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依然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基础又是钢铁制造。

因此,钢铁行业在全球经济中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法规等多重影响。

本文将对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023年,世界经济预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球钢铁行业的生产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迅速推动钢铁行业的增长,预计中国、印度等国家将依然是钢铁行业的重要市场。

此外,钢铁行业的需求增长与建筑业、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些行业的需求增长将推动钢铁行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市场需求变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未来市场对钢铁行业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

目前,钢铁行业的生产主要以普钢、特钢和不锈钢为主,但未来市场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如高强度钢、超高性能钢和耐腐蚀钢等新型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此外,环保、能源利用等因素也将成为影响钢铁行业需求的重要因素。

岛国国家的能源紧缺,为了采用错分冬夏峰谷等相关政策手段,钢铁中的冶金煤也将越来越依赖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同时,钢铁行业要提高产品价值,投入更多人力、金钱等资源,提高精铁和特殊钢的产量,以满足高端市场对高质量的需求。

三、技术进步对钢铁行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钢铁行业也将会依次进行技术升级,目前,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高技术钢材的产量和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钢铁行业将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在生产技术、材料研发、装备升级等方面不断突破,为钢铁制造提供更加可靠、环保、高效的技术支持。

四、政策法规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在政策法规方面,全球都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污染治理和大气治理,而钢铁行业也是工业污染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政府对钢铁行业的环保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进一步推动钢铁制造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钢铁生产的环境保护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钢材行业总结

2023年钢材行业总结

2023年钢材行业总结1. 引言2023年是钢材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全球经济回暖以及建筑、制造业的复苏带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

本文将对2023年钢材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行业概况2.1 全球钢材产量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钢材产量达到了X万吨,相比上一年增长了X%。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和建筑、制造业的增加需求。

2.2 供需关系在全球范围内,钢材供应相对充足,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钢材的需求更加旺盛。

然而,2023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上升。

2.3 主要市场2023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的钢材市场规模巨大,国内供需关系较为平衡,但面临环保政策的压力,钢材产能有所减少。

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等也是重要的钢材市场,它们的需求增长迅速,但供应相对不足,需要进口补充。

3. 影响因素3.1 宏观经济环境2023年,全球多个国家的经济环境持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为钢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基础。

然而,一些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关税壁垒仍然存在,对钢材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冲击。

3.2 环境保护政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对于钢材行业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

2023年,许多国家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钢材生产。

这导致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钢铁企业生产受限,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3.3 技术创新钢材行业在2023年继续保持技术创新的势头,特别是在工艺、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钢材行业的竞争力,也推动了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 发展趋势4.1 结构调整升级由于环保政策的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钢材行业将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

高能效、低碳排放的钢材生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同时,钢材加工和应用领域也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4.2 区域协作加强2023年将会看到更多的区域钢铁行业协作和合作项目的出现。

202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2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22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一、钢铁生产连续保持高增长,产品结构有较大改善。

1-11月粗钢产量31765.28吨,全年估计3.47亿吨,比去年增加7400万吨左右,增长27.1%,是“十五”期间增幅最高的一年。

生铁产量29851.24万吨,全年估计3.27亿吨,比上年增加7500万吨左右,增长29.76%;钢材产量(含重复材,下同)33524.72万吨,全年估计3.68亿吨,比上年增加7100万吨左右,增长23.9%。

生产板带比由2022年的34.15%增长至38.5%,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

二、钢铁产品进口仍在高水平,出口有较大增长2022年估计钢材进口2600万吨,比上年削减330万吨,下降11.26%;出口2030万吨,比上年增加607万吨,增长42.66%;净进口钢材570万吨,全年估计进口钢坯135万吨,比上年削减251万吨,下降67.1%;出口钢坯690万吨,比上年增加85万吨,增长14.5%。

三、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呈现大起大落,全行业效益明显下降钢材价格明显下跌。

3月份,我国钢材的价格指数达183.33点,11月末降为100.59点,降幅为27.28%;3月份,板材价格指数为180.98点,11月末降为102.03点,降幅为32.42%;3月份,长材价格指数为110.26点,11月末降为91.55点,降幅为16.6%。

全行业赢利水平明显下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68家重点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统计,1-11月,实现利润为731.34亿元,比去年同期削减6.99亿元,降幅为0.95%。

