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8:测试算法的实际执行时间

数据结构实验8:测试算法的实际执行时间
数据结构实验8:测试算法的实际执行时间

实验7:Haffman树的编码

一、实验目的

1.分析任意两个可以实现查找功能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分别测试这两个算法的实际运行时间。

3.学会C语言中time.h头文件中clock、CLOCKS_PER_SEC等变量的用法。

4.将算法用C语言编写完整程序并上机运行,记录实验过程与数据。

二、实验仪器:

1.硬件:Lenovo通用PC机,

2.软件:WINDOWS7,WORD,GCC编译器

三、实验原理:

在time.h中有几个常用的函数、类型或常量:

1. clock()函数

这个函数返回从“开启这个程序进程”到“程序中调用clock()函数”时之间的CPU时钟计时单元(clock tick)数,在MSDN中称之为挂钟时间(wal-clock)。

2.clock_t

其中clock_t是用来保存时间的数据类型,实际是个长整型数据。比如可以定义一个clock_t类型的变量start记录某个程序的开始。

3. CLOCKS_PER_SEC

在time.h文件中,还定义了一个常量CLOCKS_PER_SEC,它用来表示一秒钟会有多少个时钟计时单元。

四、实验步骤:

1.设定对数组s[]={4,13,25,27,46,66,79,97},查找46是否存在于序列中。

2.设计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的算法。

3.根据算法设计函数。

4.分别测试两个算法所对应的函数使用的实际时间。

五、数据处理及结论

1.主函数设计:

《此处写代码》

2.输出:

《你看到输出结果》

六、思考题:

1.时间复杂度能否能精确反应某一算法的实际执行效率?

示例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algorithm(int m){

while(m>0){

m--;

}

printf("DONE.\n");

}

void main(void){

int i,n=10,m=10000000;

clock_t start,end;//start和end两个变量分别记录函数开始与结束时的CPU时钟数double duration;//记录两个程序间经过了多久

start=clock();//开始时的时钟数

for(i=1;i<=n;i++){

algorithm(m);

}

end=clock();//结束时的时钟数

duration=(end-start)*1.0/CLOCKS_PER_SEC;//计算时间

printf("总时间为%lf,单个算法的执行时间为%lf\n",duration,duration/n); }

#include

#include

int seachingOne(int s[],int a)

{

int i;

s[0]=a;

for(i=8;s[i]!=a;i--);

return i;

}

int seachingTwo(int s[],int a)

{

int high,low,mid;

low=1;high=8;mid=(low+high)/2;

while(s[mid]!=a)

{

if(low>=high) return 0;

if(s[mid]

if(s[mid]>a)high=mid-1;

mid=(low+high)/2;

}

return mid;

}

int seachingTwo2(int s[],int a)

{

int high,low,mid;

low=1;high=8;

while(high>=low)

{

mid=(low+high)/2;

if(s[mid]

else if(s[mid]>a)high=mid-1;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0;

}

void main(void){

//clock_t start,end;

time_t start,end;

int i,n=10,m=100000,j;

double duration;

int s[9]={0,4,13,25,27,46,66,79,97};

printf("%d \n",seachingOne(s,46));

start=time(NULL);printf("start=%d ",start);

for(i=0;i

for(j=0;j

seachingOne(s,46);

end=time(NULL);printf("end=%d ",end);

duration=(end-start);//计算时间

printf("总时间为%lf,单个算法的执行时间为%lf\n",duration,duration/m);

printf("%d \n",seachingTwo(s,46));

start=time(NULL);

for(i=0;i

for(j=0;j

seachingTwo(s,46);

end=time(NULL);

duration=(end-start);

printf("总时间为%lf,单个算法的执行时间为%lf\n",duration,duration/m);

printf("%d \n",seachingTwo2(s,46));

start=time(NULL);

for(i=0;i

for(j=0;j

seachingTwo2(s,46);

end=time(NULL);

duration=(end-start);

printf("总时间为%lf,单个算法的执行时间为%lf\n",duration,duration/m);

