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排石颗粒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胆肠吻合术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残石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胆肠吻合术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残石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their soluble receptor:the birth of new plasmatic biomarkers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PLoS One,2013,8(9):e74—302. [6] Hung CS,Lee PC,Li HY,et a1.Haemoglobin Alc is associated
本研究 中多数 男性 2型糖 尿病患者 血尿 酸处于正 常水 平 .结果 显示 随着血尿酸 水平逐渐 升高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 块厚度进行性增高 。Ishizaka等 9_研究也显示血尿酸水平 的进 行性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形 成有关 。可能机 制是 2型糖 尿病患者抗脂 质过氧化能力 降低 ,抗 氧化应激反应低 下 ,血 尿酸为 了对抗这一氧化反应而代偿性增加 。血尿酸既是抗 氧 化剂又是促氧 化剂 ,它们之 间可以相互 转化 l0]。血尿酸这种 氧化还原 特性 转化可能与组织和底物 的位置 ,氧化剂底物 的 供给 和持续 时间 ,疾病 的时问 (早期或 者晚期 ),酸碱度等 多 种 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 ,最初的抗氧化作用 转 变 为 促 过 氧 化 作 用 ,引起 血 管 内 皮 功 能 障 碍 及 平 滑 肌 细 胞 增殖 ,同时血尿 酸通过促 进血管炎症 、促 进血栓形 成等作用 导致动脉 粥样 硬化 的形成 .加 速了 T2DM 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的 发 生 、发 展 _l1]。 综 上 ,本 次 研 究 发 现 T2DM 病 程 、HbA C、 SUA等 3项为 T2DM 合并 CAS不稳定性斑块 的独立 危险因 素 .并促进 了男性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发展 。 因此 .在糖尿病伴大血管疾 病的防治过程 中应密切关注 。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性重症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临床观察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性重症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临床观察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性重症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临床观察作者:**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0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疗效及对纤维连结蛋白(FN)、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12)水平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接诊的60例胆囊结石伴AOSC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结石取石术,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利胆排石汤,均连续治疗4周。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N、TXA2、PG12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术后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结石复发、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FN、TXA2、PG12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FN明显比对照组高,TXA2、PG1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随访过程中,观察组结石复发、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伴AOSC患者腔镜术后应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其内在机制可能和调节FN、TXA2、PG12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利胆排石汤;纤维连结蛋白;血栓素A2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志码:A胆囊结石发病率大约在25%左右,临床症状多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若疾病严重则极易诱发高热、黄疸等症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相关数据显示其病死率在5%-38%左右,在老年人群中尤甚。

随着饮食水平、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变,胆囊结石伴AOsc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加。

腹腔镜下胆囊结石取石术是该病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胆囊结石难以取尽,易增加术后复发率,且手术带来的创伤也对术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术后单独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等药物效果不尽人意。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

【 关键词 】 肝 内胆管结石 ; 外科手术 ; 肝切除术 ; 管切 开取 石术 胆总 【 中图分类号 】 R674 2 . 5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120 )408- 0 - 6 (07 0 - 1 4 04 2 0
THE REM AI NG NI AND RECURRI NG CONDI oN ’ n oF CALCULUS I N THE NTRAHEP n C LE I A’ BI DUCT TONE PA・ S
何 晓, 廖庚进 , 王小农
【 摘要 】 目的 前 瞻性研究肝 内胆管结石不 同术式对术 后结 石残留复发率 的影响 。方法
选择 17例肝 内胆 管结石病 6
初次 手术选 择胆 总管切
人, 按肝 内外胆管结石分布 、 胆管狭窄和并发症情况将病人分 组 , 比较各组病人 不同术式 ( 总管切开取石 术 、 肠 内引流 术 、 胆 胆
维普资讯
肝胆 外科 杂志 2 0 07年 8月第 1 第4期 5卷
Jun lfHp tb i yS re ,o,5 N . A 20 ora eaoia ugr Vl1 , o4, 0 7 o lr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1 8
肝 内胆 管结石不 同术 式对结石残 留及 复发的影响
【 bt t O jcv T r pcv yi eta er a i n crn t o cl l eir eacbedc A s c】 be i r t e op sete vsgt t m i n adr u i re f a u snt thpt i ut o il n i eh e n g e r g a c u i h na i l
I N SD A T W T DE F R NT OP R I T T E T E L I H F E E E AT ON ME HOD . H i ,IO G 凡 j ,W N i ・o g T egnrl S E Xa LA eg i o n A G Xa nn . h eea o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消炎、止痛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利胆排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其进行两年的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均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对患者进行两年的随访,并行彩超复查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27%和18.18%,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胆结石的患者在行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利胆排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不仅能促进其胃肠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而且术后胆道结石的复发率大大降低,有利于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利胆排石汤;胆道结石复发;取石术;临床疗效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利胆排石汤的应用对降低胆道结石复发率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1]中关于胆结石的相关规定,且均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在23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3.4)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在21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3.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胆石清片联合熊去氧胆酸片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25例