统计的68家企业当中,亏损企业有6家,去年同期只有1家,亏损额达6.66亿元,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整个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四、生产的成本增加,企业加大了节能降耗力度由于原燃料价格上涨,生铁成本在2022年上涨47%的基础上,2022年估计上涨12%;吨材成本2022年估计比上年增加上升8.25%;面对成本的上升,全行业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力度。

钢铁行业年度总结

钢铁行业年度总结

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砥砺前行,实现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本年度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总结。

一、行业整体运行情况1. 产量稳步增长。

2023年,我国钢铁产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年粗钢产量达到10.6亿吨,同比增长5.6%。

其中,长材、板材、管材等主要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

2. 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占比逐步提高。

3.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本年度,钢铁行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0%。

4. 市场需求稳定。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量有所增长,进口量有所下降。

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收窄。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本年度,全国共淘汰落后产能4000万吨,产能置换比例达到1:0.9。

2. 加强技术创新。

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智能、高端制造技术发展。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的“机器人取样全自动分析自调整模型”炼钢全过程质量与可靠性管控案例入选国家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典型案例。

3.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钢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短流程特钢智能工厂的顶层设计,铸坯合格率达到99.5%以上。

4. 深化国际合作。

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存在问题及挑战1. 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部分企业仍存在落后产能,导致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2. 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钢铁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行业整体形象。

3.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钢铁企业环保投入较大,但污染物排放仍需进一步降低。

2023年钢铁行业动态分析:粗钢产量持续高位

2023年钢铁行业动态分析:粗钢产量持续高位

钢铁行业动态分析:粗钢产量持续高位钢铁行业基本面渐渐好转是符合我们预期的,对钢铁股的估值推断带有艺术成分,我们深感卑微和困惑。

我们敬重市场的趋势,但我们连续维持对行业“同步大市-A”的投资评级。

中国已连续5个月钢净进口,7月份粗钢产量仍处于历史高位。

2022年7月份中国出口钢材181万吨,环比增加38万吨,环比增长26.57%;进口钢材174万吨,环比增加11万吨,环比增长6.75%;进口钢坯57万吨,无出口钢坯。

将钢材折算成粗钢计算,2022年7月份中国净进口钢50万吨,环比削减8万吨,环比削减14.97%。

2022年1-7月份中国共净进口钢186万吨,2022年同期净出口钢2625万吨。

2022年7月份中国粗钢产量5068万吨,日均粗钢产量163.5万吨,较6月份环比削减1.25万吨,环比削减0.76%。

7月份中国仍净进口钢符合我们的预期。

值得留意的是7月份钢出口量较6月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与6月份再次上调了钢材出口退税税率有关,这短期内对钢铁产品的出口起到刺激作用,但是并不会转变国际市场需求状况。

在国际市场需求依旧低迷的状况下,由出口退税上调带来的出口套利空间将通过国内钢材价格以及钢材海运费价格的变化快速被抹平。

近两月国际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渐渐回升,这显示国际钢铁需求开头消失好转迹象,这对中国钢铁出口的恢复是有关心的。

钢产量连续处于高位以及连续的净进口显示出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好转,从同比状况来看,7月份钢产量的同比增量依旧主要由长材供应,从环比状况来看,7月份钢产量的环比增量主要来自于板材。

但建筑产能复制速度较快依旧是我们目前所担忧的,我们猜想最晚于2022年年底就会有一批新的长材生产线投产。

我们猜想下半年板材企业的盈利环比好转将会是比较明显的。

三季度以来大中型钢铁企业持续上调主要产品的出厂价格,由于大中型钢铁特殊是大型钢铁企业进口长单协议矿的比重较大,炼铁成本相对锁定,盈利力量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比小钢铁企业更高,加上近期国内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涨,进口长单协议矿重新获得成本优势,信任第三季度我们将看到钢铁上市公司盈利力量的环比大幅好转。

2023年钢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钢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钢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钢材行业是全球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球钢材需求不断增长,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本文将对钢材行业的市场分析进行总结。

首先,全球钢材需求不断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国,约占全球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推动了钢材行业的持续增长。

此外,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也在加大基础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对钢材的需求。

其次,钢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普遍问题,导致钢材价格波动较大。

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钢铁产能过剩已经引发了全球性的贸易争端,这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另外,随着钢材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兴的钢材替代品和合金材料也极大地挑战了传统钢材的地位。