}

// int i,n=10,m=10000000;

// clock_t start,end;//start和end两个变量分别记录函数开始与结束时的CPU时钟数// double duration;//记录两个程序间经过了多久

// start=clock();//开始时的时钟数

// for(i=1;i<=n;i++){

// algorithm(m);

// }

// end=clock();//结束时的时钟数

// duration=(end-start)*1.0/CLOCKS_PER_SEC;//计算时间

// printf("总时间为%lf,单个算法的执行时间为%lf\n",duration,duration/n);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2.4《测试反应快慢》

《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测试反应快慢》是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的第四课,是在认识身体的结构、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通过游戏、记录、比较,发现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需要通过感觉器官来传递信息的,人体会对周围变化做出反应,反应速度还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 在学生生活中,很多的游戏活动都是建立在人体条件反射的生理基础上的。在游戏中,感觉器官接收信息,通过神经将信息传递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反馈后,神经将信号传递给指定的身体部位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此过程中,感觉器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将围绕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展开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感觉器宫在接收游戏信息后,身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反复训练可以缩短这个时间。 本节课中,学生将开展抓尺子的游戏,通过记录抓住尺子的次数,比较出自己反应速度的快慢。通过记录抓尺子的位置信息,比较出反复练习后反应速度的提升。本节课学生将初步尝试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 长时间、反复的训练能够提升身体的反应的速度。 2.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 2.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反应速度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预设2分钟) 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2.你是用哪些方法把仿真水果从新鲜水果中挑出来的? 二、聚焦(预设6分钟) 1. 邀请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翻拍手。 2.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游戏方法(规则)。 3. 课件出示游戏说明。 4. 两人一组玩游戏,并想一想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 5. 汇报:活动中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我与小伙伴比,谁更快? 三、探索(预设22分钟) (有的小朋友觉得自己更快,可是对手不服气,所以我们需要接着做“抓尺子”游戏,用记录、数据分析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测试、比较)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资料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7.0 GIS软件:ArcGIS Server 9.3 WEB服务:IIS6.0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严重程度修改紧急 程度 评定准则实例 高必须立即 修改 系统崩溃、不稳定、 重要功能未实现 1、造成系统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2、系统不稳定,常规操作造成程序非法退出、死循环、通讯中断或异 常,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3、用户需求中的重要功能未实现,包括:业务流程、主要功能、安全 认证等。 中必须修改系统运行基本正 常,次要功能未实 现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不一致)。 2、数据状态变化时,页面未及时刷新。 3、添加数据后,页面中的内容显示不正确或不完整。 4、修改信息后,数据保存失败。 5、删除信息时,系统未给出提示信息。 6、查询信息出错或未按照查询条件显示相应信息。 7、由于未对非法字符、非法操作做限制,导致系统报错等,如:文本 框输入长度未做限制;查询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未做约束等。 8、兼容性差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使用不同浏览器导致系统部分 功能异常;使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异常。 低可延期修 改 界面友好性、易用 性、交互性等不够 良好 1、界面风格不统一。 2、界面上存在文字错误。 3、辅助说明、提示信息等描述不清楚。 4、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任务,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任务的处理状态。 5、建议类问题。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认为,网络是个开放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观点错误的原因是()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④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搜查的是() A.冲冲怀疑同桌华华偷了他的手机,对华华进行搜身检查 B.超市负责人怀疑顾客杨某偷拿超市商品,对他进行强行搜身 C.公安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 D.某电器厂为防止产品丢失,对下班的员工搜身检查 4.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12369环保举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市民用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体现了公民在行使() A.建议权 B.选举权 C.隐私权 D.监督权 5.下边漫画中的消费者可采取的正确的维权方法有() ①向消费者协会投诉②找几个人砸了这家店铺 ③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了公民权利又履行了公民义务的悬 ( ) A.珊珊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B.小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 C.阿津把故意弄坏的手机退还给商家 D.小谷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 7.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①有利于形成尊崇英雄的社会风尚②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表明刑法是维护英雄烈士声誉的武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①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不抽烟是公民应履行的法律义务④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新修订的《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应引导、帮助经营者建立方便快捷的消费投诉处理机制,鼓励其与消费者采用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消费争议。因为协商这种维护权益的方式( ) ①快速、简便②在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