胆石清片联合熊去氧胆酸片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25例
Ba o Ch an g y u, L v Ku n
r T h e R e d C r o s s h o s p i t a l i n c h o n g q i n g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C h o n g q i n g , C h i n a
深入 研 究 。
关键 词 : 肝 内胆 管 结石 ; 熊去 氧 胆 酸 片 ; 胆石 清片 中图 分 类 号 : R 2 8 5 . 6 : R 2 8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4 9 3 1 ( 2 0 1 3 ) 2 2—0 0 7 9— 0 2
2 0 1 3年 1 1 月2 0日 第 2 2卷 第 2 2期
Vo 1 . 2 2 , No . 22 , No v e mb e r 2 0 , 2 0 1 3
Ch i na Pha r ma c e u t i c al s
中目荔

传统医药 ・ ຫໍສະໝຸດ T r a d i t i o n a l me d i c i n e
po s t— o pe r a t i o n o f i n t r a he p a t i c b i l e du c t s t o n e . M e t h ods Th e c l i n i c a l da t a o f 45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t r a he p a t i c bi l e d uc t s t o ne b e t we e n
胆石清片联合熊去氧胆酸片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 2 5 例
包昶字 , 吕 坤
4 0 0 0 2 0 ) ( 重庆 市红 十 字会 医院 ・江北 区人 民医院普 外科 , 重庆

利胆排石颗粒对胆囊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远期效果

利胆排石颗粒对胆囊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远期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利胆排石颗粒对胆囊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远期效果赵芳胡金灵胆囊结石是常见疾病,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后结石复发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我科自2010年5月采用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术后应用中成药利胆排石颗粒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我科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有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意愿的胆结石患者60例,B超证实胆囊内成形结石,囊壁厚度<0.3cm,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术前检查不合并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急性发作等情况,无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外科手术禁忌。

男20例,女40例;年龄28~56岁,平均(43.0±3.1)岁;单发结石20例(33.3%),多发结石40例(66.7%)。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两组取仰卧位并全身麻醉,于脐下置入气腹针,气腹压力维持12~14mmHg,脐下切口置入10mm Trocar,调整手术床为头高足低和右侧抬高,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符合要求者可行保胆手术。

充分显露胆囊,腹腔镜辅助下于距右肋缘下取小切口,逐层进腹,腹腔镜引导下用无损伤钳抓取胆囊底部,并将其提至腹壁外或腹膜下,于胆囊底做一长0.5~1.0cm切口,将胆囊底部固定于腹膜上,插入胆道镜用吸引器吸净胆汁,注入生理盐水使清晰视野。

在胆道镜直视下,以取石篮取净结石,仔细检查胆囊壁。

如有结石则同法取出,明确有息肉者改行胆囊切除术。

取尽结石后仔细探查胆囊管,见胆汁涌入胆囊内证实胆囊管通畅,退出胆道镜。

用3-0号可吸收线将胆囊底部连续全层缝合一层,浆肌层包埋一层,去除牵作者单位:313300 浙江安吉县人民医院外二科通信作者:赵芳,Email:zj7791737@引线,明确无胆瘘情况后将胆囊还纳入腹腔,再次以腹腔镜检查有无胆漏及活动性出血。

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7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参照组实施消石利胆胶囊治疗,研究组实施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结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胆囊炎;胆结石;消石利胆胶囊;熊去氧胆酸治疗;前言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因细菌感染胆囊出现炎症而发病,常合并胆结石,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等[1]。

临床在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时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术后伴随多种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保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取得显著疗效。

本文将以78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7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

参照组,男、女患者21例与18例;年龄为32-57岁,平均年龄为(41.94±4.68)岁。

研究组,男、女患者22例与17例;年龄为32-58岁,平均年龄为(41.83±4.72)岁。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认知正常;均熟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胸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手术禁忌症;不配合研究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实施消石利胆胶囊治疗: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H20150365;生产厂家:德国Dr. Falk Pharm GmbH;)口服治疗,每次250mg,每天1次,持续用药6个月。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欧阳先辉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欧阳先辉

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欧阳先辉摘要:目的探究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100例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中药治疗。

对2组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治疗2年后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结果实验组2年后B超检查复发率为14.00%,发病率为0.00。

对照组2年后B超检查复发率为30.00%,发病率为10.00%。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其在B超检查复发率、发病率方面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给予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利胆排石汤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能出现胆道结石复发的情况。

