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干扰物质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

合集下载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的化合物,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其中,环境激素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化合物。

环境激素又称内分泌干扰物,它们通过模拟体内天然激素的作用机制,干扰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引起多种生理反应和疾病。

本文将介绍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环境激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环境激素是由机体本身合成的,包括睾酮、雌激素、孕激素等。

外源性环境激素则是从外部环境进入机体的物质,如苯酚、石油烃、双酚A等。

环境激素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1. 水平信号传递机制环境激素可以与天然激素结合,改变天然激素水平以及在细胞内的传递路径,进而影响相关生理功能。

例如,当外源性环境激素进入机体体内后,可以结合卵巢雌激素受体(ER),并激活ER,从而替代天然雌激素与ER结合,干扰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

2. 基因的表达机制环境激素还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机制,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来控制相关的生理过程。

例如,苯酚和双酚A都能够干扰睾酮受体的正常发育和分化,从而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 组织发生和功能环境激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例如,双酚A是最常见的外源性环境激素,它会影响卵巢、宫颈和乳腺的细胞增殖,从而引起相应的疾病,如囊性卵巢综合征、乳腺癌等。

二、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1. 生殖系统影响环境激素可以干扰机体正常的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引发不孕症、早产、性早熟等问题。

苯酚和双酚A是最常见的影响生殖系统的环境激素。

双酚A的摄入量超过推荐标准会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男性生育产生影响,而对于女性,双酚A的摄入会导致卵子的异常,引发不孕症等问题。

2. 神经系统影响环境激素还可以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导致认知、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苯酚经常暴露在环境中时,会干扰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对儿童的认知和学习有不良影响;另外,苯酚在高浓度时还会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抽搐等症状。

双酚A快速影响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

双酚A快速影响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

双酚A快速影响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双酚A(Bisphenol A, BPA)是环氧树脂的组成部分,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容器。

BPA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由于结构式和己烯雌酚(DES)相似,以往研究BPA对人体生理和毒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它的雌激素效应。

BPA可以从盛装食品和饮料的塑料容器中渗出,因此容易影响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除了对生殖器官的毒性作用,近年来还发现BPA对大脑发育和行为有不良影响。

BPA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

比如BPA抑制雌二醇(E2)对海马CA1区突触发生的促进作用并且消除E2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除了经典的慢性雌激素作用,即通过调节核的基因转录,BPA还可以经膜上的雌激素受体(ER)独立于基因的转录作用(快速的非基因组效应)。

神经系统中快速非基因组效应常常是经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介导的细胞内Ca2+信号网络在突触可塑性中发挥一定功能,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LTP的诱导等。

NMDA受体介导的Ca2+内流对神经细胞的分化、迁移、突触形成、突触重建、LTP和LTD (long-term depression)以及学习、记忆等的认知功能必不可少。

在树突棘中,NMDA受体介导的Ca2+信号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受到细胞突触NMDA 受体亚基组成的具体方式、蛋白激酶和神经元的活动的调节并做出一定的应答。

一些研究证据表明,通过NMDA受体和L-型电压门控Ca2+通道介导的Ca2+的改变能够长期影响海马神经元内在的可塑性变化。

最近的证据表明,NMDA受体介导的细胞内Ca2+信号和NMDA受体依赖的LTP的诱导有关,并有可能受到ERK1/2信号激酶的调节。

但BPA是否影响Ca2+变化及上游信号通路尚不明白,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低剂量(纳摩尔水平)BPA在海马神经元胞内调节Ca2+的快速效应还很少。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性早熟发病的关系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性早熟发病的关系
以增 强 , 进而造成 孩子青春期发育提前 。E E D s 是导致 儿童性早熟的关 键原 因, 但 也不是所 有暴露在 E E D s 的儿童都有 性早
熟 现象 出现 , 还 有 因环境污染因素等造成儿童性早熟发 生。
【 关键词】 环 境 内分 泌 干扰 物 , 儿 童性 早 熟 , 发病的关 系
氯联苯 ) 、 P B B s ( 多溴联 苯) 、 B P A ( 双酚 A) 。 ④ 农作药物 : 有机氯化
1 . 2 天 然 雌 性 激 素
E E D s 对人 体 产生 的毒性 作用可通过 父 系或 母 系遗传给 后 D N A甲基化 , 能对某些基冈表达造成影 响及改 变。这 叫做表观遗
十多种 。如果要进行 分类 , 可分为以下 四类 。
1 . 1 环境 当 中化 学 污 染 物
E E D s 在人体 内没有 固定 的代谢系统 、 活性 虽然较低 . 可相 互 协同作用和天然雌性激素 当中协 同作用甚 至更 强。 根据 国内外 相
Hale Waihona Puke ①洗涤 剂( 表面 活性剂 ) 当中的降解 产物 : 4 - N P ( 壬 基酚 ) 、 4 一 关数据表 明, 不 同种类的拟雌性激素物质使用不 同比例和剂量 相
对人类健康造成 巨大 的影 响。 相关 临床数据及 流行病学 的研究分 B P A、 4 - N P等一 般表现为拟 雌性 激素 的活性 , 但铅、 D E H P、 D C H P
环境 内分泌干扰物是普遍存在 的一种化 学物质 , 它能对天然 作用 在男性 的生殖器官I I 。不同类 别的 E E D s 对相 同 的靶器官 的
其单独饲养这明显低于拟雌性激 素活性 。 O P ( 辛基 酚 ) 。②塑料增 塑剂 : D B P 、 D E P 、 D E H P、 B B P 、 D C H P ( 邻苯 混合后来饲养动物 ,