反应速度测试

电子课程设计——反应速度测试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小松 2013年12月22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 3 二总体框图------------------------------------------------------------------------3 三器件选择--------------------------------------------------------------------4 1、74LS192同步十进制双时钟加减计数器-------------------------------4 2、74LS138是三线八线译码器----------------------------------------------- 6 3、与非门---------------------------------------------------------------------------- 7 4、555 定时器-------------------------------------------------------------------- -9 四模块功能----------------------------------------------------------------------------9 1、脉冲发生装置-------------------------------------------------------------------9 2、脉冲控制开关-------------------------------------------------------------------10 3、译码器模块-----------------------------------------------------------------------10 4、工作模块--------------------------------------------------------------------------12 五总体设计电路-------------------------------------------------------------------------13 六硬件调试----------------------------------------------------------------------------14 七设计心得----------------------------------------------------------------------------15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二)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网上招聘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背景: 如今网上招聘越来越普遍,但有些招聘系统的综合性能不是很好,

比如系统的冗余、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完整性等等都有待提高,本次测试的目的就是针对本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二、实验内容 该文档的目的是描述网上招聘系统项目客户端系统测试的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环境简介 1、软件名称:网上招聘求职系统 2、软件功能:为求职者提供求职、收藏、信息交互等功能;为招聘单位提供招聘、收藏、信息交互等功能;为管理员提供管理网站公告、友情链接和网站会员的管理功能。 3、用户:求职者、招聘单位、管理员 4、开发者:ZSS ●系统数据度量 ●系统结果评估 用户群:1、项目管理人员 2、测试人员 范围:该文档定义了客户端系统测试的结果,总结了测试客户端的

职位查询、网上提交简历、在线答题的基本功能,以及支持大数据量并发访问的性能,给出了测试的结论。 2.1严重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 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2.2缩写说明 HR--- 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MVC---Model-View-Control(模式-视图-控制)的缩写,表示一个三层的结构体系。 2.3测试类型 a、功能性测试: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功能定义部分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b、非功能性测试: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非功能定义部分(如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指标等)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c、测试用例:测试人员设计出来的用来测试软件某个功能的一种情形 2.4参考资料 [1] 《LoadRunner使用手册》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编制 [2] 《网上招聘客户端需求说明》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编制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 1、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的红十字会法、民法总则、测绘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立法依据是 ( ) A 、立法法 B 、民法通则 C 、宪法 D 、行政法 2、刑警王某在调查刑事案件中,采取非法手段,逼取供词,构成刑讯逼供罪,被依法逮捕。王某的行为是 ( ) A 、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B 、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C 、做了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 、行使了刑警的权利 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中规定的内容的有 ( )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我国城市、乡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不用实行民主集中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为民众的住房提供扶持与帮助指导。可见,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 ①创造和提供条件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②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③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④定期发放金钱和物质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我国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 、劳动权 B 、财产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受教育权 7、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 A 、“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又该交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 、“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 、“妈,开学得交一些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8、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都在休息,可陈昊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陈昊同学的观点是 ( ) A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 、错误的,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实性 D 、错误的,因为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WD_QP_3-04_QR_01 V 4.0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承包商登记、撤销登记业务 及数据应用 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版本V1.00.00)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一)编写目的 (1) (二)背景 (1) (三)参考资料 (1) 第二章任务概述 (2) (一)功能测试目标 (2) (二)功能测试范围 (2) (三)功能测试方法 (3) (四)功能测试过程描述 (3) (五)功能测试环境 (4) (六)功能测试时间及测试人员 (4) 1测试时间 (4) 2测试人员 (5) 第三章测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5) (一)功能测试项细则 (5) (二)测试结果记录 (6) (三)测试结论 (6) 版本记录

