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上下肢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学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上肢外展90º (肘伸 展,前臂旋前) 2.上肢前平举及上举过 Ⅴ期 头(肘伸展) 分离运动期 3.肘伸展位,肩前屈 30º~90º前臂能旋前、 旋后
Ⅵ期 协调运动 期
Ⅴ期动作的运动速度达 健侧2/3以上
Brunnstrom 六级评价法简便易行,在一 般临床检查中应用最多,但分级较粗,欠 敏感,在科研中较少使用。
屈肌模式/ 屈肌优势 伸肌痉挛/ 伸肌优势
偏 瘫 患 者 的 康 复 评 定
言语功能 评定
认知、心 理功能评 定
ADL评定
感觉功能 评定
疼痛评定
运动功能 评定
偏瘫 患者
环境评定
运 动 功 能 评 定
上田 敏
肌张 力 肌力
Fuglmeyer
运动功 能评定
平衡 功能
Brunn strom
ROM 协调 能力
步态
周围性瘫痪
0 1
中枢性瘫痪
Ⅰ软瘫 Ⅱ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Ⅲ
2
3
4
5 出现分离运动Ⅳ Ⅴ

内容
一、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1.姿势反射 2.中枢性瘫痪的本质 3.联合反应和联合运动* 二、偏瘫运动的评定
1.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分级法* 2.上田敏评定法 3.Fugl-Meyer评定法* 4.Rivermead运动指数 5.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6.肩关节半脱位的评定*
上运动神经元性( 周围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 周围性)瘫痪 神经肌接头性瘫痪
肌源性瘫痪
周 围 性 、 中 枢 性 瘫 痪 的 区 别
周围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
迟缓性瘫痪/软瘫
肌张力 ↓
痉挛性瘫痪/硬瘫
肌张力 ↑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1、运动功能评定:评估患者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协调性等方面的功能。

这是通过临床观察和特定测量工具(如布氏量表)进行的。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如巴比妥类药物等)等,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温度感觉、疼痛感觉等。

感觉功能的缺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治疗。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感觉重训、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镇痛药等),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认知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缺损可能需要通过认知训练、药物治疗(如美克派尔等)进行改善,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通过巴索尔量表等评估患者在饮食、穿衣、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康复训练和家庭护理等。

5、语言沟通能力评定:针对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医生可能会推荐语言治疗师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深度解析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1. 引言在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领域中,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

它被用来评估偏瘫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并帮助医生和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本文将对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2.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概述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是由瑞典康复医学专家Signe Brunnstrom开发的。

它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模式和肢体反应,将偏瘫患者的康复进程分为6个阶段,从无法自主运动到恢复到正常运动。

这一评定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偏瘫患者在肌肉张力、协调性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当的康复技术和治疗方法。

3.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恢复运动功能是他们康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而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则成为了医生和治疗师们评估患者康复进程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定,医生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brunnstrom评定标准也为患者提供了可量化的康复目标,增强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动力。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不可小觑。

它不仅为医生和治疗师提供了评估和监测患者康复进程的科学依据,也为患者提供了更有希望的康复前景。

在实际康复治疗中,我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偏瘫患者通过brunnstrom评定标准的指导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康复成果。

我深信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于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总结总体来说,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作为一种系统的康复评定工具,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偏瘫功能评定

偏瘫功能评定

一、概念:1.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2.姿势反射:姿势反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张力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

3.联合运动是正常人随意运动时出现的正常的、无意识的姿势调整,可改善该随意运动的完成质量。

4.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活动,但其运动的模式是定型的;5.实用手是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与另一只手配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6.辅助手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着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7.废用手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使患手丧失了单独或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

8.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偏瘫患者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一、中枢性瘫痪的本质●周围性瘫痪又称迟缓性瘫痪或软瘫,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肌萎缩出现早而且明显。

●中枢性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表现为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肌群间协调异常,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等,久后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偏瘫是中枢性瘫痪最常见的瘫痪形式。

二、姿势反射分类:1.静位性反射2.平衡运动性反射(一)静位性反射1.迷路紧张性反射2.颈紧张性反射;a)紧张性迷路反射b)紧张性颈反射c)紧张性腰反射等。

(二)平衡运动性反射由调整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及平衡反应等一系列的反射组成。

除了视觉调整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外,所有的调整反射中枢均位于延髓和中脑。

三、联合反应和运动(一)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1.偏瘫时,即使患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到患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

2.联合反应伴随患侧肌群肌张力的出现而出现;3.痉挛程度越高,联合反应越强,越持久;4.只要痉挛存在,联合反应就不会消失;5.软瘫期(BrunnstromⅠ级)不存在联合反应。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及评价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及评价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及评价
摘要:
一、偏瘫患者概述
二、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三、偏瘫患者站立与行走的康复功能训练
四、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正文:
一、偏瘫患者概述
偏瘫是一种以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状或体征,大脑损伤是引起偏瘫的主要原因。

偏瘫患者通常伴有半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认、失用以及视野缺损等症状。

二、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1.针对性: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和功能障碍程度制定训练计划。

2.早期介入: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个性化: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兴趣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4.协同训练:兼顾患侧和健侧肢体训练,提高患者整体运动功能。

三、偏瘫患者站立与行走的康复功能训练
1.站起训练:通过逐步增加患侧下肢负重,提高患者站立能力。

2.患侧下肢负重训练:让患者尽量站直,并用患腿负重。

3.训练患腿向前迈步:在患者站立状态下,帮助患腿向前迈步。

4.步态训练: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练习,矫正行走中的足外翻、髋外展,增加行走稳定性。

