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五)现代文阅读

合集下载

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炯炯有神(jiǒng jiǒng yǒu shén)B.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C.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D. 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答案:B解析:选项A中“炯炯”应为“炯炯”,“炯炯”意为明亮的样子;选项C中“瞠目结舌”应为“瞠目结舌”,“瞠目”意为瞪大眼睛,“结舌”意为说不出话来;选项D中“拈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拈轻”意为拿轻的东西,“怕重”意为害怕重的东西。

只有选项B“融会贯通”字形、字音均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 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C. 小明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突变,原定的户外活动被迫取消。

答案:D解析:选项A中“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应为“让同学们受益良多”,因为“匪浅”一般用于形容受益程度很深,而在此处表达不够准确;选项B中“让人百读不厌”表达正确;选项C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表达正确;选项D中“由于天气突变,原定的户外活动被迫取消”表达准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憧憬(chōng jǐng) 纯粹(cún cuì)B、譬如(pìrú) 惩罚(chěng fá)C、脸颊(xiágē) 憧憬(chōng jǐng)D、譬如(pìrú) 憧憬(chōng jǐng)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憧憬”的正确读音是“chōng jǐng”,但“纯粹”的正确读音是“chún cuì”;选项B中的“惩罚”的正确读音是“chéng fá”;选项C中的“脸颊”的正确读音是“jiá gē”;只有选项D中的两个词“譬如”和“憧憬”的读音都是正确的。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我爱家乡的木棉树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我爱家乡的木棉树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我爱家乡的木棉树我爱家乡的木棉树①我的家乡在南宁市。

我家的屋旁有一棵木棉树。

②家乡的木棉树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秀丽的。

③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春雨蒙蒙,细如牛毛。

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花骨朵。

过了两三天,木棉花开了。

有的只绽开两三瓣,有的全开放了,露出嫩红的花蕊。

从远处看,木棉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天际染得通红。

④到了炎热的夏天,木棉树又换上了翠绿的夏装,长得格外挺拔秀丽。

圆长嫩绿的叶子,绿得透明,像一块块无瑕的碧玉。

一场大雨后,木棉树的绿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好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更惹人喜爱。

⑤秋天,百花都(枯黄、枯萎)了,木棉树的叶子却长(得、的)更绿更(密、蜜)了。

尽管下着霜,木棉树却和往常一样的挺(拨拔),显露出顶风斗霜勇敢顽强的风格。

⑥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卷着雪花,许多花草树木经不起风雪的考验,木棉树却勇于拼搏,傲然挺立。

树枝上开满了银花,一阵风吹来,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⑦我听说木棉树也叫“英雄树”,它的花也叫“英雄花”。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战士就义在一棵木棉树下,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

望着火红的“英雄花”,怎能不使我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呢?⑧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木棉树。

(1)短文③﹣⑥自然段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2)用“\”划去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或词。

(3)在第③自然段中,用“”划出一个比喻句。

(4)在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请你用相同手法写一句话。

(5)把第⑦自然段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6)木棉树被叫做“英雄树”的原因是: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战士就义在一棵木棉树下,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木棉树的特点和“英雄树”的来历,赞美了木棉树勇于拼搏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热爱家乡,更爱家乡的木棉的思想感情。

【解答】(1)考查了记叙顺序。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从“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五)现代文阅读

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五)现代文阅读

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五)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1. (20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1)判断对错①“钉”在文中的读音是dīnɡ。

②“覆”字的部首是“西”。

③“浸满”的“浸”字是“泡”的意思。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些物品?(3)文中不仅写“我”听见,而且写那么多人听见,写全世界的人都听见爸爸的呼唤声,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4)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15分)课外阅读我长大了,妈妈变小了月底放假回家,妈在大门口迎我,咧开嘴冲着我笑。

等我放下背包,妈站得直直地跟我比个子。

中午,我炒着菜,妈在一旁烧柴火。

吃完饭,我在洗碗,妈站在一旁看着。

今儿赶集,我说:“妈,赶集去。

”妈说:“不去,太远了,不想走。

”我说:“走,给你买衣服去。

”妈赶紧换下拖鞋出来了。

我给妈买了件小米黄格子衬衣,她一个劲地问我:“好看吗?”我说:“好看。

”回到家,妈说有点累了。

我蹲下来帮妈捶着腿,揉着肩。

看着墙上相册里的那张妈和我一岁时的合影,简直判若两人,现在眼中的妈变得是这么瘦,个子更显得矮了。

大清早,我发现妈已在菜地里浇菜了。

那大扁担挑着的两桶水,怎么看也不和她瘦小的身子相配。

我跑过去,抢了过来,说:“妈,我挑,你浇。

”妈摘了一篮子青椒,笑呵呵地对我说:“看,你最爱吃的。

”早饭过后,妈把被子拿出去晒,踮着脚往绳子上搭。

二叔家捕鱼,妈拉着我叫我一起去看。

我冷不丁发现,她已穿上那件刚买的衬衣。

2024-2025学年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澄澈(chéng)贮蓄(chǔ)B. 憔悴(cuì)粗犷(kuàng)棱镜(léng)C. 莅临(lì)搓捻(niǎn)黄晕(yùn)D. 吝啬(sè)倜傥(tǎng)发酵(xiào)【答案】C 【解析】选项A中的“贮蓄”应读作“zhù”,而非“chǔ”;选项B 中的“粗犷”应读作“guǎng”,而非“kuàng”;选项D中的“发酵”应读作“jiào”,而非“xiào”。