第一章引言 (一)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功能测试阶段的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时间、以及测试结果记录,并对系统最终的缺陷进行评估分析,为后续系统性能调优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的系统维护提供参考。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管理者。 (二)背景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积极推进承包商登记监管数据联网应用系统的建设,规范承包商登记流程,推动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库建设。同时,开发撤销登记业务功能,规范撤销登记流程,加强对企业撤销登记业务的监管。 在现有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之上,引入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按照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流程,结合外资登记管理业务特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建模,提升数据价值,推进信息技术与外资业务之间的融合,为领导决策和业务管理人员提供支持,实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外资企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满足不同业务人员的需要。 (三)参考资料 《承包商登记_需求阶段_用户需求说明书_v1.00.00.doc》 《承包商登记_需求阶段_系统功能说明书_v1.00.00.doc》

TI DSP代码运行效率测试方法

TI DSP代码运行效率测试方法 代码编写完成后,通常需要测试某段代码的执行时间,以便分析代码的执行效率。为此,可以结合clock()函数及TI DSP代码编译器Code Composer Studio v5方便的测试代码运行所花费的时间。 1. 添加头文件 clock()函数在time.h 头文件中定义,其返回类型为clock_t,在time.h已经做了如下自定义类型:typedef unsigned int clock_t。 2. 时间测试函数应用 时间测试代码示例: // 变量定义 unsigned char str[50];// 用于调试信息输出 clock_t start, stop, overhead; // 时钟的相关计算 // 计算clock函数自身消耗的时间 start=clock(); stop=clock(); overhead =stop-start; // 检测代码花费时间,以CPU时钟周期计数 start=clock(); // --------------------要检测的程序段-------------------- // --------------------要检测的程序段-------------------- stop=clock(); // 输出调试信息 sprintf(str, "The cycle spended is %d .\r\n", stop - start - overhead); UartPrintf(str); 3. clock() 函数配置 (1) 在CCS Debug 视图中,点击Run->Clock->Setup将弹出如图1所示的对话框,在Count栏可以选择计数方式,Reset Option栏可以设置时钟复位方式。

数据结构实验8:测试算法的实际执行时间

实验7:Haffman树的编码 一、实验目的 1.分析任意两个可以实现查找功能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分别测试这两个算法的实际运行时间。 3.学会C语言中time.h头文件中clock、CLOCKS_PER_SEC等变量的用法。 4.将算法用C语言编写完整程序并上机运行,记录实验过程与数据。 二、实验仪器: 1.硬件:Lenovo通用PC机, 2.软件:WINDOWS7,WORD,GCC编译器 三、实验原理: 在time.h中有几个常用的函数、类型或常量: 1. clock()函数 这个函数返回从“开启这个程序进程”到“程序中调用clock()函数”时之间的CPU时钟计时单元(clock tick)数,在MSDN中称之为挂钟时间(wal-clock)。 2.clock_t 其中clock_t是用来保存时间的数据类型,实际是个长整型数据。比如可以定义一个clock_t类型的变量start记录某个程序的开始。 3. CLOCKS_PER_SEC 在time.h文件中,还定义了一个常量CLOCKS_PER_SEC,它用来表示一秒钟会有多少个时钟计时单元。

四、实验步骤: 1.设定对数组s[]={4,13,25,27,46,66,79,97},查找46是否存在于序列中。 2.设计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的算法。 3.根据算法设计函数。 4.分别测试两个算法所对应的函数使用的实际时间。 五、数据处理及结论 1.主函数设计: 《此处写代码》 2.输出: 《你看到输出结果》 六、思考题: 1.时间复杂度能否能精确反应某一算法的实际执行效率? 示例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algorithm(int m){ while(m>0){ m--; } printf("DONE.\n"); } void main(void){ int i,n=10,m=10000000; clock_t start,end;//start和end两个变量分别记录函数开始与结束时的CPU时钟数double duration;//记录两个程序间经过了多久 start=clock();//开始时的时钟数 for(i=1;i<=n;i++){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GIS软件:ArcGIS Server WEB服务: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规定说明( ) A.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措施 2.右边的漫画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 ) A.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B.要求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C.要求审判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 D.要求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 3.2017年7月25日上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在省人大会议中心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主持会议。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的(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4.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毛泽东曾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要用好权力,造福于民③领导干部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要按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7年9月5日至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法律,积极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加快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领域立法,依法支持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6.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 C.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反应时间测试》教案

