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核生化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生化检验结果的审核及对可疑结果的处理

生化检验结果的审核及对可疑结果的处理
批号试剂测定前均先定标 , 次测定时质控均正常 。 每
2 结 果
ml但 都 大 于 50ml ml, 成 了过 度 稀 释 , 是 在 工 作 中需 0 U/ 造 这
要 尽 量 避 免 的 问题 。同 时 也 可 以 通 过 金 标 纸 条 的 结 果 同 仪 器 测 定 结 果 对 比 , 以避 免 一 些 随 机 误 差 的产 生 。在 一 些 医 院 用 可
试 纸 测 定 为 弱 阳 性 患 者 ( 测 线 颜 色 比对 照 线 颜 色 浅 )共 4 5 检 , 6 例 。第 3组 为 金 标 试 纸 测定 为 阳 性患 者 ( 测 线 颜 色 和 对 照 线 检 颜 色 一 样 或 比对 照 线 颜 色 深 ) 共 2 0例 。将 第 3组 患 者 血 清 , 9
检 测 值 , 时还 要 将 血 清 稀 释 后 冉 上 仪 器 测 定 , 时 还 需 要 稀 此 有 释 很 多 次 , 不 仅 增 加 了重 复 检 验 的成 本 , 浪 费 时 问 , 误 患 这 还 耽
[ ] ^ 隆 , 2 人 吕时 铭 . 验 与 临 床 诊 断 妇 产 科 分 册 [ . 京 : 检 M] 北
报 告 血 清 t HC 的 大 概 范 围 或 阴 阳性 , 临 床 医 生 及 诊 治 ? - G 为 患 者 提 供 及 时 的参 考 。 同 时 发现 在第 2 3 患 者 中共 有 4 、组 3例 血 清 8 HC 值 还 是 超 过 了仪 器 的 线 性 范 同 , 析 原 因 有 可 能 ~ G 分 是 由 于 钩 状 效 应使 金 标 纸 条 的 颜 色 显 色 过 浅 , 有 呵能 是 检 验 还 人 员犯了一些经验主义错误 , 清没有稀 释或稀 释倍数过 少 , 血

检验科检验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检验科检验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检验科检验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医学检验科应当制定临床检验报告结审核、签发制度,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检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结果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三、制度内容(一)每日报告应认真审核、登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科主任。

(二)实行检验者、审核者双签名制,并签全名。

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签发报告单。

审核者应手签签全名或电子签名,要求字迹清晰,不能代签。

(三)实习生、进修生不能单独发报告,必须由指导老师审核签发。

(四)报告单中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统一的英文缩写,中英文对照的检测项目名称、报告单位,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严禁随意编造,以求标准化。

(五)检验报告单要求格式规范、统一,字迹清晰,不涂改,不漏项、不污染、不破损。

(六)审核报告单后,打印报告单送病区及门诊化验单领取处,门诊病人凭取报告凭证或有效证件在窗口处领取。

(七)检验报告单的发放时间1.平诊:门诊平诊检测三大常规30 分钟后取结果,生化,免疫下午2点半后取结果。

2.住院病人临检常规项目和普通临检项目的报告在收到标本的当日下午3 点钟发出报告。

3.门诊生化平诊病人早上抽血截至时间是10:00,凡在此时间前抽血的门诊病人,其生化结果在当日14:30 取结果。

原则上10:00之后生化平诊病人不抽血,沟通第二天早上来院抽血。

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口头通知报告时间。

4.住院病人生化凡在10:30 前收到的的标本其结果在当日下午3:00 钟发出,过时的标本要等第二天下午3:00 钟才能发出报告。

需要提前的病人病区可打电话通知检验科按急诊处理。

5.免疫项目在24 小时内报告结果,特殊病人或特殊检测例外。

6.细菌培养执行分级报告制度,临时报告应有记录,最终报告按不同病原菌有不同时限发报告,微生物常规项目≤4 天发报告。

医院对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医院对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医院对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摘要检验报告是医疗服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为患者指导治疗和进行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为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本文将从医院内部审核体系的组成、审核标准、交叉审核、审核周期等方面详细解析医院对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一、医院内部审核体系的组成医院对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应由医疗质量部或者实验室管理人员动态管理,审核人员应具有专业的医学、生物学、化学知识和检验报告的相关知识,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审核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和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审核能力。