第三,钢材行业的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钢铁生产是高碳排放的行业之一,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然而,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钢材行业不得不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限制高污染的钢铁产能,并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因此,钢材行业需要加大投入,加强技术研发,生产更加环保的产品。

第四,全球钢材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国际贸易争端、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因素等都会对钢材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一些国家对于进口钢材的限制措施也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钢材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风险,寻找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降低市场风险。

综上所述,钢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为全球需求增长、竞争激烈、环保压力增加以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钢材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寻找市场多元化的发展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降低风险。

2023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23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23钢铁行业分析报告引言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

本报告将对2023年的全球钢铁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钢铁行业的分析,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1. 全球钢铁市场概况1.1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钢铁市场规模达到xxx万吨,相比去年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1.2 产业结构全球钢铁市场的产业结构分为炼铁和轧钢两个环节。

炼铁是将铁矿石经过高温炼烧得到生铁的过程,轧钢则是通过对生铁进行加工和成型制得钢材。

在全球范围内,炼铁产能较为集中,而轧钢环节则更为分散。

2. 中国钢铁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中国钢铁市场规模达到xxx 万吨,占据全球市场的xx%。

2.2 供需情况近年来,中国钢铁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有所改观。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环保政策的推行,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逐渐趋稳。

同时,中国钢铁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了钢铁产品的质量。

2.3 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将对钢铁行业产生影响,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进,将催生新的发展机遇,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3. 全球钢铁行业发展趋势3.1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不同国家之间,钢铁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3.2 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应用将对钢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化的高效生产工艺和智能制造技术已成为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同时,高性能钢材、特种钢材的研发和应用也将推动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

2023钢铁行业分析

2023钢铁行业分析

2023钢铁行业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钢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2023年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以及未来的挑战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对基础建设、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钢铁产能已经超过20亿吨。

在市场规模方面,预计到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1 中国钢铁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钢铁需求量达到约8.8亿吨,占全球总需求量的45%左右。

预计到2023年,中国钢铁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1.2 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除了中国,其他新兴工业国家的钢铁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例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地的钢铁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发达国家的钢铁需求量相对稳定,但仍然占据着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二、供需情况分析钢铁行业的供需平衡对于市场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2023年钢铁供需情况的分析。

2.1 钢铁产能扩张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钢铁企业在过去几年中进行了大量的产能扩张。

然而,这导致了过剩产能的问题。

部分企业在低谷时期建设的产能,随着市场复苏而逐渐释放,进一步加剧了供给过剩的现象。

2.2 需求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尤其是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房地产等领域对钢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同时,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对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增长。

2.3 进出口环境和市场竞争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进出口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复杂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全球贸易摩擦的加剧,对于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品竞争力也存在差异。

三、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钢铁行业在迎接2023年的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全球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情况分析钢铁企业是指对黑色金属矿石进行开采、处理、冶炼或加工成材的工业企业。

下文是对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数据统计。

日前,国际钢铁协会(WSA)发布了《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300万吨以上)。

入围本次排名名单的钢铁企业共有100家,比2022年增加了9家。

新增加的这9家钢铁企业,除美国AK钢铁公司、土耳其哈巴斯集团和瑞典奥托昆普钢铁公司外,其他6家都来自中国。

入围该名单的100家钢铁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为12.04亿吨(120403.8万吨),比2022年入围企业合计粗钢产量增加4607.7万吨,增长3.98%;入围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约占2022年世界粗钢总量的72.31%,比2022年的70.22%增加了2.19个百分点。

入围该名单的钢铁企业,其总部主要分布在亚、欧、美、非等六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

详细来看(见图1),总部在亚洲地区的企业有65家,其中中国有53家、印度5家、日本4家、韩国3家;欧洲12家,其中欧盟9家(德国、卢森堡各2家),土耳其3家;独联体9家,其中俄罗斯6家、乌克兰3家;北美洲6家,其中美国5家;南美洲4家,其中巴西3家;中东2家,其中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各1家;大洋洲1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非洲1家(总部位于埃及)。

第一梯队“巨头”有差异河钢“追逐”新日铁住金在本次排名中,位居前三甲的仍旧是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住金和河北钢铁集团。

更多最新钢铁企业排名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钢铁企业排名行业进展分析及投资潜力讨论报告》。