《反应时间测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反应时间的测试来对小数的理解更加透彻,并且对生活中的反应时间进行理解和计算。 (2)使学生可以熟练的运用小数的各种计算来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遇到的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把数学思想利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的程度,并且对实际生活中的反应时间进行理解和计算。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题来更加深刻的理解小数的各种运算和妙用。 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来体现小数的各种运算和对反应时间的理解。 (2)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发现问题,并且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情景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汽车吧? 学生:肯定的啊。 老师:那你们觉得开车辛苦不辛苦呢? 学生1:开车很酷! 学生2:不辛苦。 学生3:辛苦吧。 老师:其实开车是很辛苦的,开车的时候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才行!很对车祸都是由于司机疲劳驾驶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学生:哦。 老师:那你们知道开车的时候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刹车是有一个反应时间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2、引出课题。(PPT展示) (1)案例1: 老师:人的反应是有快慢的。今天呢,我们就来测试一下每个人的反应时间:用下面

的方法测试你们班同学的反应速度,并回答问题。全班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要准备一下的工具,并按照测试方法得出数据,全班合作完成对数据的收集。然后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书上的7个问题。 (1)案例1: 无论是骑自行车、摩托车、还是驾驶汽车、火车,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都要刹车。从看到情况想刹车到时间刹车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用t表示。从开始刹车到车子完全停止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可以用d表示,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刹车距离d与车子的速度v 和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一般有下面的关系:d=v×t+v×v÷14其中,d的单位是米,v的单位是米/秒,t的单位是秒。请根据上面的公司解决下面的问题。张平骑着一辆摩托车,速度是14米/秒,反应时间是0.12秒,突然,他发现道路正前方20米处躺着一只小狗,马上刹车。 摩托车还要前进多少米才能停下? 反应距离:14×0.12=1.68(米) 刹车距离:14×0.12+14×14÷14=15.68(米) 总的行驶距离:15.68+1.68=17.36(米) (二)课堂练习。 张强以12米/秒的速度驾车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必须停车,汽车前进20米后停住了。张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让学生自己解答) 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应时间的问题,先是带领学生一起做全班的反应时间的测试,然后带领学生学习了交通中的反应距离的问题,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反应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对小数的计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 例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收集完毕后,开始测试设计。 测试用例是什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测试用例的基本格式: 软件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包括测试用例编号、测试标题、重要级别、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下面逐一介绍。 用例编号:测试用例的编号有一定的规则,比如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号这样定义规则: PROJECT1-ST-001 ,命名规则是项目名称+测试阶段类型(系统测试阶段)+编号。定义测试用例编号,便于查找测试用例,便于测试用例的跟踪。 测试标题:对测试用例的描述,测试用例标题应该清楚表达测试用例的用途。比如“测试用户登录时输入错误密码时,软件的响应情况”。 重要级别:定义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别,可以笼统的分为“高”和“低”两个级别。一般来说,如果软件需求的优先级为“高”,那么针对该需求的测试用例优先级也为“高” ;反之亦然, 测试输入:提供测试执行中的各种输入条件。根据需求中的输入条件,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输入对软件需求当中的输入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软件需求中没有很好的定义需求的输入,那么测试用例设计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操作步骤:提供测试执行过程的步骤。对于复杂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输入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完成,这部分内容在操作步骤中详细列出。 预期结果:提供测试执行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应该根据软件需求中的输出得出。如果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得到的实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那么测试不通过;反之则测试通过。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主要从上述 6 个域考虑,结合相应的软件需求文档,在掌握一定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比较全面、合理的测试用例。具体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以参见相关的测试书籍,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在绝大多数的软件测试书籍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一般来说,每个软件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固定的几大类。可以按业务类型划分,比如 ERP 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可以按软件结构来划分,比如 B/S 架构的软件、 C/S 架构的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参考同类别软件的测试用例,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公司中有同类别的软件系统,千万别忘记把相关的测试用例拿来参考。如果,系统非常接近,甚至经过对测试用例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当前被测试的软件。“拿来主义”可以极大的开阔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用例设计时间。 加强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最好能够增加评审过程。 同行评审是 CMM3 级的一个 KPA ,如果因为公司没有通过 CMM3 级,就不开展同行评审是不恰当的。测试用例应该由产品相关的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评审,提交评审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更新测试用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7年10月8日正式实施《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通过公众账号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下列对该《规定》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必要的限制是对权利、权益的一种保护②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管理规定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违背的③国家应该充分保护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④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给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造成混乱与伤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②所有公民在司法上平等,在实施、适用法律上平等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适用范围内的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现在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②自由是有条件的③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约束、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④自由离不开法治,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公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自10月1日起,各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于未经认证者不得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这说明 A.在网络上公民不享有言论自由B.自由只会导致混乱和伤害 C.自由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5.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如此重视法治,是因为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自由权利密不可分。关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相互对立,水火不容 C.相互排斥,势不两立 D.相互融合,不分彼此 6.某纺织厂200多名下岗女工,因生活困难,在未经市公安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到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要求市政府出面解决工作问题和工资待遇。她们不听公安人员的劝阻,静坐时间长达20小时,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政府的工作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她们在依法行使示威的自由权利 B.静坐示威是她们的自由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就可以行使 C.她们不按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D.她们的方式和程序是合法的,但没有示威自由权利 7.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要求我们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2.4 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 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 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 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 统计分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 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1.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八下《道德与法治》填空题专项练习