二、审核标准医院的检验报告审核标准应当严格控制,并参照国家、行业标准执行。

此外,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诊断,制定相应的检验要求和审核标准,以确保患者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信息。

在审核过程中,将重点关注检验结果、标本采集方式、检验参数、检验设备平衡性等因素,对疾病诊断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三、交叉审核在医院内部,针对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应该有交叉审核环节。

这样可以降低审核人员的疏忽漏审概率。

交叉审核可以通过审核人员之间的互查、轮班等方式实现。

审核人员在审核之前应对上一位审核人员已经审核过的报告单进行比对、核查。

此外,也可以将审核工作分解,由多个审核人员进行分别审核,相互之间互相核验,不断提高审核的准确率。

四、审核周期由于医院对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工作非常繁琐繁重,审核人员应该坚持高效的审核周期。

审核周期应根据患者的急需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急重症患者的情况下,审核周期应尽量缩短,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快的治疗方案。

同时,审核周期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以确保审核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结论医院对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工作应该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清晰的审核标准、高效的审核周期和严格的交叉审核环节,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审核体系,确保患者获得准确可靠的医学检验报告,为临床医学提供及时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临床生化检验反应原理及报告审核

临床生化检验反应原理及报告审核

临床生化检验反应原理及报告审核临床生化检验的原理是利用化学方法或酶促反应测定体液中的生物分子含量或活性。

依据血、尿等体液中特定生物分子含量的变化来评估人体的生理状况或诊断疾病。

临床生化检验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测项目。

以血常规为例,其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其中,白细胞计数是通过在特定条件下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质膜破裂,使白细胞中的DNA释放,并与特定染色剂结合,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则是通过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亲和性的智能离子感应液体基材料测定的;血小板计数则通过将血液与特定稀释液混匀后,通过电子计数法得到。

临床生化检验的报告审核十分关键。

在报告审核中,医务人员需要仔细查看检验结果,判读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则进行进一步分析。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结果的临床意义和可能的诊断。

报告审核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此,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的仪器和试剂需要经过质控程序的验证,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同时,实验人员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操作,并记录所有相关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审核。

此外,在报告审核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结果的解释和沟通。

医务人员需要将检验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解读和说明,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临床建议。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协作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临床生化检验的反应原理和报告审核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们可以为医生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关键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严谨地进行操作和分析,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生化报告

检验生化报告

检验生化报告引言生化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验报告,通过分析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的生化指标,可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生化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常见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自己的生化报告。

生化报告结构一份标准的生化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病人信息: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基本信息,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采样信息:采样信息记录了采样日期、采样时间以及采样部位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生化报告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和酶的水平,可以了解身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

4.参考范围:参考范围是对每个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进行说明,通常以数字区间表示。

如果某个指标的结果在参考范围之外,可能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

5.医生评价:医生通常会在生化报告中加入自己的评价和建议,以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报告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

常见生化指标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意义:1.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

Hb水平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的程度。

2.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用于抵御外界病原体。

WBC水平的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感染或炎症。

3.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片段,负责止血和凝血。

PLT水平的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4.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5.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毒和代谢功能。

结论生化报告是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分析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然而,生化指标仅是疾病诊断的一部分,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检验报告审核制度是指对于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在发放给客户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程序,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个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检验报告的可信度,并确保实验室所提供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检验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准确无误,以及符合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标准要求。

这个制度的核心原则是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可以确保报告审核的过程不受干扰,并且报告的内容真实可靠。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检验报告审核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审核人员的资质要求:检验报告审核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审核人员进行。

这些人员应该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经过培训或认证。

2.报告审核程序:审核程序应当清晰明确,包括报告审核的流程、审核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审核程序还应明确规定审核人员应当具备的角色、权力和责任。

3.报告审核记录:在每次审核过程中,应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审核人员的姓名、审核时间、审核方法和审核结论等。

这些记录对报告的质量管理和追溯至关重要。

4.涉及复核的情况:对于一些检验报告,可能需要进行复核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制度应规定何时进行复核以及复核的方法、程序和标准。

5.不符合报告的处理:如果发现报告中存在错误、不一致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制度应规定不同类型不符合报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6.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为了提高审核制度的效果和效率,应定期对审核制度进行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弱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之,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确保了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促进了实验室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守。

建立一个有效的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对于实验室的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增强信任和提高实验室的声誉。