安赛乐米塔尔2022年粗钢产量为9808.8万吨,占入围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的8.15%,占世界粗钢总量的5.89%;新日铁住金2022年粗钢产量为4930.0万吨,占入围企业2022年粗钢产量的4.09%,占世界粗钢总量的2.96%;河北钢铁集团2022年粗钢产量为4709.4万吨,占入围企业2022年粗钢产量的3.91%,占世界粗钢总量的2.83%。

从规模上看,安赛乐米塔尔的浩大“体量”,已经超越了新日铁住金与河北钢铁集团之和。

虽然已是体量上遥遥领先其他企业的全球霸主,安赛乐米塔尔依旧在规模上持续保持着增长态势:其2022年粗钢产量,在2022年增长2.63%的基础上,连续增长了2.07%。

相反,位居安赛乐米塔尔之后的新日铁住金2022年粗钢产量比2022年削减82.8万吨,降低1.65%。

与此同时,排名第三的河北钢铁集团2022年粗钢产量达到4709.4万吨,相比2022年增加130.8万吨、增长2.86%。

其与新日铁住金的差距由2022年的434.2万吨缩小到2022年的220.6万吨。

2022年,河北钢铁集团的粗钢产量很有可能追平甚至超过新日铁住金。

其次梯队排名变化幅度小中国钢企平均单体规模减小进入《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十名的其他钢铁企业,与2022年上榜企业相同,只是排名挨次略有变动。

其他进入前十名的钢铁企业中,宝钢集团在整个排名中位列第4,未发生变化,其2022年粗钢产量为4334.7万吨。

尽管从2022年以来,宝钢集团的增长势头不是很明显,甚至2022年粗钢产量相比2022年还略有削减。

但2022年以来,其在国内资本市场获得杭钢股份19.7%的股权,将原宁波钢铁数据纳入杭钢集团统计范围等一系列动作显示,宝钢集团正在努力将包括杭钢、宁钢在内的浙江钢铁企业纳入自己的版图。

假如这一努力胜利,并且宁波钢铁近千万吨的粗钢产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则宝钢集团很有可能在2022年底或2022年初超越河北钢铁集团甚至新日铁住金,成为世界其次大规模钢铁企业。

挨次变动最大的是武钢集团。

由于统计范围有所调整(柳钢2022年6月~12月份产量数据未纳入武钢集团),武钢集团2022年的粗钢产量相比2022年削减了625.8万吨。

受此影响,其2022年排名从2022年的第5位大幅下滑至第9位。

在排名名单中位列第5、6、7名的浦项制铁、沙钢集团、鞍钢集团,其排名挨次相比2022年都进步了1个位次,这主要由于武钢集团的排位下滑。

不过也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钢铁行业内部秩序的稳定,大型钢铁企业彼此间实力的均衡。

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这些企业中,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为44417.3万吨,占当年全球粗钢总量的26.67%,合计粗钢产量比2022年削减76.9万吨,下降0.17%,占全球粗钢总量的比重相比2022年下降0.31个百分点。

在前10名中占据6个席位的中国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为22395.1万吨,在前10名的粗钢合计总量中占50.42%,这与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总量的49.41%大体接近,但平均3732.5万吨/家的单体规模和前10名4441.7万吨/家的平均规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这与我国入围前十的企业席位相对靠后、大多处于“3000万吨”级别有关。

此外,相比2022年,6家前10名中国企业的平均单体规模削减了89.1万吨,下降了2.33%,单体规模下降幅度高出全球前10名企业平均规模下降2.16个百分点。

这在肯定程度上说明,在当前钢铁行业极度困难状况下,中国钢铁企业尤其是大型钢铁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扩张冲动和收购行动,也不再像以往那样通过单纯的追求规模扩张来进展和壮大。

第三梯队产能提高致现代制钢名次大幅上升整体来看,进入《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20位的钢铁企业,大多在2022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这一阵营。

这当中,牵强可以称为“生面孔”的只有蒂森克虏伯。

其2022年粗钢产量从2022年的1250.0万吨增长到1627.1万吨,排名也从2022年的第28位攀升至第19位。

实际上,蒂森克虏伯曾经是全球粗钢产量前20家企业中的“老人”,只是由于在2022财年中,为应对需求下滑逆境,将其不锈钢业务旗下的巴西和美国钢厂出售之后,粗钢产量大幅降低才退出前20名。