激素作用和内分泌干扰的影响

激素作用和内分泌干扰的影响

激素作用和内分泌干扰的影响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物质,它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激素作用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来产生作用。

内分泌干扰物质(EDC)是指对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作用产生干扰的物质,它们可能是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虽然激素作用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内分泌干扰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激素作用种类繁多,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作用于人体。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激素可能就是性激素了。

性激素对于人体的性发育、生殖系统、内分泌调节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重要激素。

这些激素都起到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虽然激素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但内分泌干扰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EDC物质可能会影响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等过程,导致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

EDC物质包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苯酚、二恶英、多氯联苯等。

EDC物质甚至还可能存在于食品、水源、空气中。

EDC物质的存在不仅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还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内分泌干扰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人们已经观察到,这种现象可能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殖和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EDC物质可能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此外,内分泌干扰物质还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容易感染疾病等后果。

为了减少内分泌干扰的影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应对措施。

例如,美国已经实施了环保法案,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免受EDC物质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们也应当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

这可能包括吃健康的食品、喝干净的水以及保持充足的锻炼等。

此外,人们还应该咨询专业医生,以了解如何防止内分泌干扰的影响。

总之,激素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内分泌干扰的影响不能忽视。

EDC物质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水平的异常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健康后果。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

内分泌干扰物的名词解释

内分泌干扰物的名词解释

内分泌干扰物的名词解释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EDC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干扰和扰乱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由于内分泌系统在调节生长发育、代谢、免疫、生殖和认知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EDCs的存在对生命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EDCs包括了一系列的有机与无机化合物,如农药、药物残留物、工业化学品、塑料添加剂、阻燃剂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成分等。

它们能够通过吸入、饮食、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在体内积累与转移。

这些物质在低剂量下也可能导致各种不良的生物学效应。

EDCs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模仿或干扰内源性激素的功能而产生影响。

内源性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产生的化学物质,它们以极低浓度在体内传递信号,调节生理过程。

EDCs与内源性激素在结构上相似,能够结合到激素受体上,干扰激素信号的传递。

此外,EDCs还可以干扰内源性激素的合成、分解与转运,进一步扰乱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EDCs可能导致生殖系统异常,包括性早熟、不育、性腺器官发育异常等。

其次,EDCs与肥胖和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

研究显示,暴露于某些EDCs中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此外,EDCs还与部分癌症、免疫系统紊乱和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

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EDCs也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这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可能导致生物群体中性别比例失调、繁殖能力下降等问题。

特别是水生生物,它们更加敏感于EDCs的作用。

为减少EDCs的潜在风险,许多国家与国际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一些EDCs已被列为特定物质,受到监管。

此外,加强化学品风险评估与管理、推动绿色环保产品的发展以及加强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也是减少EDCs风险的有效路径。

尽管有关EDCs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仍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和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和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和调节一、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系统,它由多种激素和内分泌腺组成,包括了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

内分泌系统通过合理地控制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率、免疫功能以及情绪状态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促进生长与发育: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正常的生长与发育需要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控。

例如,生长激素主导着身高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雄激素则促使男性青少年形成第二性征如声音变低、鬓角加深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激素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

2. 调节代谢率:内分泌系统通过对代谢过程中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调节来维持人体正常的能量平衡。

胰岛素是一种主要的代谢调节类激素,它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库存。

甲状腺激素则加速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使身体更高效地利用能源。

3. 维持内稳外稳:通过调整多个生理过程,内分泌系统帮助人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肾上腺素与皮质醇等激素对应激反应起到重要作用,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额外能量并调整心率、血压等以适应环境需求。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 负反馈机制: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受到负反馈机制的控制。

在这种机制下,刺激物会引发相关激素的释放,并进一步抑制它们自身和其他相关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这样可以保持相关激素在适当范围内,并避免异常水平产生不良影响。

2.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可通过神经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垂体系统是这一调控的典型代表。

下丘脑释放类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刺激素释放激素等,进而刺激垂体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3. 激素与目标细胞相互作用: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会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目标细胞,然后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并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这种作用方式使得内分泌系统能够精确地调节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4. 外界因素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外界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致病研究进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致病研究进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致病研究进展作者:拜思琼何俊霞肖文媛郭淼夏溪郭忠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2期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导致生命质量下降威胁着人群健康。

