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图像分析专题练习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1.(2019株洲,6)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2.(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3.(2019年郴州,8)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4.(2019苏州,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5.(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6.(2019临沂,17)右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B. 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 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 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7.(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电功率图像分析(基础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电功率图像分析(基础篇)1.(2022北京)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热水壶、电烤箱和电饭锅正常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W和通电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关于这三个用电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正常工作时,电热水壶比电烤箱产生的热量少B. 正常工作时,电热水壶比电饭锅的功率大C. 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饭锅的电流最小D. 在一个月内,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一定最多2.(2022哈尔滨)如图所示,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R的电阻值是10ΩB. 当通过L的电流是0.2A的时候,其消耗的电功率是0.8WC. 仅把L、R并联在电压是2V的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是0.4AD. 仅把L、R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是0.2A时,它们两端总电压是4V3.(202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为导体甲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定值电阻乙的阻值为5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与乙串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0AB. 甲与乙串联在电源电压为1V的电路中,甲的功率是0.2WC. 甲与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是0.65AD. 甲与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1V的电路中,电路的功率是0.4W4.(2022大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I0是电阻箱阻值为零时的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值电阻R 0阻值大小为0I U B. 电阻箱两端电压随电流增大而增大C.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图形S 3与S 4的面积之和D. 电阻箱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图形S 1的面积5.(2022淮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由最右端移到最左端,得到两电表示数的U -I图像。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4VB. R 1的阻值30ΩC. 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20ΩD. 电路总功率最大值1.2W6.(2022攀枝花)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初三物理图像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图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速度和时间的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直线上升B. 曲线上升C. 直线水平D. 曲线水平2. 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图像是:A. 速度-时间图B. 位移-时间图C. 力-时间图D. 能量-时间图3.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为2 m/s²的直线,那么该物体的加速度是:A. 1 m/s²B. 2 m/s²C. 4 m/s²D. 0 m/s²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时间图像的面积代表: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动量5. 下列哪个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动能变化:A. 动能-时间图B. 速度-时间图C. 位移-时间图D. 力-时间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
7. 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
8.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________。
9.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²,其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应为________。
10.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为6 J/s的直线,那么该物体的功率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解释为什么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移。
12. 描述力-时间图像的面积如何与物体的动量变化相关。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一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为4 m/s²的直线,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14. 一个物体的动能-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为12 J/s的直线,求物体在4秒内所做的功。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D5. A二、填空题6. 加速度7. 速度8. 动量变化9. 6 m/s²10. 24 J三、简答题11. 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总距离,即位移。
(完整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作图题专项训练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作图题专项训练一、光学作图题:1.画出图中的入射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前两个图中的反射角的大小.2.一束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现欲使这束太阳光竖直的射向井底,请在图中准确画出这平面镜的位置。
(要求标明法线以及平面镜与水平地面的夹角)3。
画出下图中的反射、折射光路.4.完成下图中光线通过各玻璃砖的光路。
5.完成图中光线通过各透镜前或后的光路。
6。
在下图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透镜.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8。
如图,有一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请用作图法找出光源S的位置,并作出它的像S′.9.如下图一,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中有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是AB和CD,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0。
如上图二,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点光源,请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
11.如上图三,S是一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SA 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12。
如图,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后,眼位于镜前E处,作图说明要使眼睛看不到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把镜的哪一部分挡住.二、作力的图示:1.如图,拉力F=15N,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G的图示。
(滑轮重及摩擦不计)2。
小车重6N,受到跟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4N的作用,画出此二力的图示。
3。
一个重为20N的气球,在空中匀速下降。
请在图中画出气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4。
在水中上浮的小球重为10N,受到的浮力为15N,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把这两个力都表示出来。
5.物体A重20N,静止放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为15N。
用力的图示法把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表示出来。
6.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在斜面上滚动的重为5N的小球受到的重力。
7. 用力的图示法作出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受力图.8.重为1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的力F作用下,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不动。
中考物理图像分析模拟试题

中考物理图像分析模拟试题1. 选择题: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的?A. 位置B. 加速度C. 速度D. 时间2. 填空题: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当图像为直线且斜率为正时,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
3. 简答题:解释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如何表示?4. 计算题:已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中,t=2s时速度为5m/s,t=4s时速度为10m/s,求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5. 选择题:以下哪种图像能直观反映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情况?A. 速度-时间图像B. 位移-时间图像C. 加速度-时间图像D. 速度-位移图像6. 填空题:在加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代表物体的______变化量。
7. 简答题:描述并图示自由落体运动在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的特征。
8. 计算题:一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抛物线y=2x^2,求物体在t=2秒时的速度。
9. 选择题: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在速度-时间图像上的表现为?A. 图像斜率为正B. 图像斜率为负C. 图像为水平线D. 图像为垂直线10. 填空题: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曲线下的面积代表物体的______。
11. 简答题: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中的区别。
12. 计算题:若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v=2t+3(v单位为m/s, t单位为s),求t=4s时物体的位移。
13. 选择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的表现为?A. 直线B. 圆形C. 抛物线D. 不规则曲线14. 填空题:在速度-位移图像中,斜率的绝对值代表物体的______。
15. 简答题:解释速度-位移图像中曲线的斜率为什么能反映加速度。
16. 计算题:已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10m,2秒到4秒间的位移为20m,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17. 选择题:以下哪类图像能直接反映出物体的瞬时速度?A. 位移-时间图像B. 速度-时间图像C. 加速度-时间图像D. 位移-速度图像18. 填空题:在速度-时间图像上,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______。
