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 - 赠刘景文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精选1篇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友情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江南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全文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赠刘景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句):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青青的园中葵花在朝阳的照耀下,朝露滋润着它们嫩绿的叶子。
这里的“阳春”指的是春天的阳光明媚,而“布德泽”则是指春天的恩泽滋润着万物。
诗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好。
第二部分(第5-7句):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担忧,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爱。
他担心秋天的到来会导致葵花叶黄、花朵凋谢,就像百川向东流入大海,最终无法再回到源头一样。
这里的“秋节”象征着人生的衰老和衰败,而“焜黄华叶衰”则是对这种衰老现象的形象描绘。
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年华逝去的忧虑和关切。
第三部分(第8-9句):诗人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警句,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
这里的“少壮”指的是年轻时期,而“老大徒伤悲”则是指年老时无所作为的悲哀。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努力和进取,否则就会留下遗憾。
第四部分(第10句):整首诗以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许作为结尾。
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不要让岁月留下遗憾。
这里的“刘景文”是诗人的朋友,也是他寄托情感的对象。
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总之,《赠刘景文》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友情的古诗。
诗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秋天景象的担忧,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同时,诗人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警句,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部编《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课件

苏轼这首Βιβλιοθήκη 歌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好朋友刘景文的,刘景文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 时刘景文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 的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苏 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 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 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 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 文》。
1、自由读古诗,想想古诗中描写了哪 些秋天的景色?
2、小组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读不 懂哪些地方?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 已无 擎雨盖,
擎雨盖
荷尽
荷花凋谢了,像遮雨伞一样的荷叶也枯 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胜
菊残 傲霜枝
那枯萎的菊花的花枝仍然在寒霜中 挺立着。 你想对傲然挺立的菊花说什么呢?
4 古诗三首
zènɡ liú
刘
赠 刘景文
(宋)苏轼(shì)
看图说词语
层林尽染
秋
天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瓜果飘香
秋天到了,同学们的眼睛还发现大 自然有哪些变化呢?
赠刘景文
苏轼
qínɡ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jú cán yóu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jūn xū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chén g
橙
刘景文具有菊花一样的品格和 节操,诗人借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为 了赞美秋天的景色,在欣赏秋天的 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 更通过菊花的傲霜,揭示做人要有 坚韧的品格。表达了对朋友刘景文 的敬佩与勉励之情。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第4课《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课件)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优秀 优美
zèng
赠 —— 增
赠送 赠给
增加 递增
识字技巧
加一加
chéng
木登 橙 橙子 橙色
我会写
zèng gài jú cán jūn chéng
赠盖菊 残君 橙
赠送 盖子 菊花 残缺 君子 橙子 捐赠 遮盖 秋菊 残疾 国君 香橙
重点指导
gài
结构:上下 偏旁:皿
笔画数:11 书写提示:上边三横长短相似, “皿”居下居中,最后一横要长。
荷尽 傲霜枝
菊残
凄凉
橙黄橘绿
作者正是要通过这首诗告诉 好朋友,遇到困难要像残菊傲霜 那样勇敢面对,积极向上,勉励 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精神振奋
主题思想
《赠刘景文》这首诗描写了秋末冬初的萧条景象, 突出了菊枝傲霜凌寒的气概,说明了最美好的时光莫过 于橙黄橘绿的深秋时节,以此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拓展延伸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擎雨盖 傲 霜 枝
秋天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 傲霜斗寒的形象。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秋冬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 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在作者 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 黄橘绿的风景。
理解诗意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赠送。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尽 :达到极端。诗中指凋谢。 擎雨:托住雨水。 盖:指叶子。 残:惨败,枯萎。 犹:还。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共25张PPT)

明诗意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最是橙黄橘绿时。
就是在橙黄橘绿的秋天。
新知讲解
再读诗词,注意停顿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盖菊 残君 橙
赠送 盖子 菊花 残缺 君子 橙子 捐赠 遮盖 秋菊 残疾 国君 香橙
重点指导
gài
结构:上下
偏旁:皿
笔画数:11
书写提示:上边三横长短相似, “皿”居下居中,最后一横要长 。
组词:盖住 盖房 掩盖
造句:谎言永远掩盖不住真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éng
重点指导
结构:左右 偏旁:木 笔画数:16 书写提示:“登”横撇的横短, 捺舒展,“豆”末笔横窄于“ ”。
解诗意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 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sòng sū shì
【宋】苏轼
qíng
荷尽/已无/擎雨盖,
cán yóu
ào
菊残/犹有/傲霜枝。
jūn
一年/好景/君须记,
chéng
jú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上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

三年级上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 4 古诗三首中的《赠刘景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诗人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整首诗意境高远,融情于景,是古诗中的佳作。
这首诗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但是,对于古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意境的体会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体会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领悟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3、问题引导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共34张PPT)

