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 道德与法制 第八课 探问生命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 知识点总结及习题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 知识点总结及习题课件

(3)材料三中的“慎终追远”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 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 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第2框敬畏生命
误区警示 【误区】 敬畏生命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警示】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敬畏生命,就要善待自 己的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生命是平等的,我们在善待自己生命的 同时,还要善待他人的生命,因为他人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同等重要。生理意义的 生命是短暂的,精神意义上的生命是接续和永恒的。善待生命也要缅怀逝去的生命。 我们要缅怀民族英雄,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要缅怀时代英雄,我们要缅怀先 祖亲人……敬畏生命,就要心存感恩,感恩自然,感恩他人,感恩生命的启迪,感 恩生命的壮美。
疑难点拨 对生命的接续的理解 生命的接续有三层含义:生物意义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 命。生物意义的接续主要指个体生命的诞生和种族的繁衍;社会关系的生命接续主要 指家庭和种族的代际接续;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接续主要指文化、思想、道德、精神的 薪火相传。
知识点一 生命有时尽
1. 人的生命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有接续。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 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 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 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A符合题 意;B、C、D说法片面。

一去不复返

(4)生命也是短暂的。在 时间
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 短暂

2. 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 生命发展 的自然规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以及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

他们对于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过生命的价值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和敬畏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材料:教师准备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性,以及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和呵护生命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八课探问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八课探问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八课探问生命第八课探问生命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重点难点】重点:生命有接续。

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话题,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新| 课 | 标|第 |一| 网(一)自主预习1.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__幸运__。

2.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__短暂__。

3.__死亡__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4.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__接续__。

5.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__我__”的生命,还是“__我们__”的生命。

6.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身体_ _的生命,还包括__社会关系__中的生命、__精神信念__上的生命。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有时尽探究一: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1)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答案提示:(2)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有时,我们说生命可以永恒,指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它通过家族的繁衍,创造出不朽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方式来实现的。

探究二:教材 P89探究与分享(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答案提示:(1)共同表达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8-10课知识点汇总.doc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8-10课知识点汇总.doc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8-10课)基本知识点第八课探问生命1.什么的特性有哪些?①生命来之不易。

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转的④生命是短暂的。

☆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①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纶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牛: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工命的获得。

②向死而生,让我们拥冇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3.正确认识生命有接续(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①在人类牛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占己的住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纶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粹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4.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小的牛命、精神信念上的住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5.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①什么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冇力的,什么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牛命都是宝贵的,纶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牛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白己牛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牛命同样重要。

6.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①敬艮牛命,要从珍爱口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牛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敬畏生命体现在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牛命的敬艮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工活。

☆罗曼罗兰说:“人牛不售來回票,一旦动身,决不能复返。

”说明了牛命是补课逆转的。

☆庄了说:“人生天地Z间,若白驹Z过隙,忽然而已。

”说明了生命是短暂的。

☆孔子说:“未知牛,焉知死?”告诉我们向死而牛,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1.如何守护生命?(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①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要珍视H己的肉体生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_4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_46

《敬畏生命》《敬畏生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教材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对应部分是“理解自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准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本框通过“全力搜救失联马航客机”“陶行知的困惑”等多样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懂得生命至上的内在含义,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通过“我是一个生命”的“阅读感悟”和“善的力量”等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理解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进而深化对怎样敬畏生命的理解:敬畏生命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知识与水平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2、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3、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2、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知道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要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懂得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材料: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

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

2013、3、31日中午,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4月1日早上,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并于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去世。

同年4月19日,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林森浩。

2014、2、18,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珍爱生命、感激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
小组交流
班级展示
设置该活动旨在让我们理解活着的意义,正确面对死亡,做到珍惜生命,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探究活动四:P91
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
设置该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理解生命之间的关系,知道生命是一代代的延续,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探究活动五:P92
从下面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展示
设置该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生命传承的多种形式,开拓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理解生命的传承和接续。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旧知:
1、生命的特点有哪些?2、如何正确看待“生命有时尽”?3、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同学互评
通过复习提问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探究活动一:P93
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题:第八课探问生命
教学对象:人教版七年级
课时:
2课时
提供者:俞艾颖(工作室成员)
单位:
安徽省霍山第二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价值)
课题:探问生命
学习内容:生命有时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生命有接续;敬畏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探问生命》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探问生命》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八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2.能力目标形成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3.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

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二、教学重难点生命可以永恒吗。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始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哲学命题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受阅历和认知水平所限,学生的理解会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

人的生命是以生物存在形式为基础,受精神支配、社会化了的存在方式。

它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种形式,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

生命可以永恒吗?人的肉体生命有时尽,但精神生命可以永恒;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肉体生命的接续和精神文明的传承。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思考:怎样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点明课题。

【新课讲授】【板书】一、生命有时尽学生活动:回忆“我的成长经历”──一件最令我难忘的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中产生的,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板书】1.生命来之不易学生活动:发掘“我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名人名言: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板书】2.生命是独特的学生活动:请你在数轴上找到你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点。

(一个单位表示一岁。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时间不可逆,生命不可逆)名人名言: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的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生命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现象有所感悟,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和生命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和生命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与生命意义相关的案例。

4.视频资料:准备与生命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现象,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和生命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生命的价值。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

5.拓展(10分钟)分析案例: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生命、 热爱生命
畅 二、传承生命哥源自成你觉得,长
畅哥的出生 给老师的家

庭带来了什

么?

身体生命的
接续
探究与分享
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接续。
除了身体上对生命的接 续,我们还能不能通过其它 方面实现家庭、民族、国家、 人类生命的永恒呢?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 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 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 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 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 明成果。
2012 汶川 地震
2015 上海火灾
2016 洪水 马航MH370
敬畏生命
“中国要到什么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 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 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 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陶行知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 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 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 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 对待他人的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 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 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 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No Image
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并不意 味着只看到自己生 命的重要性,我们 也必须承认别人的 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 “推己 及人” ,具备这样 的情怀,理解这样 的道理,才会让我 们自觉地珍爱他人 的生命,如同珍爱 自己的生命一样。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 他人的生命,谨慎的对待生命关系、
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 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教版 七年级 道德与法制 第 八课 探问生命
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感知生命







仔细观 察和比较同 一植物的“ 相同”叶子 ,是否完全 一样?
画手游戏
“你我一样?” “你我不一样?”
生命是独特的。
探究与分享
人生有没有橡皮擦?
生命是不可逆的。
生命是短暂的。
孔子说:“未知生, 焉知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