检验科生化报告单审核签发程序

检验科生化报告单审核签发程序

检验科生化报告单审核签发程序
【目的】
规范生化报告单审核签发程序,减少报告单审核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确保检验质量。

【职责】
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
室负责人、科主任。

【适用范围】
生化组所有检验人员按生化组岗位职责,负责报告单的审核签发。

【程序】
1、在审核前首先查看当曰室内质控,所有项目在控时,方可对报告单进行审核。

2、对一些异常结果要引起重视,对一些畸高畸低的结果必须作出处理,仔细查
找原因,及时与临床取得沟通,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

3、对某一单项指标显著异常,必须复查,以防交叉污染或者由于机器偶然误差
所致。

4、对同一申请单相关指标不符合时,如肝功能中ALP,GGT都较高,而ALT,AST
很低,甚至是负值,这往往是相应底物耗尽的表现,必须对标本进行稀释后再检
测,以防假阴性的产生。

5、对一些结果总体偏低的报告单,必须查找原因。

先查看历史纪录,是否病理
原因所致。

排除后,首先应想到由于标本的原因(血清未完全分离,含有纤维蛋
白原,特别是ICU标本)而导致机器吸样不足,从而造成结果假性偏低,应注意:
吸样不足,生化仪不会报警,必须从结果中去分析。

如何强化生化检验报告审核工作

如何强化生化检验报告审核工作

如何强化生化检验报告审核工作发表时间:2019-08-20T10:34:36.2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作者:邓娟[导读] 生化检验报告的审核工作也就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样才能使人们更加信服的接受医院的医疗而不发出质疑。

苍溪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400)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经济,科技,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医疗水平达到了更深层次的提高,让更多人享有完善的医疗措施,人们不在为了看病而发愁。

但是,随着就医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也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生化检验报告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谓生化检验报告就是人们通过医院的医疗设施检查身体所反应出来的各个指标,医院通过这些指标,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

但是有时候这些生化检验报告所反映出来的指标并不是很准确,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并且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归类,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医疗更加完善。

生化检验报告的审核工作也就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样才能使人们更加信服的接受医院的医疗而不发出质疑。

要想将生化检查报告这一项工作做到极佳,是需要人们通过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将这一项工作做到更好,生化检查报告不仅是医生根据这项报告对病人做出治疗的依据,同时也是临床上诊断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可见,它在临床医学中是如此的重要。

但是总是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标本收集的工作人员没有对生化检验出来的报告进行准确的核实,还有一些是因为编辑人员在编辑时出现错误,没有正确编辑信息,还有一小部分原因可能是出现干扰因素对报告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最后输出的结果出现错误。

这是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小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护士的粗心或者登记的人看错标本,造成报告单上显示出来的信息与所采集的标本信息不一致。

人们有时候不仅会进行生化检验,还会通过就诊确定他们的病情,此时会出现检验的报告与就诊情况不相符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检验的病人检验之前使用刺激类药物这样会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结果出现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审核生化检验报告
生化检验报告的审核,是对生化检验结果质量的最后一次把关,工作意义
重大。

审核工作的好坏,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能够熟练的分析室内质控结果。

二、对检验项目所用检验方法学有深入的了解。

三、对所用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要熟悉掌握。

四、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由其是《实验诊断学》知识。

五、对实验前质量控制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下面对以上几点在生化报告审核过程上的应用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生化报告审核人员必须对当天室内质控结果熟知,并且进行过具体的分析。

要保证所有质控结果都在控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报告的审核工作。

对于在控的项目,要了解该项目的质控值相对于靶值是偏高还是偏低,对于哪些接近2SD警告线的项目,更要重点观注。

例如:球蛋白项目结果一般是采用总蛋白值减去白蛋白值计算得出。

也就是说球蛋白的结果受总蛋白和白蛋白两个因素的影响,假如当天总蛋白结果在控但偏高,而白蛋白结果在控却偏低,这样球蛋白的结果误差就是总蛋白和白蛋白误差的总和,很可能出现球蛋白结果增高,白球比值倒置现象。

在审核过程中应该与以纠正。

二、对检验项目所用检验方法学要有深入的了解。

比如遇到激酸肌酶(CK)活力
小于激酸肌酶同工酶(CK-MB)活力时就需要很好的运用检验方法学的知识加以分析。

现在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CK-MB项目检验试剂,所采用的方法是免疫抑制速率法。

即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可以完全抑制肌酸激酶-MM的活性,但不影响肌酸激酶-MB或肌酸激酶-BB上B亚单位的活性。