但由于2022年数据又包括了所持HKM股份对应的产量,从而使2022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2%,达到1627.1万吨,并重新回到前20名阵营。

在前20名阵营中,塔塔集团、山钢集团、盖尔道集团、马鞍山钢铁公司等4家钢企的排名保持了2022年的水平,依旧分别排在第11位、12位、16位、17位。

排在第13位的纽柯钢铁公司,相比2022年升了1位;排在第14位的现代制铁,2022年排在第18位,2022年上升了4位;排在第15位的美国钢铁公司,2022年时排第13位;排第18位的渤海钢铁集团,相比2022年下降了3位;排第20位的本溪钢铁集团,原本在2022年排第19位,由于蒂森克虏伯的回归,2022年下降了1位。

从位次变动看,2022年回归前20名阵营的蒂森克虏伯的位次变动幅度,在2022年排名企业中堪称最大。

尽管排名第33位的麦特投资控股公司(MetinvestHolding,乌克兰)也变动了9位,但它是向下变动,而蒂森克虏伯则是向上变动。

位次变动幅度仅次于蒂森克虏伯的企业是韩国现代制钢,其位次比2022年上升了4位。

现代制钢之所以能实现大幅度的位次上升,是由于其新建高炉投产,粗钢产量显著增长,达到2057.6万吨,相比2022年增加了327.3万吨、增长了18.92%。

这样的增量和增幅,在入围《2022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的企业中并不多见。

也正由于这样的增量,促使现代制钢的排名从2022年的第18位大幅上升至第14位。

第四梯队前50名入围“门槛”大幅提高将《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从前10名、前20名范围放大到前50名来看,无论是第1名还是第50名,其2022年粗钢产量都分别比2022年的第1名和第50名都高出200万吨。

这说明进入《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50名的“门槛”较2022年有所提高。

假如以2022年第50名的610.0万吨为基点,《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50名的“门槛”提高了32.79%。

入围“门槛”的大幅提高,导致原本在《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50名中拥有一席之地的部分企业,尤其是在《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中位列第21~50名的很多企业,消失了位次大幅下滑乃至被挤出前50名的局面。

进入《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50名的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98418.40万吨,与2022年的前50名企业同口径相比,合计粗钢产量增加1237.7万吨,增长1.27%。

同时,其单体平均规模达到1968.4万吨/家,比2022年增加24.8万吨/家,增长1.27%。

这样的增加量,对任何一家年粗钢产量近2000万吨的单个企业而言,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假如全球粗钢产量排名靠前的50家企业,每家粗钢产量都增加24.8万吨,还是会对市场造成肯定压力的。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中位列前50名的钢铁企业,平均规模达到了1968.4万吨/家。

但实际上,这50家企业中,只有排名在前15名的企业在2022年的实际粗钢产量达到并超过了1968.4万吨;而从第16名到第50名的35家企业,2022年的实际粗钢产量与1968.4万吨的平均规模相比,都还有肯定差距:其中排名第16名的盖尔道集团,2022年的实际粗钢产量为1900.0万吨,比1968.4万吨的平均规模大68.4万吨;排第50名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2022年的实际粗钢产量为793.0万吨,比1968.4万吨的平均规模小1175.4万吨。

除此之外,还要指出的是,在《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中位列前50名的钢铁企业中,有11家企业的实际粗钢产量不足1000万吨,而它们中的7家企业都在中国。

产业集中度中国钢铁企业亟待提高假如我们进一步将观看范围放大到《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名单中的全部企业,就会发觉那些排名在第51~100名之间的企业,不仅未能接近到上文提及的粗钢产量1000.0万吨/年的水平,甚至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位于年产粗钢500.0万吨以下水平———初步统计,这样的企业有35家。

而这35家企业里面,又有22家位于中国。

这22家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为7648.9万吨,不及在整个排名中位列第3、4位的河北钢铁集团和宝钢集团2022年粗钢产量之和。

这说明,尽管中国钢铁企业数目众多,并且在国际钢铁行业赢得了肯定的地位,但从平均规模看,还是和国际平均规模有肯定差距;而且,这些数目众多的企业,彼此之间在产量规模上也存在着较为悬殊的差距。

它们当中,既有少数达到乃至超越国际平均规模的大型、超大型企业,又存在着数目众多的小规模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