关键词: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术后胆道结石;复发胆道结石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给予患者利胆排石汤预防胆道结石复发在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本文主要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50例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实施利胆排石汤预防复发的效果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文: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100例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这100例患者年龄在2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3±5.12岁,男性患者占58例,女性患者占42例,其中经取石术治疗4次患者占10例,经取石术治疗3次患者占22例,经取石术治疗2次患者占33例,第一次接受治疗患者占35例。

随机将这100例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

2组经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次数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太大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2组胆道结石患者均经相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取石术治疗。

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手术治疗,之后不进行任何中药治疗。

实验组50例患者经取石术治疗之后,接受维持2年的利胆排石汤治疗,服药频数为每月2剂-3剂,住院期间每天1剂,具体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酌情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胆排石颗粒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利胆排石颗粒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8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利胆排石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与对照
组(44例,熊去氧胆酸胶囊)。

分析患者肝功能水平、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
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对患者肝功能水平的改
善效果,降低患者结石复发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利胆排石颗粒;熊去氧胆酸胶囊;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呈逐渐上升趋势,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重
大影响。

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前者适用
于紧急情况,后者则适用于初次发作的年轻患者以及发病超过3天无紧急手术指
征的患者。

在非手术治疗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解痉剂、利胆药、镇痛药以及酸碱调节药[1]。

其中,熊去氧胆酸片能促进胆汁酸的分泌,改变胆汁
成分,抑制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分泌,从而促进胆结石中胆固醇的溶解,发挥抗
结石作用。

而利胆排石颗粒则由多种中药组成,能够利胆排石、清热利湿、疏肝
利胆、祛风镇痛、通络散结和通淋利尿,常用于胆道结石、胆道炎和胆囊炎的治
疗[2]。

本研究将利胆排石颗粒和熊去氧胆酸片结合使用,旨在探讨该联合治疗方
案的临床效果。

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8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男女23:21,平均年龄(51.63±4.25)岁;对
照组男女24:20,平均年龄(51.37±3.86)岁。

两组对比,(P>0.05),有可
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14d内实施随时治疗;(2)结石直径超过10mm;(3)伴
其他部位结石。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

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每日1次,每次250mg。

观察组联合利胆排石颗粒治疗。

采用利胆排石颗粒对患者进行冲服,每日1次,每次1袋。

1.3观察指标
(1)肝功能水平对比。

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2)复发率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
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功能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组别n
ALT
(U/L)
AST
(U/L)
TBil
(μmol/L)
观察组44
35.56±1
2.85
31.74±
3.38
22.32±
5.57
对照组44
87.63±1
3.54
43.35±
5.47
35.24±
5.16
t18.50311.97711.287 P0.0000.0000.000 2.2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复发率对比[n,(%)]
组别n复发率
观察组441(2.27)对照组449(20.45)x27.221
P0.007
3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胆道疾病,占胆石症的大约20%。

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和发热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肝胆管狭窄、肝胆管炎、胆源性肝囊肿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虽然尚未完全明了,但与总胆汁酸降低、胆固醇水平升高、胆道动力学障碍和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

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胆道梗阻、感染,肝实质损伤或增生,肝胆管扩张,管壁增厚或纤维增生,造成门静脉受压狭窄,进而造成肝实质萎缩[3]。

关于治疗方面,熊去氧胆酸能够通过抑制胆固醇分泌、阻止肠道重吸收胆固醇、促进总胆汁酸分泌等机制,发挥溶解结石、保肝利胆的作用。

此外,利胆排石颗粒由柴胡、龙胆、蒲黄、茵陈、大黄、金钱草、郁金、芒硝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利胆、利尿通淋、缓急止痛、通瘀行滞、清热祛风、凉血散结、软坚泻下的功效。

中医认为,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与脾胃虚弱、寒温不适、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有关,导致肝胆气血运行失畅,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郁结于中焦,胆汁久瘀不畅,最终凝结为砂石,形成结石[4]。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联合治疗后,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对患者实施联合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有效的降低患者复发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5]。

综上所述,利胆排石颗粒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降低患者复发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艳辉,宋展,孙万日,等. 利胆排石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8):1837-1840.
[2] 王馨,杨天福,龙昊. 熊去氧胆酸和消石利胆胶囊联用对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8):3157-3160.
[3] 龚永明,潘世杰. 通淋排石汤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患者结石清除率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1,29(11):108-109.
[4] 王凯峰,曹瑞丽,赵所燕. 利胆排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效果及其对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2):302-307.
[5] 张世国. 自拟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对胆囊结石微创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胆囊功能的影响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3):2217-2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