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汇总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汇总及答案解析中考物理复作图题一、作图题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3、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 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6、画出下图中从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的光线.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8、作图题:一条光芒照射到水面产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芒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芒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9、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类型的透镜.10、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芒.1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 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边的入射光芒以及图中光芒进入水中的折射光芒.12、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13、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芒.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芒,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15、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16、图12甲所示是一吊灯吊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中考作图题训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作图题训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
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和进人水中的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2.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打击稻谷。
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解析:(1)做重力的示意图,首先找出重心,然后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最后标出重力G;(2)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石球的重心在球心,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和符号G,即为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F的力臂L.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条形磁体,当开关闭合,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请标出电磁铁的S极和用“+”标出电源的正极。
4.如图,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
5.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
6.画出图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
7.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解析:顶出去的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8.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光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
中考物理总复习《图象题》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图象题》专项提升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专题视角】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表格、图象等多种方式展示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以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物理图象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解物理图象题要求:①识别或认定图象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对象),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②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象拐点、起点、终点的含义);③根据图象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题组集训】题组一运动图象1.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二人的s-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多B. 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短C. 运动 6s后,甲、乙相距一定是8mD. 运动6s后,甲、乙相距可能是8m2.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 800 m 体考,t =0时同时起跑,t₄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0~t₁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t₁~t₂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 0~t₃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 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3.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 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 =vzB. t=3s时,甲车追上乙车C. 行驶过程中,两车的牵引力F甲>F乙D. t=3s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S甲 =S乙4. 甲、乙两位同学沿着某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 图象如图所示,则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 (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分析
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62°C
C.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D.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容比固态时大
【答案】D
2.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3.用x,y分别表示两个物理量,如图所示图象表示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y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则x表示该物体的质量
B.如果y表示物质的密度,则x表示由该物质构成的物体体积
C.如果y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则x表示该物体运动的时间
D.如果y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则x表示该导体的电阻
【答案】B
4.如图甲所示,两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L1的额定电压为3V,L2的额定电压为2V,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滑片变阻器移至中点时,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不损
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发光的小灯泡是L1,其额定功率为0.45W
B.当L2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
C.正常发光的小灯泡是L2,其额定功率为0.3W
D.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5V
【答案】BC
5.完全相同的两s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v乙
B.0~3s内,两车牵引力做功W甲>W乙
C.行驶过程中,两车的牵引力F甲>F乙
D.t=3s,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s甲=s乙
【答案】B
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9V
C.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功率为3.6W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答案】C
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答案】D
8.图甲是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图像。
将此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压为4.5V的电路中(如图乙),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
A.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B.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5Ω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35W。
D.10s内滑动变阻器R产生的热量为13.5J
【答案】C
9. 对甲、乙两种物资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17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
C.甲物质在 4-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答案】C
10.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答案】C
11.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答案】B
12.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A.B.C.D.
【答案】B
13.图甲是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图像。
将此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压为4.5V的电路中(如图乙),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
A.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B.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5Ω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35W。
D.10s内滑动变阻器R产生的热量为13.5J
【答案】C
14.如图甲所示,把标有“6V 3W“的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恒定电压为9 V的电源上,通过L的电流I 与L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L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Ω;当电路中电流为0.4A 时,L的实际功率是W.
【答案】6;1.6
15.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中A所示;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中B所示.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象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先(选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从图象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有关.
【答案】先;水的质量不同;沸;增大
16.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18.如图甲所示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L与阻值为10Ω的电阻R连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L的实际功率为1.8W,则电源电圧是V,此时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是W.
【答案】6;3.6
19.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A.
【答案】5;0.3
20.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加热至水沸腾用了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保持不变.
【答案】90;7.5;温度
21.已知A灯标着“6V 3W”, B灯标着“6V 6W”,滑动变阻器R规格“50Ω 2A”。
A灯和B 灯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则:
(1)将A、B两灯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求30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2)将A、B两灯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A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B灯电阻;
(3)将A灯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12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A灯功率的2倍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答案】(1)16200J;(2)4Ω;(3)3.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