四、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针刺治疗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功能。

针刺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五、结论与建议
康复训练是偏瘫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早期、针对性、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功能。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偏瘫是指身体一侧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受到损害,常见的原因是中风(脑卒中)。

评定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病历和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病时间、病因等信息,对病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进行物理检查:通过观察、检查和测试来评估患者上肢的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和肌肉张力等方面的功能。

-力量评定:可以使用手动抵抗测试来评估患者上肢肌肉的力量。

常用的测试包括肩关节的屈曲和外展、肘关节的伸展和屈曲、腕关节的伸展和屈曲等动作。

-协调性评定: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进行简单的协调动作,如接球、手指对合等来评估患者的协调性。

- 肌肉张力评定:可以通过观察和触摸来评估患者肌肉张力的变化,常见的评定方法包括改良Ashworth量表和Barthel张力量表。

3.进行功能评定:评估患者上肢的功能,即患者能否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

常用的评定工具包括:- Fugl-Meyer评定量表:该量表对患者的上肢、手指、握力、手功能等方面的功能进行评定,包括感觉、运动和平衡等方面。

-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该评定方法主要评估患者上肢的协调性和功能性活动能力,包括各种日常活动,如抓握、转动和放置等。

-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该评定方法主要评估患者上肢的活动能力和功能,包括握物、抓握、转动和放置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来评估其手部功能。

4.进行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MRI等,可以评估中风引起的脑损伤情况,了解患者的病灶范围和程度。

以上是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评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同时,评定结果也可以用于监测康复进展和效果,以及制定康复训练的目标和方案。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V( 分 离运 动初 期)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 动的活动: 1. 肘伸直的 肩可外展 902. 在肘伸 直,肩前屈 30-90 的情 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 3.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臂可上举过头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 手 指可集团伸展, 但不能单独 伸展
健腿站, 患腿可先屈膝后伸 髋;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 背屈踝, 可将踵放在向前迈 一小步的位置上
禁忌症 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设备与用具 矮训练台或床、床边桌、椅子、棉球、铅笔、 小卡片纸板、小瓶、叩诊锤、网球、 蒙眼带、秒表。
操作方法与步骤
( 1)、 Brunnstrom 评定量表:能简单并客观地反映中枢性瘫痪的本质恢复过程, 成为评定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基本依据, 也是偏瘫临床治疗的基础。 初期的“休克” 状态;联合反应 , 共同运动在 II 级出现常持续存在而不完全消失, III 级时完成, 以后逐渐减弱; IV 级时开始向部分关节的分离运动过渡; V 级时基本完成各关节的 分离运动; VI 级则分离运动的协调性大致正常 , 速度也逐步正常化,大致恢复到或 接近原来正常的水平。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表 1)
肘不超出 20°

乳头一脐


脐以下
完全伸展
不可能
可不 能充
分 充 分
0 一脐 脐一乳头
乳头以上 与耳同高
不可能 可 不 达到体侧 能充
分 过体侧但不充分
充 距脊柱 5㎝以内 分
不可能 可 不 5-25 ° 能充
分 30-55 ° 充 60-90 ° 分 不 肘不靠体侧 充 靠体侧但前臂旋前 分 前臂可保持中立位 充 可旋前 5-45 ° 分 旋前 50-85 ° 旋前 90° 不可能 不 5-25 ° 充 30-55 ° 分 充 60-85 ° 分 90°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1.1Brunnstrom评定1.1.1功能评分Brunnstrom评定方法包括躯干、四肢、步态等内容[3~5],在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方面又包括许多项目,每1项目分为5个功能等级(0~4分),以分数来表示患者上肢及手的功能情况。

等级划分方法为:0分:无关节运动。

1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4。

2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2。

3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3/4。

4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的全范围。

1.1.2上肢功能等级评定项目上肢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共包括6级,在评定时的具体内容为:⑴共同运动出现之前软瘫(有/无),联合反应(伸/屈)。

⑵痉挛。

⑶出现共同运动:①伸展模式肩胛骨:前伸;肩:内收、内旋;肘:伸直;前臂:旋前。

②屈曲模式肩胛骨:回缩、上提;肩:后伸、外展、外旋;肘:屈;前臂:旋后。

⑷脱离共同运动手触摸腰骶部,肘伸直上肢前屈至水平位,屈肘90°前臂旋前,屈肘90°前臂旋后。

⑸相对独立或分离运动上肢外展至水平位,肘伸直位前臂旋前、旋后,上肢肘伸直位上举过头。

⑹运动协调近于正常。

1.1.3手运动感觉功能等级评定项目手的运动感觉功能评级也分为6级,具体内容为:⑴无任何运动。

⑵被动运动觉(前臂旋前,健侧/患侧):腕部、手指、拇指。

⑶一般感觉(健侧/患侧):手掌、指尖。

⑷腕和手指运动:伸腕(前臂旋前)、伸指(前臂旋前)、屈腕(前臂中立位)、整体运动(前臂中立位)。

⑸手的抓握(腕中立位):侧捏及放开、对指及放开、指尖捏及放开、柱状握及放开。

⑹手部其他活动:腕尺偏、腕桡偏、腕环绕、单指屈伸、手指内收、手指外展、拇指环转。

1.2FMA评定FMA评定即为简式Fugl-Meyer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此方法实际上是BRSS(Brunnstrom's recovery stages of stroke,BRSS)的细化和数量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