因此,C项中的读音全部正确。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书藉B. 辩论C. 干躁D. 轻捷【答案】D 【解析】选项A中的“书藉”应写作“书籍”;选项B中的“辩论”是正确的,但此题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在其他选项均有错误的情况下,“辩论”并非最佳答案;选项C中的“干躁”应写作“干燥”。

因此,选项D中的“轻捷”没有错别字。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花蕾(lěi) 粗犷(kuàng)B. 模样(mú) 乘凉(chéng)C. 憧憬(chōng) 倔强(jué)D. 氛围(fèn) 挑剔(tī)【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选项A中,“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选项B全部正确;选项C全部正确;选项D中,“氛围”的“氛”应读作fēn。

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4、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偶尔几只小鸟掠过,构成了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B. 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先做完做业再出去玩。

C. 在图书馆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阅读,整个房间静悄悄的。

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óng)B. 蜷缩(quán)C. 镌刻(juàn)D. 贮藏(chǔ)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天空中飘着美丽的彩红。

B. 妈妈正在厨房里忙录。

C. 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准备借给同学。

D. 明天我们一起去爬山,你要记的带上水壶。

3、题干: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气喘吁吁(qìchuǎn xū xū)漫不经心(màn bìng jīn xīn)B. 赤壁(chì bì)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比比皆是(bǐbǐ jì shì)C. 立竿见影(lìgān jiàn yǐng)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D.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稳如泰山(wěn rú tài shān)震天动地(zh èn tiān dòng dì)4、题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盲人,虽然失去了光明,但他乐观的心态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B. 我们班的体育课上,同学们你追我赶,欢声笑语,场面十分热闹。

C.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D. 那位科学家严谨治学,认真钻研,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cēn cī)B、譬如(pìbǐ)C、机械(xiè)D、暂时(zàn shí)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也不果断。

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广西南宁市语文小升初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潇洒(xiāo sǎ)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悬崖勒马(xuán yá lè mǎ)恣意妄为(zìyì wàng wéi)C.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D. 比翼双飞(bǐyì shuāng fēi)气壮山河(qìzhuàng shān hé)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通顺的是:A.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学校决定每周举办一次科普讲座。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还图文并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这使他感到十分苦恼。

D. 由于天气恶劣,比赛被迫推迟,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 毅力(yì lì)紧张(jǐn zhāng)谦虚(qiān xū)B. 炫耀(xuàn yào)倾斜(qīng xié)纠结(jiū jié)C. 装饰(zhuāng shì)剔除(tī chú)疲倦(pí juàn)D. 拖延(tuō yán)恣意(zì yì)纵横(zòng héng)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B. 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还热心帮助同学。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填空题 (16分)根据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直通车。

1.当我们在长江上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便会吟诵__________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到的楚江是指__________。

2.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描绘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还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3.通过本学期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孙中山;破缸救人的____________;用掌声鼓励残疾同学的孩子们;炮火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______________,喜爱灰雀、尊重男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两个人只要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强大的力量。

5.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不贰过”。

我的同桌总喜欢欺负比他小的同学,我想用“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期盼和情感。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人教版小升初专题语文小升初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人教版小升初专题语文小升初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人教版小升初专题语文小升初真卷1.解答题第1题.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练习。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选自艾青的《绿》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1)这两个片段都写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强调的是(),绿意扑眼而来强调的是(),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强调的是()。

A: 绿无处不在B: 绿的种类多C: 绿的差异大(2)下面的诗句中,与流的水是绿的写的是同一种事物的是()。

A: 绿树村边合B: 春来江水绿如蓝C: 万条垂下绿丝绦(3)艾青的《绿》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说它们都是绿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

试着仿照画________部分写一写整个世界都被火烧云染红时的景象: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也是红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 《绿》中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是说绿色太浓了,以至于看起来非常奇怪。

B: 《绿》中描写的绿是大自然中的景象,更是作者的感觉和联想。

C: 《西湖漫笔》中苍翠欲滴写的是雨滴在碧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而欲落未落的样子。

D: 《西湖漫笔》中直绿到了石头缝里的意思是绿色的青苔布满了石头缝。

【答案】'B', 'A', 'C'B'风', '雨', '水', '阳光', '绿色无处不在,整个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 ', '远山', '田野', '行人', '院子里的小鸡B', 'D'【解答】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宁市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五)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
1. (9分)为中华之崛(jué)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的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 . 外貌
B . 心理
C . 行动
D . 语言
(2)写出一个可以替换加横线部分的词语。

a、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________
b、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结合周恩来看到的“中华不振”的现实与他在修身课上的铿锵话语,推想一下他在沉思什么呢?
2. (17分)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

秦王拒绝。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划线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

改成直接叙述:________
②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间接叙述: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3.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

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

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

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

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
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

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

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

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

那是下午4点钟。

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

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

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

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

”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

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

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

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

“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

”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

”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一生都做不了的事”?(3)请你对文中划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