度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上步及助跑投掷垒球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技术性强的“两头翘”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把趣味性较强的投掷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3重点难点本课重点:A、俯卧挺身时两腿配合上体协调上举;B、投掷垒球时的出手时机;本课难点:A、俯卧挺身时两腿夹紧并充分伸展;B、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1、常规教学四列横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一至二年级2.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方法-支撑与平衡活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
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肩肘倒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以及完成动作的相关原理。

2、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完成肩肘倒立动作,有2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并能有所创新。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体会取得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运动基础知识、技能,但都是侧重于感性方面的。

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运用直观示范法的同时还采用了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做到锻炼与育人相结合。

3重点难点
重点:伸髋立腰,脚面绷直。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姿势优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一)课的开始部分(2’):基本常规并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课的准备活动(8’-10’):
1、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

在教师基本模仿动作的介绍和学生通过媒体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的小组模仿练习,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全班的“长龙”模仿练习,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原地和慢跑的合理比例的变换练习;
2、紧扣主要内容的简单徒手操练习。

(三)课的基本部分(29’-33’):
1、肩肘倒立(19’-23’)。

(1) 首先用提问的方式:“还记着老师宣布的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吗?”引入主要内容,进行完整示范。

教师的语言导入、讲解及示范,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