八下《道德与法治》填空题专项练习2018-3-6 第一课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_________国家。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______________基础。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6.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___________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______________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l.___________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__________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__________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4.宪法通过组织___________,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__________的运行稳定有序。 5.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________________,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_____________。 7.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_________,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8.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__________,法无授权____________。 第二课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总纲;________;________;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________。宪法集中体现________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中国共产党坚持把________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________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 5.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的问题。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他法律是根据宪 法制定的。 7.________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 1.权力行使需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权力正确行 使的根本保证。 2.__________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3.增强宪法意识,对____________来说尤为重要。 4.宪法与我们每个人____________,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 的保护。 5.我们需要____________宪法、____________宪法、 ____________宪法,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_________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政治权利和 自由包括__________、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是依法行使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4.我国公民有_______、出版、_______、结社、游行、示威的 自由。 5.公民可以通过_______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_______, 获得收益和进行_______. 6.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 社会获得__________的权利。 7.__________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____________、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_________的自由和权利。 2.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____________。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____________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 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4.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_______ 和化解纠纷。 5.每个公民都应树立____________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 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6.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调解、仲裁和____________。 第四课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 1.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______________,保障 宪法___________。 2.我国宪法和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 3.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有___________,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___________,尊重社会公德。 4.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自觉学习___________,了解法律程序 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___________。 5.我国实行___________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___________ 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财 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我围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 ___________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 教育末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___________的义务等。 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_____________、相互促进。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__________,又是法定义务的_________。 3.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__。 4.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法定义务具有____________,公民必须履行。 6.法律要求做的,_________去做;法律禁止做的________不做。 7.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____________。 8.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____________责任;违反 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____________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 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____________责任。 第五课第一框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______________的 基本经济制度。 2.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__________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_________和集体成分。 4.______________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5.______________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保护、__________、支持、引导并 依法实行___________。 第二框根本政治制度 1.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据 __________和_________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 与行使国家权力。 3.____________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__________、人民当家作主、__________ 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制度,必须亳不动摇坚持____________ 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__________,必须全面推进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