由于肌酸激酶-MB是由等量的M亚单位和B亚单位组成,因而在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存在情况下所测得肌酸激酶-MB的活性应为不含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存在情况下测得的活性的50%(因CK-BB含量极少,活力被忽略),结果乘以2即是CK-MB的活力。

当出现CK-MB活力>CK活力时可能的情况为:
1、因血清内CK-MM的含量过高,使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没有完全抑制住肌酸激酶M亚基的活性,在结果计算时肌酸激酶M亚基的一部分活力也被乘以2,使检验结果偏高。

解决方法:可以对标本进行稀释后重新检测。

2、因各种原因(如巨CK血症等),使CK的抗原性改变,造成抗肌酸激酶-M亚单位的抗体不能与肌酸激酶M亚基结合型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就不能抑制肌酸激酶M亚基的活性,在结果计算时肌酸激酶M亚基的一部分活力也被乘以2,使检验结果偏高。

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标本稀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按上述情况对临床进行告知。

三、对所用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要熟悉掌握。

比如用贝克曼仪器就不用考虑交
叉污染问题,但要注意因仪器的检测速度慢,待检标本开盖时间过长会因血清的蒸发而发生浓缩现象。

用日立和罗氏等仪器就要考虑到试剂位置的摆放顺序,以避免出现因试剂针的前一试剂残留对后面检验项目的影响。

再比如如果发现当天结果全部偏低,或某一时间后的结果全部偏低,哪么要考虑是否发生仪器的样品针侧堵,或样品针注射器漏气。

解决问题后对所有标本进行重新检测。

四、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实验诊断学》知识,这一点极其重要。

因为在审核
检验结果时,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都要熟练的运用《实验诊断学》知识,这样可以防止仪器的偶然误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对不符合病理、生理情况的结果可进行复检,以排除仪器的偶然误差。

《实验诊断学》也是检验科与临床交流的一个契合点,当临床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不正确怀疑时,正是运用《实验诊断学》知识进行仔细推敲的
时侯。

比如我曾经遇到临床向我反应:一个洋地黄中毒的患者血钾过高,临床医生认为我们的检验结果不准确,理由是《诊断学》书中把洋地黄中毒列为低钾的原因之一。

在仪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我对原标本和该患者新取标本同时进行了血钾检测,结果仍然偏高,对以上现象我和临床医生进行了交流,我认为是洋地黄类药物抑制Na+,K+ATP酶活性,使细胞内钾外移,这时的血钾就应当是偏高的,同时肾脏会因血钾浓度增加,而进行大量的排钾,在药物作用减弱或结束后,Na+,K+-ATP酶活性恢复,细胞重新从组织液中纳钾,这时由于前期肾脏的排钾和后期细胞的重新纳钾,才会使血钾浓度偏低。

现在的第6版《诊断学》已经把洋地黄中毒列入了高钾的原因之一,此处建议对洋地黄中毒进行分期,如高钾期和低钾期,然后分别列入血钾增高和减低的原因内。

五、实验前的质量控制是由临床科室来完成的,这一过程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检验科后期的检验质量,如果实验前的质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在检验科是没有办法进行后期弥补的,所以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要求临床重新按照实验前质量控制的规定进行标本的重新采集。

哪么在审核生化报告过程中如何发现这类问题呢?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前面介绍的所有知识,综合分析,如果怀疑是实验前的质量控制有问题,就要和临床科室进行交流,找出失控的原因。

比如发现检验结果除了Na+和Cl-离子增高明显外其它结果全部偏低,并且标本血清量多,颜色变淡,血球少,这就有可能是在输液同侧肢体采血造成的。

再比如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时发现结果非常低,可以怀疑临床是否对患者应用了具有还原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

综述:以上为了表述的清楚,对生化结果审核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条,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综合运用上述知识才能正确分析检验结果,找出不准确的原因,加以处理。

因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众多,仪器所检验测出的结果不一定全部符合客观,一定要加入检验者的主观判断,有必要时要向临床了解患者的情况,不能进行完全的双盲原则进行报告的发放。

在临床对检验结果提出疑义时,不能只简单的回答“这是仪器做出的结果”,而应该回顾检验过程,在确信标本来实验室后的检测没有问题时,要极积的与临床一起分析原因,向临床提供出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实验前因素,并且要一起讨论有可能出现该结果的病理、生理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