人类不可避免地暴露在环境污染物中,这些污染物具有非直接性干预机体生长和功能的作用。

研究证实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殖系统有不良影响,许多破坏性活动都与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有关。

近年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对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大脑发育或功能障碍)、肿瘤以及癌症发生也有潜在风险。

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不同物质对机体产生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疾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志码:A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也称为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EH),是一類能损害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1]。

它们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而出现种种异常现象,EDCs 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和紧迫的威胁,有可能成为全球主要的环境风险之一。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项检查发现,超过1800种化学物质会扰乱至少三种内分泌通路中的一种(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如食品添加剂、水果/蔬菜中的杀虫剂、肉类中的抗生素(和其他兽药)、化妆品中的不同类型的防腐剂等。

根据欧洲委员会的指示筛选的575种化学品中,有320种显示了内分泌紊乱的证据或潜在证据[2]。

本文就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中不同物质对机体产生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

1EDCs与生殖系统近年女性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研究表明EDCs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与此有关。

目前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有70余种,已证实或疑似具有致生殖系统异常的EDCs主要有以下几类:1.1女性生殖系统EH1.1.1双酚A双酚A(BPA)是一种用于聚碳酸酯生产的单体,其雌激素效应早在80年前就被首次描述。

内分泌干扰物对健康的影响

内分泌干扰物对健康的影响

当前热点问题:EEDs和POPs
----- endocrine disruptors (EEDs): >70 chemical pollutant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May 17,2004: Stockholm Convention 12POPs (2001); 9POPs(2009)
2001年5月23日,来自126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典
签署了旨在控制和消除POPs影响的《关于持 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标志 着针对POPs采取国际行动正式启动。当时签 约国已达151个。
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6月25日正式批准生效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2004年11月1日施行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健康的影响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on Health
air
human
Soil, organisms
water
Rel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o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高残留产妇血P(progesterone)孕酮
327.22±31.38明显高于对照组 (264.04±29.21),脐带血604.70±26.82 明显低于对照组(804.47±73.76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一类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 康影响非常巨大的化学物质,已引起全世界 的广泛关注。
POPs的定义和特性
POPs是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干扰物质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是一类能够干扰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EDCs荣登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种全球性健康威胁之一。

常见的EDCs包括苯酚、汞、酚环酸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媒染剂、防腐剂、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与此同时,EDCs的广泛使用,使得这些
化学物质大量存在于空气、水源、食物和产物中,对人类的影响
也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研究表明,EDCs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

EDCs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
EDCs作为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物质,它们可以干扰人类身
体的生理和神经功能。

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神经系统,它独立
控制着复杂的行为、认知和情绪。

EDCs会通过对大脑中的神经递
质和神经受体的影响,导致神经元的凋亡和神经反应的改变,进
而对大脑和行为产生影响。

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是,BPA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EDCs之一。

它存在于食物包装中和各种产品中。

研究表明,BPA会对人体神
经系统产生影响,并导致行为和认知能力障碍。

例如,一项研究
表明,暴露于BPA的婴儿头发中的浓度越高,其行为和认知影响也越明显。

另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BPA的年轻大鼠在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这种影响可以从子代直至第四代出现。

这些研究强调了EDCs对大脑和行为发展的影响,并提示需要对EDCs的广泛使用进行重视。

除了BPA,其它的几种EDCs也被发现对人类的大脑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比如另一种常见的EDC其他制品(BPF),它同样被用于食品包装中。

在动物研究中,BPF的暴露会导致大脑中某些关键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而这能够引起一系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障碍和行为异常。

此外,某些农药如有机磷杀虫剂等也成为常见的EDCs之一。

有研究表明,暴露于有机磷杀虫剂的农民会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水平和更高的抑郁率。

再比如,非处方药如对乙酰氨基酚(APAP)也被证实可以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问题。

应对EDCs的挑战
EDCs作为一种全球性健康威胁,已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需要统一认识和重视这类化学物质的潜在危害,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1.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EDCs,包括加强监管和检测体系,贯彻绿色化生产理念。

2.探索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并加大科研投入,为替代EDCs提供更好的选择。

3.建立科学评估机制,规范EDCs的使用,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危害。

4.公众加强食物和环境中有害物质的观察,拒绝低质量食品和环境。

结论
作为一种全球性健康威胁,EDCs已经波及到了世界各地。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长期或高浓度暴露于EDCs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广泛担忧。

因此,为了保障人类健康,人们需要了解EDCs 的危害,加强制售和监管,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措施。

相关政府部
门,企业和食品安全部门也要加强审查和监管,研究和探索新的
政策和技术,从而减轻EDCs的危害,并尽可能地保护公众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