chéng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C 部首:木 组词:橙子 橙汁 造句:我喜欢吃橙子。
秋天是个金桂飘香,层林尽染,果实累累 的季节,秋天所有的景色,都能用诗中的一
个词语概括,那就是——“橙黄橘绿”。
在世人看来,秋天是生机勃勃的,一年中最美 好的季节,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天了。
品读释疑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品读释疑
假如你的好友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去安慰 他呢?怎样让他恢复勇气呢?
诗歌主题
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诗人用荷花 的“尽”来衬托菊花的“傲”;以“荷败”“菊残” 来对比衬托“橙黄橘绿”,以表达了诗人对深秋的 由衷赞美。
诗歌主题
情感:诗歌勉励好友刘景文珍惜这大好时光,乐 观向上,不因年龄的缘故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品读释疑
荷尽
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
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Biblioteka 犹有傲霜枝。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品读释疑 擎雨盖:这里指荷叶。 荷花凋谢,荷叶枯败。
gài
结构:上下结构 音序:G 部首:皿 组词:盖子 膝盖 造句:她不小心摔了一跤,磕 破了膝盖。
残菊犹有傲霜枝
品读释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橘黄橙绿时:指 橘子发黄,橘子 将黄犹绿。指农 历秋末冬初。
品读释疑
一年好景
君须记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
你一定要记住
正是
橙黄橘绿
时
那就是在 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 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jūn
结构:半包围结构 音序:J 部首:口 组词:君子 君主 造句: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的原文全文、翻译意思译文、注释释义解释及赏析讲解分析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的原文全文、翻译意思译文、注释释义解释及赏析讲解分析《赠刘景文》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苏轼所著。
以下是《赠刘景文》的原文、翻译译文、词语注释、作者简介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翻译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词语注释】1.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3.擎:举,向上托。
4.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5.菊残:菊花凋谢。
6.犹:仍然。
7.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8.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9.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10.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
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品读释疑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4 古诗三首
品读释疑
赠刘景文
[宋]苏轼ຫໍສະໝຸດ 赠刘景文 刘景文:诗人的好
朋友。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枯 萎,但那不怕霜冻的菊枝依然在寒风中挺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人以“荷尽”“菊 残”写出秋末的特征。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 当于“您”。
橙黄橘绿:橙子发黄,橘子 犹绿,这里指秋天。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黄橘 绿的时节。
秋色多浓呀!我家院子里一派迷人的秋色,哪怕看一眼,也叫你 心醉!
思考:说说文中的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1. “这些红得透亮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繁密而 又茂翠的冬青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可爱。”这个 比喻句中把柿子比作了小红灯笼;
2. “同时,那一片片梧桐树的枯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 好像满院都是飞舞的彩蝶。”这个比喻句中把梧桐树 的枯叶比作飞舞的彩蝶;
举例说明你会怎样理解古诗词语。
《赠刘景文》中“擎”的注释是“举,向上 托”。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擎雨盖”指的是 荷叶。
归纳小结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前两句写景,荷花的“已无”与残菊 的“犹有”形成强烈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 表达了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这两 句写出了秋末冬初时节的丰收景象,是诗人对友人的勉 励与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 时节啊。
如何理解“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 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 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 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 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 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 自菲薄。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4 古诗三首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知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 刘景文也在。两人交往甚密,交情很深。诗 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予以举荐;另 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 刘景文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君 橙 犹 傲橘
学写字
观察下列生字,交流书写心得。
ɡài jú cán shuānɡ jūn chénɡ
盖菊残霜 君橙
“残”左边不 要多点。
“橙”右上角是两 个短撇;“盖、霜” 横画、竖画较多, 注意间距均匀。
学写字
赠 刘 解诗题
赠刘景文
zènɡ
liú
赠送。 诗人的好朋友。
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赠”横画较多,注意笔 画之间间隔均匀。“刘”
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 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 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 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 信心。
zènɡ liú ɡài jú cán
赠 刘盖菊 残
jūn chénɡ yóu ào jú
已无擎雨盖
仍然
菊残犹有傲霜枝。
开败了菊花
傲霜斗寒
明诗意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对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 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 傲寒斗霜。
指出诗歌前二句中的意象,并分析作者借其所表 达出的含意。
败荷
残菊
两个意象展示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但“已 无”与“犹有”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 斗寒的形象。
写完第一首古诗后,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通过借助注释和图片、结 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 意思,并读出诗的味道。
明诗意
结合圈画的词语,理解诗意。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
于“您”。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真是硕果累累!
明诗意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左边“文”捺变成长点。
读好古诗,读出停顿
赠刘景文
学认字
[宋]苏轼
残是翘舌音 “橙”是翘舌音 “橘”读“j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明诗意
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 中写到了秋天哪些的景物?把相关词 语圈出来。
我圈的景物是:
赠刘景文
悟诗情 春天和夏天应该是一年中最生机勃勃
的,可是诗人为什么却说深秋时残菊傲霜、 橙黄橘绿是一年中最好的景乐观向 上,努力不懈。
只有严酷的 环境才能锻炼人, 才能检验、识别 一个人的风骨。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诗的前两句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 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 “犹有”“傲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 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语调宜高亢,读出 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其中“橙黄橘绿” 速度可稍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一、我会想象。
当堂检测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 金黄的稻谷 ,
有 火红的枫叶,有
五彩缤纷的菊花 ,秋天是美丽的。
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
、
枯黄的树叶叶落归根 、 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秋天是美好的。
二、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橘绿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背诵古诗
我借助“已 无、犹有、 一年、正是” 关键词把课 文背熟了。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我借助插 图把课文
背熟。
结构梳理
赠 写景:荷尽 菊残
刘
勉
景
励
文 议景:橙黄橘绿时
主题概括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_刘__景__文__的勉 励诗,表达了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 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 这大好时光,_乐__观__向__上__、_努__力__不__懈__,切不要意 志消沉、妄自菲薄。
荷尽、菊残 橙、黄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 枯萎 擎: 举,向上托
犹有: 仍然有
。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圈画的词语,理解诗意。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 向上托。
读一读,想象诗句的景象。
荷尽已无擎雨盖,
向上托举的舒展的荷叶
你能把这两幅图 分别对应“荷尽” 与“擎雨盖”这
两个词语吗?
荷尽
荷花凋谢、荷叶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